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計劃執行情況報告範文

“十五”期間,全區大力實施“開放興區、工貿強區”發展戰略,穩步推進各項改革,努力優化結構,積極促進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新的成就,“十五”計劃確定的主要目標基本完成。

十一五計劃執行情況報告範文

(一)國民經濟較快發展,經濟實力不斷提升

“十五”期間,全區國民經濟保持較快增長。地區生產總值由2000年的41.6億元增加到2005年的64.8億元,年均增長8.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005年達到25.7億元,年均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達到16.6億元,年均增長9.9%;第三產業增加值達到22.5億元,年均 增長11.2%。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由2000年的4564元增加到2005年的7612元,年均增長8.9%。一般預算收入2005年達到13538萬元,剔除稅因素,同口徑比較年均增長11%。

(二)經濟結構逐步優化,運行質量有所好轉

全區一、二、三產業結構之比由2000年48.1:20.9:31.0調整到2005年的39.7:25.6:34.7,第一產業比重持續下降,第二、三產業比重不斷提升,逐步發展成爲帶動全區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農業結構調整穩步推進。2005年,農業總產值達到40.65億元,年均增長5.84 %,優質高效農產品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優質稻種植面積達95萬畝,珍珠養殖10萬畝,楊樹面積達到17萬畝,涌現出一批種養業特色鄉鎮 (村)。工業經濟長足發展。工業增加值由2000年的6.82億元增加到2005年的12.35億元,年均增長11.28%, 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由2000年的8.37億元增加到2005年的18.14億元,年均增長15.6%。橋南工業園和灌溪工業園逐漸成長壯大,入園分別達到65家和23家,其中年產值過億元的企業4家,年產值過5000萬元的'企業4家。服務業發展領域不斷拓寬。以橋南市場爲龍頭的商貿流通和網基本形成,新橋南工貿市場主體工程完工,爲全區商貿流通業發展帶來新希望;以花巖溪休閒爲主導的旅遊業蓬勃發展,花巖溪旅遊度假區晉升爲AAA級風景區;以楓丹麗舍商居小區爲標誌,房地產業取得突破性進展;運輸、倉儲、批零貿易、餐飲、及中介服務等行業較快發展,現代物流、信息諮詢等服務業迅速興起。2005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55億元,是2000年的 1.72倍。

(三)規模繼續擴大,發展後勁得到增強

“十五”期間,全區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7.48億元,年投資額由2000年的7.49億元增加到2005年的18.60億元,年均增長14.9%。一批重點建設項目相繼實施,五溪、躍進、超美、滄山、五里溪、金陵等6座中型水庫完成除險加固,牛鼻灘、談家河、沙河口等大中型電排及部分骨幹小型電排得到更新改造,全省以工代賑標誌性工程蘇家吉排洪泵站順利

“十五”期間,全區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7.48億元,年投資額由2000年的7.49億元增加到2005年的18.60億元,年均增長14.9%。一批重點建設項目相繼實施,五溪、躍進、超美、滄山、五里溪、金陵等6座中型水庫完成除險加固,牛鼻灘、談家河、沙河口等大中型電排及部分骨幹小型電排得到更新改造,全省以工代賑標誌性工程蘇家吉排洪泵站順利竣工;常張高速和臨崗建成通車,硬化通鄉公路124公里,橋南站、金麟停車場達到二級站標準,新建了謝家鋪汽車站,客貨運載能力大爲提高;城鄉電網改造基本完成;江南城區防洪圈工程開工建設,城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城區面貌明顯改觀。

(四)各項改革穩步推進,對外開放逐步深入

企業改革進展迅速,全區二輕工業企業及6家區直工業企業、11家商貿企業、14家供銷企業完成了改革。改革走向深化,形成了以政府辦學爲主,公辦和民辦學校共同發展的辦學格局。血防、鄉鎮院和區直系統等事業*位改革穩步推進,鄉鎮衛生院總體佈局規劃基本完成,水利系統全面實行聘用制和崗位工資制。農村改革取得實質進展,農業稅全面取消,農民負擔大幅減輕。土地流轉機制繼續完善,農村專業合作健康發展。以引資爲主的對外開放取得新突破,“十五”期間累計引進外資20.8億元,落實項目645個,新批外資項目15個,直接利用外資2080.81萬美元。

(五)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生活日益改善

創新能力逐步增強,有23項新技術獲國家專利,有15項科研成果獲得科技進步獎,其中3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科技成果得到廣泛應用,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46%。教育事業快速發展。辦學條件明顯改善,中小學危房改造累計完成3.805萬平方米,信息技術教育基本普及,校校通工程得以實現,基礎教育得到鞏固,有市級名優學校7所,市級示範學校2

1所,區級規範學校235所,民辦教育迅速發展,有民辦學校23所,在校2萬多人,職業教育規模繼續擴大,職業學校達11所,在校學生1萬多人。廣播電視事業得到較快發展,“村村通工程”全面實施,有線電視覆蓋到全區21個鄉鎮(場)及常德市城區,覆蓋用戶近20萬戶。社會保障體系初步建立。以養老、失業、三大保險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爲主體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迅速推廣,全區農民參合率達70%以上,工傷、生育保險開始推行。衛生事業取得新進步。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順利竣工,傳染疾病的防控能力明顯增強,鄉鎮衛生院改造工程順利實施,農村醫療衛生條件明顯改善。人口增長得到有效控制,計劃生育率逐步上升,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2.69 ‰。與礦產資源得到有效保護,環境有所改善,“十五”期間累計完成退耕還林、荒山造林14.55萬畝,實施平垸行洪,移民建鎮工程,完成2793戶移民搬遷。其他各項社會事業都取得新進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進一步加強,社會大局基本。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長,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0年的2146元增加到2005年的3276元,年均增長8.4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0年的5458元增加到2005年的 9776 元,年均增長11.81%。

“十五”期間,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較爲突出的問題和矛盾,主要表現在:

一是經濟總量不夠大。“十五”期間,全區國民經濟總量在全市相對滯後,2005年人均生產總值僅爲7612元,明顯低於全市平均水平。財政收入增長緩慢,“十五”期間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年均增長速度比全市水平低6個百分點。

二是經濟質量不夠高。工業化程度低,2005年工業增加值僅佔地區生產總值的19.05 %,大部分工業企業科技含量低,市場競爭力不強,特別是部分企業污染嚴重、能耗大,因國家政策的限制及市場準入條件的提高,面臨關閉。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不快,財政一般預算收入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例偏低,經濟秩序比較混亂,債務包袱沉重。經濟發展缺乏活力,外向度不高,企業出口創匯能力差。

三是基礎設施不夠完善。江南城區基礎設施嚴重滯後,交通擁擠,公共衛生及設施不配套,綠化水平不高,人居環境與江北城區有很大差距。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大多始建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規劃不盡科學,而且大部分年久失修,已不能滿足發展現代農業的要求。

四是影響社會穩定的隱患和不利因素較多。隨着社會事業和經濟領域各項改革的逐步深入,影響社會穩定的各種隱患和不利因素逐漸顯現,、生產等四項指標居高不下,給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帶來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