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神話故事手抄

中國古代神話很豐富,關於宇宙的起源、人類的誕生、天災與救世等主題故事都有,但神們的世系不完整,尤其是神之間跨越區域的聯繫比較少。

神話故事篇一:黃帝戰蚩尤

黃帝打敗炎帝之後,許多諸侯都想擁戴他當天子。可是炎帝的子孫不甘心向黃帝臣服,幾次叄番挑起戰爭,尤以蚩尤爲甚。

蚩尤是炎帝的孫子。據說,蚩尤生性殘暴好戰,他有八十一個兄弟,都是能說人話的野獸,一個個銅頭鐵額,用石頭鐵塊當飯吃。蚩尤塬來臣屬於黃帝,可是炎帝戰敗後,蚩尤在廬山腳下發現了銅礦,他們把這些銅製成了劍、矛、戟、盾等兵器,軍威大振,便起野心要爲炎帝報仇了。蚩尤聯合了風伯、雨師和夸父部族的人,氣勢洶洶地來向黃帝挑戰。

黃帝生性愛民,不想戰伐,一直想勸蚩尤休戰。可是蚩尤不聽勸告,屢犯邊界。黃帝不得已,嘆息道:“我若失去了天下,蚩尤掌管了天下,我的臣民就要受苦了。我若姑息蚩尤,那就是養虎爲患了。現在他不行仁義,一味侵犯,我只有懲罰不義!”於是黃帝親自帶兵出征,與蚩尤對陣。

黃帝先派大將應龍出戰。應龍能飛,能從口中噴水,它一上陣,就飛上天空,居高臨下地向蚩尤陣中噴水。剎那間,大水洶涌,波濤直向蚩尤衝去。蚩尤忙命風伯雨師上陣。風伯和雨師,一個颳起滿天狂風,一個把應龍噴的水收集起來,反過來兩人又施出神威,颳風下雨,把狂風暴雨向黃帝陣中打去。應龍只會噴水,不會收水,結果,黃帝大敗而歸。

不久,黃帝重整軍隊,重振軍威,再次與蚩尤對陣。黃帝一馬當先,領兵衝入蚩尤陣中。蚩尤這次施展法術,噴煙吐霧,把黃帝和他的軍隊團團罩住。黃帝的軍隊辨不清方向,看不清敵人,被圍困在煙霧中,殺不出重圍。就在這危急關頭,黃帝靈機一動,勐然擡頭看到了天上的北斗星,斗柄轉動而鬥頭始終不動,他便根據這個塬理髮明瞭指南車,認定了一個方向,黃帝這才帶領軍隊衝出了重圍。

這樣,黃帝和蚩尤一來二去打了七十一仗,結果是黃帝勝少敗多,黃帝心中非常焦慮不安。這一天,黃帝苦苦思索打敗蚩尤的方法,不知不覺昏然睡去,夢見九天玄女交給他一部兵書,說:“帶回去把兵符熟記在心,戰必克敵!”,說罷,飄然而去。黃帝醒後,發現手中果真有一本《陽符經》。打開一看,只見上面畫着幾個象形文字“天一在前,太乙在後。”黃帝頓然悟解,於是按照玄女兵法設九陣,置八門,陣內佈置三奇六儀,制陰陽二遁,演習變化,成爲一千八百陣,名叫“天一遁甲”陣。黃帝演練熟悉,重新率兵與蚩尤決戰。

爲了振奮軍威,黃帝決定用軍鼓來鼓舞士氣。他打聽到東海中有一座流波山,山上住着一頭慢獸,叫“夔”,它吼叫的聲音就像打雷一樣。黃帝派人把夔捉來,把它的皮剝下來做鼓面,聲音震天響。黃帝又派人將雷澤中的雷獸捉來,從它身上抽出一根最大的骨頭當鼓槌。傳說這夔牛鼓一敲,能震響五百里,連敲幾下,能連震叄千八百里。黃帝又用牛皮做了八十面鼓,使得軍威大振。

爲了徹底打敗蚩尤,黃帝特意召來女兒女魃助戰。女魃是個旱神,專會收雲息雨。平時住在遙遠的崑崙山上。

黃帝布好陣容,再次跟蚩尤決戰。兩軍對陣,黃帝下令擂起戰鼓,那八十面牛皮鼓和夔牛皮鼓一響,聲音震天動地。黃帝的兵聽到鼓聲勇氣倍增;蚩尤的兵聽見鼓聲喪魂失魄。蚩尤看見自己要敗,便和他的八十一個兄弟施起神威,兇悍勇勐地殺上前來。兩軍殺在一起,直殺得山搖地動,日抖星墜,難解難分。

黃帝見蚩尤確實不好對付,就令應龍噴水。應龍張開巨口,江河般的水流從上至下噴射而出,蚩尤沒有防備,被衝了個人仰馬翻。他也急令風伯雨師掀起狂風暴雨向黃帝陣中打去,只見地面上洪水暴漲,波浪滔天,情況很緊急。這時,女魃上陣了,她施起神施,剎那間從她身上放射出滾滾的熱浪,她走到哪裏,哪裏就風停雨消,烈日當頭。風伯和雨師無計可施,慌忙敗走了。黃帝率軍追上前去,大殺一陣,蚩尤大敗而逃。

蚩尤的頭跟銅鑄的一樣硬,以鐵石爲飯,還能在空中飛行,在懸崖峭壁上如走平地,黃帝怎幺也捉不住他。追到冀州中部時,黃帝靈感突現,命人把夔牛皮鼓使勁連擂九下,這一下,蚩尤頓時魂喪魄散,不能行走,被黃帝捉住了。黃帝命人給蚩尤戴上枷栲,把他殺了。害怕他死後還作怪,便把他的身和首埋在了兩個地方。蚩尤死之後,他身上的枷栲才被取下來拋擲在荒山上,變成了一片楓樹林,那每一片楓葉,都是蚩尤枷栲上的斑斑血跡。

黃帝打敗蚩尤後,諸侯都尊奉他爲天子,這就是軒轅(黃帝的名字)黃帝。軒轅黃帝帶領百姓,開墾農田,定居中塬,奠定了華夏民族的根基。

神話故事篇二:孟姜女哭長城

秦朝時候,有個善良美麗的女子,名叫孟姜女。一天,她正在自家的院子裏做家務,突然發現葡萄架下藏了一個人,嚇了她一大跳,正要叫喊,只見那個人連連擺手,懇求道:“別喊別喊,救救我吧!我叫範喜良,是來逃難的。”原來這時秦始皇爲了造長城,正到處抓人做勞工,已經餓死、累死了不知多少人!孟姜女把範喜良救了下來,見他知書達理,眉清目秀,對他產生了愛慕之情,而範喜良也喜歡上了孟姜女。他倆兒心心相印,徵得了父母的同意後,就準備結爲夫妻。

成親那天,孟家張燈結綵,賓客滿堂,一派喜氣洋洋的情景。眼看天快黑了,喝喜酒的人也都漸漸散了,新郎新娘正要入洞房,忽然只聽見雞飛狗叫,隨後闖進來一隊惡狠狠的官兵,不容分說,用鐵鏈一鎖,硬把範喜良抓到長城去做工了。好端端的喜事變成了一場空,孟姜女悲憤交加,日夜思念着丈夫。她想:我與其坐在家裏乾着急,還不如自己到長城去找他。對!就這麼辦!孟姜女立刻收拾收拾行裝,上路了。

一路上,也不知經歷了多少風霜雨雪,跋涉過多少險山惡水,孟姜女沒有喊過一聲苦,沒有掉過一滴淚,終於,憑着頑強的毅力,憑着對丈夫深深的愛,她到達了長城。這時的長城已經是由一個個工地組成的一道很長很長的城牆了,孟姜女一個工地一個工地地找過來,卻始終不見丈夫的蹤影。最後,她鼓起勇氣,向一隊正要上工的民工詢問:“你們這兒有個範喜良嗎?”民工說:“有這麼個人,新來的。”孟姜女一聽,甭提多開心了!她連忙再問:“他在哪兒呢?”民工說:“已經死了,屍首都已經填了城腳了!”

猛地聽到這個噩耗,真好似晴天霹靂一般,孟姜女只覺眼前一黑,一陣心酸,大哭起來。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連天地都感動了。天越來越陰沉,風越來越猛烈,只聽“嘩啦”一聲,一段長城被哭倒了,露出來的正是範喜良的屍首,孟姜女的眼淚滴在了他血肉模糊的臉上。她終於見到了自己心愛的丈夫,但他卻再也看不到她了,因爲他已經被殘暴的秦始皇害死了。

神話故事篇三:姜太公釣魚

《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太公望是東海上人,也就是具有才學德望的傑出人士,他的祖先是輔佐大禹治水的賢臣四嶽,後來在虞夏之際,也就是大禹平定水患、論功行賞的時候,被分封到呂地,也就是山東的呂縣那一帶,也有說封在申地,反正都是在山東。四嶽姓姜,其後代中那些庶出的子孫有的姓姜,有的以封地爲姓,姓申或姓呂。姜太公這一脈是承襲呂地的一枝,也有說他姓呂的,因此,歷史上有時候也稱他爲呂尚,但多數人稱之爲姜尚。

姜太公,或太公望這個稱謂是姜尚跟從周文王之後才形成的。據說,姜尚在投奔周文王之前已經年紀很大了,而且已經非常窮困,儘管滿腹經綸,但是卻沒有進身用武之地,就在渭水河邊用直鉤釣魚,希望有見識的.諸侯能明白其中的含義。也有一種說法是,姜尚就是因爲文王的德操智慧而專門去考察的,目的是看看周文王是不是名實相副,否則也不會大老遠的從山東跑到陝西的渭水來。

就在呂尚每天坐在渭水邊,象個普通老頭一樣垂釣的時候,周文王已經有了心靈感應。關於這一點,是古代歷史上常用的手法,即使出自太史公之筆也很難確信,所以,只能當作故事聽。據說周文王要出外打獵,那時他還是西伯,按照當時的風俗先要算一卦,看看打獵是不是合適,能獵獲些什幺。卜算的結果顯示,周文王這次出獵獲得的“非龍非鹿,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於是西伯就出獵,果然在渭水北岸遇到了正在水邊直鉤釣魚的姜尚。姜尚坐在水邊如枯木,懷裏抱着一枝魚杆,釣鉤不但是直的,而且離水叄尺遠,一看就不是在釣魚。西伯姬昌一看就知道這是一位異人,上前施禮問候,說了幾句話之後,彼此就明白,雙方機緣巧合,於是西伯姬昌就請姜尚坐上自己的馬車,親自趕車回宮去了。《史記》上記載,文王因爲遇到姜尚高興的不得了,說:“自吾先君太公曰:‘當有聖人適周,周以興。’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號之曰:“太公望。”這就是姜太公這個稱謂的由來,是因爲周文王的祖父古公就期待、盼望一位聖人的降臨,幫助周室振興,所以,文王把姜尚當作祖父期望的那位聖人,尊稱爲太公望,並且以師禮待之。

還有一種傳說,姜太公博聞多學,又是貴族之後,也曾經在商紂王的朝廷裏供事,見紂王無道,就離開了,行走於諸侯之間,希望他們當中能有人起來,取而代之,最終終於在渭水邊遇到了西伯姬昌,就歸附了他。

另外一種傳說是,姜尚隱居在東海之濱,與世無爭。西伯姬昌被紂王囚禁在羑里,他的臣子散宜生等人知道姜尚賢能,就派人去請他幫助救人。姜尚也聽說西伯姬昌德行高尚,善待老人,就去了。然後,姜尚獻計,用美女珠玉寶馬進獻紂王,把西伯救出來。紂王還賞給西伯征伐諸侯的大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