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浮力說課稿

浮力說課稿

本節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物理第一冊(人教版)第十二章第一節(P141~P142)。

關於浮力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要點:

第一,浮力;第二,物體的浮沉;第三,浮力產生的原因。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對浮力這一節內容的研究是在小學自然課和生活經驗中已經熟悉浮起的物體受到浮力並結合前幾節所學知識的基礎上綜合地應用液體的壓強、壓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識來展開的。這一節是本章的重點和關鍵,對浮力的研究爲學習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礎。浮力知識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生產技術和科學研究有着廣泛的現實意義。

3、教學目的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通過對這一節課的教學,要使學生知道什麼是浮力和浮力的方向,理解浮力產生的原因,理解物體的浮沉條件。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演繹推理能力等。還要培養學生探索求真知的精神,對學生進行實踐觀點的教育。

4、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浮力概念貫穿本章始末,與人們的生活密切聯繫,所以浮力概念的建立是本節課的一個重點。對物體浮沉和浮力產生的原因的研究,需要綜合應用舊知識來解決新問題,因而對理論分析和推理論證能力要求提高了。而初中生側重於對直觀現象進行具體、形象的思維來獲得知識。因此這兩個知識點既是本節課的重點又是難點。

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也是這節課的重點,這是素質教育對現代教學的要求。

二、說學生分析

任教班級屬農村中學,多數學生上進心強,學習態度端正,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是缺乏一定的探索研究問題的能力。

浮力現象是學生在生活中比較熟悉的,也是他們容易發生興趣的現象。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充分發揮演示實驗的作用,迎合他們好奇、好動、好強的心理特點,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15歲左右的初中生的思維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因此在教學中應注意積極引導學生應用已掌握的基礎知識,通過理論分析和推理判斷來獲得新知識,發展抽象思維能力。當然在此過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認識作爲依託,可以藉助實驗加強直觀性和形象性,以便學生理解和掌握。

三、說教學方法

這節課可綜合應用目標導學、分組實驗、直觀演示實驗、講授和討論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充分體現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的原則。創設物理情境讓學生參與實驗設計,邊動手邊思考。從實驗數據總結出結論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四、說教學程序

教學中要以瞭解、學習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爲基礎,掌握知識爲中心,培養能力爲方向,緊抓重點突破難點,具體設計如下:

1、新課引入:

以創設問題情境導入新課。學源於思,思源於疑,一上課便以課文第一段文字引入課題,引導學生思考下沉的物體是否受到浮力,造成懸念,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和好奇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講授新課:

任何物理規律的發現和物理理論的建立都離不開實驗。這節課主要採用實驗的方法來建立浮力的概念。我將書中圖12-2這個演示實驗改爲學生探索實驗,培養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增強了他們的感性認識。爲了使學生能認識到浮力是液體對物體向上託的力,這裏我增加設計一個用手託石塊使彈簧秤示數減小這樣一個隨堂小實驗,讓學生通過實驗概括總結出浮力的概念。在此基礎上請同學們從日常生活和常見的自然現象中舉例說明浸入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浮力。

在研究物體的浮沉條件這個重、難點時,日常生活中一些錯誤的經驗或思維定勢會在學生頭腦中形成模糊的觀念,最突出的是"重的物體下沉,輕的物體上浮"。這裏可以演示一個小實驗:一根小鐵釘在水中下沉,而大木塊在水中會上浮,大木塊顯然比小鐵釘重。可能又有一部分同學這時會提出小鐵釘下沉是因爲鐵的密度大。教師可再演示一個小實驗:一個廢牙膏殼密度沒有變,空心時能浮在水面,揉成一團後在水中會下沉。說明密度也不是決定浮沉的條件。這樣經過演示,討論和分析,糾正了錯誤觀點,引導學生從運動和力的關係角度來討論物體的浮沉條件,對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抓住比較重力和浮力的大小關係,根據二力合成知識,由學生討論得出物體的浮沉條件。

這時強調物體上浮、下沉是運動過程,此時物體受非平衡力作用。下沉的結果是沉到液體底部,上浮的結果是浮出液麪,最後漂浮在液麪。並再演示一下浸沒在水中的木頭的上浮過程,以加深印象。漂浮與懸浮的共同點都是浮力等於重力,容易使學生產生“物體的漂浮與懸浮是一回事或一個物體在同一液體中既漂浮又懸浮”的錯誤觀點,這時我用一個乒乓球和一個空心金屬球投入水中分別演示漂浮與懸浮實驗。使學生直觀比較出漂浮是物體浮在液麪的平衡狀態,物體的一部分浸入液體中。懸浮是物體浸沒在液體內部的平衡狀態,整個物體浸沒在液體中。強調同一個物體在同一液體中既漂浮又懸浮是不可能的。

揭示浮力產生的原因這又是一個重、難點。這時可請同學回顧做過的一箇舊實驗:六個面紮上橡皮膜的空心正方體,當它浸沒在水中時,六個面的橡皮膜均向內凹進,而且前後左右面凹進的程度相同,而下表面比上表面凹進的程度要大。引導學生密切聯繫原有的液體壓強與深度的關係,二力合成、二力平衡等知識,通過由淺入深分層次的分析,把突破難點的過程變成鞏固和加深對舊有知識理解應用的過程,變成培養學生分析能力的過程。由學生歸納總結出浮力等於物體受到的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最後再用如下演示實驗加以驗證:

(1) 將石蠟投入裝水的燒杯中,觀察其受到浮力是否上浮;

(2) 將石蠟放在另一燒杯底使其和杯底緊密接觸,沿杯壁緩慢注水觀察其是否上浮從而通過實驗證明前面理論分析得到的結論。並指出這也是物理學研究的方法:從實踐到理論,再用理論來指導實踐。達到從小培養學生研究物理的正確方法的目的`。

至此,教材內容已經講授完畢,浮力作爲同學們新認識的一種力,它的三要素也就清楚明瞭。

根據農村學校學生情況,我繼續引導同學們思考課文後的"想想議議",由此引入對決定浮力大小因素的研究。學生經過合理猜想,討論,設計出探索決定浮力大小因素的實驗方案。通過學生分組實驗,得出浮力大小與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有關,與液體的密度有關,與物體浸沒後深度改變無關。受時間、器材限制,浮力大小與物體本身密度、形狀等因素無關可以通過演示實驗加以說明。這樣就爲下一節學習阿基米德原理留下懸念,作好鋪墊,同時也有利於學生形成知識結構。

3、反饋和鞏固:

這節課教學容量大,所以反饋和鞏固主要留待課後完成。如果課堂上有剩餘時間,可請同學回顧板書內容,歸納出通過本節課學到的三種測量浮力大小的方法。一是稱量法,爲下一節課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實驗作準備。二是受力平衡法,指出懸浮和漂浮的區別。三是求壓力差法,指出這是浮力大小的決定式。

浮力說課稿二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要點:

(1)知道浮力的概念和產生原因;(2)浮力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是在小學自然課和生活經驗中已經熟悉浮起的物體受到浮力並結合前幾節所學知識的基礎上綜合地應用液體的壓強、壓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識來展開的。這一節是本章的重點和關鍵,對浮力的研究爲學習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礎。浮力知識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生產技術和科學研究有着廣泛的現實意義.本節是在前幾節所學知識的基礎上綜合地應用液體的壓強、壓力、二力平衡等知識的基礎上展開的。這一節是本章的重點和關鍵。本節內容不多,但難度大,梯度高,對學生的抽象思維、理解能力有着較高的要求。

課標要求:通過實驗,認識浮力。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

基於教材地位、特點和作用以及物理課程標準上要的求:知道大氣壓強及其與人類生活的關係,我確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認識浮力(包括浮力的方向、施力物體、浮力的單位)。

2、認識浮力產生的原因

3.認識影響浮力的大小因素。

過程與方法目標:

1.會用彈簧測力計測量浮力,

2.經歷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過程,培養設計和動手實驗、分析與歸納、探究物理規律的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團隊合作精神。

針對教學目標我制定出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

三、說教學難點:

重點:浮力      影響浮力的大小因素

難點: 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

四、說學情:

浮力現象是學生在生活中比較熟悉的,也是比較感興趣的;但要把浮力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又要綜合各方面知識,如:力的測量、重力、二力平衡、壓強等,並通過實驗,理論分析和推理判斷來歸納獲得新知識,這對初中學生來說是比較難的。

作爲一名教師,如何將教學活動進行的輕鬆有效,教法是關鍵。而學生是教法的支撐點,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教法學法的選擇。

五、說教法、學法

本課的教法主要是“開放情境、引導探究”,而學法主要是讓學生“親身體驗,自主猜想、合作探究、分析歸納、得出規律”。六、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乒乓球、燒杯、水、酒精、飲料瓶、氫氣球

學生分組實驗:一小桶水,橡皮泥一塊、飲料瓶、彈簧測力計、燒杯和溢水杯各一個,木塊、同體積的鋁塊、鐵塊和銅塊各一,水、鹽水兩種液體各一杯,細線等供選用。

七.說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利用課件展示輪船、冰山圖片,思考:是什麼力量使那麼大的輪船和冰山漂浮在水面上的?

(二)進行新課:分兩個環節進行

環節一:認識浮力    本環節從“感受浮力---探究原因----定義浮力”的思路進行。

首先做好三個演示實驗:

1:乒乓球在水中上浮。

2:乒乓球在酒精中上浮。

3:出示氫氣球,鬆手,氫氣球飛上屋頂。

接着設問:在水中下沉的石塊受不受浮力的作用?怎樣來驗證你的想法?

教師引導學生設計實驗,得出結論。

(讓學生體驗了在不同液體中---在氣體中----上浮的---下沉的各種情況下受浮力的現象,灌輸了一種:從特殊到一般的研究問題的思想)

接着設問:在液體中的物體一定受浮力嗎?(上述實驗容易學生認爲:在液體、氣體中的物體一定受到浮力的,爲了解決這個錯誤認識,增加一個演示實驗)

4. 演示:乒乓球漏水實驗。(學生很驚奇,產生探究“浮力產生的原因到底是什麼”的慾望)

5.播放視頻:包有橡皮膜的立方體在水中的受力狀況;然後讓學生自學課本上的理論分析過程,從而得出浮力的產生原因

6.浮力概念的建立

浮力是一種力,施力物體是液體(或氣體),其大小的單位也是牛頓,方向豎直向上;那麼浮力的大小:在什麼情況物體受到的浮力大?什麼情況物體受到的浮力小?

環節二: .探究浮力的大小可能與什麼因素有關?本環節採用“體驗---猜想---設計實驗探究----分析論證---得出結論”的思路進行。

1.實驗體驗:一團橡皮泥、水、玻璃球  步驟:把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狀,放在水中,觀察其浮沉情況。把橡皮泥造成船上面加重物(玻璃球),比一比,看誰能裝載更多的重物.提出怎麼裝載更多的重物?(解決問題)。引出浮力的大小可能與什麼因素有關?引導學生大膽猜想。

學生自主猜測可能的因素:物體的密度ρ物(物體的重)、物體的形狀、深度h、浸入的液體密度、浸入液體的體積(或說排開的液體體積V排)、排開的液體重等。

教師引導學生利用控制變量法對各猜想進行實驗設計,再把上面不同的檢驗猜想的實驗器材分給不同的小組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