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隨筆:小蝌蚪“養”出食物鏈

我所在的大班也曾因爲養蝌蚪發生過一件趣事。

教師隨筆:小蝌蚪“養”出食物鏈

那一年,春暖花開,萬物復甦。週一,昊昊和媽媽提着一個大水桶走了進來。孩子們一下子圍了上去,搶着看水桶裏的東西。“哎,老師,快看呀!水裏面有許多小蝌蚪呀!”“可真多呀!太擠了吧。”果然,桶裏密密麻麻地佈滿了上百隻小蝌蚪。

一起找魚缸

“齊老師,給小蝌蚪也找個魚缸吧。”欣芮邊拉我的衣角邊說,“它們太擠了,死了怎麼辦?”的確,蝌蚪需要新家了。以往,這件事會由配班老師來做,今天,看着欣芮的眼神,我決定給孩子們最大的空間去嘗試。自然角里本來有兩個魚缸。一個是剛開學時,爲了讓孩子們觀察植物根,我們一起泡吊蘭的,此時已佈滿青苔,看不清裏面的東西了;另一個養的是不久前孩子們帶來的一條小草金魚。

這一來,班上可熱鬧了。這個說:“我們家有魚缸,明天我讓媽媽帶來。”那個說:“我讓媽媽買一個新的缸送給小蝌蚪。”昊昊卻說:“老師,把它們放在養花兒的缸裏,行嗎?”顯然,孩子們的思維方式及水平存在着個體差異。

大家聽昊昊這麼一說,紛紛表示反對。璐璐說:“不行,那裏太髒了,小蝌蚪該死了。”“是呀,小蝌蚪有一個乾淨的地方多好呀。”“對呀,那麼髒,我們都看不清蝌蚪了。”“多臭呀……”昊昊不服氣地說:“纔不會呢。我和媽媽撈蝌蚪的小河就是髒水,裏邊還有水草呢,蝌蚪怎麼不死。”“我也撈過蝌蚪。”徇遜說,“水也特髒,水裏還有小魚呢。”“我和爸爸撈蝌蚪也看見小魚了,把蝌蚪放在小魚缸裏吧,小魚就不孤單了。”……

由於孩子們正處於前概念思維階段,具有明顯的自我中心特點,彼此看待事物的眼光“獨特”,因此誰也不聽誰的,爭論不休。聽了孩子們的各抒己見,我暗自叫好,孩子們的觀察與探究並獲得相關的知識和經驗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作爲教師,我要適應幼兒發展的節奏,等待幼兒去發現。

“老師,怎麼辦呀?他們不同意。”“真是的,乾脆三個缸都養得了。”“行嗎?”他們用詢問的目光望着我。

孩子們的認識產生了衝突,這樣的結果是我求之不得的。自然,我欣然答應。

於是,小蝌蚪被分別放在了3個缸裏,按照缸的大小分配了蝌蚪,小魚缸最小,所以只放了5只。孩子們滿意地笑了,各自按自己的想法忙活開了,盼望着小蝌蚪快快長大。

浴缸不適合蝌蚪

兩天後,活動區遊戲時,然然跑來對我說該給小魚換水了。果然,小小的魚缸裏有許多黑黑的魚屎。孩子們都圍了過來。“小魚怎麼拉這麼多屎呀?”笛笛邊看邊說,“我媽媽說,多吃飯就好拉屎。”孩子們互相問:“小魚吃什麼飯了?”這兩天沒有人去喂蝌蚪和魚。

大家仔細觀察魚缸:“老師,蝌蚪呢?小蝌蚪哪兒去了?”不知誰喊了一聲:“被小魚吃了吧。”“不會吧,小魚怎麼吃得了蝌蚪,它有牙嗎?”“小蝌蚪跑了吧?”“就是被小魚吃了,蝌蚪就是黑色的……”這句話大家都覺得有道理。但是,孩子們真不敢相信這麼一條小魚競能把蝌蚪吃了。“小蝌蚪真可憐。怎麼辦呀?”孩子們有些傷心了。

從這個疑問開始,孩子們意識到小魚吃掉了蝌蚪。爲了證明自己的猜想,同時又不傷害蝌蝌,孩子們從隔壁班裏找來了一隻死蝌蚪,重又放在了小魚缸裏。當孩子們戶外活動回來後,那隻死了的蝌蚪又不見了,到此爲止,孩子們證實了養小魚的缸裏不適合養蝌蚪。

吊蘭缸適合蝌蚪

不一會兒,孩子們又有了新發現。吊蘭缸裏的蝌蚪許多都貼在缸壁上,一會兒上一會兒下,游來游去非常熱鬧。“老師,它們在缸邊兒上幹什麼呢?”“玩唄。”“可能是累了吧。”

幼兒與成人觀察的視角、方法不同,不大會整體觀察,喜歡說細節。爲了培養孩子們的觀察能力,我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傾聽他們的發現,並適時給予支持:“你們是這麼想的.呀,我也想知道它們在幹什麼,那咱們一起仔細看看好嗎?”孩子們興奮不已。把小小的自然角圍了個水泄不通。

“小蝌蚪和剛來時有什麼不同嗎?"我提出了問題。“長大了吧。”“對,是長大了,以前特小。”

“那這個缸和以前比有什麼不同嗎?”我把問題步步引向深入。“變乾淨了。”孩子們立刻找到了答案。

“老師,誰把缸刷得這麼幹淨呀?真棒。”孩子們把目光投向了我,我笑着搖搖頭,表示不是我乾的。孩子們又把視線投向李老師,李老師也表示不是自己乾的。

看着孩子們疑惑的目光,我深深地感到,此時的我,要以一名教師自身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引導他們不斷擴大觀察的視野,於是,我非常仔細地看着缸裏的蝌蚪:“蝌蚪幹什麼呢?”

孩子們也安靜下來了,認真地看着小蝌蚪。“我看見小蝌蚪的嘴了,”孩子們終於又有了新的發現:“它們在吃東西呢。”“我也看見了,我也看見了。”大家興奮地又叫又跳。“它們吃魚缸上的髒東西呀。”孩子們終於發現了蝌蚪在缸壁上游上游下的祕密。

“它們會不會拉稀呀?”“它們肚子疼怎麼辦。”“纔不會呢。”這時,昊昊擠了過來:“它們也吃葉子上的髒東西。我在光盤裏看到的,那是它們的營養。”

>大家聽了昊昊的話都笑了。這個說:“蝌蚪幫我們做清潔了。謝謝小蝌蚪。”那個說:“它們遊得多快呀,一會兒上,一會兒下,可真淘氣。”望着這些酷愛大自然、喜歡動物的孩子們,我感到莫大的驕傲。

三缸變兩缸

“老師,這個缸裏的蝌蚪怎麼不遊呀?”陳凱指着放滿清水的第三隻缸很納悶。大家再一次來了精神。“我看看,我看看。”“怎麼這麼小呀?”“它們幹嗎都趴着呀?”“它們累了吧?”“餓了吧。”“它們的缸上一點青苔都沒有,吃什麼呀。”……

一連串的問題從孩子們的口中說出,同時,一連串的幫助小蝌蚪的方法也應運而生。孩子們有的不停地敲打魚缸,試圖喚醒它們;有的不住地呼喊它們的名字,似乎要叫醒沉睡的朋友;還有的幼兒緊鎖眉頭,思索着更好的辦法。

這時,達達大喊了一聲:“我有辦法了,把它們也放到養吊蘭的缸裏去就行了。”孩子們恍然大悟。

於是,我們一陣忙活後,三隻缸變成了兩隻。孩子們還一個勁兒地囑咐我:“可別把蝌蚪再放進小魚缸裏了。要不又該被小魚吃了。”

孩子們的探究活動很快驗證了自己的猜想。在這個驗證的過程中,他們通過想辦法、觀察、同伴討論,獲取了新經驗,有了新的嘗試、新的體驗。當孩子們發現蝌蚪缸的青苔越來越少時,他們主動把自然角用來觀賞植物根的玻璃缸都放到陽臺上,盼它快快長出許多青苔。從此,孩子們常常在自然角里談論不休,自然也經常會有新的發現、新的思考。

小魚吃蝌蚪,我們吃小魚

一天吃午飯時,李老師照例飯前向孩子們介紹飯菜的名字。當說到吃紅燒魚時,不知是誰說了一句:“哈哈,小魚吃蝌蚪,我們吃小魚。”

“對,小蝌蚪還吃綠藻呢……”這句話提醒了大家,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比如小貓也吃魚,蝌蚪吃青苔。

於是,牆飾中又多了幾幅動物張着大嘴追逐食物的畫面。這時,欣欣突然說:“我在動物園喂兔子時,叔叔對我說別餵了,這隻兔子一會兒就要喂老虎了。當時,我都哭了,後來,媽媽告訴我,這是食物鏈。老師,我們的小魚吃蝌蚪也是食物鏈吧。”

就這樣,孩子們不但把自然科學中所涉及的食物鏈用他們特有的方式清晰展示出來,並且還試着用這種新經驗去解釋自己生活中的發現。作爲教師,我也不得不爲孩子們表現出的與生俱來的發現自然、認識自然的能力而歎服。

儘管我們班的“蝌蚪的故事”和話題中的故事不完全相似,但其中反映出我對幼兒科學探究的進一步理解。在幼兒沒有察覺到某種事實或結果時,即使告訴他們正確的答案,並且,即便他也能夠向教師重複這個答案,但也不可能使他們真正理解和確信。我們要給幼兒的幫助就是給他們空間,幫助他們一同實現合理的探究假設,讓幼兒有機會親歷探究的每一個細節。

面對科學,我們能做的是,讓幼兒具備“小馬過河”的能力和信心。當他們成功達到彼岸時,他們所獲得的遠不只一份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