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美倫敦的話

【第1句】薩廖埃爾?約翰遜感慨的說,“當你對倫敦厭倦之際,就是對人生也已經厭倦了”。這並不是一個表面奢華的城市。提起倫敦,大多數人都聯想到“霧都”之類的並不歡愉的詞彙,因爲倫敦確是與霧有着密切的關係。也許是和它的經歷有關,也許是多年的戰爭將它動人的笑容洗刷,也許是過多的傷感記憶將它的眼睛溼潤。

【第2句】倫敦,世人矚目的、一個現代而又古老的都市,它的風姿和紐約相比多了些皇室的奢華氣息,和巴黎相比少了些浪漫的情調。這裏有昔日的“日不落帝國” 王宮白金漢宮、歷代國王的加冕的聖地西敏寺(也叫威斯敏斯特教堂),泰晤河畔每天精準報時的大笨鐘、國會大廈、倫敦塔橋和珍藏皇室寶物的倫敦塔,有過傾帝國全盛時期的財力、彙集世界文明遺產的藝術殿堂大英博物館。。。無不吸引着匆匆過往的遊客,每日數以萬計的遊客雲集於此,參觀遊覽、尋夢追憶,探訪着往日英帝的許許多多的神祕......。

【第3句】世上但凡著名的城市,都有其無可比擬的特點。倫敦,是一座可以引發你不斷思想的城市,無論它的氣勢,無論它的細節,它所展示的內涵,都會讓你久久地思索。漫步倫敦,徜徉在古典與現代融合的一街一景之中,一個意蘊深厚、色彩斑斕的倫敦,便會徐徐展現在你的眼前。

【第4句】倫敦是英國的首都、歐洲第一大城以及第一大港,也是歐洲最大的都會區之一兼世界四大世界級城市之一,與美國紐約並列,高於法國巴黎和日本東京。從1801年,倫敦因其在政治、經濟、人文、娛樂、科技發明等領域上的卓越成就,成爲全世界最大的都市。倫敦不僅是英國的政治中心,也是是國際組織總部的所在地。倫敦是一個多元化的大都市,居民來自世界各地,多元化的種族、宗教和文化,城市中使用的語言超過300種。倫敦是世界聞名的旅遊勝地,擁有數量衆多名勝景點與博物館等。倫敦與紐約併爲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世界上最重要的經濟中心。

【第5句】泰晤士河畔,金黃壯麗的國會大廈與精準報時的大笨鐘前終日人潮不斷,當我跳下車從河的北岸眺望,映着光影的國會大廈肅穆華麗,它的建築風格和色調,在我的印象中只有西斑牙巴塞羅那正在修建着的高迪教堂可與其媲美。除了欣賞國會大廈仿哥德式的雄偉建築之外,參觀議員們脣槍舌戰的精彩議事討論,更可親自體會英國民主風範。導遊告訴我們,只要國旗在國會大廈上飄揚,就是國會正在開會,可以免費進去參觀。大家不約而同仰望,沒有見到飄揚的國旗,不約而同地發出惋惜之嘆。

【第6句】倫敦,這個大不列顛羣島南端的世界名城,英吉利海峽岸邊的一顆璀璨明珠,憑着她悠久的歷史,憑着她不可替代的歐洲金融中心地位,憑着她迷人的風景,還有享譽全球的大本鐘、白金漢宮、大英博物館和倫敦塔,還有令人癡迷的音樂,時裝等流行元素,曾經吸引了無數遊客渴慕的眸子。

【第7句】倫敦,面積1577平方公里,人口750萬,來自40個不同的民族,300種不同的語言,形成倫敦豐富的語言體系,有“文化萬花筒”之稱。倫敦城市的份量,大概是由文化堆積起來的,各種各樣的`博物館,便是一例。進入倫敦,猶如進入了博物館的叢林,目不暇接:大英博物館、國家美術館、國家歷史博物館……,座落在倫敦的各個街區,都是免費開放,這些博物館不僅收藏豐富,而且相當一些博物館本身就是一個建築的極品、珍品。

【第8句】遊者到白金漢宮不僅僅是參觀建築,更主要的是看王室御林衛士軍的換崗儀式。宮前的衛士無論女王是否在家,也無論冬季還是夏天,均身穿鑲金邊的紅軍服,頭戴高高的黑熊毛帽,肅然而立,給王宮添了不少生氣,也似乎延續着“日不落帝國”往日輝煌的歷史。

【第9句】倫敦是極易哭的,每次痛徹心扉都禁不住流淚,至此大霧瀰漫。有着三、四百年曆史的英國古代建築分佈於泰晤士河兩岸,泰晤士河畔成爲煽情之霧的源頭。哥特式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斯科特將它的風格做了小小的改動,從諾曼式到文藝復興建築的式樣,但仍離不開哥特式建築的高聳的尖塔和直線式的塔樓,熱烈如火。

【第10句】2012,奧運聖火在倫敦燃燒,各國健兒齊聚勝地,競技廝殺,上演了一出出精彩的絕妙好戲,不眠之夜,好戲收場,奧運取得圓滿成功之時,最後的謝幕時刻,倫敦,這個金融之都,時尚之都,再一次爲我們奉獻了一個恣情的狂歡之夜,一個無與倫比的流行新潮的大派對!

【第11句】與倫敦塔並駕其驅的勝景就是泰晤士河上的塔橋。泰晤士河幾乎是倫敦的代名詞,不僅因爲河岸上聚集的衆多重要建築,泰晤士河的多座橋樑也是倫敦古建中的精品。泰晤士河下游的最後一座橋,就是以塔爲基而聞名世界的塔橋。塔橋之名源於兩端的兩座塔樓,仔細看來,塔樓的四邊有高出主體的方形塔尖,四個較小的塔尖圍繞在最高的塔樓尖頂四周,頗有氣勢。橋體的獨特之處是在雙塔之間建有一高一低兩座橋樑。

【第12句】有着巨大穹頂的大英博物館,是倫敦博物館之最,巍峨莊嚴,氣勢非凡,來自世界各地的藏品,再現了各種不同文化的讓人震撼的魅力。昔日滿含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創造與血淚的舉世罕見的珍寶,於大英帝國強勢之時,在各種手段之下,被迫離開了自己的發源地,如今在殿堂之上,默默地供人品賞。

【第13句】倫敦是四大世界級城市之一,與美國紐約、日本東京、法國巴黎並列。從1801年到20世紀初,作爲世界性帝國——大英帝國的首都,倫敦因在其於政治、經濟、人文文化、科技發明等領域上的卓越成就,而成爲當時全世界最大的都市。倫敦是歐洲最大的經濟中心。金融業是倫敦最重要的經濟支柱。

【第14句】倫敦,是一座可以引發你不斷思想的城市。無論它的氣勢,無論它的細節,它所展示的內涵,都會讓你久久地思索。著名的英國旅行作家戴維曾經這樣寫道:“英國有許多迷人的城市、城鎮、鄉村和小部落,不過,只有當你來到規模巨大的首都後,纔會真正感受到英國的魅力。不同的人對倫敦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但絕不會是平庸的感覺。”

【第15句】威斯敏斯特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形,西敏寺教堂的上部園頂高31米,使教堂顯得更加神祕和嚴肅。這裏是英國曆代國王的歸所,從亨利三世到喬治二世的20多位國王在這裏安息。除了王室陵墓外,這裏也安葬着許多著名的人物,像牛頓、達爾文、丘吉爾等。邁着沉重的腳步從這裏經過,終生難忘。

【第16句】倫敦是文化的海洋。一隊一隊的小學生在博物館聽課,從小就接受着自然、歷史、科學、技術的滋潤;不同膚色的年青人往往在美術、藝術館裏,三五成羣地席地而坐,擺起了即興的沙龍;公園長椅上,地鐵車廂裏,舉眼就是潛心閱讀的人們。

【第17句】倫敦城市的分量,大概是由文化堆積起來的,各種各樣的博物館,便是一例。進入倫敦,猶如進入了博物館的叢林,目不暇接:大英博物館、國家美術館、國家歷史博物館、科學博物館、英格蘭銀行博物館、國家自然博物館、皇家戰爭博物館、戲劇博物館、國家肖像畫廊、華萊士收藏館……坐落在倫敦的各個街區,都是免費開放,這些博物館不僅收藏豐富,而且相當一些博物館本身就是一個建築的珍品。

【第18句】清晨的倫敦,搶讀新鮮出爐的報紙,是大多數英國人開啓一天生活的第一道精神大餐。展現在屏幕上的的是一份報紙,看似普普通通的的一張報紙,版面豐富,有天氣預報、股市報道,也有吸引人眼球的頭條新聞。可是仔細留神,報紙的內容,竟都出自英國曆代的文學經典:公元八世紀的安格魯-撒克遜英雄體詩歌,英國抒情詩人的鼻祖喬叟,不朽的莎士比亞,浪漫主義的代表拜倫、雪萊,直至英國當代女詩人達菲。

【第19句】倫敦是全國的政治中心,是英國王室、政府、議會以及各政黨總部的所在地。威斯敏斯特宮是英國議會上、下兩院的活動場所,故又稱爲議會大廳。議會廣場南邊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1065年建成後一直是英國國王或女王加冕及王室成員舉行婚禮的地方。內有20多個英國國王、著名政治家、軍事家以及牛頓、達爾文、狄更斯、哈代等科學家、文學家和藝術家的墓地。白金漢宮是英國王宮,坐落在西倫敦的中心區域,東接聖詹姆斯公園,西接海德公園,是英國王室成員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也是英國重大國事活動的場所。

【第20句】倫敦是英國的首都、第一大城以及第一大港,也是歐洲最大的都會區之一兼世界四大世界級城市之一,與美國紐約、法國巴黎和日本東京並列。由於倫敦是一個非常多元化的大都市,因此其居民來自世界各地,具有多元化的種族、宗教和文化,城市中使用的語言超過300種。倫敦亦是世界聞名的旅遊勝地,擁有數量衆多的名勝景點與博物館等。2012年奧運將在此舉行,東部將成爲全球焦點,全城喜悅歡騰,所到之處必定萬人空巷,熱鬧非常,難怪奪得必遊勝地寶座。

【第21句】從白金漢宮走幾步出去就到了唐寧街,一進去便感受到強烈的政治氣氛,運氣好的話還能碰到激情的演說,那當然是原汁原味的慷慨激昂。倫敦頗有名的“牛津街”是小販的世界。在街頭走走停停,似乎沿街的小販們的商品比商場裏的更有意思。紅色的電話亭和街頭的大笨鐘早已經隨着繁華的生活被人們遺忘了,這些一度是倫敦的標誌的東西早已遠去。那些被遺忘的角落,成爲了遊客合影留念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