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語教學中教師的角色 (人教版英語七年級)

摘要:In the oral lesson, the teacher should be a Motivator, Informant, Conductor, Diagnoser and Corrector. The teacher must seek to encourage the students with a sympathetic attitude.

口語教學中教師的角色 (人教版英語七年級)

關鍵詞:口語 角色 教師 激勵 組織

一、導言

就語言的工具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英語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工具,特別是口語。所以老師在教學中的表演的角色也非常重要。教師有責任教會學生運用英語獲取信息和表達思想的能力。而這種能力以必要的社會文化背景知識爲前提。僅僅讓學生學習英語語言的符號系統是不夠的,還要讓學生通過聽、說、讀、寫、譯等方面的語言實踐活動去學習、積累、應用英語、豐富情感,發展英語語言能力,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和思想道德品質。

口語課的目的是使學生獲得較好的學習能力。口語是一個系統,而且他不是孤立的,他是聽、說、讀、寫諸能力中的一種,他涉及到目的語的文化背景,他又與說話人的目的、動機、性格、愛好都有密切聯繫。口語課更加註重各因素的綜合運用,即鼓勵學生調動現有的學習能力,考慮基本的交際文化背景進行交際,注意在交際中內容言之有物,語言形式準確、流暢。那麼在口語課上,教師應轉變角色,從知識的傳遞者變爲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引導者、激勵者和參與者,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讓師生彼此間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創造一種合作學習的環境。

二、促進者

在我看來,教師在口語課中作爲一個促進者是非常重要的。每個懂得英語這門語言的人都會知道,沒有促進,人不會進步。

如果你要學生對英語感興趣,你就得讓他們對你及你所做的感興趣。無論你的班級有多大,你必須去認識他們個體,而不是作爲一個數字。不要認爲花在瞭解學生身上的時間是浪費了的。相反的,這更有利於促進學生的學習。

同樣的,教師的設問也非常重要。教師設問決不要過於具體,要具有開放性。這樣做會使教學效果大爲增強,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性思維能力頗有效益。教師設問決不要僅限於課本,應誘導學生深入的、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問題,由此及彼地聯想。教師決不能以學生敢於提問,課堂氣氛活躍爲滿足,而應進一步誘導他們昇華、提高。在課堂交際活動中,教師的任務是創設情景。而真正的交際活動應當由學生完成。當我們組織 pair/group work 時,可以多組同時進行,討論方式也不必拘泥於一種模式。引導學生克服對教師的依賴心理,大膽活動。在討論到“To become more beautiful is a kind of suffering?” 這一問題時,我的學生以小組爲單位,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有的提出觀點,擺出事實;有的排小品來闡述觀點。尤其是學生的小品,幽默、有趣、既符合生活事實,又不乏學生豐富的想象。有一組女生,將中學生中的一個熱點“上網”和社會的一個常見現象“假冒僞劣商品“相結合,演出了一幕精彩的小品。也有同學深入思考,將話題昇華至更高的境界:Inner beaut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outer beauty。(內在美比外在美更重要) 。所以教師作爲一個促進者,應該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出發,大力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積極開展師生互教互學的課堂教學模式,真正做到教學相長。例如,在教授Cartoons and Comic Strips 《卡通和連環漫畫》時,可以利用學生對卡通和漫畫的興趣,讓學生自己找尋卡通故事或連環漫畫,在全班用英語講解;或者可以模仿卡通真人秀的形式,讓學生上講臺自己用英語表演。這樣一個讓學生自己體驗、實踐、參與的學習方式和課堂教學模式將大大激發學生上英語課的興趣,既讓學生熟悉了課文內容,掌握了文中字、詞、句的用法,又提高了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和表演能力,同時也加強了學生之間的競爭與協作意識,使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增長,起到了一舉多得的效果。

三、組織者

組織者,意味着教師應該組織英語課,讓課堂更加嚴謹、有序。所以教師應在課前好好準備,在課堂教學中採用“以學生爲中心”的主題教學模式,設置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課堂交際活動,如小組活動(group work)、雙人活動(pair work)、角色扮演(role play)、遊戲(games)、討論(discussion)等組織、管理好課堂教學活動,儘量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讓所有學生都從語言實踐活動中等受益,讓學生通過語言實踐掌握語言知識重點和交際技能,使學生在參與中體驗樂趣,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對大多數學生而言,我們幾乎無法找到說英語的好環境,所以最後的地方是教室。作爲一名英語教師,必須創造一種氣氛,激勵學生打開自己的嘴巴,但是教師必須樹立一個榜樣。教師必須用英語來組織課堂,這樣可以激發學生說的慾望,這時候,教師就應該提供機會,讓學生盡情發揮。

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教師培養出來的。由於不同學生學習的習慣、學習的基礎和生理、心理素質參差不齊,學生的學習效果有一定的差異。教師既要面向全體學生,由於根據學生的社會家庭情況,生理、心理、年齡和學習特點,根據他們的生活習慣和個人興趣愛好注意發展他們的個性,幫助他們排除心理障礙,減少顧慮,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增強學生的自尊和自信,促進學生的積極參與。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躍躍欲試願意接受任務時,要及時予以鍛鍊的機會;學生的學習情緒不高時,要予以鼓勵,肯定成績;學生在學習上取得成績時,要及時提出更高的要求。

並且可以根據教學材料,組織學生練習、討論、表演或者複述。盡一切努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當我每次在上課時讓學生在班上對話時,我總是選出一兩個最好的表演者。這樣做,將在他們中形成競爭的氛圍。當然,有一些害羞、後進的學生,教師就必須給予更大的耐心和自信。你可以要求他們去進行一些簡單的對話,並且表揚他們的進步。千萬不要忽視他們。

四、引導者

作爲語言教師,主要還要注意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盡力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過程本身的興趣。上課要有激發學生興趣的內容,及時獲得對學生的情況和需要的反饋信息。通過現代化教學技術的運用,使得我們語言教學內容有更大的信息量,具有時代感,知識性和趣味性強,以滿足學生的求知慾,以使他們發現新的東西,並對其產生熱情,帶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在英語口語課上,學生的思維會出現阻塞。思維阻塞是指思維主體或囿於舊框框或限於知識水平,對所思考的問題不理解而“欲進不能”,即所謂的“百思不得其解”的狀態。這種思維狀態的實質是思維主體在已知與未知或淺知與深知之間出現斷裂,不能順暢延續。此時,教師就應設法“架橋開導”,以幫助學生接通思路,把思維引向深入。許多抽象的內容,需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緊張的思維活動,才能理解它,如果始終一種枯燥的材料刺激學生大腦,難免使學生的思維出現倦怠,表現爲厭惡或不思。它是因長期處於同一環境或連續學習同一內容或長時間思考同一問題,而出現的一種思維疲勞狀態。矯正這種思維病態的方法是“換元”。“換元”指的是變化學習要素,包括換境、換位、換角度、換素材,其目的是激活學生學習興趣,以趣導思。作爲英語教師首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綜合性較強的圖文信息作爲思維訓練的素材,在設計問題上要注重讓學生自己發現規律,尤其要突出新穎性,對學生的求知慾進行積極的誘導,使其由興趣平淡不求甚解,迅速進入對教學內容產生濃厚興趣。例如改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爲學生提問、教師導答。前面我提到有學生自制的幻燈片,在他們解說過程中,因爲是學生自己趕興趣的話題,學生便會自發的向解說的同學提問,老師這時只是輔助的作用。或者經過重新插入圖像,來調節課堂氣氛。在將健美(aerobics)這課時,討論好有關健美的各因素後,我又插入了一段flash,詼諧有趣的反映了在做健美運動時,人們所遭受的痛苦,這樣一下子消除了學生的思維倦怠,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並適時提出問題:“Is aerobics a kind of suffering or a kind of necessity?“

五、激勵者

激勵藝術是創新教育的一個重要手段,是學生進行創新學習的力量之源,適時、適當的讚許是老師對孩子莫大的支持和鼓勵。“喜歡讚美”是人之天性。特別是缺乏自信的學生,讚美如枯木逢春、春風化雨,如魚後天晴的一縷陽光。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中要注意激勵讚美的時間、場所、內容、形式、效果等,概而言之,也就是要把握激勵的藝術。下面就結合個人的實踐與體會,談一談在英語口語課中實施激勵的有效途徑。

直接法:這是在教育教學中最經常使用的一種激勵方式。它要求針對學生的良好表現給以直接的充分的肯定和表揚。這種表揚可以是各方面的,包括學習、紀律、創新、藝術、態度、活動等方面。教師要通過了解、觀察、分析,及時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以口頭或書面形式,在全班進行公開的、面對面的表彰和鼓勵。這種做法會大大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激發他們的參與熱情,使學生在思想、紀律方面進一步提高對自己的要求,同時還會增強班級凝聚力,從而起到“一石雙鳥”的作用。

間接法:一個班級中的學生構成,特別在性格、喜好等方面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學生外向,喜歡當面被表揚;有的學生內向,鍾情於委婉、含蓄的表揚方式。因而,老師要在充分了解學生個性的前提下,對一些學生最好採用間接的激勵方式。比如,在和某個學生談話時,可以故意提到另外的一個或數個學生,並對其在某個方面的優點進行表揚。當這個學生把談話內容轉達給相關同學時,就會對相關同學產生激勵效果,從而產生推動其更加努力的作用。

期待法:布魯姆在掌握學習的樂觀主義教學理論中強調,要給以每位學生以美好的期待。事實上,期待本身就是對學生的一種肯定和信任,這種良好的期待會不斷上升,轉化爲對學生的激勵和鼓舞,使學生在學習、思想、生活中產生一種拼搏向上的動力,從而使之發奮努力去改造和提高自己。在實際操作中,期待的形式可分爲兩種:話語期待和沉默期待。話語期待是結合學生的實際,對其提出具有現實意義的目標和追求,這是最常見的方式。沉默期待往往被忽視,它需要師生間情感的溝通和心靈的默契。比如在學生取得階段性進步時。不要急於給以表揚,沉默會使之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從而更加努力;在偶犯小錯誤時,沉默會使之覺悟、警醒。實踐證明,期待--特別是沉默期待,會對學生產生意想不到的激勵作用。

美國加洲大學柏克來分校神經解剖學教授瑪麗安、黛爾蒙德教授指出:“在富有激勵因素的環境中,人腦會變得更好,否則,就會朝相反的方向發展。”實踐證明,一則充滿激情的話語,一句溫馨感人的讚揚,一席感人肺腑的談話,一個充滿期待的眼神,都能激起學生進步的信心和學習的熱情,從而邁開奮發向上的步伐,這,應該是達到了教育者教育的最高境界。

六、參與者

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物質條件的提高,教育領域技術,新設備的使用已基本普及。英語是一門工具性學科,它所需要的輔助教學設備主要是“聽”與“視”,本人在展示課上採用了實用,有效的多媒體教學,做到“圖文並茂”,“聲情並茂”,達到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良好效果。

上課一開始,一曲歡快,輕鬆,節奏感強的音樂將同學們引入學習英語的環境之中,隨後錄音機中放送一段抑揚頓挫、語音地道的英文,讓學生們用耳又用腦辨猜它的內容,通過這一聽力訓練,既而引導到口語練習上。

屏幕上上打出一幅一幅清晰的彩色人像圖片,大都是學生所熟悉和熱衷的電影明星,歌星亮麗的照片並配以相關的英文,大家議論紛紛,課堂氣氛熱烈而又活躍。每個同學都投入,興趣甚高。屏幕上又展現出或長或圓的臉型和種種流行的髮型,讓同學各取所好,根據自己的審美觀念,藝術情趣和時尚潮流,自主地爲各類圖片作搭配,並當場讓學生自己比較效果,評論優劣。最後從屏幕上看到朝夕相處的數學黃老師的照片時,全班同學先是一愣,然後是鬨堂的笑聲。同學們熱情高漲都爭着要“創造性”地爲黃老師在屏幕上設計一個理想、好看的髮型,都想當今天這堂課的“最佳髮型設計師”。教師就是這樣用新型教學設備創設英語交際情景,激發學生自主地創造性地完成表達“任務”。

課堂所用的電化教具,能在有限的教學時間裏,擴大課容量,大幅度增加學生的實踐機會,促進語言知識的鞏固,熟練技巧的形成和語言能力的培養。電教設備的使用使教學過程變得生動、形象、直觀並能集中學生注意力。學生在教師創設的語言環境中,不但保持主動學習的興趣,還能提高學習、記憶英語的能力,讓學生在全員參與的情況下進行口語練習,有效的提高了口語水平。現代教學技術的使用促進了學生的參與,爲我的教學注入生機和活力。

不同的教具的使用、不同的教法的運用都體現了教師作爲一位參與者的作用。

結語

在中國,大多數的學生學習英語,但是他們只是將他作爲一個科目。語言是一種讓我們交流的工具,所以口語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教師在其中的角色。總而言之,教師必須想盡一切辦法告訴學生英語的重要性,並且激勵學生。馬克思曾經說過:當人們學習一種外語的時候,他們不會將所有的東西都翻譯成自己的語言;當他們使用這種語言時,他們會試圖忘記所有自己的。所以,在口語教學中,教師應充當不同的角色。

摘要:

1. David Nunan, The learner-centered curriculum: A study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ISBN 7-81080-287-9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Vivian Cook, 1991, 1996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 Edward Arnold (pulishers) Ltd.

3. 劉潤清,胡壯麟,外語教學中的科研方法,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