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長度與厚度的雜文隨筆

古人對人的生命長度有過經典概括:一、三十而立。立,就是成家立業。二、四十而不惑。惑,就是疑惑,韓愈在《師說》中對教師的職責提出明確看法:“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就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授業,就是傳授專業知識;解惑,就是解答疑難問題。所以,人到了四十歲,就沒有什麼疑難問題了。三、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我以爲就是規律,包括自然規律、社會規律、人生規律。日出日落,冬去春來是自然規律;久治出亂,久亂必治是社會規律;有生有死,生生不息是人生規律。所以,人到五十的時候,就能懂得這些規律了。四、六十而耳順。耳順,就是聽什麼話都順耳。人到六十,見的多了,經歷的也多了,沒什麼想不通的,所以耳順。五、七十而隨心所欲。隨心所欲是個中性詞,意思是人到了七十歲,土已埋到下巴了,是行將就木的人,能吃什麼趕緊吃點吧,不然就沒時間了。這話有點悲觀,但也不能怪古人。古代物質條件差,生活水平低,更談不上醫療條件了,所以,與現代人比,古人的平均壽命大約要差20歲,古人所說的“古稀”,大概與現在的“髦耋”差不多。

生命的長度與厚度的雜文隨筆

追求生命的長度是人的本能,無可厚非;當然,面對強敵、強權,貪生怕死,奴顏媚骨,那就另當別論了。老子說: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人的生命不僅有長度而且還有厚度,長度是肉體,厚度是精神是靈魂。魯迅先生只活了54歲,生命不夠長度但有厚度。正如一位詩人說的那樣:有的人活着,他卻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卻活着。是什麼使他活着?是他的憂患意識,是他憂國憂民的精神,是他勇於同敵人戰鬥的`硬骨頭精神。屈原的生命也不夠長度,但他“路慢慢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詩句卻銘刻在後人心中。

我們現在的生活是比較幸福的了,我們生命的長度在不斷延長;但是,我們今天生命的長度,是無數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用他們生命長度換來的。無論是在“師夷之長技以治夷”年代,還是在抗日戰爭時期,有多少人在沙場上、在牢房裏結束了他們並不長的生命。然而,他們生命的厚度卻光澤後世!

人常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榜樣,就是一種精神,就是人生的厚度。我們這代人的榜樣就是黃繼光、董存瑞、邱少雲、劉胡蘭、雷鋒、焦裕祿……他們的生命不夠長度,但他們生命的厚度,他們的精神卻召示天下。可惜,最近幾十年,人們沒有見到這樣的榜樣了,甚至連原有的榜樣也被否定了。如果說有,那就是哪個歌星出場費多少萬,哪個電影名星身家多少億。

人到60,特別是70歲左右,必然會被社會逐漸地邊緣化、淡化。熟人圈內偶爾在茶餘飯後提起某人時,如果他還活着,知道的人會說:“他還好得很,前不久我還看見他買菜。”如果他已經死了,知道的人會說:“他走了,到那邊去了,享福去了。”這裏所說的都是生命的長度,很少談及某人活着時對社會的貢獻,如果談,那就是誰誰當了多大官,誰誰有多少錢。這是怎樣的一種社會氛圍呢?

我們不能把生命的長度與厚度截然分開,有不少人的生命既有長度又有厚度。漢語拼音的創始人周有光,著名的翻譯家楊絳都活了一百多歲,諾貝爾醫學獎的得主屠呦呦,被譽爲世界雜交稻之父的袁隆平都正處髦耋之年仍然健在;還有許多積福行善,不計個人得失的普通老人,同樣令人讚歎不已。

爲了養家餬口,運用自己的技術、智慧、汗水去掙錢是當之無愧的。但現在,有相當部分人心浮氣燥,一味地去追求生命的長度,聽說吃什麼可以延長壽命就買什麼,結果造成騙子林立,自己上當而卻不自知。而更有甚者,不少人貪圖享受,去追求物慾的厚度,上至官員,下至黎民,唯財是貪,坑蒙拐騙無所不用其極,應該說這不僅是個人的悲哀,也是民族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