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數學《多邊形的內角和》說課稿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麼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級數學《多邊形的內角和》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人教版七年級數學《多邊形的內角和》說課稿

七年級數學《多邊形的內角和》說課稿1

各位評委、老師:

早上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華東師大版七年級數學第八章《多邊形》的第三節“多邊形的內角和” 。說課內容包括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法分析、過程設計和評價分析五個部分。

一、 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

“多邊形的內角和”一節包括的內容主要有多邊形的有關概念以及多邊形內角和公式的推導和運用。

2、本章及本節的地位與作用

本章《多邊形》,探索的是三角形和多邊形的有關概念和性質,是學生在上學期初步認識和感受空間圖形之後的延伸,也爲今後進一步學習各種多邊形打好基礎。

本節課“多邊形的內角和”作爲本章的一個重點,是三角形有關知識的拓展,學習四邊形的基礎, 公式的運用還充分地體現了圖形與客觀世界的密切聯繫。

3、重點與難點

多邊形內角和的公式及公式的推導和運用是本節課的重點; 因爲公式的得出可以用多種不同的方法推導, 所以我確定本節課的難點是如何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 探索多邊形內角和的公式。

二、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課改應體現學生身心發展特點;應有利於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和發現;有利於進行創造性的教學。因此,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以下三個方面:

知識目標:

① 識別多邊形的頂點、邊、內角及對角線;

② 理解多邊形內角和公式的推導過程;

③ 掌握多邊形內角和公式的內涵及其運用。

能力目標:

① 培養學生類比歸納、轉化的能力;

② 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猜想和概括的能力。

思想情感目標:

通過體會數學圖形的美感,提高審美能力, 樹立認識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實踐的觀點。

三、教法分析

在教法上樹立以學生爲本的思想,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啓發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猜想----概括,培養學生積極思考,勇於探索的精神,充分發揮其自主能動性。

學法指導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關鍵,本節課針對學生的認知規律,指導他們動手操作、交流合作,體驗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

教學手段上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通過直觀演示,更好地實現了“數形結合”的教學,切實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四、過程設計

1、創設問題情境,引入新課

我是這樣設計問題的:

在一個平面內,把一個三角形的三個頂點固定,一邊套上橡皮筋往外拉成一條折線,該折線與三角形的另外兩邊圍成一個什麼圖形?再把橡皮筋的一邊又往外拉,再固定, 又圍成什麼圖形?……不斷地向外拉,結果圍成什麼圖形?

如果上述情況不是往外拉而是往裏推,那是什麼圖形?

在學生的回答中引出主題:今天我們來學習多邊形的有關知識.

(板書: 多邊形的內角和)。

因爲前面已經學過三角形的有關知識, 從學生熟悉的情境入手引入新知識, 更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啓發思考: 多邊形與三角形有什麼密切的`聯繫呢? 滲透了互爲轉化的思想。

2、新課學習:

(1)基本概念

我把新課的引入過程作爲本節課一條主線,各環節都圍繞着這條主線展開。

首先告訴學生:我們往外拉得到的這些圖形稱爲凸多邊形,你能給往裏推得到的多邊形起個名字嗎?怎樣區別這兩種圖形呢?把凹多邊形與凸多邊形從分割的角度來區別,指出暫時研究的只是凸多邊形。

幫助學生複習三角形的有關概念,類比得出四邊形、五邊形、… n邊形的定義,識別多邊形的頂點、邊及內角,並會表示出一個多邊形。

引入特殊多邊形之前, 先欣賞生活中常見到的豐富多彩的圖案, 讓學生體會數學圖形的美,提高審美情趣. 稱這樣的多邊形爲正多邊形,說明這種規則的、對稱的圖形非常重要,爲下一節學習用正多邊形鋪設地板作好鋪墊。

在多邊形的對角線這一概念的認識和理解上,應突出它的作用,引導學生觀察、發現,由於這種特殊的線段,把多

邊形分割成了最基本的圖形——三角形,目的是爲多邊形內角和公式的推導埋下伏筆。

(2)知識探究

爲了加深對概念的理解,領會其運用,突出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同時體現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 在知識探究這一部分,我採取以下兩個探究活動充分調動全體學生主動探索多邊形的內角和公式:

探究活動1:多邊形的對角線

先讓學生畫出四邊形、五邊形所有的對角線,再讓三個學生上黑板,分別畫出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只從一個頂點出發引出的對角線,其餘學生則在下面都畫出這三種情況,由動腦到動手,在操作中獲取知識。

思考並分小組討論以下兩個問題:①從多邊形的一個頂點出發能畫出幾條對角線?②這樣的畫法把多邊形分成了多少個三角形?

因爲多邊形內角和公式的推導就是從對角線和三角形入手的,因此,這兩個問題就顯得尤其重要。引導學生回想課前引入的過程, 圖形的轉化中對角線有什麼作用? 與邊數對比,發現什麼變化規律,歸納總結出來。

探究活動2:多邊形的內角和

這既是本節課的重點, 又是難點, 能不能從以上對角線的問題得到啓示呢? 爲了緊緊扣住主題, 前後呼應. 我先提出問題:三角形的內角和等於多少度?

四邊形的內角和呢?怎樣算出?有的學生可能會想到用量角器量一量, 或類似求三角形內角和那樣剪下來拼一拼, 有的可能馬上就看出四邊形被一條對角線分成了兩個三角形, 它的內角和就是2×180°……在肯定正確的答案和各種想法的同時,讓學生尋找出最優辦法。

七年級數學《多邊形的內角和》說課稿2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下午好,很高興有機會參加這次教學研究活動。

我的教學設計是華師大版七年級數學(下)第八章第三節"多邊形的內角和與外角和"。根據新的課程標準,我從以下七個方面說一下本節課的教學設想:

一, 教材分析

從教材的編排上,本節課作爲第八章的第三節是承上啓下的一節,在內容上,從三角形的內角和到四邊形的內角和到多邊形的內角和環環相扣,前面的知識爲後邊的知識做了鋪墊,知識聯繫性比較強,特別是教材中設計了一些"想一想""試一試""做一做"等內容,體現了課改的精神。在編寫意圖上,編者有意從簡單的幾何圖形入手,讓學生經歷探索,猜想,歸納等過程,發展了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二, 學生情況

學生上節課剛剛學完三角形的內角和,對內角和的問題有了一定的認識,加上七年級的學生具有好奇心,求知慾強,互相評價互相提問的積極性高。因此對於學習本節內容的知識條件已經成熟,學生參加探索活動的熱情已經具備,因此把這節課設計成一節探索活動課是切實可行的。

三, 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的確定

新的課程標準注重學生所學內容與現實生活的聯繫,注重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探索過程。根據新課標和本節課的內容特點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

【知識與技能】掌握多邊形內角和與外角和定理,進一步瞭解轉化的數學思想

【過程與方法】經歷質疑,猜想,歸納等活動,發展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在探索中學會與人合作,學會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體驗猜想得到證實的成功喜悅和成就感,在解題中感受生活中數學的存在,體驗數學充滿着探索和創造。

【教學重點】多邊形內角和及外角和定理

【教學難點】轉化的數學思維方法

四, 教法和學法

本次課改很大程度上借鑑了美國教育家杜威的"在做中學"的理論,突出學生獨立數學思考活動,希望通過活動使學生主動探索,實踐,交流,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尤其是本節課更是一節難得的探索活動課,按新的課程理論和葉聖陶先生所倡導的"解放學生的手,解放學生的大腦,解放學生的時間"及初一學生的特點,我確定如下教法和學法。

【課堂組織策略】利用學生的好奇心,設疑,解疑,組織活潑互動,有效的教學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大膽猜想,積極思考,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本節課的有關內容。

【學生學習策略】明確學習目標,在教師的組織,引導,點撥下進行主動探索,實踐,交流等活動。

【輔助策略】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三角形內角和向多邊形內角和轉化,突破這一教學難點,另外利用演示法,歸納法,討論法,分組竟賽法,使不同學生的知識水平得到恰當的發展和提高。

五, 教學過程設計

整個教學過程分五步完成。

1, 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首先解決四邊形內角的問題,通過轉化爲三角形問題來解決。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更進一步解決五邊形內角和,乃至六邊形,七邊形直到N邊形的內角和,都能用同樣的方法解決。學生分組討論。

3, 歸納總結,建構體系。

多邊形內角和已得出,對外角和更是水到渠成,這時要適當的總結,讓學生自己得到零散的知識體系。

4, 實際應用,提高能力。

"木工師傅可以用邊角餘料鋪地板的原因是什麼 "這既是對本節所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又是本章第一節的延伸,同時也爲下節打下了一個鋪墊

5, 分組競賽,昇華情感

四組不同難度的電子試卷,既鞏固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又使學生本節課產生的激情得以釋放。

六, 板書設計

板書本節課學生所需掌握的知識目標:即多邊形內角和與外角和定理

七, 創意說明

本節課在知識上由簡單到複雜,學生經歷質疑,猜想,驗證的同時,在情感上,由好奇到疑惑,由解決單個問題的一點點快感,到解決整個問題串的極大興奮,產生了強烈的學習激情。這時,一次有效的教學競賽活動,使學生的學習激情得到釋放,學科個性得以張揚,教師稍加點撥,適可而止,把更多的思考空間留給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