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質的美說課稿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材質的美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材質的美說課稿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美版美術教材八冊第六課的《材質的美》一課,下面我着重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學流程、板書設計、教學反思五個方面來談談我對本課的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材質的美是一節“欣賞評述”課,藝術社會學家豪澤爾說:“人可以生來就是藝術家,但要成爲鑑賞家卻必須經過教育。”課標明確提出,“欣賞評述”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領域,。

材質的美其目的在於讓學生認識、發現五彩繽紛的世界是由各種材質組成的,不同的材質可以反映不同歷史時代的文化、科技水平,進而引導學生以欣賞材質的眼光,有意識地觀察生活,觀察不同材質的特點,從而引發學生感受、體驗材質的美感。學習欣賞美術作品中材質的巧妙運用,體會其意蘊,以至嘗試用不同材質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學內容

1.認識世界是由豐富的材質組成的,不同材質有不同的特點,在藝術中有着特有的表現力,材質與人類文明發展息息相關。

2、會辨別不同材質(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會表達不同材質給我們帶來的不同感受,在生活中能從個人的審美觀點出發運用不同材質的物品裝飾生活。

3、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更加關注世界,更熱愛生活。豐富的材質給我們帶來了便利,也給我們帶來美。

4、通過學習,培養學生認識、感受材質的意識,在今後的藝術創作或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運用或考慮材質。

教學重點

(1)認識生活中的各種材質,感受不同材質的美感。

(2)學習從材質的角度分析藝術作品。

(3)初步形成運用材質表現力的意識。

教學難點

(1)體會材質與藝術品的內在表現力。教師可用對比的方法引導學生感受。

(2)學習從材質的角度評述藝術作品。教師可用提綱引導學生完成評述。

教具準備:不同材質的物品、課件等。

學具準備:課前蒐集不同材質的.物品等。

二、教法學法:

課標提倡教師積極探索教學方式的多樣化,我認爲,接受性學習仍然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尤其是小學中高年級的欣賞教學。正像肖川教授所指出的,“對一些學習內容來說,不僅個體學習的組織形式是必不可少的,接受學習也是必要的。”因此,本課我採用放、收、放的教學策略。先讓學生在遊戲中自主發現、探究,再通過課件演示,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感悟,幫助學生提煉評述語言,最後再放給學生,讓學生嘗試用學到的方法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認識。整個教過程中教師既是與學生共同探討的合作伙伴,又在必要時發揮着專業引領的作用,讓美術欣賞課既寬鬆民主又紮實有效。

三、教學流程:

教學過程主要設計爲以下幾個環節:

1、導入階段

開課伊始,我請一名同學到講臺上,摸一摸老師準備在袋子裏不同材質的物品,並說說是什麼?隨後出示三種不同材質的文具盒,說說你最喜歡哪種材質的鉛筆盒,爲什麼?最後,在小組內欣賞、觸摸同學們從家裏帶來的各種材質的小物件,與同學交流自己的感受。小小的遊戲設計,把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地調動起來。這個環節的設計,主要引導學生髮現身邊材質的多樣,隨着摸、猜、說等一系列活動的展開,使學生逐步認識了材質的特點,感受不同材質帶來的不同感受,爲後面的深入學習做好了鋪墊。

2、探究階段

A、感受建築材質的美

請學生觀看兩組建築圖片,第一幅古羅馬鬥獸場,並簡介古羅馬鬥獸場,讓學生用詞語描述觀察後的感受。第二幅現代的城市玻璃幕牆圖片,讓學生說說圖片所帶來的美感。

此環節的設計,主要是通過兩組建築不同材質的對比,加強學生的感受,不同年代不同的材質美感不盡相同。從而引出課題。

B、感受藝術作品中材質的美

嘗試從材質的角度對藝術作品進行評述是本課的難點之一,爲了解決難點我先請學生教材中的藝術作品,並提出如果你是小小收藏家,你願意收藏哪件藝術品?接着同學以自己感興趣的藏品,重新組合小組,在組長的帶領下欣賞《瑞馬雄風》《馬頭》《三彩馬》《立馬》《舞馬銜杯紋銀壺》,每個小組桌面放上答題卡,作品主體是什麼材質的?這種材質給你的感覺是什麼?並用連貫的語言表達欣賞這件作品之後的感受。這樣做一方面利用問題引導學生進京合作學習,認識材質的藝術表現力,另一方面,通過組內交流,,強化認知,初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能力,同時嘗試從材質的角度對藝術品進行欣賞評述。當學生用語言評述作品的光滑、粗糙、潤滑、細膩時,這說明他們掌握運用語言或文字表達自己的感受,培養學生熱愛美好生活的情感、對祖國優秀傳統藝術形式的熱iai,形成健康的審美趣味,同時突破教學重難點。

對於在討論交流中關於作品的背景,我適時的加以介紹,如漢代著名的雕塑“立馬”的歷史典故,當學生對作品的歷史背景有了充分的瞭解之後,進一步加強學生對材質的藝術表現力的認識,並提出假設“換成其它的材料行嗎?”讓學生展開討論。從而使學生了解到材質與內容的和諧之美,並與學生一起總結,材質的美與藝術作品的年代、作品所處的環境以及與所要表達的主題密不可分。

在以上的環節中,學生描述觀後感不一定能說得好,這時可以提供一些詞彙供他們選擇,如古老、厚重,我一直認爲,要想跟學生要東西,必須先要給學生東西,學生沒有新的視覺語言,他們的表達就無從談起。當有了教師的引導之後,學生便能夠嘗試用自己的語言進行簡要的評述了。課標強調“美術應視爲一種文化的學習。”以上所有圖片的選擇,均透露着不同歷史不同民族的文化氣息,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着文化的豐厚。

3、運用階段

爲了加深學生對不同材質美的評述感受以及運用,我又出示了兩組不同材質的圖片,讓他們說說爲什麼要用這種材質?如果換成別的材質會怎麼樣?並提出如果爲我們學校做一件雕塑,你會用什麼材料?爲什麼?以此來加深學生對各種材質的恰當運用。

4、交流階段

這階段我讓他們在紙寫寫各種材質給你帶來的美的感受,或你想用這些材質設計製作什麼樣的物品。也可以來畫畫設計圖。請同學展示交流。

5、拓展階段

出示老師用不同材質做作品,此環節的設計拓展學生的發散思維,世界萬物都可以用來進行藝術創作,引發他們課後探究的興趣。最後教師小結:各種材質以它們各自的藝術魅力裝扮着我們的生活,如同色彩一樣,豐富的材質使我們的世界絢麗多彩,在生活中還有很多的材質等待着我們去發現,去感受它們的美!結束此課。

四、板書設計

材質的美

光滑現代感

潤滑細膩

質樸粗糙有力

精緻高貴

光滑雍容華麗

教學反思

這節課中我感到十分欣慰的是:

整節課我讓學生帶着問題與組內同學展開探究學習,把問題作爲貫穿學習過程的主線,把欣賞作品看成是發現、提出、分析、解決問題的的過程,在給學生提出問題後,使學生從學會欣賞變爲我會欣賞,以此達成教學目標。

四年級的學生,對一些材質有了初步的認識,可以說爲此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同時,他們已初步具備了用簡短的語言評述美術作品的能力,而且表述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