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地理學習方法

學習方法,並沒有統一的規定,因個人條件不同,時代不同,環境不同,選取的方法也不同。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初二地理學習方法,希望有所幫助!

初二地理學習方法

一、如何讀好地理教材

(一)學習什麼內容?是地形、氣候等自然地理內容,還是城市分佈的人文地理內容?是區域地理,還是綜合地理?

(二)在什麼地方?就是該區域的地理位置,它包括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及政區位置等,要搞清所學地理事物的空間位置與聯繫,要充分利用地圖和地球儀,通過讀圖、填圖、繪圖等辦法得到鞏固與提高。

(三)爲什麼有這種地理事物或地理現象?要知道某一區域中爲什麼有某種地理事物或某種地理現象及其之間存在差異的原因。學習時應認真聽課,特別注意老師的啓發、引導與指導的內容,結合課本“想一想”“讀一讀”“做一做”,結合自己的親身體驗,去認真觀察、探索、思考,用發散性思維創新地揭示出地理事物之間的聯繫及規律。

(四)將地理事物的存在和地理現象的發生與人類的活動聯繫在一起進行考查。將地理現象與人類社會實踐聯繫在一起,分析它對人類生活、生產有哪些有利影響,哪些不利影響。

(五)掌握地理事物發生、發展及變化規律,運用正確的方法處理好人類同地理環境之間的關係。例如,人類怎樣合理利用各種資源來發展生產、改善生活?怎樣防禦自然災害,減少或免受損失?怎樣保護環境,使人類的生存與經濟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二、運用地圖學習地理

同學們從小學開始,就已瞭解到地圖是學習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地圖不但展示了各個區域的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而且還能概括地反映出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分佈狀況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因此,不會閱讀地圖是無法學好地理的。那麼應當怎樣閱讀地圖呢?

一般說來,閱讀一幅地圖,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步,認識地圖。這是閱讀地圖最基本的一步。地理課上老師一定按這樣的步驟教同學們認識地圖:

1、在各種地圖上判斷方向,瞭解地理事物之間的相互位置。

2、通過對比例尺的運用,量算地理事物間的大致直線距離。

3、瞭解各種表示地形的圖,從而推斷地勢的大致起伏狀況和主要地形的特徵及分佈。

4、通過對各種圖例的瞭解,在地圖上認識和查找各種地理事物。

通過以上四點,我們知道“認識地圖”的意思就是要能夠在各種地圖上判方向、量距離、明高低、識事物。這項讀圖基本功希望同學們一定要掌握好。

第二步,熟悉地圖。在認識地圖的基礎上,同學們就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或自行根據課文有關文字內容對地圖進行有目的的閱讀了。

閱讀地圖時,要儘量將有關的地理事物一一落實在圖上,以便了解和熟悉它們的空間分佈情況。必要時可以用紅藍鉛筆進行描繪。如海岸線描繪成藍色,地區之間的分界線描繪成紅色,山脈走向按文字註記描成紅色等。例如學習我國北方地理時,就可在“我國北方”的地圖上了解以下幾項內容。

1、從多種角度如全國、緯度、海陸、山河、鄰國等,來判斷我國北方所處的位置。

2、主要地形區的分佈和組成。

3、耕地和草原的'分佈。

4、主要河流湖泊和水電站。

5、主要礦產分佈。

6、主要工業部門和工業城市。

7、主要鐵路線及港口等。

通過對以上內容的一一落實和查找,對我國北方就有了一個整體的認識,而不應離開地圖去死記硬背課文中的有關內容。這樣學到的地理知識就容易鞏固。如果同學們能夠和語文課、政治課、歷史課上所學的內容相聯繫,那麼讀地圖的興趣就更濃。

第三步,分析地圖。這是閱讀地圖的較高要求了。

三、通過實踐活動學習地理

從漫長的地質時代到未來,從地球到浩瀚的宇宙空間,從國際上的種種新聞到身邊的天氣變化……和地理知識相關的實踐活動太多了。如果同學們能夠利用實踐活動學習地理知識,或者把學到的地理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那麼我們的學習就會更加生動活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