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信息《曲線工具的使用》說課稿鄂教版

一、說教材

小學信息《曲線工具的使用》說課稿鄂教版

1、說教學內容及教學作用地位

《美麗的海濱》選自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小學版信息技術教材第三冊第五課的內容,教學對象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本節課是在學生初步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基礎,對畫圖知識作鋪墊的延伸,從而能夠讓學生熟練掌握畫圖工具結合思維創作。尤其是學生在學習了新的一種繪圖工具的基本操作要領之後,學習興趣更是被大大激發,學習熱情也空前高漲,表現慾望極其強烈。新的教育理念告訴我們,學生的需要就是我們教學的動力。基於此點,我設計了這一課時,目的在於進一步讓學生掌握另一種繪圖工具的使用,同時培養學生用自己已掌握的電腦操作創造更多美麗的圖案,充分發揮學生的思維想象力,給生活中的大自然景色創造美。

2、說教學目標

本節內容側重於學生的實踐能力的鍛鍊,爲使學生有效將理論知識聯繫於實踐,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根據本人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分析,並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複習鞏固鉛筆工具、填充工具、橢圓工具的使用方法。

(2)能利用保存的圖片設置牆紙。

(3)讓學生學會使用曲線工具。

過程與方法:

學生通過學一學、想一想、畫一畫掌握畫曲線的方法,及畫太陽傘。給予學生親身實踐操作,從實踐中學會調整線段彎曲,從而突破教學難點,最終實現“做中學,學中做”的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知識遷移能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讓學生在自我展示、自我激勵、體驗成功和感知生活中景色的美。

3、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使用曲線工具。

難點:用曲線工具調整線段彎曲。

確定以上教學重點難點的理由: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掌握一些繪圖工具的基本操作(如:多邊形的繪製),但對如何使用曲線的繪製不甚瞭解。而通過使用曲線工具繪製曲線方法是本課的重點。爲了更好地進行操作步操,用曲線工具來調整線段的彎曲是一個比較難以對控制點的掌握。因此,用曲線工具調整線段彎曲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

這節課採用的主要方法有“創設情境法”、“演示法”、“任務驅動法”、

等教學方法。本課我利用多媒體展示大自然中的一些美麗的海邊風景畫。

理論依據:新課程理念要求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爲突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通過學生觀察,教師指導,學生親自操作實踐,從而學會使用曲線工具來調整線段彎曲。結合美術教育和信息技術教育(課程整合)讓學生運用已學知識,自己動手,有機結合畫圖的各種操作(任務驅動法)。使學生在明確目標任務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爲主動愉快的學習。立足課堂教學,在生動有趣、愉悅的氣氛中展開,以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

三、說學法

運用電腦操作繪畫是信息技術和繪畫知識的整合。因爲,小學生學習電腦繪畫的興趣很濃,他們對學習畫圖工具的運用充滿好奇心,有極強的求知慾望。在本課學生將會用美術學科中的色彩知識和繪畫技能來創作,需要學生通過親身的實踐,動手操作來達成目標。因此,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主要培養學生“接受任務—探索嘗試—綜合運用—自主創新”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內容偏重於實踐,爲使學生有更充裕的時間進行實踐操作,且在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的主導作用。我對教學過程的主要環節做如下設計:

時間分配:導入新課(3min)、新課教學(15min)、實踐演練(20min)、小結(2min)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依據或意圖

導入新課

採用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看到過

大海嗎?海邊的景色美不美?想不想去看大海?今天老師和你們一起走進大海。

播放海邊風景畫。(師提示)

觀看視頻剪輯、通過視覺、聽覺、感覺,領略大自然的景色美。

創設美好的學習情境。使學生有一種想把這美麗的景色畫下來的願望。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課教學

新課教學主要採用師生合作和學生自主實踐方式。

一、複習鋪墊、鞏固練習

過程設計:

1、畫天空、大海、沙灘及設置背景色。

(要求學生應注意畫面的協調)教師巡視、並發現問題。

觖決問題:

2、您會畫“白雲”嗎?請給我們演示畫好嗎?

教師組織學生展示。

二、方法指導、學習新知

過程設計:

①(初步認識)教師引導學生認識曲線工具。

畫太陽傘,太陽傘是弧形的,如何畫?

②(方法指導)以演示法的教學方式邊說邊演示操作步驟。

③(完善認識)解決學生質疑,突破難點。

在畫太陽傘,調整曲線彎曲時,一不小心,曲線就拖出一個彎來,怎麼辦?

用曲線工具調整線段彎曲:解決方法及操作步驟。

三三、實踐運用、自主創作

① 展示兩幅圖,讓學生進行對比這兩幅圖的特點。

(師生小結)

② 繪畫一幅美麗的海濱景色圖畫。讓學生閉上眼睛,展開想象,勾畫自己心中的畫的畫法。接着在優美的'音樂裏開始創作。

三點要求:

①用所學的畫圖工具畫一幅海濱景色圖畫。

②圖畫的畫面要注意協調。

③完成保存的圖片設置牆紙。

教師巡視指導。

(學生畫得過於單調教師會適當提示:海邊還會有些什麼呢?)

出 四、觀摩交流、效果評價

同學之間互相看一看、評一評。

展示幾幅優秀的作品,師點評。

五、歸納總結、課後拓展

1、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你有什麼收穫?你還想利用本節課學到的知識做什麼?

2、佈置任務:請同學們回去家裏有電腦的同學,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繪畫一幅海濱景色圖畫。

①觀察、思考、動手實踐、解決問題;

動手操作實踐。

觀察、思考、動手操作。

學生直觀上認識曲線工具。

學生思考。

觀察、動手操作。

觀察、思考、小組討論、歸納。

觀察、分析,指出各自的其優缺點。

學生自主協作、繪製海濱景色圖畫。

學生自由發言。

觀看、評析。

學生自由發言。

強化加深練習,鞏固了前面所學的內容。爲沒有掌握好的學生提供知識學習的機會,更好的展開下面的教學任務。

瞭解班裏是否都會靈活觀察運用“橢圓”工具。如果有,則給予讓學生充分表現的機會,請他來當小老師示範操作,幫助有困難的同學。

引導學生一步步去操作,巡視個別指導。目的是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從而引出以下任務。

培養學生交流、合作的精神。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觀察、對比、分析,培養學生觀察問題的能力。從而突出曲線工具的運用。

鼓勵學生在冥想中大膽地發揮想象創造力創作。培養學生實踐綜合運用能力、創新能力和審美能力。

此環節裏,在教法上用“觀摩”方式,讓學生交流學習心得,生生互評、師生互評等評價方式。肯定學生的作品,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引導學生要善於運用所學的知識靈活運用。

這樣的教學能回顧所學的內容,給學生一個完整又深刻的印象。讓學生不知不覺把知識與實際聯繫起來。佈置練習就可以延伸到課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