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紅塔山的遭遇說課稿

一、設計意圖

大班紅塔山的遭遇說課稿

在人類社會跨入21世紀的今天,科技在不斷髮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但環境污染問題卻日趨嚴重。在有些地方,污染已嚴重威脅到人們的生存環境,甚至直接威脅到人的生命。因此,在環保問題上,應在於環保思想的宣傳和環保理念的樹立。作爲承擔幼兒教育重任的我們則肩負着時代賦予的使命和責任,教育下一代成爲具有環保意識的“環保小衛士”。抽菸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一種現象,這種選自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作爲大班的環保課題具有比較大的意義,幼兒容易接受。

二、說教材

環境保護教育應該從小抓起,我們要通過經常持久的環保教育,使幼兒確立環保意識,形成環保觀念,提高環保覺悟,增強環保責任感,成爲真正的“環保小衛士”

<<“紅塔山”的遭遇>>

這一教育活動是在我班幼兒已經初步瞭解了抽菸有害健康的感性基礎上對幼兒進行環境保護的啓蒙教育。<<“紅塔山”的遭遇>>的主要內容是紅塔山很神氣的到各種場所出入,後來人們通過各種方法宣傳香菸的危害,沒人理睬,只好去流浪了。幼兒通過這個故事,可以獲得有關這方面的知識經驗,正確認識抽菸對人體健康、環境的危害性。

(一)說目標

環保教育在幼兒園如何定位呢?新<<綱要>>指出:“在幼兒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幫助幼兒瞭解自然,環境與人類的關係,從身邊的小事入手,培養初步的環境和行爲。明確這樣的定位後,我爲本活動制定了三條教育目標。

1、認知目標:理解抽菸對人體健康、對環境的危害性。認識禁菸標誌。

2、能力目標:能向抽菸者宣傳禁菸的好處。

3、情感目標:初步感受禁菸的社會意識,增強幼兒環保意識。

(二)重難點:

由於我班幼兒的抽象思維能力有限,加之幼兒知識面的限制,因此我把本課題的重點定爲理解抽菸對人體健康、對環境的危害性;難點定爲讓幼兒初步感受禁菸的社會意義。

三、說教法

在教學中我們貫徹新<<綱要>>提出的

教師爲主導,幼兒爲主體”,並且儘量體現“細”和“近”的基本原則,從幼兒接觸的家庭環境、幼兒園學習和生活環境講起,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認識抽菸對人體、對環境的危害。使環保教育在遊戲活動中得到貫徹和滲透。我採用了以下方法進行教學:

(一)情境表演創設法:大班幼兒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思維佔優勢,他們對事物的理解不能只靠教師單純的講述,必須通過生動的表演和特定的環境刺激多感官引發幼兒的生活經驗的遷移,更好的理解“抽菸有害健康”這一成人化的教學內容。

(二)觀察法:幼兒的認識是從觀察周圍的事物開始的,在這一活動中我利用形象的禁菸標誌引發幼兒觀察,旨在於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擴大眼界,發展幼兒的感知能力,培養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興趣和求知慾。

(三)提問、談論法:<<綱要>>中指出教師應多鼓勵幼兒用多種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探索過程和結果,表達自己的愉悅並與他人交流分享,同時根據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他們已經具有一定的分析,比較判斷能力。因引我選擇了以爲主的談話討論法。讓幼兒討論:1、這個標誌表示什麼意思?2、爲什麼要禁菸?3、抽菸到底有什麼害處?在這些問題教師鼓勵幼兒大膽的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教師與幼兒交流中進一步感知了抽菸與人體健康的關係,突破本課的重難點。

(四)遊戲法:教育學家陳鶴琴說過:“學前兒童是情緒的俘虜。”他們的認識往往容易受到情緒的左右,爲此我採用遊戲法通過讓

幼兒參與情境表演中來,再次提高幼兒對學習的興趣。

四、說學法:

<<規程>>中所說:“要促進每個幼兒在不同方面得到不同的發展。”在活動中,我遵循面向全體,因材施教的原則,採用了多種教學手段,讓幼兒通過觀察、談話,討論、遊戲等方法,理解教學內容,解決重難點,要求能力差的'幼兒理解禁菸的標誌,抽菸有害健康。要求能力強的幼兒在此基礎上,還要理解禁菸的社會意義。

教具準備方面: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就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選擇幼兒感興趣的材料,能激發起幼兒對學習興趣。“紅塔山”以擬人話的形象生動的出現在幼兒面前進行情境表演,能更好的幫助幼兒理解。因此,我準備了以下教具:

(1)設置電影院、舞廳、商場大門場景,門上都掛着禁菸標誌。

(2)用紙箱做一隻能穿在身上的“紅塔山”香菸殼,約請一位個子矮小的老師或能幹的幼兒扮演‘紅塔山”香菸。

(3)錄有有關“吸菸有害”內容的電腦課件。

(4)幼兒已會唱歌曲<<趕走大狐狸>>。

五、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表演

教師組織幼兒觀看情境表演,紅塔山自述自已的威力大,後來看到各個公共場所都掛着同一牌子就灰溜溜的退下了。

通過創設輕鬆、愉快的情境表演,讓幼兒的學習具有巨大的感染力,而且能有效的組織教學活動,活躍了教學氣氛,生動真實的把教育內容表現出來爲更好的開展以下的學習活動打下了基礎。

(二)認識禁菸標記

教師取下電影院、舞廳、商場門上的禁菸標誌,讓幼兒仔細觀察。

(1)剛纔“紅塔山”香菸就是見了這個標誌纔有敢進商場,電影院、舞廳等地方的。

(2)這個標誌表示什麼意思?

(3)爲什麼要禁菸?

(4)抽菸到底有什麼害處?

根據幼兒能力差異性,我設計了三個難易程度不同的問題,有利於幼兒在不同層次上的提高,體現了個別差異性的指導理念。第一個問題只要簡單的講出標誌,針對能力較弱的幼兒;第二個,第三個問題要幼兒聯繫生活,運用生活中的例子談論的抽菸的危害性,針對能力較強的幼兒,同時,這兩個問題也是本次活動的重點。

(三)觀看課件<<吸菸有害>>

(1)吸菸害自己:有個人從小就開始的抽菸,後來煙癮越來越大,醫生勸他不能再抽菸了,可他不聽,最後得了肺癌。

(2)吸菸危害別人、危害環境:幾個人在抽菸。小屋裏“濃煙滾滾”,嗆得在場的人咳嗽不已,眼淚直流。一位懷孕的阿姨肚子裏的小寶寶在叫:“嗆死我了,受不了啦!”

(3)吸菸易引起火災:一位“菸民”走過一個柴堆,順手把沒滅的菸頭一丟,結果釀成火災。

教師可進行說明講解事提問,幫助幼兒理解內容,幼兒也可以邊看邊小聲議論。

小結:喲,原來吸菸有那麼多的害處,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提出要禁菸,並規定每年5月

31日爲世界無煙日。許多地方出現了無煙商場、無煙舞廳、無煙列車、禁止吸菸。可是那些的抽慣了煙的人,總是想抽菸,怎麼辦呢.

多媒體作爲多功能的電教媒體,具有音、聲和形,具有具體化,形象化,直觀化的特點和功能,它的畫面豐富,鮮明生動。這次活動,我適當應用多媒體,利用其視聽結合,像同步的特點,化靜爲動,展示如生的畫面,幫助幼兒理解抽菸對人體,環境的危害。

(四)共同設想戒菸的辦法。

教師組織幼兒討論戒菸有什麼方法;生產戒菸糖,戒菸茶,戒菸糕等。

霍姆林斯基認爲:教給學生藉助已有知識去獲取知識是啓發學生思維積極性的教學技巧,這個環節的設計就是主動權交給幼兒,通過幼兒積極談論,講述自己的見解,從已知到新知,啓發

幼兒運用原有經驗和新經驗進行雙向遷移,學會遷移運用知識。從而提高幼兒的參與意識與學習興趣,體現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五)繼續觀看情境表演

“紅塔山”哭着上場。

教師:哎,“紅塔山”,你剛纔不是很神氣嗎?現在怎麼哭了?

紅塔山:(哭訴地)唉,別提啦!你們這麼一宣傳,連小朋友都知道了我們香菸的危害,外面還到處有禁菸標誌,你們又發明了戒菸糖,戒菸茶。現在沒人理我了,我只好去流浪了。嗚-(小朋友歡呼起來,並圍着“紅塔山”唱由《趕走大狐狸》這首歌改編成的《趕走“紅塔山”》)

幼兒在理解抽菸對人體、環境的危害後,再次通過觀看情景表演,再次突出了本活動教育目標。

(六)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去觀察自己親屬中抽菸人的牙齒,手指和不抽菸人的有什麼區別,聞一聞抽菸人嘴中有什麼氣味並向抽菸者宣傳戒菸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