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資源說課稿

作爲一名教師,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土地資源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土地資源說課稿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本節課是上教版八年級《中國地理》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中的第二節“土地資源”,其教學重點是讓學生了解我國成片耕地和主要森林、草場、沙漠的分佈,理解我國土地的基本國策。教材在地形、氣候、陸地、水之後安排土地資源,主要是考慮到地形、氣候是促進和影響土地資源形成與利用的主要自然地理環境要素,而土地資源的利用受人類長期的生產活動與社會經濟條件的影響,是人類經濟活動(農業、工業、交通運輸等)的物質基礎,因此本課時教學內容有明顯的承上啓下、前後關聯的特徵。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我國土地資源的分佈及基本特點。

2、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耕地急劇減少等土地資源問題和合理用土地資源的意義。

難點:

我國土地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帶來的嚴重後果,對學生進行土地資源的國情國策教育,

培養學生正確的資源觀、環境觀,形成可持續發展意識。

(三)教學準備

教師:製作多媒體教學課件

(四)教學課時:1課時

二、說學法:

(一)說學生:

學生原有知識基礎:在之前已學習了中國地形知識與有關氣候知識,爲本節土地資源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二)說學法:

1、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通過讀圖分析,小組討論,自主探究,進而推測結果,

並與實際比較,體會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和複雜性的特徵。教師通過新型小組合作方式的推行,做到面向全體與關注個別相結合。(詳見“教法設計”第二點)

2、學會分析不同形式的資料。

3、小組合作展示,學會將地理課堂所學知識、形成態度運用於生活,從而將教學目標內化爲行動。

4、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合作精神,提高創造能力。

三、說教法:

(一)確定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使學生初步瞭解土地資源的利用類型和我國土地資源的基本特點。

2、初步分析並理解我國土地資源分佈差異的原因。

過程與方法

通過分析、理解我國土地資源分佈差異的原因,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形成合理用地、節約用地、保護耕地的正確的資源觀,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資源保護意識。

(二)選擇教法的原則和依據:

1、現代教學研究證實真正的理解是學習者對知識的主動再構建。知識再構建依靠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引導推測,鼓勵大膽猜測與想象,通過知覺領悟與邏輯方法的並用,形成邏輯思維與非邏輯思維相結合的思維習慣,主動建構知識體系。

2、教師轉變課堂角色,由原先知識的傳播者轉變爲學生主動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合作者與促進者。將注意力集中在指導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着眼培養學生綜合性、發展性學力。

3、在課堂中爲學生搭建主動探究、合作交流,展示才能的舞臺。

(三)教法設計:歸納爲以下四點

1、突出前後知識關聯,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地形、氣候是影響土地資源形成與利用的主要自然地理環境要素。按常規教學方法,該教學內容淺顯,主要是讓學生在我國《土地資源利用類型圖》上認圖識記,學生思維量小,且無法體現本節教材的前後文關聯特徵。因此,教師在設計中,打破常規,舍易求難,即不讓學生在書本、地圖冊上找現成答案,以培養和訓練學生地理思維能力爲歸宿,通過小組自主探究,利用已有的氣候、地形分佈的知識,探究我國成片耕地和主要森林、草場、沙漠的分佈,並說明理由。整個過程運用“相鄰發展區”的原則,既是對前知識的複習與綜合,讓學生體驗地理學習方法,又完成新課教學目標,且印象更深。教師則對學生整個探究過程加以適當提示、點撥、深入。點撥中滲透學習方法的引導,特別須指出以下問題:耕地適合的地形;形成草地而未形成水田與旱地的原因;水田與旱地的大致分界;東部地區山脈、丘陵的土地利用類型;東西部、南北的土地生產力。要求學生綜合考慮地形與氣候條件、人類經濟活動因素。

2、探索學生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方式,關注學生差異,提高學習效果。本課教學安排兩部分學生合作學習內容,在第一部分中,教師安排四人合作學習是基於該內容對初中學生而言綜合性強,有較大難度,合作學習有利於討論,觀點碰撞,引發思考,得出結論。教師給予合作學習的要求是:在討論的基礎上共同完成“中國土地利用類型分佈圖”,最終實現每一個學習個體在達成自身學習目標的同時,成爲其他個體教學目標達成的促進者。第二部分小組合作是學生對課堂內容理解後的綜合展示,有利於學生在團隊合作中內化課堂教學目標,充分發揮創造力與小組智慧,培養創新精神,分享小組合作成果,是學生喜聞樂見的課堂組織形式,也適合該年齡孩子身心特點。

3、利用分角色探究活躍了課堂氣氛,實現課堂中學習的主體地位。

4、以形象的漫畫設置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土地資源較宏觀,本課內容又側重農業用地,相對生活在城市中的初中學生而言,較先前的'水資源、氣候資源距離遠,認識上有間接性。爲使課堂可接受性更強,並引發學生共鳴,本課設計以漫畫評論作爲探究土地利用問題的切入口,優勢明顯:漫畫諷刺性強,富於思考,能將大尺度空間與時間的問題濃縮到方寸之間,較照片、錄象更綜合、直觀,有趣味,信息量大。遠比枯燥的文字表達得形象、深刻,對學生有震撼。對漫畫的分析理解過程將促進學生思考問題、進入自主學習與自我教育狀態。

5、充分發揮多媒體輔助教學優勢,真正體現形式服務於內容,手段服務於理念。恰倒好處地使用電腦多媒體,能使課堂增色,效率提高。本課課件力求簡潔,主體內容突出,強化對學生的學習指導,避免使用現代化媒體產生弱化學生思考的反作用,相反設疑引思,如土地生產力的變化規律,以圖片引發學生思考;土地利用問題,以漫畫渲染課堂氣氛,拉近與學生的認識距離;人均耕地減少問題,以動畫強化課堂情緒;全課以多種鏈接調用各種資源,回顧舊知。

恰倒好處的多媒體運用使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理念進一步深化,付諸實際。

四、教學流程:

(一)複習舊課,引入新課::我國自然資源的分類?土地資源屬哪一類?

(二)新課

活動一:知土地

1、土地資源的利用

(1)提出研究問題:

活動:在給土地資源分類的基礎上,讓學生分角色扮演種地的農民、放牧的牧民、林業工人讓他們選擇適合自己身份的土地類型,並說出理由。

(2)給予提示:強調土地資源對人類生產、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土地資源的分類和特點。

(3)小組合作討論:

活動:爲土地媽媽就診根據數據得出土地資源的現狀,並歸納優缺點。

2、土地資源問題:

分佈不均

(1)提出問題:

活動:分好的角色在全國各地選地方,選的理由?選中的寺方有什麼優勢來發展自己的產業?

(2)展開討論,深入分析:學生談感受歸納、爭論、總結,得出我國土地資源的分佈不均,並處理書上69頁的表格。

活動二、憂土地愛土地

3、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通過形象的漫畫了解目前在土地資源利用上存在的問題。

(2)簡單的得出結論。

(3)學生自我總結:保護土地資源,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

活動三、我看土地

聯繫現實的兩個思考題,讓學生學以致用。

學生:角色體驗:小組討論,任選一個角色,從角色的心理需求提出建議,說出理由(增強學生的責任感)

地方官員:土地專家:環保人士:種地農民:房地產商:兩人合作,一個當記者,一個當政府官員或土地專家或環保人+或種地農民,任選一個角色,提出自己的建議,說出理由(

增強學生的責任感)。

課外探究:

學校周圍,往日碧水藍天已蕩然無存,在我們眼前的小河就是實例,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五、其他:

1、以學生探究爲主的教學設計,教師無法知道課堂教學中可能出現的所有問題,因此須根據學生反應調整課堂進程,在多媒體課件中預設學生可能遇到的種種困難,做到進退自如。

2、以學生爲主體,以培養學生髮展性學力爲歸宿的教學指導思想是本課成功的保障。

學生課堂作業:

1、我國土地利用類型分佈簡圖(略)

2、整堂課內容的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