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反被聰明誤美文

聰明反被聰明誤。看到這句話,首先會想到《紅樓夢》中的王熙鳳。俏鳳姐聰明絕頂、八面伶瓏,有着無與倫比的治家才能和應付各色人等的處事技巧。

聰明反被聰明誤美文

然而鐘鼎玉食的好光景並不長久,王熙鳳的命運很快一落千丈。坐吃山空,抄家下獄,年紀輕輕就香消玉殞,死後一頂破席,扔在荒坡野地。正如曹雪芹判詞中所寫的:“機關算盡太聰明,反送了卿卿性命”。

我眼中的“聰明”

“聰明”二字,最早出自《易經》的“鼎”卦。其彖辭是這樣說的:“巽而耳目聰明”。耳朵好使叫“聰”,眼睛明亮叫“明”。耳聰目明,這應該是聰明的本意了。

後來,聰明的意思就延伸了。先天的聰明,指天資高、記憶和理解力強等。而後天的聰明,則可以通過學習實踐,通過不斷積累,變得學識淵博、多才多藝。

做一個聰明的人,好不好?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好啊!天下做父母的,哪個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能幹?古往今來,那些有作爲,有成就,富甲天下,光宗耀祖,青史留名的達官貴人,哪一個又是傻冒二百五?

可翻翻歷史,這些才高八斗、聰明能幹的歷史名人、文臣武將,又有多少落了個身敗名裂、滿門抄斬、死無葬身之地的悲慘下場?爲什麼有學識、有能力、有才幹,反而不能善始善終呢?

同樣,因爲聰明,因爲能幹,因爲擁有的太多,比如財富、官職、名譽和地位等,就有了更多的責任和擔當,有了更多的貪慾和進取,有了更多的憂愁和煩惱,於是就活得很苦很累,人未老,身先衰,往往是內心痛苦、疾病纏身,甚至是英年早逝。

像本文開頭所說的王熙鳳,不但結劇悲慘,年紀輕輕,疾病也一直陪伴着她。你說,再有權、有錢、有地位的一個人,天天這裏痛,那裏癢癢,捧着個藥罐子,就是見着醫生親,還談什麼生命質量,還有什麼幸福可言?

《三國演義》裏的楊修,也是個絕頂聰明之人。因爲聰明過人,成爲曹魏集團的謀士,在戰亂頻仍、民不聊生的東漢末年,享受着高官厚祿。但也正是他的聰明,把自己一步一步逼上了死路。

大文豪蘇東坡是北宋狀元中的狀元,千百年來,沒人會說蘇軾不聰明。但蘇大才子卻一生坎坷,甚至攤上了牢獄之災,差點被砍了頭。他在自己的《洗兒詩》中,這樣感嘆:”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生活在今天的人們,更是如此。改革開放都快40年了,大字不識的`文盲,已經基本被消滅了;爲吃不上飯、穿不上衣發愁的人,也不是很多了。可滿腦子墨水的知識分子,卻是煩惱最多的一個羣體。開着寶馬車、住着豪宅的大款高官們,卻往往壓力巨大,天天心事滿腹、病魔纏身、愁緒不斷。

這幾年,中國獲得了兩個諾貝爾獎。可一個小學沒有畢業,一個連個兩院院士都不是。爲什麼讀書越多煩惱越多?爲什麼都在說,我們培養了太多高學歷的野蠻人?爲什麼建國60多年,我們就培養不出一個大師來?

真的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嗎?難道有一個聰明的頭腦,真得又是一個很悲哀的事嗎?怎樣做,才能聰明不被聰明誤呢?《莊子》說:以白馬來說明白馬不是馬,不如用非白馬來說明白馬不是馬。要說明白“聰明”,我也想用“非聰明”來說明“聰明”,於是,就引入另一個詞----智慧。

聰明的另一面

提起“智慧”,一些書籍將其解釋爲:感知、知識、記憶、理解、聯想、情感、邏輯、辨別、計算、分析、判斷、中庸、包容、決定等等多種能力,亂七八糟,似乎人腦中所有存放的東西,都叫智慧,真是個無所不包大竹筐。

我的理解,卻不是這樣。上面對“智慧”的定義,包含了許多“聰明”的內涵。而“智慧”與“聰明”應該不是一回事,在本質上,應當區別開來。

智慧一詞,是與聰明相對的一個概念。描述起來非常簡單,根本不用那麼複雜:智慧是對人生和世界的感悟,是思想觀念的昇華。在佛教上稱作爲“般若智慧”,用現在時髦的話說,是人生“總開關”----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正能量的體現。

聰明可以提高一個人生存的本領和技能,它是一種生存的基礎。人要在世界上存活,總不能喝西北風。因而,要靠聰明才智,來創造財富,贏得地位。在實現所謂人生價值的同時,可能造福了社會,也可能禍害了世界。

而智慧則可以提升人生的品格和境界,可以讓你有一個正確的人生方向和人生態度。在你得意時,有所警醒,不至於得意忘形,爲以後的道路埋下禍根。在你失意時,能夠正確面對,幫助你走出生活和心理中的泥淖。是你逢凶化吉、遇難呈祥的金鑰匙。

如果把人的精神世界比作一個太極。那麼,聰明和智慧就是太極圖的一體兩面。《易經》說:“一陰一陽之謂道”。聰明就屬於陽剛的那部分,而智慧就屬於陰柔的那部分。就像太極圖中的陰陽魚,二者各佔一半。

那麼,聰明和智慧就有一個鮮明的分野嗎?肯定不是。《道德經》說:“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爲和”。這句話,既表明“一陰一陽之謂道”,同時又說,陰中有陽,陽中有陰。

也就是說,聰明之中有智慧的成分,智慧之中也有聰明的成分。兩者只是大小多少權重不同而已。而“衝氣以爲和”,則是二者共同組成一個混混沌沌的太極,這個太極要保持平和穩定,聰明和智慧就必須保持相對的平衡。

人要活的幸福,要有生命質量,聰明和智慧缺一不可。但必須有一個度,不能失去平衡。而在實際上,由於人的貪慾自私本能所定,往往都是偏重於聰明,而少智慧。於是,就使人的生命質量和幸福指數大打折扣。

吳越爭覇,文仲和范蠡,一文一武,兩人都是經邦治國之才,協助越王勾踐臥薪嚐膽,東山再起,不謂不聰明。文仲貪功愛爵做了刀下鬼,而范蠡卻攜西施泛舟江湖,財色雙收,成了後來富商供奉的財神——商聖陶朱公。

韓信與張良同樣是鮮明的一對。兩人都是輔佐劉邦成就覇業,建立西漢的功臣良將,都聰明絕頂。一個知道“飛鳥盡,良弓藏;狐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一個執迷不悟、得蜀望隴;一個功成身退,逍遙善終;一個貪戀功名,血濺未央。

顯然,文仲和韓信都是聰明有餘,智慧不足,精神失衡;范蠡和張良是聰明與智慧具足,能夠保持精神平衡的典型,其命運和結局也大相徑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