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宿建德江》說課稿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六年級語文《宿建德江》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六年級語文《宿建德江》說課稿

各位老師:

上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宿建德江》。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教學反思等方面作具體的闡述。

一、教材分析

《宿建德江》選自國家統編教材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是一首刻畫秋江暮色的寫景作品。“愁”是全詩的詩眼,全詩圍繞“愁”字顯示着作者高超的藝術構思,屬於山水田園詩,詩人寄情山水,在山水風光的描寫中抒發自己或閒適或愁苦的情懷,這正是山水田園詩“一切景語皆情語”的主要特點。有趣的是這首詩的景語中的“明月”,寄予的情感是:落第而歸,仕途無望,暮靄曠野使詩人舊愁更添新愁。據此,我制定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認識本課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能力目標:讀懂詞句的意思,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所蘊藏的情感,感受“詩眼”在詩歌中的作用。

(三)情感目標:瞭解山水田園詩“一切景語皆情語”的特點,並學習“知人論詩”、“想象”等賞析方法。爲了落實教學目標,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定爲: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對詩歌情感的體會以及對山水田園詩特點的`瞭解和學習古詩詞的方法。進而瞭解山水田園詩“一切景語皆情語”的特點和“知人論詩”的賞析方法。

二、學情分析

爲了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對教學對象進行了深入分析,發現六年級學生有以下特點:

1、喜歡新奇刺激的事物;

2、課堂參與的程度,直接影響教學效果;

3、思維活躍但抽象思維薄弱。

三、教學方法

1、朗讀感悟法:古詩詞基本的學習方法就是多讀,所以我充分地讓學生讀詩,努力做到讀有要求、讀有層次。由初讀的讀正確、讀出節奏,到讀出畫面、讀懂意思,再到讀出自己的體會讀出自己的感受,讓自己走進詩人的心靈深處,用朗讀的方式與詩人對話與文本對話,培養語感,體會詩情。

2、“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方法等等。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學習能力的培養。古人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方法的指導能力的培養遠比知識的傳授重要,那將使學生受益終生。所以,我特別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在導入新課時便引導學生朗誦積累的課內外的古詩,並回顧學習方法,即多讀、藉助註釋和聯繫語境理解詩意。鼓勵學生去獨立閱讀,加強積累。

四、教學過程

這首詩詩中有畫,具有形象性和可感知性,這兩詩具有山水田園一般特點,我設計了“整體通讀,把握詩意分步解讀,品悟詩情”這一教學模式作爲教學步驟。

1、在“整體通讀,把握詩意”這一環節中,由朗誦積累的古詩引入,既複習舊知,也激發了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再引導學生多次的有要求有層次的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從讀正確、讀出停頓讀出古詩的韻味、到默讀勾畫結合註釋理解詩句的意思,體現了讀的目的性和層次性。接着讓學生初步瞭解這首詩描寫了是夜晚的景色,有那輪賦予文人墨客無數靈感的“明月”,對這首詩有個整體的瞭解。更交流了作者生平,爲後面瞭解山水田園詩“一切景語皆情語”的特點和學習“知人論詩”的賞析方法打下基礎。

2、在“分步解讀,品悟詩情”這一環節中,《宿建德江》重在扣住“山水田園詩的《宿建德江》寫了哪些景語呢?這些景語又是爲了表達怎樣的情語呢?”這一問題自讀自悟,抓住詩眼“愁”字思考“作者爲什麼這麼愁啊?”從而體會詩人的羈旅之思、仕途失意寄情山水的滿腹惆悵。“作者爲什麼只寫了這些景物?”這一問題的設計,再次引導學生體會到山水田園詩“一切景語皆情語”的特點。

3、深刻體會作者人生經歷,感受詩歌所表達的情感。從而歸納出“知人論詩”這一賞析古詩的重要方法,也再次感受到山水田園詩的特點。並由課內延伸到課外,送給學生新的山水田園詩,鼓勵學生多讀多積累,也多體會山水田園詩的特點,多運用“讀、看註釋、想象、知人論詩”這些學習古詩詞的重要方法。

4、板書設計板書設計也緊緊扣住古詩詞的學習方法和山水田園詩的特點,把山水田園詩的特點”一切景語皆情語”作爲主板書。

五、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中,我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理解詩意、在讀中想象畫面、在讀中體會情感。以讀爲主線,以情爲核心,以教給學生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爲目的,使學生在本堂課中會讀會學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