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季開學第一課創造向未來觀後感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作爲青少年,我們要追求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躍,心靈的勤奮。以夢爲馬,以新爲劍,少年遠行,不畏將來,一起“創造向未來”!小編今天爲大家帶來秋季開學第一課創造向未來觀後感,一起來看看吧。

2018秋季開學第一課創造向未來觀後感

秋季開學第一課創造向未來觀後感 篇1

今晚可以看《開學第一課》,我激動的快速扒完碗裏的飯,衝到我們家一年都開不到幾次的電視機前。

打開電視,廣告大軍空降到我面前,擠到我和開學第一課之間的縫隙中。盼啊,等啊,打開手機。咦,時鐘都已經指到八點零三分,開學第一課怎麼還不開始呢!我開始懷疑,是開學第一課的航班延誤了,還是馬大哈的媽咪弄錯了播放時間。

耐心的在廣告面前坐了15分鐘,終於等到期盼已久的開學第一課。開學第一課,在《開學第一課》的歌聲中拉開帷幕。隨着一陣歡呼聲,主持人撒貝寧老師和何炅老師出現在電視熒幕上,帶領我們開啓了開學第一課的旅程。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節目都非常的吸人眼球,但最讓我感興趣的是“無殼蛋孵化小雞”這個有趣的小實驗環節。

無殼兒蛋生雞從字面意義上來看,就是沒有蛋殼出生的小雞,可是沒有蛋殼小雞怎麼才能生存下來呢?我也好驚訝,便跟上去,看了個究竟:原來實驗中的雞蛋是把他打開,將完整的雞蛋放在的經過改造的玻璃杯裏面,再放進溫箱裏面,等過了二十一天,小雞就會孵化出來。不過,雞蛋必須要用已經孵化過兩天的雞蛋。

這個實驗讓我感到無比驚訝,同時也看到了我們國家的科技正在向美好和完美進發。無殼孵化小機的研究成功,是不是代表着已有的試管嬰兒這個科研項目,將達到一個嶄新的高度。代表着,以後可以不通過母親十月懷胎的辛苦,就能在溫箱裏降生一個個可愛的小孩呢?

爲了祖國能長久的屹立在強國之林,做爲新時代少年的我,會努力學習知識,將來當一名世界一流的科學家,爲地球人去實現,那些還不能用科學解決的事業而奮鬥!

加油,一起努力向未來!

秋季開學第一課創造向未來觀後感 篇2

觀看了今天的《開學第一課》,讓我對科學創造的意義有了更深的認知,對實現中國夢更加憧憬和期待。

從人類學會直立行走開始,從人類學會製造並使用工具來幫助自己開始,人類的文明便拉開了帷幕。於是,人類便開始不斷地創新,創新科學技術,創新政治制度,創新文學藝術,創新成爲人類文明的助推器。

科技創新,讓我們的生活學習更便利。

以書籍的演變史爲例。三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把文字刻在龜甲和獸骨上,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創造。爲克服甲骨文材料不易得的缺點,春秋戰國時期發明了竹簡和木牘。爲克服竹簡木牘笨重的缺點,春秋末期人們發明了輕便的帛書。絲絹價貴,東漢蔡倫發明造紙術,用破布漁網樹皮製成既輕且賤的紙,手抄紙書飛入尋常百姓家。唐朝發明雕版印刷術,大大提高了制書效率,降低了書的成本。如今,縮微圖書越發微小易存,整個大英國書館的所有藏書,可保存在指甲蓋大小的電腦芯片上。

制度創新,讓我們的社會更進步。

從早期的收音機、自行車、縫紉機,發展爲如今的彩電、電腦、汽車等等高科技產品,科學正悄悄地改變着我們的生活。網絡帶來了信息時代,通訊帶來了便捷溝通,我們在享受這些便利時也面對着科技的挑戰。在科技改變我們物質生活的同時,我們更爲看重的應該是科學帶給我們的挑戰與機遇,以及精神追求的改變。

古往今來,多少仁人志士棄家庭乃至生命於不顧,追求探索着真理。楚國的屈原,漢代的蘇軾,唐代的杜甫,宋代的岳飛、陸游,清代的林則徐,無一不是以國家責任爲重的典範。中華民族正是由這些脊樑支撐着,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我相信,我們的祖國將會不斷地發展和創新,我們的祖國也一定會更加繁榮富強。

秋季開學第一課創造向未來觀後感 篇3

9月1日晚上8點,三年級五班的小白鴿們在大白鴿的陪伴下,準時觀看了《開學第一課》。看看他們每一個,都看得如此專注,利用一切可以觀看的機會,享受着每一次可以學習提高的機會。

這一期的《開學第一課》以“創造向未來”爲主題,通過“夢想、奮鬥、探索、未來”四個篇章,在“創造精神”指引下,探討夢想的崛起、探索的力量、奮鬥的重要和未來的美好,以充滿前瞻性和未來感的設計,引領廣大中小學生感悟創造精神的魅力和重要意義,鼓勵孩子們鍛鍊實踐能力、提升科學素養、培育創新精神,在新的時代節點上,更好地向未來出發。

節目第一篇章,著名演員成龍開啓了一場特別的“隔空對話”。成龍分享了自己從跑龍套的無名小演員,到走上國際影壇“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的心路歷程;講述了演藝生涯的拼搏故事,告訴孩子們“創造,要有夢想,還要敢拼搏”。

隨後,以“我要上學”系列照片震撼國人的紀實攝影師解海龍來到現場,展現了相機背後“大眼睛”蘇明娟、“大鼻涕”胡善輝、“小光頭”張天義等著名照片主人公的故事,用自己的一張張作品,展現令人感懷的歷史變遷。現場的觀衆、我們坐在電視機前面的小白鴿們也深受震撼和感動。時光飛逝,當年渴望上學的孩子們都已長大,是夢想讓他們成長,我們沒有理由不珍惜當下的幸福生活。

節目第二篇章“奮鬥”中,世界珠心算冠軍、擁有超強計算能力的王桐晶,帶來了令人震撼的“障礙閃電珠心算”挑戰,其準確和沉穩讓現場小朋友們無不驚歎鼓掌。這樣的技能背後是堅持不懈刻苦的練習。

隨後,俞敏洪現身舞臺,以近期“高考生在工地收到北大錄取通知書”的新聞爲由頭,開啓了他關於“奮鬥”的闡述。在他的人生故事裏,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和挫折是命運的“磨刀石”,他告訴所有的學生:“時代給了我機會,而我用奮鬥把握住了這些機會”。在這個充滿機遇的新時代,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在這一篇章中,節目還展現了以科學原理爲支撐的“非牛頓流體池”互動,讓現場氣氛異常歡快。主持人、青年演員及現場小朋友代表參與互動,在輕鬆活潑又充滿張力的遊戲和角逐中,讓孩子瞭解“遇強則強、以柔克剛”的道理,激勵大家帶着奮鬥精神勇敢面對困難。

在“探索”篇章,C919大飛機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光輝與C919試飛機組閃亮登場。吳光輝說:“1978年的元宵節,我很驚喜地看到來自南京的一封信——我的大學錄取通知書。當時有很多專業,我還說,‘飛機設計這個專業好,將來還能當總設計師’。果真,工作了36年,總共做了四個型號飛機的總設計師。我也希望小朋友們將來能成爲科學家,能夠爲祖國製造更多飛機、更多新機器。”

節目最後一個篇章“未來”,迎來了在《加油!向未來》節目中引發大量關注的中國首隻“無殼蛋生雞”,爲全國中小學生生動地展現了一堂電視化的“生物實驗課”,號召全國中小學生一起以科學精神、實踐精神和創造精神去探索未來。而本篇章的`主題演講由青少年代表王源和清華大學副校長、著名物理學家薛其坤院士共同完成。兩人以別具一格的“同臺對話”方式,互相呼應,在自身的故事和經歷中,展現對未來的期待與呼喚。

觀看了《開學第一課》節目,對於每一位學生的意義可能各不相同,但對各位學生而言,需要時刻保持積極的心態,勇於探索,還要有孜孜不倦求創新的意志。未來是我們心中美好的信念,是我們的嚮往所在,只有探索未來的人才可體會到人生的真諦。

秋季開學第一課創造向未來觀後感 篇4

2018年《開學第一課》以“創造向未來”爲主題,通過“夢想、奮鬥、探索、未來”四個篇章,在“創造精神”指引下,探討夢想的崛起、探索的力量、奮鬥的重要和未來的美好,以充滿前瞻性和未來感的設計,引領廣大中小學生感悟創造精神的魅力和重要意義,鼓勵孩子們鍛鍊實踐能力、提升科學素養、培育創新精神,在新的時代節點上,更好地向未來出發。節目由撒貝寧、何炅主持,在青年演員王鶴棣、官鴻、樑靖康、吳希澤充滿活力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曲中拉開序幕。

今天觀看了開學第一課,讓我深受感動的是成龍實現他的夢想的艱辛的歷程。實現夢想並不容易,但是實現夢想帶來的人生喜悅卻值得我們漫漫求索。有夢想,纔有動力,有夢想,才能鑄就精彩!

夢想是成就人生輝煌的不竭動力。實現夢想並不容易,但是夢想卻能讓我們堅持不懈,持之以恆。成龍從入行之時只能飾演“死屍”到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激勵他面對挫折持續拼搏的重要動力就是夢想。“生活的理想,就是爲了理想的生活”,有了夢想,我們每個人都是追夢人,因而我們可以在困苦中,懷抱希望。

夢想,不僅對於一個人,對於一個國家都具有極端的重要性。社稷千秋,中華民族閱歷五千年滄桑。中國曾傲居文明頂峯,可是近代以來卻飽經磨難。但是在我們民族的基因中,都懷有一個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是夢想,讓我們在困苦的日子,我們懷抱希望;在燦爛的日子,我們居安思危;在取得碩果的日子,我們再接再厲。回望奮鬥歷程,我們發現,中國夢在不斷實現:C919大型客機實現首飛,中國“天眼”落成使用;復興號高鐵世界最快,屠呦呦成爲我國首位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

中國夢是每個中國人的夢,而我們每個人的實現夢想的過程也是實現中國夢的過程。當我們團結在一起,就能匯聚起不可戰勝的智慧與力量,中華民族一定能夠抵達夢想的彼岸。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在新時代,我們更需傳承夢想基因,練就真本領,把我們的奮鬥寫在自己生命的歷程裏、把我們的夢想寫在國家、民族燦爛的未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