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山古景古傳說美文

古山大井是永康兩口半名井之一,位置在牛筋嶺(古地名),現在八分弄街和橫街的交匯處。井深5.5米,水深2.5米,口方內圓,井直徑2米,上口稍小,井壁由岩石砌成。開造年間無考,介於八分弄街是胡瑛公的八公子分居地而得名的,胡瑛八公子生活在明弘治年間(在十六世紀),按照有人居住就必須有井的常理,大井應在四百年以上。由於年間長,井壁上長滿青苔和鳳尾草。井水晶瑩清沏見底,其味清冽甘美,冬暖夏涼,水源旺盛,永不枯竭。養在井裏的紅鯉魚自由自在,經過井旁的人都要去井欄邊看紅鯉魚戲水,成了當時的一道風景。早年時供古山半個村人飲用,大旱年間,後塘弄村人都要來此挑水以濟水荒。當時,如要換井泥,需要五六人圍井連續不斷的吊水,才能使水位下降。古人爲了用水人的方便,井旁設立了一個吊秤和備胡公用井桶,用水十分方便又保證衛生。在過去每逢炎熱夏天的到來,很多村民把井水當作冷飲,提着茶筒去大井取水,喝一口涼到心底,水質大大超過現在的礦泉水。

古山古景古傳說美文

1943年5月,日寇侵犯古山,燒燬周圍的房子,倒塌的磚塊泥石把大井填得如同平地,後經衆人挖掘清洗,古井纔有原形`,但水質稍有影響,燒好的開水往往在上面有一層水垢,但水照樣冬暖夏涼,用水人不僅不減少,反而有所增加。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由於當時的菜市場設在橫街,周圍的村民利用優質的'井水芽豆芽、做豆腐還賺了一些鈔票,在那個年代確實是解決了一家子的零用錢。到了至今還有人在使用井水生活,並用井水芽豆芽,豆芽的味道和別的確實不一樣。在沒有棒冰冷飲的年代,一些做小生意的人看上大井的水質好,早上挑上涼粉桶用大井的水做涼粉,沿街叫賣,一分錢一碗,用來解暑止渴,也許這就是當時價廉物美的冷飲,特別令小孩子喜歡。經歷過的人至今還會回味無窮,終身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