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佛緣隨筆

我一向不信神鬼之說,但卻極相信緣分。我於新春有幸朝拜金湖新建的大佛寺,那一定是因爲我的佛緣。

初春佛緣隨筆

大佛寺位於金湖縣城東北角,古人云依山傍水便可稱爲聖地, 以“堯帝故里”自居, 素有“荷花之鄉”、“魚米之鄉”、“淮上明珠”、“水鄉金湖”、“蘇北小江南”之美譽的金湖縣因白馬湖、寶應湖、高郵湖三湖環繞,淮河入江水道自西向東貫穿,當年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定名“金湖”,則是意喻資源豐富日出鬥金。把大佛寺建在湖濱,既是彰顯人傑地靈,又表達了金湖人祈求永保一方平安的心願。

我雖不常出門,見得少,但初見大佛寺,就有親切之感。雖說不上宏偉,倒也小有規模。我猜想所有的佛寺佈局大致相似,平日裏經常看見影視圖片資料等介紹的那些木質榫卯結構的建築,如今親眼所見,驚歎於木工師傅精湛技藝,又感慨自己曾經的見識淺薄。清一色的紅牆黛瓦,木質廊檐,門窗等一應仿古風格的建築羣,不由人欽佩起古人的聰慧,傳承了幾千年的技藝,而我卻只能用“仿古”一詞來詮釋,是該讚歎古人之偉大,還是該汗顏今人之渺小呢?

初春,湖邊的垂柳已見影影綽綽的新綠,難得出來,所以一點點的新意對我來說都是驚豔的。

進得正門,院裏一隻特大方形香爐安放在院中央,兩邊分別安放一隻可以供香客祈願的燭臺。香爐內幾隻粗細高矮不等的香火飄着煙霧,燭臺內許多燭火搖曳着。整個院內煙霧繚繞,瀰漫着香味和禪意。後院裏僧人的念唱,雖聽不懂,伴着木魚的清脆“梆梆’聲,卻能讓心此時分外的寧靜

來之前聽說,拜佛很靈驗的。便去問寺內主事,主事並沒剃髮,一身着藍,我說不出這是僧衣還是道服,看上去怪怪的,應該是這裏管事的,所以暫且叫他主事吧。主事笑答:心誠則靈。恍然,這句話莫非是從佛事上衍生出來的,倒是萬事都適用。愛人和孩子們一道上了三炷香,叩拜,祈福。默想着主事的那句“心誠則靈”,一時間彷彿自己已是心靈皈依的虔誠客了。

循着腳步,依次拜過天王殿、菩薩殿、觀音殿… …發現好些佛像旁邊都標註某某供奉,看來心誠之人大有人在。各路天神、菩薩,有的怒目圓睜,似乎見不慣人間不平,欲將人間醜惡掃除;有的'雙目半閉微睜,慈眉善目;有的手執法器,似乎欲與邪惡鬥到底… …侄女望着觀世音菩薩問,這是表示對世間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或者視而不見嗎?愛人若愚所思,菩薩慈悲爲懷,人間雖有善惡美醜,她一向度惡向善,微笑面對一切,就是如今世人該效仿的,孩子點頭,似有所悟。彌勒佛大腹便便,笑開大口,海可以納百川,他的心胸或許比海更遼闊?不然,怎能容天下難容之事?侄女的話總是很多,但倒是很在理。

快要出寺時,愛人提出要請一尊佛像回去敬奉,我並沒有異議。在主事的帶領下,我們到了寺內一角的佛善堂,堂內除了羅列了許多佛像之外,還有許多外面地攤可見的一些法器、佛珠和一些飾物掛件,讓人覺得在這樣一座聖殿內有這樣的地方似乎俗氣太重。愛人不置可否,說我頭髮太長,現在哪個香火興盛的古寺、新寺內沒有這麼個去處,也是迎合如今世人的心理。我笑問,比如迎合你這樣的?回想起剛纔在各個店內看見的那些供奉的法像,結合愛人的話,不由得胡亂猜,莫非新造大佛寺也是這個原因?愛人談妥欲請的武財神,年幼的侄女問主事可不可以買一送一,贈一件小佛珠什麼的,主事又笑答,不可以這樣大不敬。說完雙手合十,躬身又道,童言無忌,莫怪莫怪。

我又譏諷愛人財心重,他卻一臉虔誠,只所以請關二爺,也不單單因爲他是武財神,還因爲敬重關公的重義之德,還有,聽說其可以鎮宅,願他能保佑我們財源廣進,平安健康。我似乎明白了愛人的良苦用心。

出得寺門,手機響了,單位同事電話問起工作的事,遲疑半天方緩過神來,要跳出三界外,還真不容易,所有的神佛庇佑,那麼縹緲,真正的生活還需得自己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