《雪地裏的小畫家》說課稿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雪地裏的小畫家》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雪地裏的小畫家》說課稿

《雪地裏的小畫家》說課稿1

《雪地裏的小畫家》一課以韻文的形式,形象地講述了四種動物爪(蹄)的形狀和青蛙冬眠的特點。語言活潑,讀起來琅琅上口,是一年級上冊少有的美文,字時行間流露出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我執教的是第一課時,本課時要達到三個學習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2個,認識兩個偏旁“蟲、目”。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瞭解課文內容,知道小雞、小鴨、小狗、小馬的爪(蹄)的不同形狀,以及青蛙冬眠的特點。

其中識字寫字,朗讀課文是重點。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四種動物爪(蹄)的不同形狀以及青蛙冬眠的特點是難點。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整節課我圍繞初讀感知、識字寫字、精讀感悟、拓展延伸幾個環節展開教學。接下來我從四方面介紹我的教學設計

一、創計情境,引導學生開課讀文,初讀感知

上課後談話,很快引出第一句話,藉助圖畫,加上生動的語言描述,把學生帶進情境,接着把小雞、小鴨、小狗、和小馬4個動物圖貼到圖畫上,圖文結合,較自然地領着孩子通讀課文,對全文有了整體感知。

二、形式多樣、紮實有效地識字、寫字

《課程標準》關於低年級閱讀教學首先提出:“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識字寫字的第一條要求是:“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

教材提倡多認少寫,我放手讓學生自主識字,同時結合教學兩個偏旁,對“睡、蛙”進行點撥指導,這樣教師的指導就更有針對性,對於寫字我重在引導學生會觀察、比較並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鞏固識字的最好方法是重複。因此,我力求讓生字多與學生見面。採用了圈畫生字、拼讀生字、開火車讀字、遊戲“看誰反應快”,“雪花飄飄”等多種形式,幫助學生儘快識記生字的字音和字形。

三、引導學生讀中感悟

華東師大的'楊再隋教授說:“老師講的再多,難道還比課文本身更生動,更形象嗎?……不如老老實實地指導把課文讀好,讀美,在讀中去感悟,在讀中去欣賞,去接受潛移默化的教育。”

一年級兒童善於模仿,因此我放棄朗讀技巧的指導,我採用老師範讀,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採用“生活經驗的遷移”指導朗讀第一句。在讀部分句子時讓他們邊讀邊表演簡單動作,激發學生充分表達內心的情感。採用“你問我答”、“對山歌”等多種形式的變式訓練,讓朗讀更具有趣味性和實效性。

我把掛圖中的動物和相應的腳印製作成活動的卡片,主學生動手貼一貼,這樣改造掛圖,變靜爲動,拉近了圖與文的距離。在學生動一動,讀一讀的活動中輕鬆理解內容。

四、拓展延伸,大膽嘗試

在課末,我和學生模仿《雪地裏的小畫家》集體創作一首同題詩:下雪啦,下雪啦!雪地裏來了一羣小畫家。小鳥畫竹葉,小貓畫梅花,小鵝畫楓葉,小牛畫月牙……

我想課文不過是個例子,我們應該用好教材,讓學生在和諧、寬鬆的氛圍裏學得大膽,學得主動,學得輕鬆,學得愉快!

《雪地裏的小畫家》說課稿2

一、說教材:

1、說課內容:小學語文第一冊第15課《雪地裏的小畫家》。

2、教學內容的地位、作用及意義:

本文位於第一冊教材的第九單元,在這冊教材中起着總結與提高的作用。本文既是一篇課文,也是一首優美的兒歌。文字既排列整齊又錯落有致,氣韻生動充滿兒童情趣。是一冊教材中不可多見的美文,這篇課文以淺顯易懂的語言,學生們喜聞樂見的韻文體裁形式,描寫了雪地裏一羣“小畫家”畫畫的事,全文共六句話,語言生動活潑,字裏行間都流露出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3、教學目的:

①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馬、小雞、小鴨、小狗四種動物腳趾的不同和青蛙冬眠的特性。

②有感情的朗讀、背誦課文。

③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4、教學重、難點:

知道誰是雪地裏的小畫家,它們都畫了什麼,青蛙爲什麼沒參加。

二、說教法:

1、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上課後,先出示一幅“雪地背景圖”,加上生動的語言進行描述,把學生帶進情境,接着把小雞、小鴨、小狗和小馬4個動物展示在背景圖上。

通過變文爲圖,讓學生對課文有了更準確的理解。

2、出示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並根據低年級的特點,用圖示表示。看圖、劃句子、讀文、思考問題、朗讀背誦。

3、抓住圖與文的聯繫,理解課文重點。

在講課時爲了讓學生理解課文重點,可利用反覆看圖的方法。

4、採用符合低年級兒童心理特徵的方法進行朗讀指導。

首先我採用“生活經驗的遷移”來指導朗讀第一句,在指導讀第三句時,我採用的是“體態語言暗示”的方法來進行抑揚頓挫的訓練。此外,我還採用了“教師情感的傳遞”這一方法,以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在指導朗讀最後一句時,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個性特徵,讓他們邊讀邊表演簡單的舞蹈動作,激發學生充分表達內心的情感以達到感情朗讀的效果。

5、在課中做“對號入座”的遊戲,促進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6、在教學中,進行創造性思維訓練。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爲了在語文學科中進行創造性訓練,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教學時,我設計了一個問題:小動物們還能在什麼地方畫出圖畫呢?

7、生字複習打破傳統方式,不是把複習生字詞和講解課文割裂開來,而是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隨機地自然地指導他們複習鞏固。

8、板書採用圖文結合的方式。既是對課文的一種“再創造”,同時又以形式的美感吸引了學生,符合低年級兒童的審美情趣。

三、說學法:

採用“看圖——讀文——思考問題——劃句子——朗讀背誦”的學習方法,在紮實的朗讀訓練中理解課文,培養能力。

《雪地裏的小畫家》說課稿3

一、說教材:

《雪地裏的小畫家》是一首融兒童情趣與科普知識爲一體的兒歌,富有童趣。作者設置下雪的環境,採用擬人的手法,運用形象的比喻,根據幾種小動物踩在雪地上的腳印來介紹它們腳印的形狀特徵:又用設問的形式,指出青蛙沒有參加“繪畫”的原因,介紹青蛙需要冬眠的知識。教師可根據兒童的特點,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使學生學習始終處於興趣盎然的最佳狀態,引導學生感知生活,觀察事物,在愉悅的氣氛中完成教國學任務。

二、說目標:

1、認識課文中的11個生字,會寫“兒、用、魚”3個字。認識2個偏旁“蟲、目”;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雞、小鴨、小狗、小馬這四種動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狀以及青蛙冬眠的特點。

三、說過程:

(一)看看:

1、創設情境,感知“小畫家”是誰。

老師(戴頭飾)扮演冬爺爺說:我是冬爺爺,秋去冬來,我來到大地,大地將會有什麼變化呢?(啓發學生結合課文插圖回答),是呀,大地象鋪上了白地毯,今天我還邀來了一批動物王國的朋友,你們瞧它們是誰。這時四位戴小雞、小狗、小鴨、小馬頭飾的同學上臺自我介紹“我是……。”老師指着他們說:它們可是了不起的畫家,爲什麼這樣說呢?你們讀了課文就知道了。

2、藉助課件,感悟“小畫家”作畫。

低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爲主,“竹葉、梅花、楓葉、月牙”這些自然物學生雖然熟知,但與動物腳印之間的聯繫似乎還有一段思維的距離。爲了縮短這段距離,將學生帶入思維。最近發展區,可適時播放課件:白雪紛紛揚揚落下,伴隨着美妙的輕音樂,小雞、小狗、小鴨、小馬在雪地留下清晰的“腳印”氣學生看後再讀文。啓發學生,提問:你們讀懂了什麼?這時學生對第二、三句話的理解將豁然感悟。

(二)讀讀:

朗讀在低年級更顯重要,爲此我設計以下不同形式的讀——

1、嘗試性的朗讀。

要求讀正確、流利,自由練習有感情地朗讀。提示注意第一旬的感嘆號,要讀出喜悅的心情,第三句要讀出抑揚頓挫的感覺。

2、老師用問題提示引讀。

下雪了,下雪了,雪地來了誰?學生讀:雪地裏來了一羣小畫家,它們是誰,怎麼畫畫?學生讀:“小雞畫竹葉。……幾步就成一幅畫。”誰沒有來參加?爲什麼?學生讀:青蛙爲什麼沒參加?他在洞裏睡着啦。

3、分角色讀。

女同學讀一、二、五、六句,男同學讀三、四句。

4、全班練習有感情朗讀。

(三)畫畫:

動手畫,感知“小畫家”作品。兒童好奇、好勝、好動,動手操作是最受兒童歡迎的教學形式,爲此,在學生領悟教學重難點的基礎上,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畫下“小畫家”的作品:小雞( )、小狗( )、小鴨( )、小馬( )。有畫畫技巧的同學必將興致勃勃,他們將對課文的理解通過畫的形式表達出來。不會畫的同學讓他們完;成課後作業,連一連、讀一讀,這樣通過不同的形式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通過畫或連線重!溫了課文內容。

(四)想想:

爲了引發學生將思維的觸角引向新的領域,在課的總結階段,啓發學生思考:

(1)雪會來哪些新的“小畫家”,它們會畫出怎樣的作品?

(2)還有哪些動物沒參加?爲什麼?

總之,這樣的教學設計,符合低年級好奇好動的年齡特點,有利於激發童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