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自然環境說課稿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什麼樣的說課稿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國的自然環境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國的自然環境說課稿

各位評委,大家好,我今天說教材的內容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級上冊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境》,我將在以下方面對本章教材進行研說。

一、說課程標準:

本章在《地理課程標準》中有明確的要求,過程與方法要求嘗試用已學習過的地理概念、原理,對地理事物作出分析、判斷;情感態度目標則是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的增強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知識與技能提出三點要求:一是“運用中國地形圖,說出我國地形、地勢的主要特徵”;二是運用資料說出我國的氣候的主要特徵及影響因素;三是在地圖上找出我國的主要河流並說出長江黃河的概況。所以在課標的把握上,我把重難點問題劃分爲三個層次,即:記住、理解、知道。記住:中國的地勢特點和氣候的特徵;理解:地形的特點、氣溫降水的差異以及氣候的影響和河流的水文差異以及長江黃河的水文特點;知道山脈的走向、氣候對生活的影響和水系的概念。

二、說編寫意圖和編寫體例。

編寫意圖:教材爲中國地理總論第二部分部分,宏觀系統的闡述了中國的地理環境中的自然環境部分,屬自然地理範疇。在教材的編寫上,體現了新的教學理念,即學習有用的地理,促進學生的終身發展。在教材的.編排上,能夠以學生爲本,旨在培養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最後使學生樹立“人地關係”的和諧發展的意識。

編寫體例:每章內的各節都由正文—圖例—閱讀—活動組成。正文與課標相吻合;圖例則是以圖代文、以圖釋文;閱讀則是正文的補充與拓展,豐富學生的視野;而活動則是爲了構建知識體系,且多爲生產、生活相關的案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任務是:啓發—指導—評價;學生的任務是:思考—活動—結論;最終使學生樹立“人地”和諧發展的意識。

三、知識邏輯結構:

地理的學習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習地理的能力,例如:地勢特點的學習可以培養學生閱讀地形圖的能力;討論我國山區發展的優劣勢,可以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對於各個農業帶農業生產差異的探究,可以增強學生的對比分析能力;而分析我國氣候的成因及解釋,可以有效的增強學生的地立法思維能力;對於內流河和外流河劃分,可以增強對地理事實的闡釋能力。而整章知識相互關聯,可以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整合能力。

四、知識整合

本章學習中國的自然環境,既可縱向與七年級上冊《亞洲的自然環境》進行教學整合,亞洲的地勢中間高四周低,河流發源於中部,流向四周海洋,而我國位於亞洲的東部,受其影響,地勢西高東低、河流多東流入海。本章又可橫向與本冊數其他各章進行整合,自然環境影響人口分佈、交通、農業部局和經濟發展。本冊書又是學習八年級下冊中國區域地理的基礎,理論上可將一些知識整合講解,例如:《黃河的治理》可整合《黃土高原》,《長江的開發》整合《長江沿江地帶》。

五、說教學建議

在本章的學習中,可歸納六點教學建議,我將逐一爲大家介紹:

1、立足生本,讀圖探究: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爲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立足生本,開展以小組爲單位的地理讀圖探究,在關注每一個學生個體的同時,給了每一個學生均等的發展和提高的機會。生本教育使學生主動學習、學會學習,離開了教師依然會學習。而生本理念下的讀圖探究,也是將學生帶到了地理學習的高速公路的入口處。

2、運用表格,對比學習

3、運用視頻、複雜問題簡單化

4、地理順口溜,好記又有趣

5、運用版圖,章內知識整合

6、利用景觀圖片,分析景觀差異。

六、考點分析

1、地形與地勢:主要是以選擇題和綜合題的形式出現,考察我國的地形特點、山脈地形區的分佈。

例1:20xx年黑河地理結業試卷18、下列屬於第二、三級階梯分界線的一組山脈是()

A.、天山—陰山B、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峯山C、長白山—武夷山D、崑崙山—秦嶺

例2:20xx年黑河地理結業試卷45、讀下列地形圖,寫出圖中代表字母的地理事物的名稱

2、氣候多樣、季風顯著:主要考察氣溫降水的差異、氣候的分佈及原因,特別是“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例:20xx年黑河地理結業考試39、秦嶺—淮河一線是() A、1月1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B、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C、是我國南方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D、是我國溼潤地區與乾旱地區的分界線例:20xx年黑河地理結業考試

填空題44、受海陸位置的影響,我國的降水量由東南沿海像西北內陸遞減。3、衆多的河湖:考察長江、黃河的概況、利用價值、治理方法。

例:20xx黑河市地理結業試題

以上是我對本章知識一些淺顯的認識,請各位評委予以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