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語文說課稿(通用5篇)

作爲一名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編寫說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說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學五年級語文說課稿(通用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五年級語文說課稿(通用5篇)

小學五年級語文說課稿1

一、說教材

(一)教材簡析

《養花》是小學語文教材第十冊第四組第二篇課文,老舍先生用樸實的語言寫了養花過程中的真切感受,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養花的樂趣: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知識。

學習本組課文,要了解課文寫了哪些事情,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把自己的見解和同學們交流,有疑問和同學討論。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課文內容,背誦自己喜歡的的段落,學習本課生字詞。

能力目標: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學習作者敘事具體、清楚的表達方法。

情感目標:體會作者從養花中得到的樂趣,培養熱愛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三)學重點、難點:

1、重點是理解課文思想內容,體會作者從養花中得到的樂趣。

2、難點是學習作者敘事具體、清楚的表達方法。

二、說教法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這篇課文是圍繞“樂趣”這條主線展開的,因此,我擬定了以下教法:

(1)演示教學法。學生的思維正處在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抽象思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藉助於形象。因此,在教學時,讓學生看課件的畫面,縮短了學生與課文內容的距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變序教學法。根椐教材特點,不採用從段到到篇的程序教學,而是抓住“樂趣”這個詞,學生想學哪一部分就深入學習課文哪一部分。這樣能更好地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三、說學法

重視學生個體的參與,尊重學生的學習意願,我爲本課確定的學法是:

(1)質疑探究法。學起于思,思源於疑。《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因此,學生可以圍繞養花“樂趣”進行提問。這樣不僅讓學生主動探究,而且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

(2)合作、討論法。根據教材特點,我引導學生圍繞“老舍先生從養花中得到了哪些樂趣“和“課文是怎樣把養花樂趣寫具體的”這兩個問題在小組內展開討論、交流。這不但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積極性,還將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並使用學生智力互補,實現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說流程

(一)複習導入,引出“樂趣”

談話: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養花》這篇課文,瞭解了課文的大體內容,知道了《養花》這篇課文主要寫什麼。這節課,你們還想知道什麼?(想知道養花的樂趣)這節課,我們就圍繞大家想知道的問題,進行探究學習。

(二)直奔重點,尋找“樂趣”

讀讀課文,想想老舍先生爲什麼要養花,他從養花中得到了哪些樂趣。把不懂的地方記下來和老師、同學討論。

1、找出重點句,並引導學生討論:“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知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

(1)指名讀,你讀懂了什麼?

(2)這段文字有什麼特點?比較句子:

①這就是養花的樂趣

②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知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

(3)聽錄音,全班齊讀。

(4)誰還喜歡這段話,請你讀。

(5)老舍先生種的花很美,句子也寫得很美,老師也想讀這個句子,咱們一起讀好嗎?

(6)養花的確有很多樂趣,大家再來分享一下養花的樂趣,一齊讀這些句子。

2、感悟、朗讀重點句,使用學生懂得這句話從養花的“成果之樂、情趣之樂、意義之樂“這三方面寫養花的樂趣。

(三)探究重點,體會“樂趣”

談話:課文是怎樣把養花的“樂趣”寫具體的?請同學們找出有關句子,在小組裏討論、交流。

1、導讀表現“情趣之樂”的有關內容。

(1)自由讀課文,把有關“情趣之樂”的內容找出來。

(2)抓住“只要……就、照管、有益身心”等重點詞、句,體會“情趣之樂”。

2、導讀表現“成果之樂”有關內容。

(1)課文講養花的“成果之樂”,你是從哪裏體會出來的?

(2)自由讀,這讀邊想。

(3)班上交流。重點引導學生體會;送牛奶的同志進門就誇“好香”……心裏自然特別喜歡。

①指名讀,你體會到了什麼?

②再指名讀,你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了什麼?

③體會這句話的同學都站起來分享一下老舍先生的成果這之樂,一齊讀這些句子。

3、導讀表現“意義之樂”的有關內容。

(1)自由讀、邊讀邊找。

(2)小組交流:文中哪些地方是寫“意義之樂“的內容。

(3)重點引導體會: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

誰能用另一種表達方式表達出來呢?(原意不變)

4、把最能體現作者愛花的句子找出來,讀一讀,再抄下來。

(四)迴歸整體,深化“樂趣“

1、有感情的讀課文。

2、彙報學習本課後的收穫。如a、思想方面;b、寫作方面;c、有感情朗讀等。

(五)拓展延伸,實踐“樂趣”

通過讓學生去想,學寫方法,從而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和優秀文化的熱愛,激活學生的思維,創造性地運用語言。

老舍先生養花的樂趣這第麼多,請有養花經驗的同學說一說你養花的樂趣是什麼。

(六)總結全文

同學們,生活中的樂趣無處不在,我們應該像老舍先生那樣在生活中發現和培養生活的樂趣,我們將會受益匪淺。

小學五年級語文說課稿2

一、說教材

《落花生》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三課,這是一篇精讀課文,着重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穫節的情況,通過對花生好處的談論,揭示了要學習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的宗旨。說明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表達了作者不爲名利,只求奉獻於社會的人生理想。

這篇課文安排在第四單元中,這一單元的訓練重點是“分清文章的主次”。讀課文時要抓住那些與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緊密聯繫的內容,多讀多體會,還要分清文章主次,加深對文章思想的理解,學到作者表達思想的方法。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及課程編排特點充分考慮到五年級學生的心智水平,我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確立瞭如下教學目標:

讓學生掌握本課8個生字詞,理解課文中重點句子的含義;讓學生體會課文詳略恰當的寫法,初步瞭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讓學生學習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做人的道理。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由表及裏的瞭解花生的可貴之處,理解父親讚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此外,還要學習文章表達上主次分明借物喻人的特點;

本課的教學難點是如何把花生的品格與做人聯繫起來,進而悟出深刻的做人道理。

四、說教法、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這就要求教師要營造民主和諧寬鬆的課堂氛圍,所以我安排了創設情境法引出課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安排了討論法,小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突出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最後我會與學生一起領悟文章主題。

五、說教學過程

我的教學過程主要包括以下五個部分:

1.創設情境,謎底倒入;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3.重點研讀,品味道理;

4.全文總思,概括寫法;

5.拓展延伸,感受生活。

五個部分環環相扣,循序漸進,層層深入,很好的挖掘了文章的主題。

(一)創設情境,謎底導入

上課伊始,我會向學生出示謎語“根根鬍鬚入泥沙,自造房屋

自安家,地上開花不結果,地下結果不開花”,學生思考一會兒,會回答“是花生”,我便肯定學生的答案,並出示關於花生在田地裏的長勢以及“地上開花不結果,地下結果不開花”的圖片,讓學生對花生進行初步認識,由此引出課題,告訴學生我們這節課來學習《落花生》。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在語文教學中,朗讀相當重要,讀是語言實踐活動,是信息的輸入,是積累,是培養學生終身受益的良好習慣和有效手段,同時,朗讀還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因此,我會讓學生帶着任務初讀課文:

1.在讀課文時劃出生詞表中的字詞,並查閱詞典,標註拼音,這一任務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讀課文時給每自然段標上序號,爲分析課文提供方便;

3.讀課文時思考課文是依據什麼順序寫的《落花生》,這一任務能讓學生對落花生的整體結構有初步瞭解。

讀完課文後,學生會劃出“茅、畝、嘗、吩咐、石榴、榨”幾個字詞,並對文章“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的整體結構有初步認識。

(三)重點研讀,品味道理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語文課程必須依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一環節中,我是這樣設計的:

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6-14自然段,先讓學生找出“我們”眼中花生的好處,學生會回答花生的味兒美,可以榨油,價錢便宜。接着再讓學生找出父親眼中花生的好處,學生便會回答父親說的那段話,然後讓學生畫出父親把花生與桃子、石榴、蘋果做對比的詞句,比較二者的不同之處,我會出示相關圖片幫助學生加深理解,讓學生對花生的好處有更清晰地認識。

分析完花生的好處,我會讓學生默讀課文的第12、13自然段並細細體會,小組之間進行交流合作,談談明白了什麼道理。

這樣設計充分發揮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有更多展示自己的機會。

(四)全文總思,概括寫法

在這一環節,我會提出兩個問題:

1.讓學生縱覽從種花生到議花生的過程,思考哪部分是重點描述內容,哪部分是次要描述內容,學生通過觀察會回答種花生到收花生是略寫,吃花生到議花生是詳寫,從而讓學生明白主次分明詳略得當的寫作特點。

2.本文由論花生到論人生運用了什麼寫作手法?在上一環節中學生已然明白了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質,由此引出做人要實實在在,無私奉獻,從而得出本文運用了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五)拓展延伸,感受生活

在這一環節中,我設計了“想一想”活動,讓學生小組之間相互交流,說說生活中你知道的那些人、哪些物具有花生一樣的品質。

這樣的板書設計重點突出,條理清晰,便於學生理解和掌握。

謝謝大家,我的說課到此結束!

小學五年級語文說課稿3

一、說教材

《白楊》是九年義務教育五年級小學語文(人教版)教材中第二組課文中的一篇講讀課文,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寫了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親回鄉接兩孩子上學,在往返的火車上,向孩子們介紹戈壁灘上的白楊,以樹喻人,歌頌了紮根西部建設者博大的胸懷和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

學習本課,可以激發學生對獻身於西部建設者的崇敬之情,學習他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從而感染自己;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認真閱讀、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爲以後的學習紮好基礎。

二、說教學目標

1.學會本文的生字新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從“爸爸的微笑消失了”到課文結束。(知識目標)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能在理解的基礎上說出自己的見解,學會借物喻人的寫法。(技能目標)3.讓學生初步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獻身祖國建設的崇高理想。(情感目標)

三、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瞭解白楊有哪些特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與課文內容。教學難點:體會爸爸借白楊表達了自己什麼樣的心,領悟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

四、說教法

圍繞本課的教學目標,緊扣教學重、難點,體現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教學思想。通過師生、生生的雙向互動,讓學生帶疑讀書,在閱讀時抓住人物的神態和對話描寫來體會人物的不同個性特點。在教學中主要通過朗讀促進理解(指名讀、分組讀、分角色朗讀等),並適當地結合課文內容設計幻燈片投影,放錄像等方法幫助學生從視覺上感知理解。

本課主要以讀爲主,通過朗讀——理解——再朗讀來理解課文,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

五、說學法

教是爲學服務的,教是爲了不教,新課程理念中把由重“教”改爲了重“學”;既要讓學生逐步學會自己學習,又要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因此,根據本文特點,我主要採用置疑、討論、交流、合作的方式來讀懂全文,把握課文的價值取向。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通過具體形象的畫面,使學生感受白楊生活的艱辛及它高大、挺拔的特點,使學生很自然的進入到學習情境之中。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首先:自讀課文,自學生字詞;(藉助拼音預習課文,把難讀的字多讀幾遍,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其次:分角色朗讀課文,歸納主要內容;(掃清字詞障礙,是理解文章的基礎,所以此環節可以讓學生藉助拼音、工具書充分預習,瞭解大意,並歸納主要內容)。

(三)深化感悟,討論、解決疑問

(1)啓發學生談談他們(她們)從中知道了些什麼?不理解的有哪些?並與組內的同學討論交流自己的疑問與看法,進行小組合作;把有價值的問題歸納出來,(預設問題可能有:其一,白楊有什麼特點?其二,爸爸和白楊有什麼相似之處,爸爸借白楊表白自己什麼樣的心?其三,爸爸的兩次沉思各是什麼,爲什麼最後會露出微笑?)

(2)再次朗讀,讓學生大致明白每部分內容的大意,重點引導學生解決疑問,深入學習課文,體會西部工作者無私奉獻精神。我重點讓學生朗讀爸爸向孩子們介紹白楊的話,討論白楊有什麼特點?(指導朗讀時,要體現爸爸嚴肅中不失親切和語重心長的語氣,同時,讀出對白楊的讚美之情)

(3)瞭解白楊的特點後,由樹及人,比較一下爸爸和白楊有什麼共同之處,理解課文主要意思。再讓學生回顧課文,思考:爸爸想讓他們知道什麼?(根據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4)由前面的學習,學生領悟到借物喻人的寫法,就不難明白最後一小節中大白楊是指爸爸,小白楊指孩子。然後重點引導學生討論課文中爸爸兩次沉思各是什麼?爲什麼最後會露出微笑?(指名答,教師評價)

(四)總結全文,激發情感

同學們,白楊能在大戈壁中留下堅強不屈,高大直立的身影,使人爲之感動,而在這種惡劣環境中那千千萬萬的邊疆建設者,他們的無私奉獻,更令人敬佩。文中的兩棵“小白楊”在父輩的言傳身教下,一定會茁壯成長,老師也相信,你們這幾十棵“小白楊”也會茁壯成長,成爲社會的有用之材,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此,我會發給每一位同學一張“心”卡,讓他們把自己的志向寫下,掛於教室,以便時刻激勵他們。最後,在《小白楊》的歌聲中,結束教學。)

七、說板書

白楊白楊:高大直立 生命力強 堅強不屈爸爸:紮根邊疆無私奉獻以物喻人

八、教學反思

教學中我採用朗讀、置疑、討論、交流、總結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理解課文內容是長處;不足點是:對個別學生的輔導,個別字詞的鞏固訓練不到位。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不斷加以改正、完善,力求更好。各位老師,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小學五年級語文說課稿4

一、說教材

1、課文內容:

《范仲淹的故事》是第四單元中的第一篇精讀課文,本單元以美德爲題材,以“學習理解含義深刻的詞句,領悟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爲專題。這篇課文講述的是北宋初年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少年時代刻苦學習的故事。范仲淹兩歲喪父,家境貧寒,而能刻苦學習,胸有大志,以天下爲己任。課文共有7個自然段,分爲三部分來理解。第一部分概括介紹范仲淹在我國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名著名句。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點部分,主要講述范仲淹少孤,家貧,讀書十分刻苦。介紹了范仲淹的四個小故事,分別是隻身求學、劃粥割齏、拒絕佳餚、閉門不出。第三部分講范仲淹的遠大志向和從政以後是如何施展自己的志向及後人對他的讚頌。本課在寫法上的突出特點是通過人物的言行,來表現人物的崇高精神。

2、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學段目標和教材特點,在第一課時已經初讀課文的基礎上,我把本課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爲以下三個方面。

知識與能力: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詞語,積累詞語。

(3)瞭解范仲淹刻苦讀書的故事。想象文中描寫的場面。

過程與方法:

學習作者通過人物的言行來表現人物特點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到范仲淹以天下爲己任,爲國爲民的精神品質。

(2)激發學生樹立遠大志向的情感。

3、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讀懂課文,瞭解課文內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質。

難點:領悟作者是怎樣通過人物的言行來表現人物特點的。

二、說學情

從課文結構與內容來看,學生可以讀懂課文內容,但由於學生身處優越的家庭環境,大多缺乏刻苦學習的品質,時常有常立志而無長志的心理,因此“理解並體會范仲淹的精神”有一定的難度。此外,學生的寫作能力比較薄弱,因此領悟作者的寫作特點,對於學生來說也有一定的困難。綜合這一系列學情,我精心設計了各部分教學環節,相信可以突破難點,順利完成教學目標。

三、說教法

著名心理學家陳爾壽說:“教無定法,人各有法,引起興趣,就是好法。”因此,整堂課我設計了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

(1)誦讀古詩,走近范仲淹;

(2)讀中感悟,想象說話,感悟其精神;

(3)依據資料,交流彙報,學習其品質。

四、說學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這堂課我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給學生思考的時間,表達的機會,展示的舞臺。

五、說教學設計

(一)課前誦讀古詩,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上課之前,首先全班齊誦范仲淹的三首詩詞,分別是《江上漁者》《漁家傲·秋思》《岳陽樓記片段》,學生在誦讀中感受到范仲淹傑出的文學才華,從而產生想更多地瞭解他少年時代刻苦學習的經歷的興趣。

(二)課始回顧複習,爲細讀課文,感悟體會做好鋪墊。

引導學生複習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這一問題是對課文的整體感知。第二個問題是課文講了范仲淹的哪幾個小故事?四個小故事既是課文的重點部分,又是體現范仲淹精神的重點篇章。回顧複習是爲細讀課文做必要的知識準備。

(三)自主探究,品讀感悟,感受其精神。

在這個環節中,我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通過品讀重點詞句來感受范仲淹的精神。教學時,分三步進行:

第一步讓學生自由讀課文2--5自然段,畫出令人感動的句子。

第二步全班交流閱讀感受。交流環節採用“以學定教、隨機點撥、趁勢朗讀”的教學方式。

第一個故事“隻身求學”,如果學生說到“累了,就用冷水洗臉;餓了,就用稀粥充飢。”這一句,我就引導他們在感受的同時發揮想象,想象范仲淹獨自一人在外求學,還會有哪些情況出現,他又會怎樣解決呢?從而引導學生用句式“——了,就用——————”,感情朗讀中體會范仲淹隻身求學的艱苦。最後教師提問:“同學們,隻身求學如此的艱難,但范仲淹苦讀詩書不曾放棄,你可知是什麼力量在支撐着他?”第一次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志向。

第二個故事“劃粥割齏”,如果學生說到“劃粥割齏”這個成語,就引導學生從文中尋找語句進行理解,並且就“凌晨雞鳴即起”積累成語“聞雞起舞”,就“他曾五年未解衣就寢”積累成語“廢寢忘食”,從而體會范仲淹生活的艱苦,這時教師再次追問:“同學們,生活如此的艱苦,范仲淹攻讀詩書始終不曾鬆懈,你可知是什麼力量在支撐着他?”第二次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志向。

第三個故事“拒絕佳餚”,就好友與范仲淹的對話引導學生想象,范仲淹如何“好意難卻,只好接受”好友的美味佳餚;當食品變質時,對於范仲淹的回答好友又會有何感想,發出怎樣的感嘆呢?此時范仲淹又會怎麼說。第三次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志向。

第四個故事“閉門不出”,師生對話讓學生換位體驗,當全城轟動之時,范仲淹爲什麼不爲所動。第四次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志向。整個教學過程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爲主線貫穿,有詳有略,並注意感情朗讀。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因此,力求爲學生創設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暢所欲言。讀中悟,悟中感,感中得。

第三步學習六、七自然段,領悟文章的寫作特點。首先教師語言過渡:“同學們,此時此刻,你你認爲范仲淹是一個怎樣的人?”在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和評價之後,教師不急於做出判斷,轉入第六自然段的學習“有人曾經問起范仲淹的志向,他說:……”教師出示范仲淹說的話,學生讀後談感受,這時再回到剛纔的問題,你認爲范仲淹是一個怎樣的人,留下你認爲最合適的詞語。然後教師追問:“此時,在我們的頭腦中浮現出了一個一心爲國,全心爲民的一代名家范仲淹的形象,你是怎麼了解到人物的這些品質的呢?”從而總結出作者通過人物的言行來表現人物的精神的寫作特點。最後理解後人讚頌范仲淹的詩句。

(四)拓展延伸,學習其品質。

首先採用交流彙報資料的方式,瞭解歷史上名人胸懷天下、刻苦讀書的故事,或者交流關於這方面的名言警句;其次教師總結談話,以《少年中國說》中詩句“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激勵學生樹立遠大志向的情感,全班齊誦結束本節課的學習。

六、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一堂課的微型教案。我抓住課文重點,採用簡潔的文字,設計本課的板書,使人一看便對文章內容一目瞭然。

總之,這節課的設計,我始終堅持“培養能力,陶冶情操”的教學理念,堅持“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一課程理念,採用不同形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思。

課堂永遠都有遺憾,但有遺憾就會有思考,有思考就會有進步,我願在各位老師的幫助下,讓課堂真正成爲學生展現生命價值的綠洲!謝謝大家!

小學五年級語文說課稿5

一、 說教材內容

《落花生》是兩篇精讀課文中的一篇,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四部分內容,着重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穫節的情況,恰當巧妙地詳略安排,更好地突出了作者的寫作意圖。通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學習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的主旨,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初次接觸這篇課文,我就被課文平實質樸的語言中所薀含的深刻道理深深吸引,課文中雖然沒有華麗的辭藻、誇張的比喻、深奧的說法、激盪起伏的情感,但是樸實、自然、親切的行文,卻給人留下了深刻清晰的印象,使人從平凡的事物中悟出耐人尋味的道理,就像文章中父親說的話一樣“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是進一步引導學生們走入文本、感受情感、領悟生活哲理的好文章。

二、分析學生們情況

我們班的孩子思維活躍、求知慾強、樂於表達、願意交流。五年級的孩子已不是低年級的小學生們,想法開始更加獨特,對生活有所體驗與感悟,思想也開始向成熟發展,正是引導他們明事理、辨是非,培養人文素養,提高語文能力的關鍵期。學習上,他們也具有一些學習能力,掌握了一些學習方法,但是這就更需要教師的進一步引導,循循善誘,關注每名學生們的個性體驗。用文本爲學生們架起通向生活的一道橋樑,讓學生們在學習中生活,生活中學習,會學習,會生活。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課的內容及特點,學生們的情況,緊緊圍繞本單元的訓練重點,確定以下教學目標,重點學難點。

1. 教學目標

(1)通過預習自主掌握本課的生字,課文中的重點詞語的意思。

(2)抓住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3)體會課文詳略恰當地寫法,初步瞭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以上目標分兩課進行教學。

2.教學重點

由表及裏地瞭解花生的可貴之處,理解父親讚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從中體會做人的道理。

3.教學難點

文章表達上詳略分明,以物喻人的特點。

四、說教法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學生們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本課教學中,我將努力關注學生們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每名學生們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們的好奇心、求知慾,創設和諧、融洽、歡快的人文氛圍,讓學生們自主地學,在學習中展現個性、表現個性、培養個性、塑造個性。

五、說學法

採取“以讀爲主,讀中感悟”的學習方式,讀、思、議結合,用抓住重點詞句的反覆朗讀,對重點內容進行感悟,突破難點。讓學生們在讀中積累語言,感悟語言,體驗情感,用讀來表達感受,交流感受。

六、說教學過程

本課我想分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檢查預習,掌握字詞。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課文第一部分。第二課時深入理解父親的話深刻含義,體會文章詳略得當,借物喻人的寫法。

下面我就分課時來談談自己的教學設計和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課前佈置預習

古人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學習也不例外。葉聖陶先生也曾說過:“練習閱讀的最主要階段是預習。”好的預習,有利於培養和提高自學能力,聽課效率,鞏固所學的知識。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對學生們說是終身受益的事情,特別是五年級學生們的學習能力已有所加強,自己有能力獨自進行課前預習,這樣不僅可以很好的掌握所學知識,而且讓學生們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所學的知識才會更加牢固。

基於以上認識,我在學習本課前佈置了以下預習任務:

1.我會學字詞。(要求學生們自主學習本課生字、詞語,並以小問卷形式呈現。)

2.我會讀課文。

3.我會蒐集。通過各種途徑查閱關於本課的作者、落花生的知識等等一切自己想了解的內容。

4.我想問。預習中有什麼問題,及時記錄下來。

四道題設計由淺入深,讓學生們明確預習任務與要求,有的放矢,預習起來不盲目,不流於形式。

(二)課上交流預習成果

上課後,學生們出示預習作業,在小組內交流預習成果,展示自主預習的內容,與同學分享預習的快樂,然後在全班展示。

本次課程改革評價方式的轉變是重要內容之一。在這個環節中,我讓學生們在小組內對同學預習的情況進行評價。五年級孩子的思想日趨成熟,他們不再輕信吹捧,“你真棒!”“好極了!”等教師評語已不能滿足他們,他們從心理更渴望得到同伴的肯定和認可。所以在同學評價環節中,激發了學生們的競爭意識與積極性。

(三)整體閱讀,概括大意

在學生們充分閱讀的基礎上,我和孩子們一起共同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哪些內容?讀完後,再次默讀思考,並與同伴交流意見,最後共同明確:全文按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教師板書)

(四)自主學習第一段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一自然段,說一說,第一段中應抓住哪個詞,重點讀好?

指導學生們抓住“居然”一詞讀出一家人收穫花生時喜悅的心情。抓住文中的關鍵詞理解整段內容,我想詞語的理解不是孤立的,而是與整句、整段、整篇課文相聯繫的。所以在教學這段時主要按以下步驟:

①讀整段,抓住關鍵詞。

②用聯繫上下文,替換近義詞等多種方式理解“居然”的意思。

③再把“居然”放在整段中品味喜悅之情。

④最後自己用“居然”說一句話。

四個環節設計,由表到裏,由理解到應用,體現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同時也符合孩子的認知規律。

第二課時

第二課時,是本課教學的關鍵,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主陣地。在這一課時,我將用多種閱讀方式,抓住重點句來進行教學,努力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創設寬鬆的學習情境,讓學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探究。

(一)複習導入,質疑激趣

在這一環節中,我設計用以下方法: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經開始學習了《落花生》這一課,下面請你邊默讀課文邊回憶上節課的內容,同時思考你還有什麼不懂的問題,提出來我們共同解決。

學生們默讀,提出自己的問題,進而讓學生們帶着在課文中尋找答案的期待走入課文。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說:“創造始於問題”。問題是思維的起點,興趣是求知的動力,通過學生們自主提問,營造了和諧的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習的興趣,同時還回憶了上節課的學習內容,幫助孩子理清了學習思路,爲下面精讀課文做好準備。

(二)抓住重點,細讀品味

本環節中我想這樣設計

1.找重點。由學習小組合作讀課文的吃花生、議花生部分。一名同學讀,其他同學畫出覺得印象最深的重點句,讀給小組同學聽,將學生們內容引到重點上來。全班交流時將重點句呈現出來。(10段、12段、13段)

2.讀重點。採用多種方式:如師生對讀、小組齊讀、分角色朗讀、默讀等多種形式反覆朗讀重點句。

3.品重點。個性展示朗讀三段中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師適合點撥,如:喜歡10段的同學朗讀後,可以提問:父親說:“花生的好處很多”。課文中哪裏寫了?引導學生們讀出花生顯而易見,盡人皆知的好處:美味、榨油、便宜。進一步問:“父親說花生有什麼好處呢?”怎樣表現出來的?讓學生們通過對比朗讀,體會父親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相比,表現花生內在的可貴之處,在這裏,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小遊戲叫“朗讀代表我的心”。讓學生們先自己朗讀,將自己覺得父親話中最能表現花生品質的詞讀出來,其他同學認真聽,猜猜這名同學想突出哪個詞,誰猜對了,誰有權讀自己的體會。這個小環節,看起來很簡單,其實我是想教給學生們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要抓住關鍵詞的方法,同時又是培養學生們學會傾聽,尊重他人的好機會。誰猜對了,就有權讀,也大大提高了學生們的朗讀積極性,努力思考應讀好哪個詞,很容易地就明白了父親在這裏贊花生的藏而不露的品質。

“那麼,父親特別指出花生的可貴之處,目的是什麼呢?”齊讀12、13段,抓住“不好看”,“很有用”,“體面”等關鍵詞,深入理解父親教育的目的,在學生們充分交流後,引導學生們分角色朗讀,讀出父親教育我們時的語氣。

4.悟重點。全班齊讀重點句,說說你在學習中有什麼收穫?父親的話給你什麼啓示?進而引導學生們聯繫生活實際,說說生活中有沒有像花生那樣的物或人?我們又要像這些人學習什麼?通過再次交流學習,理解借物喻人的寫法。語文學習與生活密切相關,在教學中,要力求做到從生活中來,回到生活中去,所以在這裏我將給學生們充分的時間,回憶生活中像落花生一樣的人或物,交流歸納他們身上具有的優秀的品質,最後,完成以下練習:

我愛花生 ,因爲它 。

我也愛,因爲它。

(三)再次感知,分清詳略

巧妙的詳略安排是本文的特點,我想這樣引導學生們來體會:

首先,用最直觀的方法,分部分朗讀課文,分別找四個計時員對四部分進行計時。從朗讀時間上直接感受,課文略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詳寫了議花生。再次,通過小組討論,從本文的寫作意圖,中心思想、板書等各方面理解這樣安排的好處。

採用計時法,直觀、形象地將課文的詳略呈現出來,再進一步理解,將難以理解的內容化爲直觀、生動、形象、學生們樂於接受的形式,讓學生們易理解,樂接受,突破了本文教學上的難點。

四、課堂總結。在總結課文時首先對課文的寫作特點進行總結。課文詳略得當的選材、對比的說明方法、借物喻人的表現手法必須提醒學生們注意,爲後面的小練筆打好基礎。其次是根據板書進行總結,讓學生們知道要做對社會有用的人,突破課文的重難點。

七、說板書

板書是一種很重要的教學手段,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成功的板書設計,可以突出知識的重點與關鍵,給學生們以啓迪和美的享受,從板書中發現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的途徑。

本課的板書設計是爲落實教學目標服務的。板書的主體由課文主要內容組成,最後化爲“學”字,深化主題,既代表了父親的話的深刻含義,又表明了作者的寫作意圖,其中還寄予了老師對同學的殷切希望:像落花生一樣,做個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