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恐慌的八件事

家長有時會無形中做了一些讓寶寶恐慌的事情而不自知。如果寶寶長期處在這樣的不安恐懼中,對寶寶的心理健康發展有很大的影響。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讓孩子恐慌的八件事,希望有所幫助!

讓孩子恐慌的八件事

1、當孩子面吵架

家長不要以爲寶寶年紀小,當着他的面說什麼、做什麼對寶寶不會有影響。其實寶寶對於父母的言行舉止都是看在眼裏,放在心裏。如果家庭不和諧,父母經常吵架,甚至大打出手,孩子的日子過得擔驚受怕的,很可能會在他脆弱的心靈裏留下陰影;有些父母言語不和就持續冷戰,孩子能夠感受到父母之間一觸即發的情緒,家庭氣氛長期壓抑,孩子很可能會變得孤僻、冷漠,孩子很容易有心理疾病。

所以爸媽儘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如果逼不得已事後也應該在寶寶面前拉鉤和好。爸媽也要及時地撫慰寶寶的情緒,蹲下來和寶寶好好溝通,請求寶寶原諒父母的一時衝動,讓寶寶知道無論如何父母都是愛他的。爸媽也應該鼓勵寶寶將心裏的感受說出來,以防憋在心裏留下陰影。

2、問孩子離婚後跟誰過

很多家長喜歡開玩笑問寶寶如果爸媽離婚了寶寶想要跟誰?或許爸媽只是好奇心一下寶寶和誰比較親一點,但卻沒有想到這個問題給寶寶帶來的恐懼。因爲寶寶他是缺乏判斷力的,他不會意識到這只是一個玩笑!他呆若木雞地愣在那裏,不是在思考要怎麼回答這個問題,只是他被震驚到了。

若寶寶年紀稍大,有一定的判斷力,爸媽可以拿寶寶來開玩笑,因爲那時候他是懂得區分爸媽是認真的還是在玩的。但如果你家寶寶年紀還小,小編還是認爲家長不要隨便問離婚後跟誰、或者爸媽一起掉到河裏你會救誰這樣兩難的問題,因爲這些畫面有可能會根植在寶寶年幼的小心靈中哦!

3、自己的委屈發泄在孩子身上

楊瀾在談子女教育時說過,不要做情緒化的媽媽。或許成人的世界有衆多不愉快的事情,但是你的.寶寶是無辜的,他不是你的“出氣筒”,不要把你生活的不滿發泄在你孩子的身上。家長的這種做法是一種錯誤示範,讓孩子覺得以後只要有不愉快的事情,就可以向他人盡情發泄不必控制情緒,孩子這樣會漸漸不懂得換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感受。

因此家長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因爲你的言行舉止孩子都看在眼裏。家長要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採取積極的態度排解消極的情緒,不要把氣隨便發泄在他人身上,鼓勵寶寶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傾訴出來,或者適當地轉移注意力,讓寶寶學會做情緒的主人。

4、動輒斥責、打罵孩子

部分家長的脾氣火爆,動輒便斥責、大罵孩子。家庭暴力對孩子有這深遠的負面影響,長期如此孩子容易消極自卑、怯懦、反叛、甚至暴力傾向。無論孩子怎樣大哭大叫使你煩躁,父母都不要對孩子大吼大叫,這不但不能解決問題,還會加重孩子的心理壓力,以致哭鬧更厲害。

家長應保持平靜,可以嚴肅地看着他的眼睛,讓孩子感受到你堅持的態度;如果你也覺得有點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最好採取冷處理,不理睬或者把孩子單獨放到一間房子裏去反省,讓他獨自待上一兩分鐘,他會慢慢安靜下來。

5、諷刺、挖苦孩子的缺點

家長諷刺挖苦孩子的缺點,有時可能是出於“恨鐵不成鋼”的思想,想讓孩子多注意改正。出發點是好的但方式用錯了,孩子自尊心纔在形成階段,如果家長一味地數落打擊,只會讓孩子感覺自卑,同時會認爲父母不愛自己而缺乏安全感。

家長應該多進行賞識教育,細心發現孩子的優點,對孩子的點滴進步給予充分的肯定與熱情的鼓勵,即使孩子做錯了事,家長也可以從中找到閃光點,鼓勵孩子改正缺點。家長也應該教孩子學會自我賞識,關注自己的點滴進步而不是盲目地和其他人比較。

6、在孩子得意時打擊他

孩子在獲得成功的時候往往容易沾沾自喜,家長不想讓孩子太過驕傲自大,便在孩子得意的時候打擊他,孩子熱情驟冷,也就不願意再爭取成功了。孩子獲得進步時,最希望的就是和家長一起分享這份喜悅,得到父母肯定的眼神。家長便不要吝嗇你們由衷的讚揚和鼓勵,讓孩子充分體驗成功的喜悅,激勵他繼續向前。當然如果孩子表現得有點盲目自大,家長可以誠懇地勸解孩子“驕傲使人落後”,而不是去潑他冷水。

7、無視孩子的內心情感

孩子的心是敏感脆弱的,他們很容易會將父母的一些不經意的言辭放在心裏。孩子年紀小,他們的一些心裏感受不懂得用語言去表達,因此他們遇到一些挫折或者想要表達一些訴求的時候,往往就是用哭鬧這種直接的方式來引起父母的注意和關愛。但是一些家長往往難以讀懂孩子的內心,只對孩子的哭鬧感到厭煩。

如果你家孩子還只是用哭鬧的方式表達訴求,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引導孩子學會表達,比如寶寶指着櫥窗的娃娃在哭,媽媽就可以幫助寶寶:“寶寶是想要這個娃娃,媽媽不讓買所以寶寶不高興”,孩子學會了這種情感的因果關係,下次便漸漸會用“說”的方式讓爸媽瞭解他的需求了。日常生活中家長也應多主動和孩子溝通交流,瞭解孩子的內心和他表達情感的方式,關注孩子的成長

8、不相信孩子

無論發生什麼事,家長都不要不問情由地就判孩子“死刑”,給孩子表達解釋的機會,家長首先要站在相信孩子的立場上,然後纔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培養誠實的品質。如果家長一開始便與孩子對立,懷疑孩子所說的話,他不但會感覺很受挫,而且有可能會引致孩子更多的說謊行爲。

所以家長不妨先放下你的懷疑,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了解事情,如果你能察覺到孩子是不誠實有所隱瞞的,你可以婉轉地說出來,繼而教育他。相信但不盡信,家長學會觀察,如果發現孩子言行不一致,先嚐試去了解孩子背後的原因,然後再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