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禮儀的重要性簡單

什麼是禮儀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文明禮儀重要性簡單 內容吧!

文明禮儀的重要性簡單

文明禮儀重要性

古人云:“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守。”悠悠華夏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於世。

由於地域等客觀因素,長期以來,貴州偏僻,山水交錯致使交通十分落後,引進人才開辦學府是一大難題。學文識禮多是富家公子,人口素質難以改善,但貴州人民學文識禮從未間斷。

改革開放30多年來,貴州人民勤勞致富,一座座學堂如雨後春筍般建起來。家中父輩紛紛把孩子送進學堂,摒棄封建思想,崇尚不學禮、無以立,渴望孩子能做有道德、有能力現代文明人。

作爲地地道道貴州人,對家鄉懷有深深愛戀之情。關於貴州人民學禮故事多從書本上得知,從父輩口口相傳得知,這對於塑造良好道德修養和文明禮貌起到了很大作用。

“以和爲善”“平易近人”“舉案齊眉”“讓棗推梨”“賓至如歸”等都說明了禮貌原則。在現代社會生活中,在我們國家闊步走向世界時候,文明禮貌已經成爲投資環境、國家形象重要組成部分。建設文明貴州、禮儀貴州,需要是人人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

著名文學家歌德說:“一個人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鏡子。”確,人們總是根據你言談舉止評價你。讓我們大家都提高自己禮儀意識,重視禮儀,逐步養成文明禮儀習慣,成爲有氣質、有風度、有教養現代文明人。

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關係。它主要作用,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是維護公衆利益、公共秩序。

說到文明禮儀,不禁想到一個故事。有一次,偉大導師列寧下樓,在樓梯狹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卻阻止說:“不必這樣,你端着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並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着牆,讓女工上樓了,才下樓。這不就是良好文明禮儀體現麼?

一個社會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則會影響自身形象,大就會影響國家聲譽。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一種體現,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個人道德修養水平之上。試想,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文明修養,會有良好公共文明嗎?不會!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魯迅先生說:“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立人”意思便是要完善人思想和文明修養,人文明修養並非與生俱來,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要完善個人修養,首先要致力於讀書求學,完善自身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能力,就要端正自身心態,不違背良知,努力使一言一行符合道德標準,不斷完善修爲。

一個社會文明氛圍對其民衆亦有莫大影響。在歐洲等地,如過馬路這樣小事,只要亮起紅燈,縱使路上不見車輛,人也不會過往。人們認爲這是必須遵守公共文明。試問,在如此氛圍中,誰會肆無忌憚闖紅燈?這就是社會氛圍所至。細想一想,如果不是從自身做起,這社會氛圍又從何而來呢?

明代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主意,行是知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如果一個人一方面接受文明禮儀教育,一方面卻吝於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就跟從未接受教育沒有區別。當下大力踐行社會文明,就要從“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坐言起行上下功夫,以實際行動告別不文明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