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集合五篇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五年級語文說課稿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五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集合五篇

小學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威尼斯的小艇》是小學語文第九冊第四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本課是指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事物,抓住事物特點寫的方法的極好範例。馬克吐溫抓住事物特點,以形神兼備、靈活多變的語句準確刻畫出了小艇的特點,船伕的駕駛技術和小艇的作用,表達了作者喜愛威尼斯的異國風情,從而教育孩子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

二、教學目標、重難點說明

根據課標要求、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瞭解小艇的樣子和特點以及它同威尼斯的關係。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描寫的方法。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威尼斯美麗獨特的異國風情,受到文章語言的感染,受到熱愛大自然與熱愛生活的教育。

教學重點是:瞭解小艇的特點以及它在威尼斯的作用。

教學難點是:瞭解小艇的特點,學習作者是怎樣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描寫的。

三、教法、學法說明

基於教學目標的制定和重難點的提出,結合《新課標》理念,我採用了多媒體創設情境、自讀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實踐創新等學習方式,努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語文課堂。始終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夥伴中的首席。

本課準備用三課時完成,第一課時初讀課文,理清層次。第二課時,精讀課文,瞭解小艇的特點,學習抓住事物特點描寫的方法。第三課時,向威尼斯的小朋友介紹蘇州風光,複習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描寫的方法。下面,我就第二課時的教學內容說說我的教學過程設計。

四、教學過程設計

我設計了“情景激趣——選讀探究——昇華情感——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

(一)激情激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愉悅的情緒能引起和保持學習的興趣,給大腦帶來明晰的狀態。因此,我激情激趣,播放《威尼斯風光》錄象,讓孩子們欣賞威尼斯的異國風光。優美的畫面,動聽的音樂,使人入神入境,巧妙地將學生帶入愉悅的學習之中。

(二)合作探究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皮亞傑認爲,兒童如果不具有自主意象活動,教育就不能成功。因此,本節課我立足於學生自主讀書能力的培養,放手讓學生運用讀讀、劃劃、寫寫、議議等學習方法,通過動腦、動口、動手等方式,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1、自主選擇,自主探究

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我讓孩子們選擇小艇的三個特點中自己最感興趣的主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引導他們勾畫自己喜歡的句子,批註自己喜歡的理由。這正體現了新課標提出的,教師要爲學生留出選擇和拓展的空間,滿足不同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

2、互動交流,深入探究

有了自己的一番摸索,學生或者成竹在胸,或者是略有所悟,或者是困惑不解。所以一旦進入合作探究階段,就會全身心投入。在這裏,我讓孩子們自己尋找合作伙伴進行探究,給學生自由發展、暢所欲言的空間,在學生思維碰撞、自由交流的熱烈氛圍中,文本也就不再是一堆堆語言材料了。

3、彙報交流,品讀感悟

語文教學不僅僅是爲了讓學生體驗文本的語言形式,更要讓學生領悟文本所蘊涵的情感,實現語言文字與人文情懷的同構共建。讓學生在探究中進行感受,在品讀中有所感悟。

當孩子們彙報小艇的樣子獨特這一主題時,教師啓發:作者是怎樣把威尼斯的小艇的特點寫具體的?學生通過朗讀對比,圖形對比,發現作者用了列數字,比較和生動的比喻寫小艇,這來自作者多方面的觀察。然後,讓孩子們在美妙的音樂聲中發揮想象將小艇的獨特的外形畫出來,既鞏固了對小艇的認識,又做到了與美術學科的整合,同時,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也得到了充分體現。

當孩子們彙報船伕駕駛技術好這一主題時,我讓學生自學程先觀看錄象,接着引導他們抓關鍵詞“操縱自如”體會讀,然後親身體驗,用手作船、以桌面爲河、以書本、文具盒爲障礙物,邊讀邊做動作,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爲了理解小艇的作用大,突破難點,我播放威尼斯白天行船場面和威尼斯的夜景,引導學生談出威尼斯的動態美和靜態美,通過動靜對比,突出小艇的作用大,順勢學習第一自然段。

(三)昇華情感

這時,讓孩子們試做導遊,同桌或前後桌一人做遊客,一人做導遊,現場演練。然後選導遊上場爲大家做介紹。這樣的設計,既爲學生創設了口語交際的機會,又讓情感薰陶和語文實踐活動完美地結合了起來。

(四)拓展延伸

1、你想知道世界上還有哪些號稱“威尼斯”的城市嗎?建議學生課後上網查詢。

2、小練筆:下載漂亮的蘇州小艇的圖片,選擇自己最喜歡的畫面,抓住特點,仿照課文第三自然段的寫法,寫“蘇州的小艇”。

這樣的設計,既注重了知識目標的突破,又拓展了學習的內容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把語文由課內延伸到課外,把課堂小天地變成了大千世界,使語文課更具開放性和創造性,真正體現了大語文教學觀。

(五)板書設計:(根據文本特點,我設計了這樣的板書)

威尼斯的小艇

(主要交通工具)

樣子 技術 作用

(奇) (好) (大)

在教學中,板書隨問題的展開而逐步出現答案,簡潔明瞭,能把握文章重點。

(六)教學小結:

《威尼斯的小艇》一課的教學設計以構建主義理論爲指導,根據新課標精神,利用網上資源,創設情景;利用文本文字,感悟質疑;利用協作學習,突破重點;利用學科整合,加深理解。整堂課緊緊圍繞着“自主探究,品讀感悟”這一主題,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真正享受閱讀的樂趣,受到美的薰陶。

小學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2

1、說教材內容:

《落花生》是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三課。第四單元的學習主題是生活中的啓示。這單元的每篇課文都包含着深刻的如何做人的哲理,情節性強,語言質樸簡潔,含義深刻。《落花生》是兩篇精讀課文中的一篇,課文着重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穫節的情況。通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學習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的主旨,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初次讀這篇課文,我就被課文平實質樸的語言中所薀含的深刻道理深深吸引,課文中雖然沒有華麗的辭藻、誇張的比喻、深奧的說法、激盪起伏的情感,但是樸實、自然、親切的行文,卻給人留下了深刻清晰的印象,使人從平凡的事物中悟出耐人尋味的道理,就像文章中父親說的話一樣

“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是進一步引導學生走入文本、感受情感、領悟生活哲理的好文章。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四部分內容。恰當巧妙地詳略安排,更好地突出了作者的寫作意圖。

2、分析學生情況:

五年級孩子思維活躍、求知慾強、樂於表達、願意交流。他們已不是低年級的小學生,想法開始更加獨特,對生活有所體驗與感悟,思想也開始向成熟發展,正是引導他們明事理、辨是非,培養人文素養,提高語文能力的關鍵期。學習上,他們也具有一些學習能力,掌握了一些學習方法,但是這就更需要教師的進一步引導,循循善誘,關注每名學生的個性體驗。用文本爲學生架起通向生活的一道橋樑,讓學生在學習中生活,生活中學習,會學習,會生活。

3、根據本課的內容及特點,學生的情況,緊緊圍繞本單元的訓練重點,確定以下教學目標,重點學難點。

教學目標:

1)、通過預習自主掌握本課的生字,課文中的重點詞語的意思。

2)、抓住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3)、體會課文詳略恰當地寫法,初步瞭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以上目標分兩課進行教學,第一課時解決字詞,疏通文意,重點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第二課時抓住重點句,理解深刻含義,體會寫作特色。

教學重點:

由表及裏地瞭解花生的可貴之處,理解父親讚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從中體會做人的道理。

教學難點:

文章表達上詳略分明,以物喻人的特點。

4、說教法: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本課教學中,我將努力關注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每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創設和諧、融洽、歡快的人文氛圍,讓學生自主地學,在學習中展現個性、表現個性、培養個性、塑造個性。

5、說學法:

採取“以讀爲主,讀中感悟”的學習方式,讀、思、議結合,用抓住重點詞句的反覆朗讀,對重點內容進行感悟,突破難點。讓學生在讀中積累語言,感悟語言,體驗情感,用讀來表達感受,交流感受。

6、說教學過程:

本課我想分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檢查預習,掌握字詞。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課文第一部分。第二課時深入理解父親的話深刻含義,體會文章詳略得當,借物喻人的寫法。下面我就分課時來談談自己的教學設計和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第一課時我分以下四個環節進行學習:一、課前佈置預習,二、課上交流預習成果,三整體閱讀,概括大意,四、自主學習第一段。

一、課前佈置預習:

古人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學習也不例外。葉聖陶先生也曾說過:“練習閱讀的最主要階段是預習。”好的預習,有利於培養和提高自學能力,聽課效率,鞏固所學的知識。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對學生說是終身受益的事情,特別是五年級學生的學習能力已有所加強,自己有能力獨自進行課前預習,這樣不僅可以很好的掌握所學知識,而且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所學的知識才會更加牢固。

基於以上認識,我在學習本課前佈置了以下預習任務:

1、我會學字詞。(要求學生自主學習本課生字、詞語,並以小問卷形式呈現。)

2、我會讀課文。

3、我會蒐集。通過各種途徑查閱關於本課的作者、落花生的知識等等一切自己想了解的內容。

4、我想問。預習中有什麼問題,及時記錄下來。

四道題設計由淺入深,讓學生明確預習任務與要求,有的放矢

預習起來不盲目,不流於形式。

二、課上交流預習成果。

上課後,學生出示預習卡,在小組內交流預習成果,展示自主預習的內容,與同學分享預習的快樂,然後在全班展示。

本次課程改革評價方式的轉變是重要內容之一。在這個環節中,我讓學生在小組內對同學預習習的情況進行評價,五年級孩子的思想日趨成熟,他們不再輕信吹捧,“你真棒!”“好極了!”等教師評語已不能滿足他們,他們從心理更渴望得到同伴的肯定和認可。所以在同學評價環節中,激發了學生的競爭意識與積極性。

三、整體閱讀,概括大意。

在學生充分閱讀的基礎上,我和孩子們一起共同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哪些內容?讀完後,再次默讀思考,並與同伴交流意見,最後共同明確:全文按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寫

了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教師板書)

四、自主學習第一段。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一自然段,說一說,第一段中應抓住哪個詞,重點讀好?

指導學生抓住“居然”一詞讀出一家人收穫花生時喜悅的心情。抓住文中的關鍵詞理解整段內容,我想詞語的理解不是孤立的,而是與整句、整段、整篇課文相聯繫的。所以在教學這段時主要按以下步驟:①讀整段,抓住關鍵詞。②用聯繫上下文,替換近義詞等多種方式理解“居然”的意思。③再把“居然”放在整段中品味喜悅之情。④最後自己用居然說一句話。

四個環節設計,由表到裏,由理解到應用,體現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同時也符合孩子的認知規律。

第二課時

第二課時,是本課教學的關鍵,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主陣地。在這一課時,我將用多種閱讀方式,抓住重點句來進行教學,努力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創設寬鬆的學習情境,讓學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探究。

一、複習導入,質疑激趣。

在這一環節中,我設計用以下方法: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經開始學習了《落花生》這一課,下面請你邊默讀課文邊回憶上節課的內容,同時思考你還有什麼不懂的問題,提出來我們共同解決。

學生默讀,提出自己的問題,進而讓學生帶着在課文中尋找答案的期待走入課文。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說:“創造始於問題”。問題是思維的起點,興趣是求知的動力,通過學生自主提問,營造了和諧的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習的興趣,同時還回憶了上節課的學習內容,幫助孩子理清了學習思路,爲下面精讀課文做好準備。

二、抓住重點,細讀品味。

本環節中我想這樣設計:

1、找重點。由學習小組合作讀課文的吃花生、議花生部分。一名同學讀,其他同學畫出覺得印象最深的重點句,讀給小組同學聽,將學生內容引到重點上來。全班交流時將重點句呈現出來。(10段、12段、13段)

2、讀重點:採用多種方式:如師生對讀、小組齊讀、分角色朗讀、默讀等多種形式反覆朗讀重點句。

3、品重點:個性展示朗讀三段中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師適合點撥,如:喜歡10段的同學朗讀後,可以提問:父親說:“花生的好處很多”。課文中哪裏寫了?引導學生讀出花生顯而易見,盡人皆知的好處:美味、榨油、便宜。進一步問:“父親說花生有什麼好處呢?”怎樣表現出來的?讓學生通過對比朗讀,體會父親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相比,表現花生內在的可貴之處,在這裏,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小遊戲叫“朗讀代表我的心”。讓學生先自己朗讀,將自己覺得父親話中最能表現花生品質的詞讀出來,其他同學認真聽,猜猜這名同學想突出哪個詞,誰猜對了,誰有權讀自己的體會。這個小環節,看起來很簡單,其實我是想教給學生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要抓住關鍵詞的方法,同時又是培養學生學會傾聽,尊重他人的好機會。誰猜對了,就有權讀,也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朗讀積極性,努力思考應讀好哪個詞,很容易地就明白了父親在這裏贊花生的藏而不露的品質。

“那麼,父親特別指出花生的可貴之處,目的是什麼呢?”齊讀12、13段,抓住“不好看”,“很有用”,“體面”等關鍵詞,深入理解父親教育的目的,在學生充分交流後,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讀出父親教育我們時的語氣。

4、悟重點。全班齊讀重點句,說說你在學習中有什麼收穫?父親的話給你什麼啓示?進而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說說生活中有沒有像花生那樣的物或人?我們又要像這些人學習什麼?通過再次交流學習,理解借物喻人的寫法。語文學習與生活密切相關,在教學中,要力求做到從生活中來,回到生活中去,所以在這裏我將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回憶生活中像落花生一樣的人或物,交流歸納他們身上具有的優秀的品質,最後,完成以下練習:

我愛花生 ,因爲它。

我也愛,因爲它。

三、再次感知,分清詳略。

巧妙的詳略安排是本文的特點,我想這樣引導學生來體會:

首先,用最直觀的方法,分部分朗讀課文,分別找四個計時員對四部分進行計時。從朗讀時間上直接感受,課文略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詳寫了議花生。再次,通過小組討論,從本文的寫作意圖,中心思想、板書等各方面理解這樣安排的好處。

採用計時法,直觀、形象地將課文的詳略呈現出來,再進一步理解,將難以理解的內容化爲直觀、生動、形象、學生樂於接受的形式,讓學生易理解,樂接受,突破了本文教學上的難點。

四、板書總結,深化感情(學生談學習本課的收穫,結束本課學習)

7、說板書。

板書是一種很重要的教學手段,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成功的板書設計,可以突出知識的重點與關鍵,給學生以啓迪和美的享受,從板書中發現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的途徑。

本課的板書設計是爲落實教學目標服務的。板書的主體由課文主要內容組成,最後化爲“學”字,深化主題,既代表了父親的話的深刻含義,又表明了作者的寫作意圖,其中還寄予了老師對同學的殷切希望:像落花生一樣,做個有用的人。

1、說教材內容:

《落花生》是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三課。第四單元的學習主題是生活中的啓示。這單元的每篇課文都包含着深刻的如何做人的哲理,情節性強,語言質樸簡潔,含義深刻。《落花生》是兩篇精讀課文中的一篇,課文着重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穫節的情況。通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學習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的主旨,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初次讀這篇課文,我就被課文平實質樸的語言中所薀含的深刻道理深深吸引,課文中雖然沒有華麗的辭藻、誇張的比喻、深奧的說法、激盪起伏的情感,但是樸實、自然、親切的行文,卻給人留下了深刻清晰的印象,使人從平凡的事物中悟出耐人尋味的道理,就像文章中父親說的話一樣“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是進一步引導學生走入文本、感受情感、領悟生活哲理的好文章。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四部分內容。恰當巧妙地詳略安排,更好地突出了作者的寫作意圖。

2、分析學生情況:

五年級孩子思維活躍、求知慾強、樂於表達、願意交流。他們已不是低年級的小學生,想法開始更加獨特,對生活有所體驗與感悟,思想也開始向成熟發展,正是引導他們明事理、辨是非,培養人文素養,提高語文能力的關鍵期。學習上,他們也具有一些學習能力,掌握了一些學習方法,但是這就更需要教師的進一步引導,循循善誘,關注每名學生的個性體驗。用文本爲學生架起通向生活的一道橋樑,讓學生在學習中生活,生活中學習,會學習,會生活。

3、根據本課的內容及特點,學生的情況,緊緊圍繞本單元的訓練重點,確定以下教學目標,重點學難點。

教學目標:

1)、通過預習自主掌握本課的生字,課文中的重點詞語的意思。

2)、抓住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3)、體會課文詳略恰當地寫法,初步瞭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以上目標分兩課進行教學,第一課時解決字詞,疏通文意,重點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第二課時抓住重點句,理解深刻含義,體會寫作特色。

教學重點:

由表及裏地瞭解花生的可貴之處,理解父親讚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從中體會做人的道理。

教學難點:

文章表達上詳略分明,以物喻人的特點。

4、說教法: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本課教學中,我將努力關注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每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創設和諧、融洽、歡快的人文氛圍,讓學生自主地學,在學習中展現個性、表現個性、培養個性、塑造個性。

5、說學法:

採取“以讀爲主,讀中感悟”的學習方式,讀、思、議結合,用抓住重點詞句的反覆朗讀,對重點內容進行感悟,突破難點。讓學生在讀中積累語言,感悟語言,體驗情感,用讀來表達感受,交流感受。

6、說教學過程:

本課我想分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檢查預習,掌握字詞。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課文第一部分。第二課時深入理解父親的話深刻含義,體會文章詳略得當,借物喻人的寫法?? 圍繞本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我是這樣設計教學的:

設計思路: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針對學生的特點,導入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學們,現在老師帶來了什麼?學生:花生!你們吃過花生嗎?喜歡吃嗎?它還叫什麼呢?揭示課題,我希望通過這種方法來提高學生學習本課的積極性。

二、整體感知,重點導讀。要想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只有讓學生自己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地探求未知事物,而教師只要給學生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就行了。如在這節課質疑的環節中,我讓學生自主質疑:其次,採用層層剝繭的方法,讓學生反覆地朗讀課文中的重點句子,希望使他們在思維和表達的過程中,切實鍛鍊運用語言的能力。並在此時出示句子,讓學生去讀,在讀中體會詞的意思。以此來加強對課文的理解。再者就是讓學生就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的位置、外表和給人的印象進行比較,深刻認識花生的樸實無華。最後,引導學生說出爸爸教育我們的目的。

三、課堂總結。在總結課文時首先對課文的寫作特點進行總結。課文詳略得當的選材、對比的說明方法、借物喻人的表現手法必須提醒學生注意,爲後面的小練筆打好基礎。其次是根據板書進行總結,讓學生知道要做對社會有用的人,突破課文的重難點。

小學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3

一、依據課標說理念

“自主、合作、探究”是《語文課程標準》積極倡導的學習方式,在課堂上,教師重在引導啓發,允許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夥伴,組成小組學習,說自己想說的,寫自己想寫的。既尊重了學生,又能發揮羣體學習的優勢,取長補短,在互議互評中提高口頭表達能力。整節課我都注意給學生自由的空間,激活學生思考、練筆的積極性,讓學生樂說、敢說、善說,有話可說。

二、聯繫實際說教材

這次習作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第三單元筆下生花《禮物》,它是課文和拓展閱讀的延伸。學生通過本單元兩篇主體課文和兩篇拓展閱讀的學習,在反覆誦讀中品味、感悟到人與人之間應該如何相處,學會互相欣賞、互相關心、互相體諒;能夠明白好禮物不在於價值高低,而在於是否能表達自己的心意,符合對方的需求。在此基礎上習作,旨在幫助學生進一步體驗與認識禮物不分輕重,只要付出真感情的都是好禮物。

新課標指出:現代課堂教學是師生互動,積極交往,共同發展的過程,同時又是不斷開放與生成的過程。教師應緊扣學生習作的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寫作材料的準備過程以及對作文修改進行多角度、多層次、多目標評價,提高習作的能力。爲此,我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複習本單元內容,回顧交流接受或送出禮物的過程,激發學生寫禮物的慾望。

2.把事情的前因後果說明白。

3.通過互賞互評,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寫作是爲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進一步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讓學生在互動中修改習作,分享經驗,進一步拓展思路,從而培養勇於交流、樂於欣賞、善於發現、精於提問、勤於修改的良好習作態度和敢於想象、說真話、吐真情的習作習慣。

三、靈活多樣說教法

爲了創設一個良好的寫作氛圍,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寫作激情,圓滿的完成這次的教學任務,達到以上教學目標,我採取了以下教學方法:

1.直觀教學法: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入手,聊學生最感興趣的話題,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2.循序漸進法:先說後寫,先賞後評,把大量的時間留給學生,注重形式多樣、方法靈活、氣氛活躍,以豐富學生的語言訓練。

3.分組合作法: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他們相互交流,暢所欲言,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四、主動參與說學法

爲了讓學生“願意寫、有啥寫、能夠寫”,我採取以下學法:

1.自主學習法:老師儘量少講少說,給學生營造一個自由寬鬆的寫作氛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使寫作成爲學生主動、創造性學習的過程。

2.互賞互評法:讓學生在小組中相互交流、相互評價,提升審美水平,增強表達能力。

五、情境互動說程序

如何達到預定的目標呢,突破重難點呢?我按如下程序進行教學。

(一)激情導入,揭示文題

盡人皆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內驅力。”本冊教材編排中也強調“習作指導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要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爲此,我這樣導入新課:同學們,通過對本單元的學習,你有了哪些收穫?學生針對這個問題交流學習心得。如:有的同學說,禮物不是誘人的禮品,而是濃濃的情意;有的學生說,禮物不分貴賤,而在於是否出自內心,是否是其情感上最需要的。是呀,同學們說得多棒呀!說到禮物,同學們並不陌生每到節日或生日,同學們也一定會收到各種不同的禮物。老師也不例外,在剛剛過去的“三.八”婦女節老師也收到了班上同學送的禮物,有漂亮的鮮花、有自制的賀卡、有真摯的祝福……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禮物,包含着濃濃的情意,使老師不由自主的想起了一首小詩:禮物是一縷冬日的陽光,溫暖了我們的心田;禮物是一絲柔柔的春風,吹走了心中的煩惱;禮物是一條涓涓的溪流,唱響了深情的讚歌;禮物更是一杯香醇的美酒,陶醉了我們的生活。這節課,我們就來聊聊“禮物”這個話題。這樣的情境創設,即讓學生對本單元的內容有一個整合,又自然而然的引入了作文課的主題,調動起了學生的創作激情。

(二)打開思路,有序練說

作文是“我手寫我心”。爲此,我又創設了這樣的過渡語:每一份禮物都表達一份心意,每一份禮物往往都藏着一個動人的故事,首先咱們來聊聊你心中的關於禮物的故事。我讓學生聯繫自己的學習、生活實際來談。在這一環節中,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請你回憶一下,你曾經收到過什麼禮物?擁有是快樂的,付出更是美好的,你給誰送過什麼禮物?我先讓學生閉目沉思兩分鐘,然後同桌相互交流,接下來,指名在班級中交流,拓展學生的思維。對於這幾個問題,學生並不陌生,有的學生說在我生日時爸爸給我送過玩具;有的學生說在我取得好成績時媽媽送我喜歡看的圖書;還有的學生說在媽媽生日時我給媽媽送過鮮花等等。爲了使學生的思考更加深入,我又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有的禮物是我們可以看到的實實在在的東西,有的禮物看不見,卻需要我用心靈去感受,比如:一個鼓勵的掌聲、一句讚美的話語、一個燦爛的微笑、一個深情的擁抱等等,誰還曾送出過或接受過這樣的禮物?“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紛紛舉手發言,有的學生說,考試沒考好老師告訴我這次沒考好別灰心,只要努力下次一定能取得好成績,使我又鼓起了信心;有的學生說,我膽子小上課總不敢舉手發言,一次課堂上,我鼓起勇氣回答了老師的問題,同學們爲我鼓掌……接下來,我又讓學生說說收到禮物或贈送禮物後的心情如何,並指名在班級中發言。隨着學生的交流,孩子的思維之門被打開了,爲下一步的習作做好了鋪墊。

(三)行筆成文,自由習作作文課,是學生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的訓練課,“寫”應當是整個設計的核心。所以,我還是以發展學生寫作能力爲這節課的最終目標。因此,我趁勢利導,抓住契機、趁熱打鐵,讓孩子們把自己想說的寫在紙上,並特別強調注意寫的時候要把你如何接受禮物或贈送禮物的過程寫具體,特別是當時的內心感受寫清楚,還可以用上我們學過的倒敘、插敘的寫作方法。並儘量給他們創造一個安靜輕鬆氛圍,保證他們的思路不被打斷。

小學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課爲五年級第一學期 版教材13課,課文文質兼美、情感至深。作者曾是我國五十年代初,中國文壇上被譽爲神童的作家劉紹棠。文中講述了小時候教他國文的田老師口才文筆皆好,田老師每講一課都要演繹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培養了他豐富的想象力,引導他走上文學創作的道路。寫作上也很有特點:選材有點有面,記敘詳略得當;修辭方法巧妙靈活,語言含蓄深刻。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重點理解詞語引人入勝娓娓動聽

2、正確、流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悟並學習田老師是怎樣把我領進文學創作之門的。

4、理解句子含義。

5、根據課文內容展開適當的想象,練習說話。

6、積累文中我專心聽課的句子及課內外讚美老師的詞句。

7、學有困難的學生說幾句最想對老師說的話。學有餘力的學生通過一個事例表達對老師的感恩。

8、明白省略號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

1、逐字解釋法,或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引人入勝娓娓動聽。

2、過自讀、引讀等方法,幫助學生領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應用理解關鍵詞的意思(本義及在課文中的意思)、說說句子的意思及句子對錶達中心的作用 理解句子含義。

4、在理解課文基礎上,聯繫文本想象說話。

5、聯繫上下文理解省略號的作用。

情感、態度、價值觀

從名人尊師愛師的事例中激發學生對老師的感恩之情,加深對師恩難忘的認識。

重點:

1、朗讀課文,感悟並學習田老師是怎樣把我領進文學創作之門的。

2、理解句子含義。

3、能根據課文內容展開適當的想象,練習說話。

難點:

1、理解句子含義。

2、能根據課文內容想象說話。

二、教學對象分析

聯繫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義是本單元教學的重點,更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通過前兩課的指導訓練,學生已初步具備這方面的能力,爲這一課的教學奠定了基礎。然而,由於學生認知能力的有限,及學生之間的差異,理解本課句子的含義依然是學生的難點。

教學藝術,是一種移請的藝術,加上本文人文性強,是一篇很好的教人做人的文章,只有把握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並內化爲學生自己的情感,情感目標的達成度才最高。學生的情感調動起來了,這堂課的教學才能順利進行,只有當學生真正動情、動心,才能激活思維,有感而發。所以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是這堂課的關鍵。

三、教學策略及設計

1、以學生爲本,教師引領點撥,解決重點和難點。

無論是課前的滲透:蒐集名人尊師的故事,積累尊師敬師的格言,談自己的感悟,課堂上請學生談田老師的語文課給自己留下的印象,以及點評和導語無不體現我對學生感悟的尊重,都以學生爲本。。讀課文,展開生生互評,讓學生讀讀劃劃,交流交流,或是幾處想象說話,有引但更有學生的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學習,品詞品句,理解含義教深句子的,都由學生自主參與,師生互動來完成。

新課標珍視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教師只是在關鍵處點撥。

在關鍵處點撥應該爲重點之處強調,思路堵塞之處疏通。在理解句子含義的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鞏固方法。在對文本的反覆琢磨中,體會到了語言文字的精妙,並與同伴交流,共同體驗、感悟,實現與文本的平等對話。課前我充分考慮學生理解句義中的難點,有的是關鍵詞在課文中的意思,有的是體會句子對錶現中心的作用需要從不同方面去思考,我都預設了何處點撥、如何點撥的環節。如文中春雨指文學的種子,學生較難理解,課堂上我便引導學生認識春雨是寶貴的,每一滴春雨都被土地吸收,用以滋潤土地。緊接着問學生,由此看來,田老師每講一個故事,都培養了我的想象力,好象春雨一樣,把什麼播入我幼小的心田呢?通過這樣的點撥,學生就不難理解了。又如爲啓發學生理解插柳的含義,先引導學生聯繫田老師的話得知其本義是插下一根柳枝,結果長成了枝繁葉茂的柳樹。隨後啓發學生從尋找前半句和後半句的關係中發現答案。

2、化難爲易,由淺入深。

文章中有幾句含義很深的句子,如何讓學生深刻領悟是個難點。所以在初讀課文之後,我就讓學生通過對田老師講故事那段的朗讀感悟,說說田老師的課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我有意識地啓發學生從一般私塾老師和田老師講課的不同之處體會田老師培養學生想象力的良苦用心,領悟培養人才之不易。並且順水推舟地引出了田老師培育了我的想象力及我深深感謝田老師爲我播下文學的種子這兩句,爲後面的春雨、 插柳、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等詞句的理解埋下伏筆,爲化解難點鋪設了道路。

3、注重朗讀,培養語感。

在課上我重視學生讀的訓練,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更好的理解體會課文內容。理解了作者對老師的讚美,加深了對師恩難忘的認識。在和作者思與思的碰撞,情與情的融合中有了許多的新發現、新感悟。

文中故事這一部分篇幅較長,在文章中是不可或缺的,教學中一帶而過肯定不行。然而讀幾遍又會花很多時間。這一朗讀環節我動了一番腦筋:在學生自學課文時對這部分內容已有了初步感知。第二遍朗讀我通過過渡語語創設情境,然後用引讀的方式單單念故事中田老師根據小詩想象的部分,關鍵之處通過老師的導語,如:田老師的故事還沒有完呢,他還繼續想象故事的發展和結尾。 來引導學生在讀中品味,讀中感悟。

孔子說:言而無文,行而不遠。語言學習除了平時的閱讀,大多來自課堂的朗讀。學生通過朗讀,自然而然地感受文章的言語形式,體會語句字裏行間的豐富意蘊,不斷地直接受到作品規範語言的薰陶。

4、美化心靈,陶冶情操。

在這節課行將結束之時,我站在全面提升學生語文及人文素養的高度,要求學生誦讀品味作者筆下讚美老師的詞句,利用外在的語文資源,源於教材,又適當彈離了教材,適當放大了閱讀範圍,這些,不僅是一種優美語言的積累,也是學生對課文主題的昇華,更是師生情感的昇華。那充滿激情、富有感染力、教育性的語言,使教室裏充溢着一種崇高的美。學生們爲之動情、動心,至此再要求學生用幾句話或一個事例表達對老師的感激,這種發自肺腑之聲將把師愛生,生愛師的情感完全調動起來,使知識的掌握,心靈的美化,情操的陶冶結合。

作爲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時常會問自己,怎麼樣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與學生在課堂上平等對話,共享語文學習的美好。我想:只有教師對自己角色有了正確的定位,樹立教師是課堂上的引領者和合作者的意識,才能在課程改革的今天,在語文教學的課堂上,實現教學的智慧。

小學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5

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新課標小學語文五年級第一組課文的第一篇課文《竊讀記》,下面我從教材的特點、設計的理念、教法學法的選擇、教學過程的設計、板書設計等五個方面作簡要的說明。

一、說教材

本組課文以“我愛閱讀”爲專題進行編排。選編的課文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都緊密地圍繞着閱讀。《竊讀記》生動細緻地刻畫了竊讀的心理和樂趣,表達對讀書的熱愛與渴望。品讀課文,我們會隨着這個怯怯地藏身於大人中間,匆忙而貪婪地閱讀着的小女孩,體會到讀書時腿痠腰麻,飢腸轆轆的勞苦,經歷擔憂、恐慌和懼怕的痛苦,體驗驚喜、快樂與滿足的幸福。這種精神上和身體上的複雜感受,正是竊讀的百般滋味。課文以竊讀爲線索,以放學後急匆匆地趕到書店,到晚上依依不捨地離開的時間順序和藏身於衆多顧客,借雨天讀書兩個場景的插入,細膩生動地描繪了竊讀的獨特感受和複雜滋味,表現了我對讀書的熱愛和對知識的渴望。

作者善於通過自語式的獨白描繪心境,表達自己的感情,如“啊,它在這裏,原來不在昨天的地方了”,來表達終於發現這本書並沒有賣出去,又可以接着讀的驚喜;“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總不好意思趕我走吧”,利用下雨天,留客天這種理所當然的藉口,自我安慰,在書店裏開心地讀下去,有幾分童稚,還有幾分詭異。

作者還善於用細緻入微的動作描寫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如“我跨進店門,暗喜沒有人注意。踮起腳尖,從大人的腋下鑽過去。喲把頭髮弄亂了,沒關係,我總算擠到裏邊來了。”這其中一系列的動作描寫,寫出了書店的顧客之多,更表現我對讀書的如飢似渴。

二.說教學目標

以上是我對教材的理解,根據我對教材的把握,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包括以下三個層面的內容,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

知識與技能:認識掌握課後生字,瞭解課文內容,體會竊的滋味,感悟作者對讀書的熱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作者通過細緻入微的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來表達自己的感情的方法,體會用詞的準確生動。

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理解課文內容,感悟作者的情感。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悟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對求知的渴望,並受到感染。

這樣確定教學目標,使傳授知識,發展能力和陶冶情操緊密結合,在同一教學過程中,互相滲透,共同完成。

三.說教學重難點

在以上教學目標中, 我認爲重點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難點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竊的滋味,感悟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對求知的渴望,並受到感染。

四、說教法 學法

接下來,我來說說爲達到教學目標,我對教法的選擇和對學生的學法指導。

1、教與學是相輔相成的。新課程標準提倡新型的學習方式,主張讓學生學會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所以,本篇課文我主要採取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爲主,教師適時點拔的教學原則。

2、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注重學生多種形式地讀(自由讀,輪讀,表演讀)和不同層次地讀(自學讀,嘗試讀,理解讀,感悟讀),所以在教學時,要儘可能地指導學生繪聲繪色地朗讀。文章雖沒有曲折的情節,可作者的內心卻因竊讀而波瀾起伏。要引導學生讀出與書相逢的驚喜,匆忙竊讀的快樂與懼怕,雨天讀書的開心,與書相別的留戀與滿足等,通過朗讀,感受到課文的語言美,情境美,思想美。

3、在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爲基礎上,我在教學中安排採訪與情境對話,在多向互動的情境中閱讀,表達,想象,感悟,把讀和演相結合,讀和說相結合,讀和想相結合,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感悟體驗能力。

4、在理解重點詞句時,引導學生聯繫生活,聯繫情感,幫助學生理解得更深刻。

總而言之,我的教法歸納如下:品析詞句法,引導法、創設情境法,情感朗讀理解法。學法指導歸納爲自讀自悟法,生活經驗對比法,畫面想象法。

總之,設計這樣的教學法都是爲了高效地達到教學目標。

五、說教學程序

對這篇文章的教學過程,我安排了兩課時,設計了四個環節: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交流課外閱讀所帶來的快樂與享受。

2、聯繫自己的實際體會,運用平時的詞語積累,爲讀加一個詞語或短語。如如飢似渴地讀,一絲不苟地讀,心不在焉地讀等。

3、理解課題。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抓住題目就能引領出整篇文章的思路。質疑:竊是什麼意思?竊讀又是什麼意思?引導學生用換詞法理解竊讀的意思:

(二)定向自學,整體感知

這一環節意在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1、出示自學要求,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2、在學生自讀自悟,讀通課文的基礎上,請學生說一說:竊讀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重點體會“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一句。這句話是課文的中心句,集中概括了竊讀的百般感受,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體現,我渴望讀書,可又無力購買,因此只好竊讀,我在閱讀中感受着書籍帶來的智慧與快樂,卻時刻害怕被店員老闆發現而受到訓斥和驅趕,這種書中世界的沉迷與吸引,書外世界的擔憂與緊張,使快樂與懼怕交織在一起,形成一種複雜的,難以言說的感受,正是竊讀的滋味。

(三)精讀詞句,質疑問難

引導學生圍繞從課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的快樂與懼怕這一問題展開討論,從具體的語句中體會竊讀的滋味,體會作者動作和心理描寫的傳神細膩。

1、學習1-4自然段,感悟讀書之熱切。

2、、學習5-8自然段,感受讀書之艱辛。

3、、學習9-10自然段,再探竊讀之動力。

(四)整體把握,情感昇華

引導學生在讀懂課文後,結合生活實際,仔細揣摩“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這句話的深刻含義,並受到啓發。吃飯長大,是指身體對物質的需求,讀書長大,是指精神的成長,心靈的成長。糧食哺育的是身體,而書籍哺育的是靈魂,一個知識與智慧不斷增長的人,纔是健康的人。教育學生從小就要熱愛讀書,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

(五)拓展延伸,能力提升

1、仿課文最後一句話,寫一句話作爲自己的讀書格言。

2、組織學生開展一次綜合性學習,讓學生自己組成小組開展活動,蒐集名人讀書故事或讀書名言,找一本喜歡的書閱讀,讀書時做摘抄,寫閱讀記錄卡。

六、說板書

板書就是微型教案。是一種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也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能簡要地概括出文章的內容,一目瞭然

竊讀記 快樂――――收穫智慧 長大 渴望 ――不被驅逐 不被訓斥

懼怕――――遭遇困難 自由充分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