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說說課稿範文集錦6篇

隨着社交網絡的迅猛發展,越來越多人熱衷於在社交平臺上發佈說說,用以分享自己當日的心情和優美的句子。什麼樣的說說才受網友歡迎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師說說課稿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師說說課稿範文集錦6篇

師說說課稿 篇1

 一、主體的選定:

自我校“心靈小屋”開辦以來,有許多學生通過書信、詢問、交流等方式抒發內心的感受,我發現小學生成長到中年級,其自我意識逐步覺醒,獨立性增強。不僅體現在和父母的交往上,還體現在與同伴相處的過程中,“同甘”但不能共苦,當遇到困難、受到挫折或是和同學發生矛盾時,很少能過主動分擔,友善相處。從發展的角度看,引導小學中年級學生接納人際交往的基本法則,搞好同學關係能爲今後與他人和睦相處、合作學習、共同進步打下良好的基礎,而與同學友善相處、共同進退的前提就是能夠體察、感受對方,進而“以心換心”,傳遞彼此的理解和關懷。所以,確定“換位細考”這一活動主題既是對學生成長過程中現實問題的引導,也是爲他們社會性成長奠基。

二、目標的解讀:

基於該階段學生與同伴的交往進入一個雙向幫助、但不能共患難、仍以自我爲中心的交往心理特點,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於以下三點:

1、創設情景,嘗試換個角度看待和思考問題;

2、引導學生接納“換位思考,以心換心”的人際交往法則;

3、學會積極樂觀的看待和思考問題,學會寬容,欣賞他人,做一個快樂的兒童。

 三、方案設計:

在教學中,根據中年級心理健康教育課標的要求以及本節課的具體特點,我注重營造平等、民主、寬鬆、和諧的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參與性和情感性,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原則。

四、教學環節:

小學中年級心理健康活動對形式的趣味性相對低年級要求略低,但對於活動的參與性、情感性的要求更高,教師在設計活動時要充分考慮學生年齡特點、班級特點、開展活動的環境條件等。本節課,我還考慮了學生之間的交往現狀這一因素,課前深入學生生活,留心觀察,分層瞭解學生的情況,積累了學生人際交往中的突出問題-----以自我爲中心考慮問題,不懂得理解、關懷他人。爲了幫助學生克服交際困難,學會交往,我設計了活動過程四部曲:

1、情景導入,心有所動;

2、參與體驗,互換角色;

3、情感分享,結交朋友;

4、拓展互動,共建快樂。

下面,我具體說說我是怎樣教學這一課的:

 一、情景導入,心有所動:

本節課上,我由一封信引發學生對類似感受的體驗,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產生共鳴。聽完了這封信,教室裏格外的安靜,我說“:同學們,相信大家也曾遇到過類似的煩惱,有誰想和老師、同學們說一說你當時的心情?”我記得其中有名學生這樣說:“老師一次課上我想上廁所,但又怕耽誤學習,我的身子接不自覺的左右搬動,老師看見了卻狠狠地批評了我,說我不遵守課堂紀律,當時我又委屈有難過。”這樣通過幾個同學的發言進一步呈現裏在學校生活中與老師、與同學間的種種煩惱和內心的感受,此時傾訴自己的苦腦和傳遞彼此的理解關懷,就成爲大家共同的願望。

 二、參與體驗,互換角色;

“是啊,當我們感到苦惱、感到孤獨的時候,多麼希望得到朋友的支持和鼓勵。老師知道還有很多同學在校園生活中遇到過這樣不開心的事,現在你們可以在小組中盡情的傾訴,小組的同學會非常的歡迎你們!”聽了我的活,孩子們消除了心中的顧慮,敞開心扉盡情的傾訴,在進一步激發小組合作後,我請同學們換個角度想一想:“假如你是他們,你希望身邊的同學怎樣做?是一句最真誠的話語、一個最有感染力的動作、還是一幅最漂亮的圖畫?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關心和理解傳遞給彼此,同時感受集體的溫暖。”伴着大家熟悉的歌曲《朋友》,孩子們第一次真正嘗試了換個角度看待和思考問題。

三、情感分享,結交朋友:

在小組合作過程中,我提供了充足的時間,鼓勵學生人人蔘與,我通過巡視監控、個別輔導、參與其中來發現典型案例,以便情感分享。在我參與的過程中,孩子們也向我說出了心中的故事,我們彼此換位,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同學們,剛纔我真希望有一個攝像機,把大家傳的理解和關懷的動人場面拍攝下來,因爲老師看到了每一位同學臉上真誠的微笑,你們到底做了什麼?是什麼感動着你們呢?”在學生的自由發言中,我感受到他們的思維是那樣的靈活,那樣的富有創造力。我記得我們班的孩子用了好多表達關懷和理解的方法:有真誠的話語、富有感情的動作、講笑話、唱歌、親手繪製圖片、傾聽心聲等等。當時我真的被他們打動了,並及時的做了小節:“同學們,一句溫馨的話語會像春天燦爛的陽光,驅散內心的陰霾;一個富有感染力的動作傳遞着無言的理解和鼓勵;一幅親手繪製的圖畫包含着多少關心和愛。”這樣,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使學生潛移默化的接納了人際交往的法則“換位思考”。

四、拓展互動,共建快樂:

“同學們,我們通過互換角色找到了彼此升上的閃光點,結識了更多的朋友,你們高興嗎?”孩子們異口同聲-----高興。“那麼,說一說怎樣才能做一個快樂的兒童?才能擁有一個快樂的家庭、班級、校園、社會?”帶着問題,伴着歌聲,孩子們在一次擁有了自由發展和創造的空間,在老師

的啓發下,他們聯繫社會,拓展到更多的人身上,使教學得到昇華,真正學會了積極樂觀的看待和思考問題,總結出只有多點溝通、多點理解、學會寬容、欣賞他人,才能給他人和自己帶來更多的快樂!

師說說課稿 篇2

課程介紹:

各位老師,各位領導,上午好。我叫趙豔,來自於鎮江市第四中學。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生物的分類》。生物分類涉及的知識面很廣,特別是對形態學知識要求很高,歷來是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新課標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爲宗旨,對該部分要求“嘗試根據一定的.特徵對生物進行分類”,意在讓學生體驗分類的方法,而不是對生物進行屬或種水平上的鑑定。如何讓教學重點從掌握生物分類的具體知識和技能,改變爲讓學生自主的掌握分類的思想方法,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所以,我選擇了它作爲今天我說課的內容。希望能得到各位專家的指導。

對於生物的分類,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學方法、學習方法、教學程序、綜述”這樣7個方面進行剖析。

㈠教材分析

1、本節內容的地位

生物的分類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生物》七年級下冊中第13章“生物大家庭的分類”的第2節,是本章的重要內容,也是整本書的重要內容之一。它既是對各類生物特徵的複習,也是對生物類羣的整理和歸納。學好本節內容,可以讓學生對整個生物界的全貌有概括性的瞭解,並學習到科學的分類方法。

2、重點、難點的確定

在本節課中,各類生物的特徵在前面都已經學習過,學生應能很(比較)好的理解和應用。而且新課標將具體內容標準定爲“嘗試根據一定的特徵對生物進行分類”,所以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是如何讓學生自主的掌握分類的思想方法。

3、課時的安排

由於本節課涉及的知識面很廣,學生又是初次嘗試分類的基本方法,所以本節內容將分成3課時進行。第1課時爲嘗試分類和科學的分類,第2課時爲給動物分類,第3課時爲給植物分類。本節課我主要講的是第2課時。

㈡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教材的具體內容,結合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擬定了下列幾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知道動物分成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

②知道脊椎動物分成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以及各類的主要特徵。

2、能力目標:

①嘗試根據動物的特徵進行分類。

②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動物的情感。

(如何達到)

a、利用學生前面學過的動物知識爲基礎,以及書87頁的表格練習,讓學生知道動物分成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又分成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以及各類的主要特徵。再通過拖動動物圖片,強化學生的認識。

b、通過有無脊柱這個簡單的特徵,使學生初步嘗試根據動物的特徵進行分類。通過填寫表格和拖動圖片,並且講出脊椎動物的分類依據,使學生進一步學會根據動物的特徵進行分類。通過爲生物標本室的脊椎動物歸類,使學生親身體驗根據動物的特徵進行分類。

c、通過分組對脊椎動物標本分類,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d、通過對生物標本室裏各種動物標本的觀察,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動物的情感。(與b點結合介紹:同時~~;並~~)

㈢教學的重點、難點

在本節課中,使學生自主的掌握分類的思想方法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本節課的難點。如何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積極參與,從而真正學會分類的思想方法呢?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2個活動,第一個是藉助多媒體的動畫功能,讓學生拖動動物圖片,爲動物進行分類,活動很有趣,但是要求學生講出拖動的理由(也就是主要特徵);第二個是走出課堂,讓學生參觀標本室,參觀很精彩,但是要將脊椎動物歸類(同樣是根據主要特徵)。這樣的2個活動,學生很樂於參與,而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學生就主動的學會了分類的思想方法。

㈣教學方法

圍繞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本着“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轉變學習方式”的思想,我大膽的改變了課堂教學模式,採用了“課堂——標本室——課堂”的新型模式。我以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爲手段,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標本資源,採用了觀察法、演示法、討論法、實踐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積極探索設計一個可以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去主動探求知識的場所。在教學過程中,開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體現出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主動探究式教學理念。

㈤學習方法

“受人與魚,莫過於授人與漁”,學生學習的最終目的不是僅僅爲了“學會”知識,更是爲了“會學”知識。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培養。在本節課中,學生將通過多種途徑,如:觀察、閱讀、思考、分析、討論、實踐等等,來開展學生之間的協作學習和自主學習,形成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模式。

㈥教學程序(附課堂教學結構流程設計表)

1、情境導入(這部分需要2分鐘)

a.處理:本節課通過播放各種動物圖片,引出“給動物分類”的內容。【呈現】

(組織學生觀看並說出其名稱)

b.優點:由學生比較熟悉的動物入手,通過精美的圖片,一下子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和慾望,使學生一上課就融入學習和探究的氛圍中。併爲課堂教學奠定了一個輕鬆、和諧的基調。

2、區分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這部分需要5分鐘)

a.處理:介紹科學家根據動物有無脊柱,把他們分成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然後提問:你知道圖片上的這些動物,哪些是脊椎動物,哪些是無脊椎動物麼?【呈現】

(組織學生討論,分析,得出結論。)

邀請:你願意幫這些動物進行分類嗎?

(組織學生拖動圖片,將這些動物分成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呈現】)

b.優點:由淺入深,通過有無脊柱這個簡單特徵,使學生初步嘗試着根據動物的特徵進行分類,並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再通過拖動圖片,進一步加深對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的認識。

拖動的過程,又使得課堂生動活潑起來,更好的吸引住了學生。

3、對脊椎動物進行分類(這部分需要15分鐘)

a.處理:介紹根據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的一些特徵,又可以將它們分成許多不同的類羣。然後提問:你能根據書87頁的提示,將這些脊椎動物分成5大類麼?哪5大類?分別有哪些動物?【呈現】

(組織學生分小組討論,分析,填寫書87頁表格,得出結論。)

邀請:你願意幫這些動物進行分類嗎?哪些是魚類?爲什麼?

(組織學生拖動魚類圖片,並講出魚類的主要特徵。【呈現】)

同樣的方法,組織學生拖動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圖片,並講出主要特徵。【呈現】

b.優點:通過填寫表格,發展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通過拖動圖片,進一步使學生學會根據動物的特徵進行分類,並且對脊椎動物的主要類羣有所瞭解。拖動圖片很有趣,但還要求講出理由,這就使得學生既樂於參與,又更好的掌握了知識。有利於學生主動學習、自主探究。

4、分組對生物標本室裏的脊椎動物進行分類(這部分需要16分鐘)

a.處理:發出請求:生物標本室裏的脊椎動物標本弄亂了,你能根據這些動物的特徵重新分類整理嗎?【呈現】然後強調進標本室的注意事項。【呈現】

(組織學生小組討論,明確分工。然後到標本室,觀察標本,記錄。)

b.優點:使學生理論聯繫實際,親身體驗根據生物的特徵進行分類。這種走出課堂,使學生與動物近距離接觸的活動,既發展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也是對學生熱愛動物的一種情感教育,並且充分利用了學校資源。

5、表達和交流分類成果(這部分需要5分鐘)

a.處理:組織1~2個小組交流分類成果,其他組進行補充或糾正。【呈現】

b.優點:檢驗學生的實踐成果,使學生享受到實踐的喜悅。

6、疑難解析(這部分需要2分鐘)

a.處理:提問:鴨嘴獸、蝙蝠、白暨豚、海龜各屬於哪類動物?爲什麼?【呈現】

(組織學生辯論、得出結論)

b.優點:使學生對脊椎動物的各類羣有進一步的認識,學會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徵。

㈦綜述

以上是對“生物的分類”這一節教材的認識和教學過程的設計。本着改變課堂教學模式,促進學生轉變學習方式的思想,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技術,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資源,大膽的讓學生走出課堂,在熱切的觀察和熱烈的討論中,使學生主動而輕鬆的掌握了分類的基本方法。整堂課,生動活潑,學生由始至終處於一種興奮好奇的狀態,成功的實現了預期的教學目標。

師說說課稿 篇3

一、 說教材

《師說》是第一冊第一單元的一篇論說文,是高中生入學最早學習的文章。課文不僅文言現象比較典型,而且具有較強的思想性,課本即範例,學習教材的目的在於讓學生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能將知識由課內向課外延伸,因而指導學生學好本篇,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文中韓愈批評“恥學於師”的士大夫,提倡重新樹立尊師重教的風氣。在知識積累和思想知道方面都有重要的意義。

二、 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中對學生“具有初步文學鑑賞能力和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的要求及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 基礎知識目標:瞭解“說”這種文體的特點;積累“師、傳、道、受”等12個常用文言實詞和“之、其”這兩個常用的虛詞;兩個通假字;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古今異義;一詞多義;常見的文言句式。

2、 基本能力目標:掌握本文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培養文言文的記誦能力。

3、 德育目標: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針對本篇文言現象比較典型,且本篇爲教材規定背誦篇目,我將該文教學重點確定爲:掌握常見的文言詞語,文言文法及熟讀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爲:理解本文的論證方法

教法的選擇是要看對象的,本着“教學有法,但無定法”的原則,根據本課的教材特點及相應的教學目標,結合高一學生的基礎實際,這篇課文我安排兩個課時,採用以下方法教學:

1、誦讀法:這是學習文言文最基礎、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2、歸納法:指導學生對常見實詞、虛詞的意義用法進行系統歸納,使所學知識系統化,便於記憶,又便於運用。

3。、點撥法: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從而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五、 說教學過程

1、導入及解題

以韓愈的介紹導入,一方面帶入情境,一方面是對文學常識的積累。

“ 一提起唐代散文,就不能不提起“文起八代之衰”的韓愈。是他,力舉復興“古文”的大旗,一反六朝以來浮靡文風的影響,以自己的文學理論和創作實踐,促進了“古文運動”的興起、發展,爲唐代散文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韓愈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明人更列他爲“唐宋八大家之首”。在初中,我們學過他的一篇文章《馬說》,借千里馬難遇伯樂,來比喻賢才難遇知己,難得重用,把自己一腔憤懣之情發揮得無餘,富有現實意義。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他的一篇著名的論說文——《師說》。”

結合課下注釋和以前學過的《馬說》,讓學生了解“說”這種文體是一種議論文體。

2、誦讀文章,整體把握

通過誦讀文章來整體把握文章的基本內容和結構。在讀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將不懂的地方標註圈劃,以便之後重點解決。 誦讀的方法可以多樣化,先教師示範朗誦,正字音,明句讀。然後讓學生齊讀,再找學生個讀。在學生讀的時候,對難讀、異讀字讀音點撥指正。反覆的誦讀可以讓學生跟更熟悉文本,基本感知文章思路,培養高一學生誦讀鑑賞的學習習慣。

3、疏通文意,解決文言知識點

因爲這是高一學生剛開始接觸的文言文課文,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可以對其中的一段或一部分做重點分析講解。通過老師的指導,引導學生學習着自主解決文言文閱讀中的問題。具體可以將誦讀和討論相結合:

① 一學生示範朗讀,其餘學生看註釋疏通文意,對不明確的地方同學之間相互討論。

②學生質疑,教師點拔,師生互動

③師生歸納重點詞語、句式

④課內鞏固練習 四、說教法

通過誦讀、談論、歸納,讓學生嘗試自主學習文言文。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會關注學生討論的情況,及時給予幫助和指導。

4、借讀文本,深層分析

長期以來,學生對文言文的理解,只是停留在字詞的理解上,而忽視了新教材所選篇目,不僅在文言知識上具有典型性,而且在思想內容上也具有啓發性。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散文大家韓愈就提出了“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文學主張,那麼,我們在學習經典文章的時候,也要重視對其他豐富的思想性和科學的哲理性的探究。

本篇在不僅在寫法上,而且在思想內容上,頗有值得借鑑的地方,據此,引導學生理解本篇的構思,是有助於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的。

思考討論:

問題1:作爲議論文體,本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明確: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問題2:就從師這個論題,作者是如何論證的?

讓學生以自然段爲單位,分組討論,找出作者運用了怎樣的論證方法。通過這個活動,培養學生總結和分析文本的能力。

明確:文章從“古之學者必有師”,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聖人無常師”這三個點來闡述自己的觀點的。在闡

述過程中,作者運用了遞進法、舉例法、引用、正反對照等論證方法。

在解決這個思考問題的時候,要提示學生一定要關注文本,任何結論都是從文本中得來的。這樣一方面讓學生對文本進行更進一步的解讀和分析,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5、總結課文、佈置作業:

(1)字詞強化訓練:佈置相關的解釋多義詞練習

此練習的設計,是爲着學生能將知識合理地向課外延伸,實現知識的遷移

(2)寫作訓練:

由於本課不僅有較強的知識性,而且還有較好的思想性,是比較典範的議論文。可以結合學生理解的實際,進行

寫作訓練。而且,對本文思想內容的探究,也正體現了本課教學目標中德育目標的設計意圖。

啓發學生思考:

作者論述從師學習的必要性,他說,“人非生而知之者”,“古之學者必有師”,明確指出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

必要性,這個觀點無疑具有積極意義。韓愈突破教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的職責侷限,將其擴大到“傳道”、“解惑”,這在當時也是了不起的進步。

關於從師學習的途徑,也就是擇師的標準,韓愈針對上層“士大夫之族”的門第觀念,明確提出“無貴無賤,無

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並由此推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這些思想閃耀着民主、進步的光芒,鍼砭了當時上層社會只看門第高低,不重真才實學的惡劣風氣,提出了全新的師道觀念。 這種思想在今天仍有發展的餘地。

學習本篇後,以“談教師的作用”爲話題,寫一篇文章,字數600字左右。

師說說課稿 篇4

一、《舞臺燈光師》是大班主題活動《七彩世界》中生成的一個科學活動。在科學活動中,材料是幼兒操作活動的靈魂,強調爲幼兒提供材料讓他們自己動手操作,強調幼兒的自主活動,並在活動過程鼓勵幼兒的自我調節。皮亞傑提出“兒童的智慧源於操作”,幼兒是在對材料的操作、擺弄過程中建構自己的認知結構的。在本次活動的一開始,讓幼兒觀看舞廳燈光的錄像,引起幼兒對七彩燈光的興趣,教師以“我們也將活動室變成一個舞廳”的話作爲連接下個環節的鋪墊,萌發幼兒製作彩色燈的願望。

在操作環節中,爲幼兒提供與其年齡特點、經驗、能力和需要適應的材料,有:手電筒、彩色透明玻璃片、糖紙、彩色塑料紙等,使幼兒不由自主地產生“玩一玩”的想法,並在對多種材料直接感知和具體操作的過程中,仔細觀察,發現問題,獨立思考,解決問題,激發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在這一環節中,幼兒通過觀察手電筒的燈光透過紅布、透明玻璃片、糖紙等不同材料看到的不同顏色的光團,使幼兒的興趣大增,然後幼兒還是不斷地摸索,嘗試,通過用不同材料的比較,讓幼兒發現在這些材料中,用彩色玻璃片能使燈光的顏色變化得最明顯,最接近舞廳中七彩炫燿的燈光,從而激起幼兒要用彩色玻璃片製作舞臺燈的慾望。同時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將不同的彩色燈光重疊在一起,感受彩色燈光的美妙與神奇。然後教師給幼兒一個這樣製作彩色燈的平臺,讓幼兒體驗製作成功後的喜悅與快樂。最後也是幼兒覺得最有成功感的時刻,讓幼兒嘗試做舞臺燈光師,配上節奏強烈的音樂,幼兒打開製作的“舞臺燈”,讓幼兒完全投入到製造舞臺的歡快氣氛中去,使幼兒再次體驗到了成功感。

二、此次活動也是經過幾位老師的多次試教,加上園領導的指導,多次修改教案後才推出的。我也非常感謝園領導給我這次難得的機會,讓我在衆多的姐妹面前展示自己。雖然不是很完美,但這也是一次鍛鍊自己、提高自己教學水平的機會。在此希望大家多提寶貴意見,藉此不斷改進,謝謝大家!

師說說課稿 篇5

【設計意圖】

我以《胖廚師和小老鼠》這個故事作爲貫穿活動的主線。故事中兩個人物形象對比鮮明:一個體型很大、一個體型小;一個笨重、一個機靈;一個看似強勢一個卻看似弱勢……在故事中,胖廚師聽得到小老鼠的腳步聲、想象得出東西被偷吃的情景卻抓不到老鼠……對於一個音樂活動來說,光有故事作爲背景還不夠,還需有合適的音樂去表現胖廚師腳步的笨重、低沉和小老鼠腳步的靈巧、歡快。在活動中,音樂和人物角色相輔相成,音樂烘托出人物形象,而人物形象又幫助幼兒去理解音樂中的元素。

【活動目標】

1.在故事中聽辨和感受不同樂器的音色。

2.聽辨小老鼠和胖廚師音樂形象,並用身體律動表現音樂。

3.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喜歡參加音樂活動。

【活動準備】

1.樂器:沙球、三角鐵、大鼓、刮鬍

2.樂曲《胖廚師和小老鼠》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胖廚師和小老鼠》。

胖廚師的家是一幢二層小樓,一天,胖廚師正在廚房裏擦鍋子(演奏沙球模仿擦洗鍋子的聲音),突然,樓上傳來了奇怪的聲音(手指快速敲擊地並在地板上畫圈)。胖廚師決定上樓去看一看。他走上樓梯(敲鼓模仿走路聲),推開門(演奏刮鬍長音模仿推門的聲音),打開燈(演奏三角鐵,同時做擡頭看燈的動作)可是,什麼都沒有看到。於是胖廚師關掉燈(做關燈的動作),關上門(演奏刮鬍)走下樓(演奏鼓),回到廚房繼續擦鍋子。

二、學習區別音色和演奏簡單的樂器

1.你們覺得樓上可能是誰?爲什麼胖廚師會看不到小老鼠?

2.將樂器分給幾個幼兒,請幼兒根據教師的故事情節和動作提示演奏樂器,沒分到樂器的幼兒扮演小老鼠。

三、聽辨不同樂曲, 表現人物形象。

1、側重於腳步節拍表現和肢體表現兩部分。加入腳步動作學習,即便於幼兒感知節奏,又降低了表演的難度。

2、分析兩段音樂的特質。

哪段更象小老鼠? 聽聽小老鼠是怎麼跑的? 跟着音樂用手來學一學小老鼠跑。 聽音樂的末尾,小老鼠跑到最後發生了什麼變化?聽音樂的開始,小老鼠什麼時候出來?扮演小老鼠出來玩一玩。 欣賞胖廚師走路的音樂。 用拍手來學一學胖廚師走路。

四、完整表演音樂故事

通過孩子們自主選擇角色,在樂器、音樂背景下運用肢體動作完整地演繹故事,達到活動的高潮,並在高潮中結束活動

師說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北京亮起來了》是小學語文人教版第四次的一篇寫景的文章,本冊教材構建了開放、富有活力的教材體系,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着眼於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科書以專題爲組織單元,專題設計了八個專題,本文選自第三專題。緊扣"美麗的祖國,可愛的家鄉"這一單元主題,課文描繪了首都北京那五光十色、輝煌明亮的夜景。圍繞"燈的海洋,光的世界"這一句,課文具體介紹了長安街,環形路,王府井、西單商業街,故宮等不同的場景,自理興建流露出作者對北京由衷的熱愛和讚美之情。本文的語言非常優美,尤其是一些四字詞語和幾個比喻句,抓住了景物的特點,讓課文正色不少,是引導學生品讀、積累的好材料。

二、說教學目標

1、教學目標:

(1)會認15個生字,會寫2個生字。初步理解新詞在課文中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通過觀看圖片初步感知北京夜景的美。

(我是依據課程標準改革的精神以及實驗的要求,確定了本科的教養、教育和發展目標。)

2、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生詞。

(2)讀文,初步感知北京夜景的美

3、教學難點:

(1)正確掌握本課生字新詞,並學會應用。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我是依據實驗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結合本課教材的特點,通過本課的教學,引導學會生字、積累詞語,初步感知北京夜景的美,激發學生對首都北京的熱愛之情。)

4、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我是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而準備教具的)

三、說教法和學法

根據教材的特點,再配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具體、生動的畫面,使學生通過形象感受來理解課文,並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法,民主交流等手段,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接受知識,教學過程中,創設愉悅的情感氛圍,充分發揮以學生爲主體,老師爲指導的作用,成功的達成教學目標。

四、說教學設計

一開始上課,我就用充滿激情的導語創設優美的情境,把學生引入課文,藉助生動的畫面,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是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這樣的設計活躍課堂氣氛,適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

爲了使教學取得較好的效果,我依據課改教材的特點,配合學生本身的年齡特點,主要採取了直觀、朗讀、形象的程式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接受知識,用激情滿懷的聲音,表現出對住過的熱愛之情。我的教學設計主要分六個環節:

(一) 賞圖引題,激發興趣

1、談話導入:小朋友們,北京是我國的首都。他是一座世界文明的古都,也是一座現代化的大都市。現在讓我們一同欣賞北京的風光。

2、播放背景風光圖。問:欣賞完北京風光,你想說什麼呢?

3、學生談感受。

4、談話過度

多美的景色啊!剛纔我們看到的是北京白天的風光,你們想進一步感受北京夜景的美嗎?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描寫北京夜景的課文。

5、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觀看遠教資源課件,直觀感受北京風光的美。從而讓學生進入優美的情境,激發其學習的興趣,巧妙地引入新課。)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課文。學生思考:北京的夜晚是怎樣的?課文中用了哪些詞語來表述。

2、配樂播放北京夜景圖片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小朋友們,讓我們用眼睛用心靈去感受北京夜景的美吧!你們看

3、你們感受到北京夜景最大的特點是什麼?(指名回答)

4、作者感受到的美是否跟我們一樣呢?請小朋友們自由讀課文劃出生字,藉助拼音把課文讀通順,讀後標自然段序號。

(設計意圖:觀看北京夜景圖,讓北京亮麗的夜景深深地印在學生的心裏,並在此基礎上談感受,爲學好課文墊。)

(三) 學習生字

1、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小老師帶讀。

2、去掉拼音檢查會人情況。(齊讀開火車讀)

3、齊讀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理解意思。

4、做詞語搭橋遊戲:男女同學比賽接龍讀詞語。

(設計意圖:通過多種形式地認讀生字新生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創造一個輕鬆、愉快、和諧的課堂氛圍。)

(四)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五) 鞏固識字,指導書寫

1、出示要求會寫的字(輝煌)齊讀,組詞,練習說話。

2、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指名說)

3、老師範寫生字,學生跟書空練寫。

4、播放音樂,學生在優美的音樂中書寫生字,師巡視指導。

5、評價學生寫字情況。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優美、愉快的音樂中書寫生字,可以消除聽課的疲勞,提高學生寫字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