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五年級數學說課稿三篇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五年級數學說課稿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五年級數學說課稿三篇

五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一個數除以小數》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二個內容。小數除法是繼整數除法、分數除法之後數的除法的又一次擴展,分爲一個數除以整數和一個數除以小數兩種情況。“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重點,又是難點,它在計算教學中處於關鍵地位。它是綜合性最強的計算,包含了商不變的性質、小數的基本性質、試商的方法,還有商中間有零的除法、商末尾有零的除法,爲以後的小數四則運算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教材通過設置生活情境,引出問題,學生產生認知衝突,激發學習興趣。教材在編排時重點突出運用商不變性質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將新知轉化爲舊知。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理解並掌握一個數除以小數的算理和計算方法。教學難點是讓學生理解“被除數的小數點位置的移動要隨着除數的變化而變化”。

二、說學情。

小數除法是小學數與代數當中的一個重難點。五年級的學生雖然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抽象思維,但是仍然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對這一內容學習比較困難。但是他們已經基本掌握了數的運算方法,特別是這之前已經學習了整數除法運算,對除法的運算法則和小數點的移動規則已基本掌握,對商不變的性質也有所瞭解。這些都爲小數除法奠定了基礎。而且在前幾個課時已經學習了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這將更有利於一個數除以小數的學習。

三、說教學目標。

1、理解並掌握一個數除以小數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筆算。

2、經歷將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的推導過程,能正確運用豎式進行一個數除以小數的計算。

3、培養學生分析、轉化和歸納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說教學重難點。

掌握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法則,並能應用法則進行計算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但是由於五年級學生分析、推理能力的有限,理解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進行計算的算理成爲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五、說教法。

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過程,啓發學生自主性學習,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有效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提高學生素質。根據這樣的原則和所要完成的教學目標,併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採用如下的教學方法:

(1)創設情景法。利用猴子分桃子的故事,不但激發了學習興趣法,而且爲新知做了很好的鋪墊,複習了商不變的性質。

(2)觀察發現法。學生通過觀察算式發現其與新知識的不同之處,進而因出這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即除數是小數的除法

(3)合作探究法。教師通過設疑,引導學生合作學習,逐步啓發學生利用遷移,明確轉化原理來解決問題,理解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法則的算理是“商不變的性質”和“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後就用“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計算法則進行計算。

(4)練習鞏固法。力求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六、說學法。

本節課注重調動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索,儘可能地增加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可以進行了以下學法指導:

(1)觀察分析:讓學生要學會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2)探究歸納:讓學生通過探究歸納出如何用轉化的策略解決問題,明確應用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要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以及商不變的規律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3)練習鞏固:讓學生知道數學重在運用,從而檢驗知識的應用情況,找出未掌握的內容及其差距。

七、說教學過程。

我將這節課的教學分爲六個環節

1、導入。

這節課我採用猴子分桃子的故事導入,利用猴子分桃子的故事,不但激發了學習興趣法,而且爲新知做了很好的鋪墊,複習了商不變的性質。

2、創設情境,引出問題。

我將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情境圖(編中國結),讓學生觀察主題圖,拋出問題“同學們,仔細觀察圖,你可以得到哪些數學信息?”,“你從這些數學信息當中可以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學生提出“總共可以做多少箇中國結?”,要求學生解決這個問題。課程標準指出,要從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或現實出發,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設置這個情景把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繫起來,讓學生備感熟悉和親切,併產生要解決問題的熱情和衝動,使學生處於主動探索知識的最佳狀態。

3、合作探討,發現算理,歸納方法。

當學生列出“7.65÷0.85”這個算式時,學生髮現這個式子是新知識,學生產生認知衝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這就是這節課的教學重難點,我將設問引導學生把這個新知轉換成舊知,並讓同學們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讓小組彙報討論結果。

(1)利用換單位將除數轉化成整數來算。

(2)根據商不變性質把除數和被除數同時擴大100倍來進行計算。之前的複習導入爲這裏的學習埋下伏筆,學生很容易聯想到這個方法,所以在學生自主發現的基礎上,重點引導學生理解爲什麼要把除數和被除數同時擴大100倍,目的是爲了把除數0.85轉化成整數,另外還要引導學生重點理解爲什麼被除數和除數要擴大相同的倍數,目的是爲了不改變原題的商。在學生理解算理後,我將向學生講解豎式的書寫格式並且引導學生照樣試一試把豎式補充完整,使學生不僅明白轉化過程;又掌握了規範的豎式書寫格式。最後,讓學生總結歸納算理及計算方法。這樣的設計避免了灌輸式的教學,在探究新知時,先給學生提供思維方向,即能否用學過的知識去解決,然後又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思考空間,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對比、聯繫舊知,適時點撥,不斷嘗試不同的數學活動,將“轉化”這一數學思想滲透於教學之中,放手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解決問題,使學生算法多樣化中細細體會這一數學思想,從而總結歸納出計算方法:一看、二移、三算。

4、鞏固練習。

例題講解之後,我將安排學生做練習題,並及時糾正。以此檢驗學生學習的效果,讓學生鞏固強化算理,同時還可以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5、達標測評。

由基礎訓練和拓展應用兩部分組成,全體學生必須完成基礎訓練部分,優生完成拓展應用。

當堂測評。

6、結課。

在將要結束課時我問學生“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由學生進行總結和互相補充,教師只做適當點撥。以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鼓勵學生從數學知識、數學方法和數學情感等方面進行自我評價。接着問學生你還有疑問嗎?通過學生的回答全面的瞭解了學情。

八、說板書設計。

一個好的板書設計應該是簡潔明瞭、整潔美觀,突出重難點,能夠對學生理解知識有一點的強化作用。因此,我設計的板書爲在黑板中央出示課題,下方出示“7.65÷0.85”這個算式,在這個算式的下面爲計算這個算式的豎式。

九、說教學得失。

一堂好的課不在於設計的多麼新穎另類,而在於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儘可能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讓學生在快樂中能夠掌握知識。我設計的這堂課雖然不夠新穎,但是通過學生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提高了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樂趣,充分體現了教師是引導者,學生是主體的教學新觀念。

通過教學我認爲我做到了以下幾點:

1、很好的完成了教學目標,學生都能正確的掌握除數是小數計算方法。

2、做到了遷移、類比的數學學習方法,讓學生能更好地進行學習新知。

有以下兩方面沒有做好:

1、在教學時對學生現有知識掌握度估計過高,導致課堂鬆懈。

2、應該注意學生的學情,根據學生的實際來輔助學生學習,使所有學生學有所獲。

3、時間把握不夠好,後面有些緊張。

五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㈠. 教學內容: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解簡易方程第五課時:“解方程”(課本第58-61頁,例1—例4)

㈡. 教材所處地位:本節是學習解方程的方法與應用,它起着承前啓後的作用。

㈢. 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應用四則運算各部分之間的關係解方程。

教學難點:讓學生掌握檢驗方程的方法以及相關的表達術語。

㈣. 教學目標:。

1、掌握應用四則運算各部分之間關係解方程的方法,並會檢驗。

2、瞭解教材中應用等式性質解方程的方法,作爲必要補充。

3、培養學生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的意識。

二、說教法

根據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準備在教學過程中,採用導---探---練三步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和敢於質疑,引導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動 口,重點分析研究方程式的數量關係,讓學生根據應用題的題意列出正確的數量關係式。並以多種形式鞏固練習,使學生變苦學爲樂學,把數學課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

三、說學法

通過運用四則運算各部分之間的關係解方程。

四、說教學程序

(一)、導入新課

通過前兩節課的學習,我們對方程已經有了初步的瞭解,那麼請同學們回答下面幾個問題:

1、什麼是方程?

2、什麼是方程的解?

3、什麼是解方程?

4、判斷下面兩個式子是不是方程。

5+x>6 x+12=16

想一想x+12=16的解是多少?

但不是所有的方程的解都是能靠思考得出來的,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系統的方程解法。首先我們來複習一下四則運算各部分之間的關係。

(二)、講授新課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隨着氣溫的驟然下降,冬天的腳步離我們越來越近了,生活在北方,冬季的取暖可是個大問題,這不,經營煤炭的張叔叔又在開始忙着計算了。

預計今年的煤炭銷售量大約是300噸,可是庫存僅有180噸,想要滿足供應,還要運進多少噸煤炭?

思考:題中有幾個數量,它們之間是什麼關係?如果假設還要運進的噸數看成x,怎麼用方程還表示這其中的關係?

180+x=300

教師演示這個方程的解法,並檢驗。

想一想:還有其他的方程列法嗎?

300- x=180

學生同桌合作完成。

2、小組合作學習

①如果每輛貨車能運煤10噸,要想把這120噸煤一次運完,要多少輛車?

②一個運煤的車隊,去掉派出的10輛車,還剩16輛待用,這個車隊一共有多少輛車?

每個題都有兩種表示數量關係的方法,試着列方程解答。

3、節約能源,思想教育

隨着煤炭、汽油等能源的價格在逐漸攀升,人們把目光都集中在新型能源——太陽能的身上,據統計,一個普通的太陽能用戶,相當於每個月節約用電費用20元,那麼一年將會節約多少元錢呢?

4、瀏覽教材

我們所用的教材所呈現給我們的解法是依據等式的性質,讓我們一起快速地瀏覽教材,瞭解另外一種解方程的方法。

5、鞏固練習

完成58面“做一做”的兩個練習題。

(三)、課堂小結

方程,對於我們來說,這是一種全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和我們以前學習的算術解法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同學們要勤加練習。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嗎?

五、教學反思

1、教材所呈現的方程解法不利於學生整體上掌握所有類型方程的解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還是引導學生根據四則運算各部分之間的關係組織教學,而把教材當作了必要的補充。

2、學生的分析數量關係的能力相對較差,對於我認爲非常簡單的數量關係居然無法表達清楚,也不能快速地用方程來表示,說實話讓我有些措手不及了,他們在課堂上的表現太出乎我的意料了。學生的這種分析問題的能力必須要儘快提高,否則在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將會是越來越大。

五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專家、評委老師們:

大家好!

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青島版)五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信息窗4的內容:《連續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問題》。

連續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問題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求幾個幾分之幾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計算,及“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通過解決實際問題教學分數連乘法,既爲學生提供練習分數乘法計算的機會,又爲學生學習分數連除以及乘除混合運算作了準備。

根據對教材的分析,並結合課標的要求,我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制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爲: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連續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問題的數量關係,掌握分數連乘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

(2)讓學生在“用數學”活動中,學會收集、選擇和加工信息,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在共同探討中培養合作意識。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和掌握連續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問題的數量關係,並能正確地進行計算。難點是用分數連乘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充分利用“數形結合”的方法,化抽象爲直觀,把計算學習和解決問題有機結合,並注重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引導學生理解數量關係,是突破本課重難點的關鍵所在。

教學方法:

五年級學生的思維處於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他們已有了一定的抽象邏輯思維、觀察比較、分析綜合的能力,創造性成分也比中年級有所增強。

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和認知發展水平,本課教學中我主要採取數形結合的方法,藉助線段圖幫助學生分析數量之間的關係,使直觀教學與抽象概括有機結合,掌握連續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計算方法。基於以上認識,在本節課教學中主要採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以教材的情境設計爲依託,結合學生自身的生活經驗爲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引起學生對連續求一個數的幾分這幾問題的關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問題意識。

(2)“探究--研討”法:當學生提出問題後,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形成技能。

(3)數形結合法:連續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內容比較抽象,理解和掌握有一定難度。教學中採用數形結合的方法,利用線段圖把抽象的知識與具體的圖形聯繫起來,從而有效降低教學的難度,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五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節課主要是通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過程,理解概念掌握規律並形成知識和技能,以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由於連續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分的問題中有兩個單位“1“的量,預計學生在分析問題時會把兩個單位‘1”混淆,因此在教學中要特別重視解題思路的教學,分析題意時讓學生反覆說每一步是把誰看作單位一在算什麼,使其在理清數量關係的前提下進行思考,達到理解掌握的目的,提高課堂效率。

教學過程:

本節課主要設計了五個教學環節。

一、回顧舊知,導入新課

課堂伊始,我就讓學生先做一組尋找單位“1”的練習題:

(1)白羊的只數是黑羊的3/8。

(2)梨重量的1/5和蘋果的重量相等。

然後又設計了給上兩題補充一個已知條件口頭提出問並解答的練習:。

(1)有40只黑羊,白羊只數是黑羊的3/8。……

(2)梨重量的1/5和蘋果的重量相等,有40千克梨,………

這節課我們就繼續利用單位“1”來解決更多的問題。

這一環節中兩個練習題的設計,有層次有梯度的複習了有關單位“1”的知識內容,目的是讓學生熟悉單位“1“,爲學習新知做好鋪墊。新課導入乾脆、利索、自然,使學生帶着濃厚的興趣參與到新知的學習中去。

二、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出示課本情境圖:裝一個紅沙包需要60克玉米。裝一個綠沙包所需的玉米是紅沙包的3/4。裝一個黃沙包所需的玉米是綠沙包的7/9。根據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教師根據學生提問板書:

(1)裝一個綠沙包需要多少玉米?

(2)裝一個黃沙包需要多少玉米?然後問學生:解決這兩個問題哪一個稍複雜一些?爲什麼?

從生活情境入手導入新課,既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又使學生初步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