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試一週不抱怨美文

消極的代價

試試一週不抱怨美文

和同事聚在一起羅列“全民公敵”的條條罪狀是每天的例會。但是我漸漸發現,回到座位,鏡子裏一張怨婦的臉嚇了我一大跳。

心理學家說,如果抱怨超過了一個度,反而會讓你積怨更深壓力更大。心理狀態對身體狀況的影響超乎我們的想象,把注意力集中在消極的事情上會使血壓提高、胃酸增多、肌肉緊張,我們會按照消極的方式行事。更糟糕的是,女性們傾向於相互感染負面情緒,這會讓負能量層層遞加。

我決定改變,嘗試着保持1個星期不抱怨。

分散注意力

第一天從不完美開始。出門時找不到右腳鞋子,公交車到底什麼時候來?雨你敢再下大一點嗎?還沒到午飯時間我就把清晨宣言忘得一乾二淨。

當負面情緒潛入我的腦海時,我立即察覺,自己除了抱怨什麼也做不了。心理我培養一些愛好——來分散即將爆發的情緒。去健身?我照做了,好的荷爾蒙似乎變多了。我愉快地決定去買個瑜伽課程。

第二天我的實踐開始得風平浪靜。順利地梳妝打扮好,地鐵來得很準時。但11點時又出狀況了,我被辦公室“友誼”團團圍住,當他們一如既往地碎碎念那個不“作”就會死,“劣跡”一籮筐的主管時,怨氣就像黑洞一樣吸引着我立即加入。那個主管昨天對我說:“我的胸對我的身體來說太大了,每天都爲穿什麼煩惱”,我真想把這句話抖出來讓大家噁心噁心。但我最終忍住了。

下午我去了瑜伽教室,在那裏,工作上的挫折,生活上的不順,交通工具的不按時都變得次要,我集中於更加迫切的事:比如如何把腳踝繞到腦袋後面去。

讓煩惱止於筆尖

第三天,我打了電話給一個情感專家。“抱怨是一種情緒發泄,讓挫折看起來不那麼巍然聳立,但其本身並不能解決問題。你只是暫時得到了緩解。”他建議我在想要抱怨的時候用文字表達出來,並且試着寫下對策。所以,每當我感到怨氣像岩漿一樣即將噴涌而出時,就立刻翻開口袋筆記本,把那些情緒記下來,隨後做一個標誌性動作,代表這次已經雨過天晴。這當然比直接說出來要麻煩,但也正好用這個過程撫平了煩躁。比如:狀況:又沒有熱的洗澡水了。對策:威脅房東要起訴他?已經試過了……在健身房洗澡?對啊,這不就迎刃而解了。很快,我感到自我控制力變強了,而且,不再那樣消極——雖然只是一點點進步。

做一個“牢騷銀行

第四天,我的狀態越來越好。我繼續進行清晨宣言:我不胖沒病,有工作有親朋,下半年要去塞班旅行,生活簡直不能再好了。這種積極的心裏暗示讓我覺得身心輕快,神清氣爽。我已經可以自然地迴避最糟糕的辦公室抱怨會,並且試圖尋找更有建設性的途徑來控制牢騷。

我用餅乾盒做了一個“牢騷銀行”。如果我說了任何消極的話,就得往裏扔硬幣當作罰款。比如,咒罵飛快地開過積水濺我一身水花的汽車,罰5元;埋怨工作餐難吃,罰3元;週六晚,聽說我的前任找到新女友,又花了我1元。對錢的惋惜比真正的'煩惱來得更清晰,雖然積累到週末,就可以請朋友們喝一杯了,但是每次因犯規而破費,真是個方便的提醒,讓我的脾氣懸崖勒馬。

她們懷念我的牢騷

不是所有人都能立刻適應我的陽光新面貌。起先,在我沒有附和着表示對總監的厭惡時,原先一起“開小會”的同事毫不掩飾他們的掃興:“難道你真不認爲她是個大傻瓜?”但是1周結束後,我發現新態度起到了預期外的效果:週六晚上的聚餐,我們的話題不知不覺中從“她真是個不可理喻的奇葩”或“老子明天就辭職”轉到“我得和她好好談一下”或“我考慮申請換個職位”。我沒想到,正能量的傳播也能這般有效率。

怨怒燃起敵意,豁達重拾希望,正如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所說,把抱怨的心情,化爲上進的力量。有抱怨的時間和精力,不如想一下如何解決問題。於是,我終於和那個每次合作都無法愉快的業務夥伴做了了結,他連雞肋都不如,爲什麼還要留着給自己添堵呢?另外,我花了太多時間抱怨那個總是在跳上火車前改變主意的朋友,我欠彼此一個坦誠:我應該告訴她這樣的出爾反爾讓朋友多麼無奈。

在“7天無抱怨日”體驗結束時,我的自我感覺變好了很多。當週日來臨,我就像剛充滿了電一樣,幹勁兒十足,一掃往日的倦怠無力。我欣然地決定將無抱怨狀態持續下去。雖然還不能豁達到完全摒棄負面情緒,但我試着把要發泄的東西帶到健身房去扔掉——當我在跑步機上揮汗如雨時,那些烏煙瘴氣的怨怒都從毛孔中蒸發了出去。“牢騷銀行”仍在營業,只是請朋友喝一杯的週期越來越長——要3周甚至1個月才能攢夠當初1個星期攢夠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