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與滅火》說課稿

作爲一名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麼去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燃燒與滅火》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燃燒與滅火》說課稿

《燃燒與滅火》說課稿1

各位領導、老師們:

上午好!我說的課題是《燃燒與滅火》。下面我將從教材、目標等環節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燃燒與滅火》是初三化學上冊第七單元“燃料及其利用”的第一節課,本單元的三節內容燃燒貫穿其中,所以學好這一節課是至關重要的。而滅火又是和燃燒緊密相連在一起的,每個同學都要掌握一定的滅火的原理和方法。而且,燃燒與滅火又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因此本節內容應該容易掌握。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認識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

2.過程與方法

參與探究活動,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培養觀察分析、設計方案、評價反思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驗探究成功的喜悅,體會化學與生活的密切關係,從而激發學習興趣;

(2)滲透“事物是一分爲二”的唯物主義觀點。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

難點:培養觀察分析、設計方案、評價反思的能力

四、說教法:

本節課通過創設情景→學生髮現問題→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實施方案→引導學生分析→歸納得出結論→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評價與反思的方法來組織教學。在教學中我注重以下幾點:

1.燃燒與滅火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學生對此已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讓他們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探究化學的奧祕,並把所學的化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科學探究的教學模式貫穿於整節課,學生通過探究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方法來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並在體驗中逐步培養探究能力;

3.注重評價在教學中的作用。本節課主要採用了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進行評價兩種評價方式,培養學生的評價能力和及時反饋教學效果

五、說教學過程:

(一)燃燒的條件:

1、情景引入:

請學生們談談生活中常中的燃燒事例。然後教師由同學們所列舉的事例導入課題。這一環節主要以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爲切入點,創設學習情景。

2、實驗探究收集證據:

先分小組學生交流燃燒的利與弊。(這裏主要是滲透“事物是一分爲二”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再鼓勵學生利用生活經驗對燃燒的條件作出猜想;然後引導學生利用生活經驗思考下列問題:

①.紙可以燃燒嗎?石頭可以燃燒嗎?

②.由此,我們可以知道燃燒需要的一個條件是什麼?

接下來分小組學生進行實驗7-1,並對實驗7-1作了改進:考慮到白磷燃燒時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對人體有害,用大燒杯罩着並放在水槽中有利於吸收五氧化二磷,減少對人體危害和環境的污染。實驗中要提醒學生記錄好實驗現象。

在這裏實驗探究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驗操作技能。實驗的改進體現了對環境的關懷,以此對學生滲透環保教育。

3、引導分析:

教師可以提問引導學生:“看到這麼有趣的現象,你有什麼疑惑呢?你能獨立解決這些疑問嗎?怎樣才能使水中的白磷也燃燒起來?”。在這裏要告訴學生“通常狀況下,紅磷的着火點是240℃,白磷是40℃”。然後學生提出問題,思考,討論,展示後教師演示實驗“用收集滿氧氣的試管罩着水中的白磷”。這樣以實驗現象爲依託,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探究欲,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能力和運用信息能力。

4、得出結論:

根據以上實驗,讓學生歸納出燃燒的條件,並強調燃燒的三個條件缺一不可。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

5、學習過程性評價:

利用燃燒的條件對個別小組的學生在實驗7-1中出現的異常實驗現象進行簡要分析、評價。使學生逐步養成對實驗進行評價和反思的習慣。

可能出現的異常現象有:1.銅片上的紅磷也燃燒起來;2.銅片上的白磷不能燃燒。

(二)滅火的方法:

1、設置情景:

圖片展示一些火災現場,利用發生在身邊的真實事例創設學習情景,讓學生認識到,燃燒如果利用不當,就會釀成火災,那麼發生火災時,我們可以用什麼方法來滅火呢?

2、引導推理:

根據燃燒的條件,引導學生推理出滅火的原理(如右圖)。這樣級培養了學生的推理能力也讓學生體會到“推理”也是獲取知識的一種手段、科學探究的一種途徑。

3、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先由教師提出問題:“現有一支燃着的蠟燭,請利用生活的經驗或根據滅火的原理,利用桌上的材料設計實驗使其熄滅”;再由學生分小組內部討論、設計好本組的實驗方案;設計好以後按照自定的方案進行實驗。(在這裏和課本上的實驗7-2不太一樣,是因爲我覺得把該實驗設計的開放一點應該可以更好的培養學生的思考、合作、和動手能力)

4、學習過程性評價:

完成實驗後,由其他小組對本組的方案進行評價。教師可以提示:“可從能否達到滅火目的、滅火速度的快慢、操作是否簡便、滅火後對可燃物的影響等方面對方案進行評價。”這樣在合作實驗、合作討論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評價意識,提高了評價能力,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

5、學習結果性評價:

讓學生以各小組爲單位,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小組內部自我評價,方式如:

我知道了:;

我還想知道:。

最後,請各小組代表展示學習完本課的心得。

我的說課結束了,不當之處,請多多指正!謝謝大家!

《燃燒與滅火》說課稿2

一、說教學總體設計理念

本節課着重體現化學學習內容的現實性,同學們從生活走向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培養學生對化學的應用意識。

二、說教材

1、教材地位及其作用

《燃燒和滅火》是人教版九年級化學教材上冊第七單元第一節的內容。在生活中,同學們熟悉燃燒的現象;在第一單元《物質的變化和性質》的學習中,同學們認識了燃燒的本質——有新物質生成的化學變化。本課題是對之前所學過“燃燒”的意義進行深入瞭解並且應用於實際之中。對高中將學習的“化學反應中能量的變化”可以起到鋪墊的作用。是知識逐步向能力轉換的一座橋樑。

2、教學目標分析

A.知識與技能:

(1)認識燃燒的條件、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2)瞭解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3)會運用相關的知識解釋和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相關問題

B.過程與方法:

通過活動與探究,學習對於通過實驗得出事實進行分析而得出結論的科學方法。

C.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合作交流意識和探索精神

(2)激發學生熱愛生活,關注社會的責任感

(3)使學生學會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去認識事物,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3、重點、難點、疑點

重點: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

難點:對着火點的理解

疑點:着火點是否可以降低

三、說教法

1.引導探究法:這節課的主要教學方法是引導探究法。中學課程標準提出科學課程應當通過科學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活動的過程和方法,還應當通過學生自主的探究等活動來實現教育目標。引導探究法能很好的體現《標準》中的思想,它不僅重視知識的獲得,而且還關注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其模式爲:創設情境——自主探究——歸納總結——聯繫生活。

2.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利用多媒體技術既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又能將探究的方案,討論的情景提前準備好,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動手、思考、討論。

四、說學情

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式往往因地、因校、因師生條件不同而異。我校是湖南省高級示範性中學,學生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實驗的動手能力強,討論的思維活躍。同學們非常適應和喜歡教師通過引導探究法傳授新知識。

我校學生對課外知識有濃厚興趣,我將教材的內容略爲拓展,增加了火災自救常識。使教學內容和社會生活相互滲透。真正做到化學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繫。在上完這節課後,我們學校還組織過學生進行火災逃生的演習。不僅使學生掌握一門逃生的技能,而且加深了大家的防火意識。這次活動還在我省電視臺新聞中報道,得到了社會的肯定和好評。

五、說學法

1.實驗探究法:通過實驗探究出滅火的原理,從探究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合作學習法:讓學生在討論交流中取長補短,培養學生的合作競爭意識。

3.自主學習法:對於較簡單的內容,同學們通過閱讀教材、聯繫生活自主學習。使學生由“學會”變爲“會學”適應了素質教育的要求。

六、說教學程序設計過程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

引入新課

1.提出問題

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燃燒,燃盡了茹毛飲血的歷史;燃燒,點燃了現代社會的輝煌。生活中處處離不開燃燒。請同學們談談生活中那些地方有燃燒的現象。

2.演示小魔術“燒不壞的手帕”

[生]回答提出的問題

[師]演示小魔術,設問“爲什麼手帕燒不壞”。導入對燃燒條件的探究。

從生活中發現化學,體會到化學無處不在;從小魔術引入課題,體會到化學的神奇。很好的激活了課堂,激發了同學們的求知慾。

燃燒條件的探究

1.探究實驗

步驟一:如下圖

步驟二:將薄銅片上的紅磷與小石頭分別放在酒精燈上加熱

2.根據實驗探究得出燃燒的條件

(1)可燃物

(2)與氧氣(或空氣)接觸

(3)達到燃燒時所需的最低溫度

三者必須同時滿足。

3.引導得出着火點的定義

[生]1.全班分爲六個小組,按照投影的步驟完成“燃燒的條件”實驗。

2.根據實驗現象一起討論燃燒的條件。

[師]積極參與到同學們的實驗探究中,指導同學們安全、正確的完成實驗。引導同學們得出正確的結論。提示步驟1能得說明什麼。步驟2又能得說明什麼。兩者相結合得出正確的燃燒條件和滅火的原理。

[生]八分鐘後每個小組派代表交流討論的結果,大家一起評出最佳的結果。

[師]鼓勵同學們的積極的動手和思考問題。提出探究時出現的小問題。避免再犯。

[生]根據燃燒的條件,思考小魔術中的手帕爲什麼燒不壞。

[師]小魔術大解密

讓學生在實踐中探索,在活動中體驗,在嘗試中感悟,從而激發了同學們對探究的熱情。

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幫助、相互交流使學生學會分享、學會合作、學會創新,感受合作帶來的成功與喜悅。

探究內容在教材的演示實驗中略有改進。增加了對不可燃物的探究。更加有利於同學們得出燃燒的條件。

根據所學的內容,解釋魔術的奧祕,同學們初嘗掌握新知識的喜悅。

燃燒的條件的應用

1.演示實驗“白磷在水中燃燒”。裝置如下圖:

2.有關煤爐的討論

(1)如果不繼續往爐子裏添柴火,爐火還能繼續燃燒麼?爲什麼?

(2)如果把爐門關得嚴嚴的、一點氣也不通,爐火還能繼續燃燒麼?爲什麼?

(3)如果把爐里正在燃燒的柴夾出來,柴還能繼續燃燒麼?爲什麼?

3.利用燃燒的條件,思考怎樣燃燒會更旺呢?可舉出具體的實例。

[師]瞭解了燃燒的條件後,思考怎樣能使剛纔實驗中水裏的白磷燃燒呢?

[生]積極思考回答問題

[師]演示實驗“白磷在水下燃燒”。

[生]根據燃燒的條件討論後回答第2題和第三題。

1.改進演示實驗優點:向水中通入氧氣,硬紙片不能很好的固定白磷,白磷四處遊動,不能和氧氣很好的接觸。可以用一個螺帽代替硬紙片,白磷能和氧氣很好的接觸。並且能清楚的觀察到燃燒的現象。

2.從化學走向生活。利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加深對燃燒條件的理解。

3.在新知識的運用中形成發展的知識結構。培養了同學們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

滅火的原理和方法的探究

1.實驗探究

用盡可能多的方法將燃着的蠟燭熄滅。並思考爲什麼該方法有效。

2.根據實驗探究得出滅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

(2)隔絕氧氣(或空氣)

(3)使溫度降到着火點以下

三者任滿足其一。

[師]燃燒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方便。但控制不當將演變成無情的火災。同學們例舉生活中的燃燒時,有人就提到了火災。

[多媒體展示]衡陽11.3特大火災。有20名消防隊員壯烈犧牲,11名消防隊員光榮負傷,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消防官兵撲救火災傷亡最慘重的一次。

[師]我們應掌握有效的滅火方式,將火災的損失降到最低。滅火的方法有哪些,其原理是什麼?

[生]1.分爲六個探究小組進行實驗探究。

2.完成教師所給的表格

[師]積極參與到同學們的實驗探究中,發現他們的問題,給予適當的提示,讓整個探究過程順利進行。

[生]8分鐘後,派一個代表交流討論結果。其他同學可以補充和完善。

[師]鼓勵各組的實驗方法。歸納總結出正確的滅火原理。

以衡陽特大火災過渡到燃燒有利還有弊。使學生學會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去認識事物,學會一分爲二的看待事物。

給定實驗目的`,請同學們自主設計實驗。開放式的探究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實驗能力。

分組合作,進一步加深了同學們的合作精神,培養了大家的默契,爲以後的探究學習打下基礎。

滅火的原理和方法的應用

1.生活中遇到下列情形應該怎樣滅火,其原理是什麼?

(1)炒菜的鍋起火了;

(2)做實驗時,不慎碰倒酒精燈,酒精在桌上燃燒起來;

(3)由於電線老化,短路起火;

(4)鄰居吸菸,不慎引燃被子發生火災;

(5)森林在打雷閃電時起火。

2.油田起火,採用降低其着火點的方法將其熄滅是否可行。爲什麼?(本課疑點)

3.瞭解幾種常見的滅火器的滅火原理和滅火範圍(見教材127頁)。分組做“人人都當消防員”的實驗。

[生]根據滅火的原理完成第一題、第二題。

[師]“着火點是否可以降低”是本節課的疑點。可將着火點比喻成鐵、銅等物質的密度。不同的物質密度不同。密度是物質固有的物理性質,不能隨便降低。

[生]1.自學瞭解幾種常見的滅火器

2.分組做簡易滅火器滅火的實驗(如圖),人人都當消防員。

1.將理論用於實際,鞏固滅火的原理。情感上認識火災是可以控制的,掌握有效的滅火方法能防止發生火災。激發學生熱愛生活,關注社會的責任感。

2.以提問的形式提出本節課的疑點。形象的比喻使同學們更容易接受着火點不能降低。

3.根據教材步驟,自主完成滅火實驗。學生感到學有所用的喜悅。

掌握易燃易爆安全知識

1.瞭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2.認識一些與燃燒和爆炸有關的圖標

[師]火災無情,滅火不如防火。

[生]1.瞭解爆炸威力後,積極主動的自學“易燃易爆安全知識”。

2.認識圖7-12的圖標表含義

3.聯繫生活,思考應當在哪些地方張貼這些圖標。

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引導學生更關心生活,關注消防安全。

火災自救常識

看影片學習“遇到火災如何自救”

[生]認真看影片。遇到火災,學會自救。

學會一門自救常識,激發同學們對化學學習的熱情。

總結

總結本課的重點

1.燃燒的條件

2.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生]一起回顧兩個重點的內容。

根據學生的認知結構,總結本課的重點。同學對本課的重點由短時記憶過渡到有效的`長時記憶。

作業

電影院、學校、幼兒園、網吧等地是人口密度較大的場所,一旦發生火災損失慘重,請任選一地,根據其特點,設計預防火災的方案或考察該場所的預防火災的方案。(包括萬一發生火災時需要採取的滅火和自救措施)

《燃燒與滅火》說課稿3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很高興能有機會和同行在一塊交流學習,這是一次難得的化學盛宴。今天我在這兒給大家彙報的課題是《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第一節的說課部分。版本是廣東教育出版社。下面我從三個方面給大家來彙報。

一,我對教材的理解

燃燒與滅火是研究化學變化與能量的章節中具體直觀體現,本節內容與日常生活生產聯繫較多,課題對學生親切又熟悉,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是學習本節內容的基礎。因此,在對本節教學資源的選取上注重源於生活,這樣,老師在此基礎上的情景創設,易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便於指導學生提煉出本節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瞭解燃燒和燃燒的條件、、緩慢氧化和自燃現象,知道它們與燃燒之間的區別和聯繫。

⑵瞭解物質燃燒條件的探究過程與方法。

⑶通過活動與探究,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合作與交流能力,在學生體驗科學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2,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實驗,探究燃燒的條件。

②,能用化學科學知識解釋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燃燒現象。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⑴學習對獲得的事實進行分析得出結論的科學方法。

⑵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⑶使學生逐步瞭解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外因只有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

重點難點

重點:物質燃燒條件

難點:燃燒條件的實驗探究

由以上對教材的分析,在本節課堂教學中,我注重課程內容要面向學生、面向生活、面向社會,在課堂實施中注意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在此基礎上談一談我對本節課的初步設想。

二,我的教學構想

考慮到學生對本節內容的熟悉、感知程度,考慮到初中學生好奇、好動、好強的心理特點,並且這幾年隨着新課改的層層開展,學生有一定的探索、研究問題的能力。因此在解決本節課燃燒的條件重點問題上,主要採用啓發、實驗探究的教學策略。通過設置問題任務,創設情景,鼓勵學生積極動腦、動手、參與、合作,給每位學生提供廣闊的學習、展示的空間,力求讓學生在和諧、愉快的氛圍中進行研究學習,體驗到學習科學的樂趣。

在此後的消防安全教育中,則通過多媒體採用討論、談話法等來增強學生消防安全意識在本節課堂教學中,注重指導學生實施“五字方針”:聽、思、說、議、樂。

聽──聽得明白;思──敢思會思;說──表達完整;議──學會交流;樂──樂於探究。

下面讓我們一起沿着這條主線,通過四個環節來向大家展示我的第三個問題“我的教學過程”。

三,我的教學過程

環節1:總結出燃燒的概念。通過讓學生回顧以前學的舊知識(物質在氧氣中的燃燒)來建構新知識,得出燃燒的概念。

環節2:探究燃燒的條件。這裏通過三個分組對比實驗,這三個實驗分別是:

(1)水與酒精對比實驗。通過此實驗讓學生得出燃燒的第一個條件,燃燒需要可燃物;

(2)室溫中的鎂條與點燃的鎂條對比實驗,通過此實驗讓學生得出燃燒的第二個條件,溫度要達到可燃物的着火點

(3)蠟燭的正常燃燒與被燒杯罩住之後的燃燒對比實驗。通過此實驗讓學生得出燃燒的第三個條件,可燃物要與氧氣或空氣接觸;。由以上三個實驗,得出燃燒的三個條件。

在這裏,由在教師指導下的共同探究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合作與交流的能力。

環節3:進一步認識燃燒的條件。本環節通過讓學生觀察分析白磷與紅磷的燃燒演示實驗,讓學生對燃燒的條件有進一步明確、清晰的認識,這樣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此時,教師展示象徵燃燒條件的火三角圖片,讓學生對前面所學知識進一步昇華與沉澱,認識到燃燒的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環節4:進一步鞏固燃燒的條件,特別設計了少量的練習題

本節課所選材料,基本上都是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物品,幾支蠟燭,幾根火柴,幾塊水泥塊,都取自於我們身邊看似不起眼、不經意的東西。通過在課堂上的演繹、變化,實現了由現實生活向科學世界的迴歸,讓學生感到化學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科學並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樣遙不可及,只要我們積極思索,敢於創新,勇於實踐,我們的每一位學生都會是小小科學家。

以上是我對燃燒條件這節課的理解和設計,不當之處敬請各位評委老師多提寶貴意見。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