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陌上春行早雜文隨筆

驚蜇一過,出去走走的願望就像萌動的草芽,日甚一日地生長。沉冬思定多少事,只待春行早。應朋友之邀,我們一起踏上尋春之旅。

三月陌上春行早雜文隨筆

連鎮,因運河兩岸的六個小村莊連在一起而得名。考古發掘證明,連鎮應該是始建於明朝初年,鼎盛於康乾盛世。從歷史的塵煙中走出的小鎮,已經不見昔日的繁華,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小鎮,有着華北平原上最樸實的面貌。

春寒料峭,原野依舊枯黃,路邊的楊柳卻飽脹着枝條,只等春風來,綠意掛滿梢。

古運河坦露着河牀,任憑別人怎樣解說,我窮極想象,也腦補不出商賈雲集、船帆林立的景象,唯盼春水漲滿,碧波盪漾。

古老的謝家壩是運河北段遺產點之一,在河道拐彎處,用百萬擔糯米煮漿夯土築壩,減緩水流的衝擊力,輕撫着黝黑的堤岸,不禁感嘆勞動人民的智慧散落在遼闊大地,處處可尋,生生不息。

在謝家壩的大堤上,我挖到了兩塊焚燒過的蜂窩煤,這在當今的城市裏可不好找,我把它們當成寶貝帶回家來了。由於煤球渣顆粒狀低密度的物理結構,它的排水透氣性很好,而且煤球渣裏含有少量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成分,給我的君子蘭配土,或許就可以改變我摧花辣手的惡名。

離謝家壩不遠有一座規模並不大的`清真寺,我們在堤岸上便可以看到清真寺的穹頂,它就坐落在居民區裏。走進院內,看到尖尖的塔頂上的新月裝飾,其宗教標誌更加凸顯與醒目。紀念碑文已經斑駁不清,在依稀可辨的文字中,我們瞭解到清真寺有一百多年的歷史。門外農家的玉米垛黃燦燦的,六七個連成一排。宗教與生活相融,信仰與糧食相依,居廟堂之高令人仰視,接地氣更通人煙。

東光縣的鐵菩薩聞名遐邇。鐵佛寺原名普照寺,建於北宋,距今已逾千年。如今的鐵佛寺景區已經建設成爲市民的生態休閒公園,漫步在景區內,既可以敬香禮佛、品古賞幽,也可以鍛鍊健身、娛樂怡情。永清湖畔“獨來清雅不爭寵,春風搖曳舞多姿”的蘆葦還沒有返青,湖面吹來的風仍有涼意。二郎崗位於景區西側,拾級而上,高崗上的永清觀是北方歷史上著名的道教宮觀。道教、佛教在一個景區內出現,並不是東光的專利,是漢文化兼容幷蓄博大精深的體現。清代王士端註釋《養真集》裏也有言:自古大修行之人,必學禪家參悟,用道家功夫,敦儒家品行。

從二郎崗下來,向南行,依次是荀慧生紀念館和馬致遠紀念館。

亭亭白牡丹娜娜步姍姍;

娓娓傳情曲頻頻氣若蘭。

七萬裏江山大變尚容有小橋流水人家;

七百年面目全非不復存古道西風瘦馬。

兩幅門聯對仗是否工整,我不敢評說,但十分生動傳神地描繪了一代京劇大師荀慧生的藝術形象,道出了世事滄桑變遷。

第四站是泊頭的泊蓮禪寺,在這座寺廟裏我看到了不同的觀世音菩薩相,有的莊嚴慈祥,有的嫺靜光明,有的面目猙獰,果然菩薩有32應真身,哪一道的衆生需要菩薩度化,菩薩便現那一道的衆生相。

泊蓮禪寺的木佛同樣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一塊木頭彷彿都有生命,經年生長,日漸成熟,最終這些木佛才能呈現它深藏不露的美麗德相。

泊頭清真寺是此行的最後一站,與連鎮的清真寺相比,從規模和建築上風格迥異。泊頭清真寺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是典型的本土化了的伊斯蘭教建築羣。泊頭清真寺坐西朝東,正門門樓闊三間,高十米,單檐歇山,古棚出廈,琉璃瓦頂,朱門銅飾,門楣楷書“化肇無極”,“清真寺”黑地金字懸於上方。另兩側各有便門一個,繼之青磚布瓦,雕花圍牆,門臉建築頗有氣勢。

寺中的工作人員十分熱情,不僅耐心給我們講解,還允許我們進入大殿參觀。

禮拜大殿內十分開闊,內部構造爲木質咬合,懸樑吊柱,雕花刻棱。後窯殿呈方形,牆壁飾有磚雕、花池。窯殿上起六角亭子,用木蕩成藻井形,正中懸下一木雕蓮花垂柱,六邊扶欄,全部透雕彩畫。大殿地面爲800多塊柏木長方板鋪就,可容1200多人做禮拜。民族團結緊,回漢一家親。

旅行中的吃十分重要。一路行來,和朋友談天說地,聊聊各自知道的好吃的,這事可列入世上幸福的前幾名。如果旅行時真能如願品嚐特色美食,並捎回給至親好友,這事可列入幸福的第一名。

中午,順哥的同學做東,盛情款待,一桌美食中我們對當地特色燒雞和花生米情有獨鍾。主食是全滷麪,出門餃子回門面,飲食文化中解讀出同學之間的深情厚誼,賓至如歸的感覺如沐春風。

參觀結束後,我們又驅車尋覓交河大煎餅。美食在民間,隔着一塵不染的玻璃櫥窗,工作間內各種蔬菜餡料一目瞭然,任你挑選,葷素兩便。不知不覺,已是日暮時分,返程的路途中,煎餅的香味伴隨着我們一路歡笑。

三月陌上春行早,可期乘風遠濟時。結束了美好的早春之行,我們真正步入了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