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下冊《憶江南》說課稿

 一、說教材

四年級語文下冊《憶江南》說課稿

《憶江南》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絕唱之筆。作者以如畫之筆描繪出一幅江南春景圖,在人們記憶中留下難忘的印象。“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喚起人們對江南絢麗春色的嚮往,反問句“能不憶江南”收束全詩,更真切有力地表達了對江南的眷戀之情。同時,“詞”這種體裁在湘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材中是首次出現,選編這首詞,意在使學生對詞這種體裁有一個簡單的瞭解,初步感受詞的語言美、韻律美,開拓學生的視野,感覺中國經典詩詞的無限魅力。

 二、說設計思路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歷經千百年而傳誦至今的古詩詞是我國文學藝術中的燦爛奇葩,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然而在古詩詞的教學中,不少教師包括我自己都曾切身體會到:教師激情有餘,學生悟性不足;教師情有獨鍾,學生卻無動於衷。原因何在?往往由於教師在教學上的情感灌輸,造成學生的情感距離,未體現經典詩詞教學的特點和規律。因此,本堂課的教學重在體現語文新課標中“以讀爲本”的理念,使學生走進文本、親近文字;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滲透古詩詞教學“詩中有畫、詩中有情、詩中有詩”的共性規律,使學生學會品讀語言、誦讀情感、美讀意境,讓學生在語言的感悟和情感的'薰陶中,提高欣賞古詩詞的品味和審美情趣,力求營造一種“簡約而不簡單,隨意卻不隨便”的和諧語文課堂。

本首詞的教學過程我設定爲四個環節:

(一)談“憶”導入,情境揭題。(二)“胖”讀全詞,古詞新談。(三)“瘦”讀全詞,搜尋詞眼。(四)牽引“憶”線,拓展延情。

三、說教學過程設計

(一)談“憶”導入,情境揭題。1、(師生問好後,教師板書“憶”字)①師:請同學們讀這個字。能給“憶”字組幾個詞嗎?我們的祖先是怎樣創造這個字的呢?(課件一:演示“憶”的演變過程)②師:由此,你想到了“憶”的本意是什麼呢?(引導學生說出回想、思念)。③師:古往今來,有人思念家鄉,有人思念親人,也有人思念故友,今天,我們將和詩人白居易一同去“思念江南”。(板書:江南,學生齊讀課題)2、師:首先請同學們看大屏幕。

(課件二:江南風光視頻:小橋、流水、垂柳、涼亭??及詞作者和寫作背景的錄音伴奏)。 詞是我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配上樂曲可以唱。詞不同於詩,詞的句子有長有短,又稱爲長短句。《憶江南》這首詞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所寫,詩人白居易50多歲時曾在江南的蘇州、杭州任職做官,江南的秀麗風光給他留下終生難忘的記憶。回到洛陽12年以後,他對江南依舊魂牽夢縈,67歲那年,寫下了這首千古絕唱——《憶江南》。

(教師配着古樂範讀)[設計理念:教師巧妙地把詞、作者和寫作背景與江南美景融爲一體,在這種無意注意之下,教師細膩、傳神、聲情並茂的朗讀,將使學生心中盪漾起淡淡的愉悅之情,把學生帶入一種對江南的嚮往之中,進而有種渴望要了解,朗讀這首詩的心情,激發了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熱情。]

(二)“胖”讀全詞,古詩新談。[設計理念: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應“以讀爲本”,教師剛纔的範讀已潛移默化地激發了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的求知慾望。“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胖”讀全詞,不在於質好,只在於量大,讓學生在反覆自由地讀字、讀詞、讀句的訓練過程中,先領悟詩的大意,初步感悟詩的意境。]這一環節分以下步驟進行教學:1、學生自由朗讀並提出循序漸進的要求:讀準字音,讀正確,讀通順,爭取熟讀成誦。2、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出示課件三:重要詞的註解。要求:①根據註釋讀懂詞的大意,不懂的地方能質疑提問並作上記號。②書寫“諳”字兩個,在自己與同伴都認爲美觀的字下畫“☆”。

(三)“瘦”讀全詞,搜尋詞眼[設計理念:一個既淺又俗的“好”字,包羅了江南春色的種種佳處,作者的讚揚之意與嚮往之情,也盡寓其中,同時,只因“好”字之甚,方能“憶”之不休,“好”和“憶”二字在詞中相互驗證,相得益彰,實爲絕妙之筆]1、品析佳句,引導想象。(1)江南好,好在何處?(景美)(2)詞中寫了哪些景物?用“ ”把它畫出來。(太陽、花、水、春天)(3)分別抓住景物的什麼特點來進行描寫?(色彩)教師引導學生口頭填充:( )的花兒 ( )的江水( )的太陽 ( )的春天課件四出示:“日出江花紅勝地紅,春來江水綠如藍。”①輕讀句子。②說說這個句子寫得怎樣?用了什麼修辭手法?③把詞中的“勝”換成“似”、“像”,比較朗讀,進一步理解“勝”的妙處。④江邊的花爲什麼會紅勝火,江花爲什麼會綠如藍呢?(太陽很紅,花兒在太陽的照射下,更紅了,勝地過了火焰。美麗的江水綠得很純淨,如同藍草一般)⑤心誦詞句。(提示學生眼睛看着文字,嘴上說着語句,腦海想像畫面)

課件五:出示江南美景圖:日出→江花→江水→全景。①說說你在圖上看到了什麼?這時的江南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②如果你身臨其境,你會怎麼說?會怎麼做?(會大聲感嘆,會把它畫下來,拍下來,會流連忘返?)2、搜尋詞眼,品讀“江南好”。師:剛纔,大家解譯詞意,想象詩句描繪的畫面,不知不覺就把這首詞讀“胖”了。如果把我們剛纔說的話全寫下來,那該是多長一篇文章啊!但我們看這首詞,它只有幾個字?(27字)。這就是詞的優美、簡潔、凝練、含蓄的魅力所在。想把這首詩讀“瘦”嗎?請再放聲地讀讀全詞,看能不能把整首詞讀成一個詞語?找找整首詞是圍繞哪一個詞來寫的?提問引導學生質疑:江南好,除了景色美,還好在哪些地方呢?(引導學生說:天氣好、人好、人傑地靈、美食多??),師:一個“好”字,包羅了詩人對江南的無限讚歎和嚮往之情,你能把這種感情讀出來嗎?(引導學生想象詩人當時讚美、回憶江南的表情、神態來讀,或者想像詩人作詩的心情,大聲的贊誦讀,或小聲的感嘆讀,讀出自己的體會)。

(四)牽引“憶”線,拓展延情。師反問:對比洛陽,如此美麗的江南春色,叫詩人怎“能不憶江南”呢?

1、對比句子,說說更喜歡哪句?爲什麼?出示課件六:能不憶江南?應該憶江南。

2、創設情境,詩人曾在江南做官十年,爲人民做了很多好事,杭州人民對他和他的感情非常深厚,在他辭官離任時,詩人劉禹錫在《白太守行》中寫道:“蘇州十萬戶,盡作嬰兒啼”。 出示課件七:引導學生讀一遍,課件更換一種字體。師:江南人民對詩人如此的愛戴,讓詩人生:接着讀——“能不憶江南?”師:詩人對江南人民如此深切的思念,讓詩人生:接着讀——“能不憶江南?”師:詩人對江南春色的無限的眷戀之情,讓詩人生:接着讀——“能不憶江南?”師:詩人心中那忘不掉、抹不掉的江南情結,讓詩人生接着讀——“能不憶江南?”再次對着你對《憶江南》的獨特感受,齊讀全詞。

3、結束語:同學們,古詩詞是我國文學中的藝術瑰寶,好的古詩詞、好的現代文一定要背,我們正處在背誦詩文、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我的老師曾送給我一句話,今天我想把它送給大家:誰擁有了語言,誰就擁有了智慧。

謝謝大家,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