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師德朗誦稿

師德是什麼?師德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和行爲準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幼兒教師師德朗誦稿,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教師師德朗誦稿

  幼兒教師師德朗誦稿篇一:

桂花開了,

你會和孩子一起去聞那風中瀰漫的花香嗎?

柳樹綠了,

你會和孩子一起去看那如煙的柳條和春風戲舞嗎?

蒲公英開放了

你會和孩子一起去吹開那夢中的心願嗎?

秋天到了

你會和孩子一起在秋風秋葉中起舞嗎?

會,我們會!因爲我們都是幼教人!

我們會用愛心串起千家萬戶,

會用責任心啓迪顆顆童心,

會用信心璀璨一方天空。

雨露、陽光、桃李芬芳,

啓萌是一個大家庭,

我們爲了同一個目標,

同一個信念匯聚在一起。

展露自己的才華,實現個人的價值,

體驗教育的快樂。

我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

面對着無暇的心靈,我的世界無憂無慮。

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每天做着心愛的事,我的世界充滿了愛。

我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

天使們以爲我高大無比,我是小天使的偶像。

我是一塊雨花石,

——只有沉在水中,才能顯露本色。

我是一顆小沙礫,

——只有在河蚌中孕育,才能光潤閃爍!

我是一束煙花,

——只有在夜色中綻放,才能絢麗奪目!

我們是一羣可親可愛的人,

我們有着共同的真心、童心和愛心。

親愛的朋友們,

幼兒園教師的生命是美麗的,

那是因爲孩子的世界充滿着希望。

讓我們用愛的陽光去普照這些幼小的心靈,

做每一個孩子心中永遠美麗的媽媽!

  幼兒教師師德朗誦稿篇二:

一百種語言讓我以新的視角解讀兒童文化

孩子有一百種語言,一百雙手,一百個想法,一百種思考、遊戲、說話的方式,一百種傾聽、驚奇、愛的方式,一百種歌唱與瞭解的喜悅……在瑞吉歐人的眼裏,兒童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是社會的一分子,是社會文化的參與者,是人類歷史舞臺的演出者,同時也是自己文化的創造者。瑞吉歐的教育告訴我們:要尊重兒童自己成長的權利,尊重他們自己創造文化、適應同伴羣體文化的權利。

記得在一次“娃娃家”的區域活動中,我班有個小男孩,既不想當爸爸,也不想當寶寶,更不想當爺爺等任何一個男性的角色。我本想去幹涉,告訴他社會角色的分工,但想起瑞吉歐的教育理念,想起孩子的一百種語言,我停止了行動,以旁觀者的身份觀察這個遊戲羣體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這時,聽見一個小女孩說:“女孩才能當媽媽,男孩要當爸爸,要不你就當爺爺。”這個小男孩不同意:“我只當媽媽”。這個女孩又強調“女孩才能當媽媽”。又有幾個孩子加入了討論,他們讓要當“媽媽”的男孩子說一說,媽媽都應該做什麼?這個小男孩說:“媽媽要燒飯,要洗衣服。”“那爸爸做什麼?”“不知道。”“我爸爸會和我下棋。”“我爸爸會燒菜。”“我爸爸也會洗衣服。”其他的男孩子七嘴八舌地講他們的爸爸都在做什麼。原來,爸爸也有這麼多的事情要做呀。小男孩同意讓小女孩當媽媽。由於他缺少與爸爸一起生活的經驗,不知道爸爸該幹什麼,經過同伴之間的討論,他獲得了以前沒有的社會經驗,同時他也認同了這個同伴羣體文化:“女孩子要當媽媽,男孩子要當爸爸”。正是基於相信孩子是有學習能力的,相信他們能夠自己解決問題,正是基於尊重孩子自我成長的方式,我纔沒有盲目“指導”。孩子的一百種語言讓我明白,要學會傾聽,要尊重並相信兒童,要從新的視角解讀兒童,解讀兒童文化。

一百種語言讓我以“夥伴”的方式傾聽兒童聲音

一百種語言告訴我,教師的重要角色就是傾聽孩子。“關注孩子,並以行動來傾聽他們的聲音,是教師角色的.核心。”傾聽孩子就是尊重孩子,就是關注孩子,就是讓孩子敞開心扉表達意見,這也是孩子與教師對話的最好方式。“傾聽”不僅是一個詞,它還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是一種態度。聽,要調動所有感官;聽,是把時間分給別人,聽別人說話,同樣別人也會把時間分給你,聽你說話。傾聽是對孩子的尊重,是對孩子表達自己意見的尊重。

在一次區域活動中,我以客人的身份,叩響了娃娃家的門,孩子們熱情地招待我,有的拿水果,有的拿點心,婷婷給我拿了一個“冰淇淋”,高興地對我說:“老師,你吃。”這時,娃娃家一個很少說話、性格內向的小男孩明明一把奪過“冰淇淋”,對婷婷說:“不能給老師吃。”婷婷和娃娃家的孩子都很吃驚。我也愣了,是我哪裏做錯了,讓明明不開心了?還是他不喜歡我參與他們的遊戲?我想聽聽明明是怎麼想的,於是我蹲下身來,輕輕地拉着他的手詢問:“爲什麼不給老師吃呢?”明明低着頭小聲地說:“媽媽說,吃涼東西會肚子疼。”原來明明是怕老師肚子疼,是出於對老師的愛而不讓老師吃。我很感動,孩子行爲的背後都是有原因的,只有善於傾聽才能打開孩子內心世界那一扇門;只有善於傾聽才能發現孩子思想的閃光點和那無限的創造力;只有善於傾聽孩子,才能更加了解孩子,才能瞭解孩子的興趣和需要,才能爲孩子的發展創造更加豐富的學習環境。

一百種語言讓我以“參與”的方式支持兒童探究

瑞吉歐教育告訴我們,教師是孩子的夥伴,要以平等的方式參與、支持孩子的活動。瑞吉歐人喜歡一種隱喻,即接住“孩子拋過來的球”。教師與幼兒的關係是完全平等的,教師要聽、關注孩子,並且以真誠的態度與孩子對話,就像一起參加乒乓球遊戲一樣,一方把球拋出去,另一方把球接回來,然後再把球拋給遊戲對方。雙方是平等的合作關係,雙方都是主體,彼此沒有地位的高低差別。

無論是在集體教學活動,還是小組區域遊戲,我都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們一起討論,每一次主題活動都充分尊重他們的意見。區域遊戲時,我和孩子們一起編織美麗的王冠,一起就建築區如何建築展開討論。在搭建了高樓和街道後,我們討論街道上都有什麼;有了汽車,孩子們就要搭建紅綠燈,有了紅綠燈,孩子們就想到了高架橋;又想到了汽車如何從高架橋下來纔不會撞車。我和孩子們一起解決一個問題後,再延伸到下一個問題,就這樣,我們把建築區的活動不斷地引向深人。活動結束後,孩子們的思維更活躍了,想法更多了,我們之間的信任和合作更加融洽了。

一百種語言讓我以“鼓勵”的方式接納兒童差異

一百種語言告訴我們,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對待每個孩子我們都要以平等的態度給予充分的尊重和理解,無論是貧窮還是富有,無論是開朗還是內向,無論是活動的主動發起者,還是在一旁默默的旁觀者。教師要尊重他們不同的個性,同時根據他們的需要給予鼓勵、給予支持。

敏敏是一個不太引人注意的孩子,剛上幼兒園時,不哭也不鬧,吃飯、睡覺都很好,不和小朋友爭執也不參加遊戲,每次都是按照老師要求的去做,她總是安安靜靜的。在一次室外活動中,我和小朋友們一起玩丟沙包的遊戲,很多孩子都在我的周圍跑來跑去,很開心地玩着。他們願意和老師一起遊戲,願意老師跟他們一起跑呀躲呀,只有敏敏站在旁邊一個人拿着沙包,笑着看着我們。我隨手將沙包丟到了她的身上,並對她說:“敏敏快跑呀,沙包要打到你了。”她只是衝着我笑笑,並沒有參與遊戲的願望。我用鼓勵的眼神望着她,又說了句:“敏敏,快跑啊,沙包又過來了。”這次她沒有退讓,也慢慢地跑了起來,參加到我們的遊戲中。事後我總結,其實敏敏也很想參加我們的活動,只是她膽子小,缺少主動性,當她知道老師也能注意到她並喜歡和她遊戲的時候,她就願意參與進來。一百種語言讓我以“朋友”的身份參與到孩子們的活動中,既能鼓勵那些膽小的孩子,同時也給更多的孩子帶來了快樂。老師就應當有一顆博愛的心,尊重、接納、鼓勵每一個需要幫助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