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兼程爲遠方隨筆

當蒲公英的種子隨風離開的時候,無論有多大的艱難險阻,它都必須走向遠方;當幼小的雛鷹離巢飛翔的時候,無論有多強的狂風暴雨,它都必須走向遠方;當苦讀的學子步入社會仕途的時候,無論前路多麼困難重重,他們也都必須走向遠方。這樣看來,似乎天下所有的生靈都面臨着一個抉擇——走向遠方。那麼,我們該如何走向生命的遠方呢?

風雨兼程爲遠方隨筆

走向遠方,需要承受磨礪。路遙筆下《平凡的世界》中的孫少平,爲了減輕供養妹妹上大學的父親和哥哥的經濟負擔,剛剛上完高中,還在教書的他,經過一番思索,放棄了教書,而是去黃原縣城攬工。因爲年輕力壯,很快被包工頭選中,初出茅廬的他被重工折磨得筋疲力盡,後背上的肉都綻開了,可他堅持要包工頭給他安排最苦最重的活——他不想被辭退。他知道,既然選擇了遠方,就要承受磨礪。夜晚,他以書爲伴,獨自一人選擇在破舊的房屋裏住宿,雖然只有一牀被褥,但他感覺非常充實,在承受磨礪的`情況下,在通向遠方的路上他越走越遠。

走向遠方,要有遠大的志向。明朝著名的地理學家徐霞客,出生在一個書香世家,從小博覽羣書。他記憶超羣,過目不忘。隨着他的成長,家裏的藏書漸漸滿足不了他的需求,他打算遊歷四方。但因爲“父母在,不遠遊”的觀念影響,他遲遲沒有動身。但他的母親卻十分贊成兒子的想法:“男兒事也,志在四方。”在母親這句話的鼓勵下,他懷着遠大的志向,走向遠方。三十年來,他徒步跋涉,尋幽探祕,遊歷了大半個中國,終成一部中國地理鉅著——《徐霞客遊記》。因爲有了遠大志向的支撐,他走向遠方,收穫了意想不到的成就。

走向遠方,其實是去遠方成就自己的一番事業。遠方看似遙不可及,但要在走向遠方的路上奮力前行,胸懷大志,爲之付出努力,承受痛苦與壓力。終有一天,驀然回首,就會發現已經走了很長一段路了。不要因爲怕吃苦而放棄努力,因爲選擇了遠方,就註定要風雨兼程。孫少平在艱苦的條件下爲什麼咬牙堅持?因爲他想打拼一番事業,想要走出落後的農村。在通往遠方的路上,不要執迷於過分安逸的生活。如果不想淪爲平庸的人,如果不想因“碌碌無爲而羞恥”,就應該走向遠方,拼出自己的一番事業。同樣,不要在通向遠方的道路上放棄,喪失了自己的志向,要像徐霞客那樣,去探索世界,使眼界開闊。不要做一個平庸無志的人,要像畢淑敏所說的那樣:“我們的事業,是我們的田野,我們揹負着它,播種着,耕耘着,收穫着,欣喜地走向生命的遠方。”是啊!如果愚昧、平庸、苟且地過完一生,豈不是失去了生命的意義。走向生命的遠方,遵從遠方的召喚,不去想無謂的痛苦,懷着遠大的抱負,奔向遠方的懷抱。

所以,正如汪國真在《走向遠方》中寫道的“人生苦短,道路漫長”,不論前方有朝露暮雲、淒雨寒霜,都要收拾行囊,走向遠方。爲了心中的志向,不必考慮長路漫漫,只顧埋頭走下去。風雨兼程爲遠方,終有一天,你將會站在生命的頂峯上,在成功的彼岸收穫生命最燦爛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