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幼兒園說課稿模板7篇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說課稿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幼兒園說課稿模板7篇

幼兒園說課稿 篇1

一、 說教材

(一) 教材分析

《親親長頸鹿》這個故事選自小班下學期,《有趣的動物》這一主題中。該故事選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較熟悉並喜歡的小兔子和長頸鹿爲角色,講述了一個長頸鹿阿姨助人爲樂的故事,特別是小兔子們親親長頸鹿阿姨這個情節既讓人覺得有趣又很符合小班小朋友的年齡特點,生活中我們也會經常看到自己班的小朋友親親老師的小手或者臉蛋來表示他對老師的喜愛之情。又考慮到現在的小朋友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特別是小班幼兒年齡小,個個都“以自我爲中心”,缺乏友愛互助的品質,所以我覺得這個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的現實需要,因此,我選擇了這個故事,並將它與語言和社會兩個領域相結合。

(二)教學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小班下學期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幼兒年齡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以自我爲中心。我從認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 認知上:在遊戲情景中理解故事內容,加深對長頸鹿的認識。

2、 能力上:積極參與故事清潔的討論,願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3、 情感上:體驗友愛互助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三) 學重、難點

目標中提到:在遊戲情景中理解故事內容,體驗友愛互助帶來的快樂。因此,在活動中,我把這點作爲教學重點。

小班幼兒在語言表達方面不完整,有時只說了半句話就無法再說了,或表達不出心中的想法,根據幼兒的語言發展情況,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難點是:用比較完整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a) 教學具的準備

爲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i. 物質上的準備

我給小朋友們準備了小兔頭飾,這是爲了讓幼兒更能進入到小兔這一遊戲角色中;

根據故事,我佈置了小河、森林等情境以及道具長頸鹿,這是爲幼兒在情境中游戲,並能加深故事的理解而準備的;音樂,是爲了進一步營造遊戲的氣氛而準備的。

ii. 知識上的準備

我讓幼兒先認識長頸鹿,瞭解了長頸鹿的基本特徵。

幼兒練習過爬及滑這兩個基本動作。

(四) 說學情

小班幼兒年齡在4歲左右,他們處於典型的遊戲年齡階段,是角色遊戲的高峯期,他們對遊戲特別感興趣,平時總喜歡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一角色,但由於詞彙貧乏,幼兒在遊戲中想說又不知該怎樣說,即使說了也很難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完整。因此,我想通過活動,讓幼兒體驗遊戲的樂趣,給幼兒提供說話的機會。

(五) 說教法

教育心理學認爲:“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哥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情境教學法、角色遊戲法、體溫法等。

i. 情境教學法:我嘗試打破以往僅用圖片進行故事教學的傳統模式,而是根據故事內容,爲幼兒創設情境,幼兒就彷彿置身於真實的環境中,許多不能理解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幼兒有了時間的經驗,聯想也就豐富了。如小兔子馬上要去參加演出了 ,又過不了河,這讓幼兒覺得多麼着急啊,他們會主動地想出各種方法過河。當他們真正過了河,參加了表演,這種心情和我們以往用圖片江湖上,讓幼兒通過圖片理解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ii. 角色遊戲法:角色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特別是善良、可愛的兔子形象,深受小班幼兒的喜歡,讓他們自己來扮演這一角色,不僅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還能充分讓他們表現自我、大膽說話。

iii. 提問法:這是語言活動中都能用到的方法。在教學中,我嘗試改變以往語言教學總是先講完故事再進行提問的模式,將單一性、回憶式、封閉式的提問方法改成多樣性、啓發式、開放式的提問。如小兔子應該怎樣過河呢?我們該怎麼感謝長頸鹿呢?等等這些問題既能啓發幼兒的思維,又能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自己的想法。

(六) 說學法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爲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爲現在的“我要學”,讓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鬆氛圍中掌握活動的重點、難點,幼兒運用了討論談話法、遊戲聯繫法等學習方法

幼兒園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過:“播種行爲,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此話道出了培養良好行爲習慣的重要性。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說:“凡人生所需之重要習慣性格態度多半可以在六歲以前培養成功。”此話又揭示了培養良好行爲習慣應及早抓起的必要性。可見,幼兒期是培養幼兒良好行爲習慣的關鍵時期,良好的行爲習慣不是與生懼來的,而是在長期的生活中逐漸形成的,它貫穿於孩子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

託班早期閱讀《自己來》一書,描繪了一個十分可愛的小熊,每當媽媽要幫他做事情的時候,他總是要求自己來做的故事畫面,圖片內容雖然簡單,但十分貼近託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生活中我們幼兒在家個個都是“小皇帝”、“小公主”,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缺乏自己動手的品質,所以我覺得這個繪本既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的現實需要,因此,我選擇了這個繪本,並將它與語言和社會兩個領域相結合。

二、說目標:

(一)教學目標:

《綱要》中指出:“根據幼兒需要建立科學的生活常規,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綱要》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根據這些目標和要求,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幼兒年齡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以自我爲中心。我從認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認知上:

初步理解故事的簡單情節和內容。

2、能力上:

練習用較完整、簡單的一句話講述畫面內容。

3、情感上:

從向小熊學一學、與小熊比一比的遊戲中讓幼兒體驗自己動手做力所能及的小事的快樂。

(二)教學重、難點:

目標中提到:從向小熊學一學、與小熊比一比的遊戲中讓幼兒體驗自己動手做力所能及的小事的快樂。因此,在活動中,我把這點作爲教學重點。

2~3歲的幼兒在語言表達方面不完整,有時只說了半句話就不再說了,或者答非所問,根據幼兒的語言發展情況,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難點是:讓幼兒用較完整、簡單的一句話講述畫面內容。

(三)教學具的準備:

爲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的教授,我作了以下準備工作:

1、爲了引出課題,我爲幼兒準備了小熊的玩具,來激發幼兒閱讀繪本的興趣。

2、我爲小朋友們準備了繪本《自己來》,這是爲了讓幼兒能清楚地觀看和理解故事的簡單情節和內容。

3、我還爲幼兒準備了各種頭飾,這是爲了讓幼兒在向小熊學一學、與小熊比一比的遊戲環節中能興致更高地投入,從中體驗到真正的快樂。

三、說教法與學法:

1、教育心理學認爲:“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情境遷移法、提問法等。

(1)情境遷移法:

我嘗試根據故事內容,出示每件事情的前一般,讓幼兒進行情境遷移,幼兒就彷彿置身於真實的環境中,許多不能理解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聯想自然就豐富起來了。如當媽媽給小熊穿褲子時,可以讓幼兒通過聯想到自己平時是怎樣做的情境繼而來說說小熊會怎麼做。

(2)提問法:

這是語言活動中最常用的方法。在教學中,我嘗試改變以往語言教學總是先講完故事再進行提問的模式,將單一性、回憶式、封閉式的提問方法改成多樣性、啓發式、開放式的提問。如小熊是怎樣對媽媽說的?他是怎樣做的?等等這些問題既能啓發幼兒的思維,又能讓幼兒根據畫面內容及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自己的想法。

2、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爲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爲現在的“我要學”,讓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鬆氛圍中掌握活動的重點、難點,幼兒運用了啓發談話法、遊戲聯繫法等學習方法。

(1)啓發談話法:

幼兒在老師的啓發引導下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意願,這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

(2)遊戲練習法:

幼兒在遊戲中,邊遊戲邊聯繫故事中的有些句子,正體現了《綱要》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過程中發展起來的。”

四、說活動過程:

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及活動目標,我設計了以下三個環節:

1、出示玩具小熊,引出課題,激發幼兒興趣。

2、在看看、說說、想想、聊聊中閱讀繪本。

3、完整地翻閱、朗讀繪本。

4、遊戲:我來當小熊。

1、出示玩具小熊,引出課題,激發幼兒興趣。

興趣是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關鍵。開始部分我先出示玩具小熊,採用創設懸念的手段,吸引大家看繪本的慾望,所以,他們的興趣很快就被調動起來了。

2、在看看、說說、想想、聊聊中閱讀繪本。

這個環節我始終圍繞兩個簡單的問題讓幼兒討論:媽媽要幫小熊做……的時候,小熊是怎樣對媽媽說的?他是怎樣做的?(讓幼兒通過先聯想到自己平時是怎樣做的情境,繼而來說說小熊會對媽媽說什麼,又是怎麼做的)

這一環節通過提問、自由講述的形式,讓幼兒在討論、談話中大膽地說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你一言我一語,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它是解決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最關鍵的一個環節。

3、完整地翻閱、朗讀繪本。

這個環節其實重在揭示思想內涵,進行情感教育,我將它貫穿到整個故事的情節中,讓幼兒通過回憶的方式初步理解故事的簡單情節和內容,同時我還運用了提問法,引導幼兒去發現本質:媽媽要幫小熊做……的時候,小熊是怎樣對媽媽說的?他是怎樣做的?然後再一起翻閱繪本,瀏覽小熊到底是怎麼做的故事畫面。鼓勵幼兒幼兒用較完整、簡單的一句話講述畫面內容,從而達到練習說話的目的。

4、遊戲:我來當小熊。

這個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高潮部分所在,也是根據故事內容而設計的,它既可以讓故事的情節發展得比較完整,又可以滿足幼兒的表演慾望,並能讓幼兒在表演中充分地抒發他們的快樂情感,最終達到實現活動目標的目的。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這個活動還存在着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在座的各位領導、老師能給予批評指正,讓我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和孩子一起探索教學捷徑,一起快樂成長!謝謝

幼兒園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這就指明瞭幼兒園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因爲幼兒年齡小,辨別是非能力差、防範意識弱。最近,由於XX市十一小四年級學生許詩佳被害事件及一些中小學、幼兒園發生的安全事故,市教育局強調各中小學、幼兒園加強開展“安全月、安全周、安全日”活動,對學生、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增強他們的安全意識,提高其自衛自救、防範事故的能力。

《綱要》中明確提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內容,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而喜愛動物又是孩子們的天性,特別是“兔子”,孩子們更是“情有獨衷”。《小兔乖乖》是孩子們人人愛聽的一則童話故事,內容淺顯易懂,貼近幼兒的生活,易於幼兒接受和理解,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而且這個故事蘊涵了增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的教育。《綱要》還提出:“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繫,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於生活、遊戲中。”由此,我設計了《小兔乖乖》這一節小班綜合活動,讓幼兒在看看、講講和玩玩中獲得知識和經驗。

2、教學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主導作用。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情況,我制定了本活動的目標:

(1)、引導幼兒觀看多媒體動畫,認識大灰狼、老虎、獅子的尾巴。

(2)、嘗試按動畫中動物的出現改編歌詞。

(3)、使幼兒懂得一個人在家時,有陌生人敲門不能開門,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3、教材重點、難點

根據幼兒的發展水平,制定了本節活動的重點和難點,重點是認識大灰狼、老虎、獅子的尾巴和嘗試改編歌詞。因爲小班幼兒對事物的觀察主要體現在整體上,而對事物的某部分觀察的不夠仔細,因此認識大灰狼、老虎、獅子的尾巴是本活動的重點。幼兒已學會〈小兔乖乖〉這首歌曲,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用遷移的方法嘗試改編歌詞。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重點。難點是從看看、講講、玩玩的體驗中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因爲幼兒獲取知識和經驗是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獲得的。

二、說教法

在本次活動中,我運用了多媒體課件演示法、遊戲法、猜測討論法等。

1、課件演示法:通過多媒體動畫演示, 能直觀的讓幼兒進行觀察,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因爲小班幼兒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思維爲主。

2、遊戲法:遊戲是幼兒活動的主要形式,它在幼兒的學習中起着重要的動力作用,通過遊戲體驗,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3、猜測討論法:用猜測討論法能激起幼兒的好奇心,促使幼兒積極思維、大膽猜想,最終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

三、說學法

在整個學習活動中,始終以幼兒爲主體,調動每個幼兒思維的積極性,在活動中,幼兒運用了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在看看、講講、玩玩活動中獲得經驗與快樂。整個活動過程,幼兒都是在積極主動中進行學習。

幼兒園說課稿 篇4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選自《幼兒智慧活動課程》小班下冊社會活動“蝸牛的微笑”。下面,我將從教材、活動目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方面來展開說課。

一、說教材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活動應呈現趣味性,寓教育於生活情境、遊戲之中。對孩子來說幼兒園的生活是快樂的!但是在幼兒園,他們就要學會謙讓和尊重朋友,禮貌待人。與人相處的方法是孩子們應該開始學習的一項技能,這對孩子以後進一步的社會交往是很有幫助,也是很重要的。如何跨出與朋友相處和交往的第一步,如何向朋友表達自己,微笑是很好的一種方式。它能夠給人帶去快樂的感覺,能夠傳染身邊的朋友,拉近和朋友之間的距離。《蝸牛的微笑》是一個美麗的童話故事,它採用了擬人的手法,通過簡練優美的語言把弱小的小蝸牛用自己甜甜的微笑給整個森林帶來的快樂,從而自己也快樂起來的經過描寫得形象逼真。讓幼兒充分感受到小蝸牛的助人之心和與朋友的友愛之情,體會到爲朋友做事的快樂。希望孩子們通過活動,感受微笑的力量,理解用微笑能夠打開朋友的心門同時能夠給朋友和自己帶來快樂。

二、說活動目標

根據《3至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要求和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設計爲以下三個方面:

(一)認知目標:認真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二)技能目標:通過看,說,聽等活動,感受微笑帶給別人的快樂,會微笑,喜歡微笑;

(三)情感目標:初步體驗當把快樂帶給別人的同時自己也能得到快樂。

三、說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我將“感受微笑帶給別人的快樂,喜歡微笑。”作爲本次活動的重點。

難點:通過看,說,聽等的活動,初步體驗當把快樂帶給別人的同時自己也能得到快樂。

四、說活動準備

爲了更好地完成活動目標,我做了以下活動準備:

(一)PPT;

(二)小鳥、大象、小兔、小蝸牛圖片;

(三)音樂。

五、說活動方法

針對活動內容和幼兒的年齡特點,我採用了以下活動方法:

(一)情境創設法:幼兒園的孩子,以直觀形象思維爲主,在活動的開始通過觀察哭與笑的課件來引入課題,爲後面的活動做好鋪墊與暗示。

(二)直觀演示法:在活動中運用多媒體課件,將整個故事製作成形象直觀的動畫,通過觀賞課件引導幼兒瞭解故事情節,理解故事內容。

(三)講述法和問答法:在播放課件時,我根據需要講述故事並作適當地提問。

(四)用賞識激勵法對活動加以整合,以達到科學性、藝術性、健康性和愉悅性的和諧統一。

六、說學法

活動中,我始終以幼兒爲主體,請他們在“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說一說”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點、難點。幼兒運用觀察法、欣賞法、體驗法等學習方法。

七、說活動過程

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結合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以下六個環節:

(一)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微笑

播放幼兒微笑和哭的課件,請幼兒說說喜歡哪個小朋友,爲什麼?通過直觀形象的圖片,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微笑,爲後繼學習做好鋪墊。

(二)播放課件,講述故事《蝸牛的微笑》,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結合課件,完整地講述一遍故事,幼兒認真傾聽。

2、提問:故事裏出現了幾種小動物?這些小動物分別爲大家做了什麼事?小動物收到小蝸牛送的微笑時,大家快樂嗎?

3、小結:微笑能給大家帶來快樂。

本環節的設計,是想讓幼兒在欣賞中,交流中理解故事內容。

(三)用微笑傳遞快樂,感受微笑帶給自己和別人的快樂。

1、體驗微笑:你會微笑嗎?做個最美的微笑給老師看。

2、送微笑:和旁邊的小朋友微笑。

3、你還想把微笑送給誰?爲什麼?

幼兒的活動重在體驗,在體驗中,幼兒感受微笑帶給自己和別人的快樂。

(四)請幼兒說說生活中哪些時候會微笑

原來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充滿了開心,快樂的事情,生活中處處有微笑。看到別人微笑你有什麼感覺?

此環節,幼兒知道生活中到處有微笑。

(五)欣賞音樂《歌聲與微笑》,感受微笑帶來的快樂。

(六)活動小結

通過教師幾句話的概括,昇華主題:生活中到處有微笑,微笑能帶給自己和別人的快樂,我們要對身邊的每一個人微笑。

八、說板書設計:

以上就是我的板書設計,重在點出微笑的重要性。

九、說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內容對於孩子們來說,是一個比較熟悉又喜歡的內容,所以,在目標的設計上,我遵循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幼兒自主觀察,傾聽,交流,體驗的過程中激發興趣,體會微笑帶來的快樂,學會微笑,始鼓勵孩子們大膽地交流,表現,體驗社會活動的快樂!

幼兒園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分析

幼兒美術活動是幼兒藝術活動中的一部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出:“藝術是人類感受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達自己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和情緒態度的獨特方式。”大班幼兒臨近畢業,孩子們都依依不捨,互相交換禮物,每天都會和同伴開心的在一起,感受着幼兒園這個大家庭帶來的樂趣,給孩子留下美好的回憶,我們都是好朋友這個主題容易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將主題以美術活動的方式表現出來讓孩子通過創作畫面而感受到好朋友在一起的快樂。

美術活動是幼兒細化的活動之一,於是從大班幼兒喜歡畫畫這一特點入手,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在日常教學與幼兒進行談話活動,幫助幼兒更好的理解主題,設計與主題相關的情節。比如:一起做遊戲、一起看書、遊戲等。

二、說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的起點和歸宿,對教育活動祈禱嚮導作用。因此,我從以下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 在觀察和討論的基礎上,用繪畫的形式展現好朋友之間的友誼,併合理地佈置畫面

2. 能夠準確的畫出二至三個小朋友在一起的活動

3. 體驗好朋友即將離別的.依依惜別之情

三、說教學的重、難點及教學準備

大班幼兒喜歡畫畫,在觀察和討論的基礎上,以繪畫的形式展現好朋友之間的友誼,並能夠合理地佈置畫面作爲本節課的重點來解決;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和能力的不同。引導幼兒畫出和好朋友發生的開心的事以及好朋友相處的情節作爲教學的難點,引導幼兒無限的創造力。爲了更好的服務於本次活動目標和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一下準備:

1. 課前和幼兒進行談話活動,在日常中引導幼兒發現和好朋友在一起開心愉快的事情

2. 繪畫紙若干、水彩筆、油畫棒

3. 繪畫範例若干(好朋友在一起看書、跳繩、遊戲等)

四、說教學方法和學法

教育心理學認爲:“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恩能夠更準確有效的掌握學習對象。”

根據幼兒現階段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在本次活動中我運用了談話法、觀察法、示範法、講述法等。整個活動我遵循了幼兒的學習規律和年齡特點,以幼兒爲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爲現在的“我要學”圍繞目標突出重點,克服難點。爲此我運用了操作法、討論法、講述法。

五、說教學過程

環節一:以談話形式導入主題,從興趣入手提問:“我們馬上就要畢業了,在幼兒園我們都有好朋友。”能說一說和好朋友在一起快樂的事嗎?和好朋友一起做遊戲、游泳、看書幫助他們整理衣物等。幫助幼兒回顧已有的經驗,併爲下面的活動做好鋪墊。

環節二:教師出示範例圖

我們和好朋友有很多愉快的事情,老師今天也帶來了幾幅畫,你們看看他們在和好朋友做什麼?跳舞的、做遊戲的、跳繩的等。他們都和好朋友在什麼地方開心的在一起?

環節三:幼兒繪畫,並介紹自己的作品

我們也有好朋友,大家每天開心的在一起,有許多開心的事,請小朋友畫畫你和你的好朋友吧?教師巡迴指導,引導幼兒介紹作品。

環節四:教師小結

我們畢業了上小學,會分開,但是我們還依然都是好朋友,我們可以和好朋友打電話,週末的時候也可以約好朋友一起出來玩。

六、說教學評價

在教學中我通過提問和觀察,瞭解每個孩子的繪畫特點和不同發展水平進行及時評價。評價是以肯定、鼓勵的語言評價孩子的作品,多角度來發現閃光點。

幼兒園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數鴨子》是一首說唱風格、形象生動、活潑有趣的童謠歌曲。

歌詞描述了小朋友看到鴨羣遊過大橋、興奮地數鴨子的情形。歌曲說唱結合,表現出兒童活潑可愛的天性,童趣盎然培養學生自信、有感情地演唱,並能通過小組合作,以即興創作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通過聆聽音樂、模仿動物的叫聲,演唱歌曲,感受音樂中的小動物,知道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歌詞簡單易懂,適合5—6歲的兒童學習。

二、說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熟記歌詞,能夠掌握歌曲旋律。

2、技能目標:能夠會唱歌曲,能夠模仿鴨子叫聲並且模仿小鴨子。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樂觀情緒,體驗歌曲帶來的快樂。

三、說活動準備

ppt課件、幼兒故事、有關鴨子的音頻,歌曲。

四、說教法、學法

(一)說教法:《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活動中力求“合作式的探究學習方式”。爲了體現教師與孩子的交互主體性,本次活動採取相互尊重、協商、交流、共同構建的

方式,教師與幼兒並共同學習與成長,主要採用以下教法:遊戲法:幼兒園活動要“寓教育於遊戲之中”,遊戲是幼兒喜愛的活動,也是幼兒數學教育的有效手段。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與生動活潑的遊戲緊密結合,能夠使幼兒獲得有益的經驗,並讓幼兒結合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從而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因此,採用遊戲法對幼兒進行數學教育是一個有效的途徑及手段。提問法:活動中的提問法是通過教師提問讓幼兒去回答,使幼兒對歌曲有更加深刻了瞭解,能夠理解的去學習歌曲,從而加深對歌曲的熟悉度,同時也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及興趣。角色扮演法:教師通過扮演鴨子媽媽,讓幼兒扮演小鴨子,能夠從歌曲中鍛鍊自己的手腳協調能力,並且充分吸引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模仿能力,達到活動的最終目的。

(二)說學法:《綱要》中提出“幼兒是學習的主人,以幼兒爲主體,創造性條件讓幼兒參與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幼兒探究能力,更讓幼兒獲得學習的技能和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引導幼兒自主探究學習,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方法與學習習慣,以親自實踐、積極動腦、動手來學習新知識。因此主要採取以下學法:體驗法:讓幼兒通過學習小鴨子的叫聲以及扮演小鴨子,來初步瞭解鴨子,能夠使幼兒身體動起來,不是機械性的來背歌詞,使幼兒通過感官的方式來學習。觀察法:幼兒通過教師提供的資料,來學習《數鴨子》的歌曲,並且知道鴨子的走路方式,能夠來主動模仿,加深對歌曲的認知度。嘗試法:當幼兒在活動中有學習小鴨子的不同叫聲時要給予鼓勵,用不同的方式去激發幼兒的不同想象,使幼兒的動作可以多樣化,不要拘泥於標準動作,扼殺幼兒的想象。

五、說活動過程

活動以歌曲貫穿始終,難度逐層遞增,以聽鴨子聲音並模仿——講有關鴨子的故事——觀看《數鴨子》視頻——角色扮演鴨子律動爲主線,進行《數鴨子》的音樂教學活動內容。

一、開始部分

設置情景:教室告訴幼兒今天班級來了一位新朋友,激發幼兒興趣。

設計意圖:通過情境的設定,可以激發起幼兒對本次活動的參與興趣,使活動更富有情趣,不枯燥。

二、基本部分

(一)聽聽它是誰通過聽鴨子叫的音頻讓幼兒對鴨子有個初步的認識,從而能夠模仿鴨子叫的不同聲音,加深對鴨子的認知。

1、播放鴨子叫的音頻,讓幼兒猜猜它是誰

2、請一名幼兒來模仿鴨子的叫聲

3、提問幼兒鴨子的叫聲是不是相同的

4、讓幼兒模仿各種鴨子的不同叫聲。設計意圖:此環節爲的是培養幼兒的模仿能力和想象力,使幼兒能夠通過自己的想象對小鴨子有所瞭解。

(二)聰明的小鴨子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能夠吸引幼兒的興趣,讓幼兒能夠加深對鴨子的喜愛。

1、教師講《聰明鴨子的故事》

2、故事結束後進行提問

3、說說爲什麼喜歡鴨子設計意圖:此環節爲的是培養幼兒愛心,讓幼兒建立對小動物的喜愛,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幼兒對小鴨子印象深刻。

(三)唱唱唱通過視頻的播放吸引幼兒的眼球,幼兒能夠對視頻播放的歌曲進行簡單的模仿。

1、教師播放《數鴨子》視頻

2、教師進行歌曲的指導

3、教師跟幼兒一起歌唱《數鴨子》設計意圖:此環節的設計,能夠使幼兒直觀的對歌詞有所瞭解,視頻的童趣性能夠吸引幼兒,並能使幼兒加以模仿。

(四)快樂的小鴨子教師對鴨子的動作進行講解,通過學習鍛鍊幼兒的手腳,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啓發幼兒的想象力。

1、教師在播放的歌曲中交小鴨子走路的動作

2、教師啓發幼兒鴨子的不同走路方式

3、教師扮演鴨媽媽帶領幼兒扮演的小鴨子在教師裏玩耍設計意圖:此環節的設計,爲的是鍛鍊幼兒的手腳協調能力,也能夠加深對歌曲的熟悉度。

三、結束在歡快的音樂聲中,小鴨子要和媽媽回家了,活動結束。

六、說活動延伸

1、在活動區域中擺放鴨子的玩具,和圖片。

2、讓幼兒回家把學習的歌曲唱給家長聽。設計意圖:能夠加深對學習知識的鞏固以及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促進家長和孩子的交流,增進家長和孩子的感情。

七、說活動特色

1、整個教學活動以《數鴨子》歌曲的學習爲主線,把各個環節串聯在一起,各環節層層遞進,體現了音樂教學的完整性和主題性,便於幼兒學習掌握本次活動的主要內容。

2、根據《綱要》的精神和藝術領域的目標,本活動的設計圍繞着幼兒的好奇心裏、極大的模仿性以及富有想象的創造性進行開展,充分的使幼兒的心裏得到了滿足,也使活動能夠順利進行,達到了教育的目的。

幼兒園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民間體育遊戲是以現代幼兒體育及藝術教育思想和身心發展規律爲指導,以各民族流傳的民間體育遊戲、競技爲題材,進行實踐探索的活動。如何有效挖掘和開發民間體育遊戲的意蘊和教育價值,使之成爲發展幼兒基本動作、增強幼兒體質、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弘揚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徑是我園省級重點課題《開發民間體育遊戲,促進幼兒動作發展的實踐研究》的主要研究內容。海綿條柔軟、可塑性強,通過對其進行彎彎繞繞的操作,可以滿足孩子任何創造活動的需要。利用海綿條作爲教具,通過民間體育遊戲,創設多元化的體育運動模式,讓幼兒在活動中發展跑、跳、平衡、投擲等動作技能,是我們這節課總體設計思路。因此本活動適合於大班幼兒。

二、幼兒發展情況分析及目標設計

大班幼兒正處於交往能力不斷增強,運動技能不斷髮展這一關鍵的階段。因此,根據本活動的特點及大班幼兒身心發展規律,本活動主要希望達到以下目的:

1、嘗試運用海綿條的柔軟可變性,探索海綿條的多種玩法;

2、利用海綿條,結合民間體育遊戲,發展幼兒平衡、跑、跳、投擲等動作技能;

3、通過幼兒對民間遊戲的瞭解,弘揚我國民族文化,發展民族精神。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本活動的重點是:有效結合民間體育遊戲,發展幼兒基本動作

本活動的難點是:如何引導幼兒學習用合作的方法,探索海綿條的多種玩法。

四、說教學準備

1、器械準備:人手一根海綿條(分紅、黃、藍、綠四組),數字標記貼,老鷹圖片。

2、場景準備:沼澤地、民間遊戲城門等;雞媽媽、雞寶寶胸飾若干;錄有民間童謠的音樂磁帶。

五、說教學過程

(一)讓幼兒盡情地玩,激發參與的慾望。

在課程的第一環節,我們利用興趣導學法引出主題,設計了利用海綿條進行課前訓練及《老鷹抓小雞》的遊戲活動。《老鷹抓小雞》是民間常見的深爲幼兒喜愛的遊戲活動形式,我們通過民樂童謠有目的的在課程的一開始就將幼兒直接引入到民間遊戲氛圍中;並利用老鷹和小雞的角色,進一步延續貫穿活動。此環節有效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慾望,爲其感受盡情

(二)指導幼兒有意識地玩,體驗求知的快樂。

《綱要》指出“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爲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海綿條柔軟,可塑性強,幼兒可以通過對其進行彎彎繞繞,建構出多種玩法。在第二環節——創編玩法的過程中,教師作爲幼兒探究活動的支持者和引導者,爲了引導幼兒在玩的過程中體會“怎樣玩才最有趣?”我們採取觀察探索、分組操作及個別指導法,通過指導幼兒思維方向,引導幼兒大膽探索,爲每個幼兒創設自由的創作空間。我們都知道體育活動不僅可以發展動作,還可以發展語言。在玩的過程中幼兒都有一種表達的慾望和傾向,因此,在創編過程中,我還爲幼兒提供了表達的機會,讓孩子們分組進行操作、討論。如:試一試海綿條彎彎繞繞後會變成什麼?可以怎樣玩?試一試合作後海綿條又有什麼變化,還能怎樣玩?通過激發他們的好奇心,體驗到發現的樂趣和求知的快樂。

(三)引導幼兒在玩中發展,感受協作的快樂。

在課程的第三環節,我們圍繞民間體育遊戲,採取了綜合教學法,讓幼兒在“全體活動——全程活動——主動活動”中,有效發展幼兒基本動作。這一環節圍繞重點和難點,通過走獨木橋、城門城門幾時開、跳房子、三大炮等四個民間遊戲,分別發展幼兒的走、鑽、單腳跳、投擲的動作。針對大班幼兒的動作發展,在每個環節中都有意識的增加動作難度,如獨木橋的逐漸變窄,城門的高度降低,跳房子的格式變化等。老師還要在遊戲的過程中觀察幼兒表現來調節玩的次數和強度。三大炮遊戲與老鷹捉小雞遊戲首尾呼應,遊戲情境完整、統一。所有的活動場景都由幼兒自己運用海綿條合作搭建,在創造中進行遊戲,充分發揮自主性,使幼兒成爲學習、遊戲的主人。每一個民間遊戲都有一首童謠,使音樂與遊戲有機結合,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民族文化的薰陶。

(四)實現玩在生活中的延伸,體現活動的價值。

學習不是從上課開始,下課結束的,應該實現活動在生活中的延伸。老師在課程的延伸中要和幼兒共同收集民間遊戲資料,利用多種教育方法,讓幼兒繼續在民間遊戲感受快樂。

六、說教學反思

活動設計的各個環節都激發了幼兒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從而達到了所設定的活動目標。此活動充分體現了新《綱要》中“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爲探索的對象。”我相信在這樣的活動中幼兒一定能夠自由的玩、大膽的想、勇敢的說,從而爲幼兒的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