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k的發音方法

漢語拼音是一種輔助漢字讀音的工具。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漢語拼音k的發音方法,歡迎大家的閱讀。

1,從發音部位來看:k屬於舌根音(舌根、軟齶)

2,從發音方法來看:

k屬於塞音:成阻時,發音部位閉塞,堵塞鼻腔的通路;持阻時,發音器官緊張用力,氣流受阻;除阻時,氣流衝破阻礙,迸裂而出,爆發成聲。普通話共有6個塞音:b、p、d、t、g、k。

h屬於擦音:成阻:發音部位接近,留下窄縫;持阻:發音器官緊張,氣流從窄縫中擠出,摩擦成聲;除阻:發音器官兩部分完全離開,恢復原狀。普通話中有6個擦音:f、h、x、sh、r、s。

(發音方法:

按氣流受阻和克服阻礙的方式可以分爲三個階段:

成阻(音首)——阻礙的形成。發音器官的兩部分開始閉合或接近,形成阻礙。這是一個作勢階段。

持阻(音幹)——阻礙的持續。發音器官緊張,氣流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礙,或者完全被堵塞不能出來,或者從發音器官的共鳴器(口腔或鼻腔)徐徐流出。只要發音器官保持緊張,呼氣不停,阻礙就一直持續。這是構成輔音的主要階段。

除阻(音尾)——阻礙的消除。發音器官的.兩部分離開,阻礙消除,發音器官停止緊張,恢復到原來的位置,這是發音的結束階段。)

3,根據聲帶是否振動:h k都屬於清音

拓展內容】

《漢語拼音 i u ü》的發音方法

發 i 時,開口度小,兩脣呈扁平形,上下齒相對(齊齒),舌尖接觸下齒背,使舌面前部隆起和硬齶前部相對。

發 u 時,開口度小,兩脣呈扁平形,上下齒相對(齊齒),舌尖接觸下齒背,使舌面前部隆起和硬齶前部相對。

發 ü 時,開口度很小,雙脣攏圓留一小孔,舌頭向後縮。

ü 的發音和 i 基本相同,只是嘴脣撮成圓形,略向前突出,舌尖抵住下齒背。

gkh漢語拼音發音方法

發 g 時,舌根擡起,頂住軟齶,感覺不到氣流衝出,發的音跟小鴿子的“鴿”相似。

發 k 時,舌根擡起,頂住軟齶,衝出的氣流比較強,發的音跟小蝌蚪的“蝌”相似。

發 h 時,舌根靠近軟齶,氣流比較弱些,發的音跟喝水的“喝”相似。

漢語拼音 zh ch sh r發音方法

發 zh 時,舌尖翹起,抵住硬齶前部(上牙牀後面的部位),然後舌尖稍稍離開,讓氣流從狹縫中擠出來,聲帶不顫動。

ch 的發音部位、方法跟 zh 大體相同,只是吐出的氣流較強。

發 sh 時,舌尖翹起,靠近硬齶前端,形成一條狹縫,讓氣流從中擠出來,聲帶不顫動。發 r 時,發音部位、方法跟 sh 相同,只是發音時聲帶要顫動。

zh、ch、sh、r 都是舌頭翹起來發音,所以叫翹舌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