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踐支教報告範文_社會實踐報告

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素養的今天,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爲了讓您不再爲寫報告頭疼,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社會實踐支教報告範文_社會實踐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社會實踐支教報告範文_社會實踐報告

社會實踐支教報告範文_社會實踐報告1

20xx年的暑期社會實踐讓我收穫不少,我認爲以下幾點是在與小孩子交往中必不可少的,更或者說是在爲人出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

一、善於與他人溝通

無論何時何地,這一點都在與他人的交往合作中顯得至關重要。用一句耳熟能詳的語言解釋就是:溝通是人與人之間思想與感情進行傳遞和反饋的橋樑,以求思想達成一致和感情的通暢。因爲和學生們的年齡存在差異,因而導致我們看問題的角度有錯不同。但是作爲從小學階段過渡來的我們,多少能夠站在他們的角度分析問題。但是年齡尚小的他們,卻不一定理解我們的做法,因而叛逆。這個時候,需要的則是一種心平氣和的溝通。

就像學生們不喜歡寫作文,我卻會耐心的告訴他們:我希望從他們自己的文字中瞭解到他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直觀而方便。於是,他們就會想盡方法的用詞彙修飾自己的文章以便我更容易的記住他們。就像學生中的這麼一段開頭:我是一個人見人愛、花見花開、車見車爆胎的開朗女孩。於是,我很自然而然的記住了這個女孩叫做張碧輝。而每次聽見這句話,在反射弧的作用下,腦袋裏的第一映像也是她。

二、耐心的與人交往

頑皮是小孩子的天性,因而在與我們這羣小大人交往的一個月中,難免會有磕磕碰碰的摩擦。沒有誰從一生下來就註定了乖巧或是頑皮,性格的養成來自於生活的方方面面,家庭、學校、乃至個人。但是,歸根結底還是要找到問題,才能分析問題,直至解決問題。這個時候,耐心就成了重中之重。當成人的我們對着孩子苦口婆心的勸誘,這樣的話多了則顯得適得其反,孩子們無非是“左耳朵進,右耳多出”。

支教活動的第一次見面會,有一個特別沉默寡言的小男生坐在教室的角落,不言不語,甚至不曾將眼光投向正前方。輕手輕腳的走到他的身邊坐下,溫柔的詢問卻依舊換來不理不睬,這個時候一定要將耐心挖掘出來,不然對孩子將是更大的打擊。不妨採取我問你答的形式,哪怕只是一個點頭搖頭的迴應都是好的。“是不是你不想來,爸爸媽媽偏要讓你來,所以你不開心”、“其實我小學時候成績也不好”之類的話來拉近兩人之間的距離,有時候預備一個善意的謊言在恰當的時候用上,也是對孩子心靈的一種彌補。

三、牢記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大到一間上市公司,小到一個幾人小組,都是一個追求共同利益和夢想的團隊。而這中間總會存在着一個猶如另領頭羊一樣起着關鍵作用的領導或隊長,牽引着成員對其行爲規則進行認知和奮鬥。只有牢記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才能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找到樂趣。

即使產生了與領導或隊長不一樣的觀點,也要學着耐心的溝通,弄清楚孰輕孰重、孰是孰非,進而站在以集體利益爲基礎的立場上同衆人商議決策,而不能任由自己的小性子我行我素。即使地球是圓的,也沒有人是中心,其他人更沒有必要圍繞着其旋轉。可是當你有一絲不適時,卻成爲這個團隊其他成員所關注的焦點,滿是照顧與問候。倘若是這樣,那又有什麼理由不爲這個團隊貢獻自己的一份力呢?與他人合作,也就顯得不那麼繁瑣與乏味了。

四、不要吝嗇自己的“對不起”

勇於道歉,即使相處的對象是一羣不諳世事的小學生。就算自己在理,可在孩子面前,很多事情都有可能變得無理可循。如果他想做一件事,任憑“不許做”的惡言厲色,也不過是適得其反。爲自己的粗魯行爲道個歉,然後告訴爲何“不能做”,是不是更有可能換來對方不許做的效果?作爲老師,即使並非名正言順的真真老師,但是也不要擺出一副高姿態,自己錯了,還是得道歉。

就像我發現一學生的作文存在抄襲現象,而在課堂上批評了他。事後覺得不妥,又當着全班同學的面向該同學說了一聲“對不起”。本是一件小事,爲何要小題大做而鬧得一發不可收拾呢?即使是小學生,也有着滿滿的自尊心,或者更甚於我們這羣成年人。一句“對不起”,即使換來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笑臉,又何樂而不爲呢?

20xx年的暑期,是從出生到現在以來最充實的一個暑假,亦是最美好的一個暑假。和一羣孩子們度過的假期,哪怕有疲倦有抱怨,卻也依舊滿足和感動。孩子們簡單而美好的世界,真的不應該被歲月的年輪所侵蝕。而從孩子們和築夢支教隊中學習到的東西,將是終生受用。

社會實踐支教報告範文_社會實踐報告2

帶着一份執着的信念和一顆熱忱的心,我們暑期實踐小組經過十幾個小時的長途跋涉來到江西省泰和縣實驗小學,將在這裏度過難忘的七天支教生活。

我們支教的小學和住宿的賓館都在縣城中心,這裏給我第一印象挺好的,和我想象中的艱苦環境差遠了。站在校門外遠眺,嶄新的教學樓,寬闊的操場,整潔的綠化,大家都感嘆如此優越的條件根本不需要我們來支教。詢問小店的阿姨,得知這是縣城最好的小學,我想這次支教應該是一次愉快的夏令營之旅。

我們下榻在教育賓館,儘管住宿條件有些不盡人意,但是教育局局長郭叔叔的熱情讓我們很溫暖,少一些旅途的勞累。第二天我們去學校拜訪校長並瞭解學校具體情況,他們對我們的到來表示熱烈,向我們交代了上課注意事項並留下了聯繫方法,爲了確保安全學校每天給我們安排了下班的老師。因爲我們來的時候已經放假了,所以沒有見到所謂的“學生”。

第三天早晨安排小朋友破冰。印象中農村的小孩應該是乖巧害羞的,對我們的到來陌生又好奇。但事實證明我錯了。支教的小朋友很聰明很大膽,活潑好動,對我們一點也不怕生,儼然不把我們當“老師”。第一天見面就有很多遲到缺勤的現象,我們在王校長的協助下好不容易把他們按班級安排好座位,管好紀律。開始自我介紹,先是支教的同學然後是學生。我們自我介紹時候都會把名字寫在黑板上並交代一下自己交的課程。

那天發現龔禮佶很適合支教,很會哄小朋友開心,站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很有老師的風範。薛龍很有親和力,非常受小朋友,被圍得水泄不通。支教具體事宜由王玲負責安排,她很盡心盡力,我們支教組有了她工作纔開展得井然有序。

自我介紹結束後我坐在第一排小朋友旁邊,向他們瞭解情況並增進感情,幾天後我就要給他們上課了,說實話還是有點緊張,對上課一點經驗也沒有,小學老師不好當啊。一個早上我們很多時間都是用來維持紀律的,這是個嚴重的問題。他們和我想象中農村的孩子太不一樣,個個都很活潑、機靈,爭強好勝,樂於表現。

我旁邊一個叫王宇軒的男孩就拉着我說自己如何出衆,喜歡數學,愛好古典文學,擅長書法,一聽說我是教地理的,就和我談起中國地圖,我不得不承認他們很聰明,而且多才多藝,比我當年強多了。後來王校長任命鄭金香爲班長,小男孩就憤憤不平地告訴我,鄭金香有親戚在學校當領導,奶奶是小學門衛。哦呵,現在的小孩子真不簡單,小小年紀就懂世道,還把話講得如此圓滑,我不禁感嘆道。他們都是五年級的優秀學生,分別從七個班裏挑選出來,很多小朋友家境不錯,他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爲舉止比起城市小孩毫不遜色。

x月x日清晨,我跟隨藝術傳媒系志願者團隊一起走進了平遙。踏上了一場別樣的“旅途”。坐在去往平遙特教學校的火車上,按耐不住的是心中的激動,我很期待這爲期7天的支教生活,在短暫的一個小時後,我們來到了這個目的地——平遙特教中心。一下車,我便被特教學校師生的熱情所感染,真摯的眼神,真誠的話語,讓這個不一樣的旅途變的格外的神祕,我很期待,在這個愛的海洋裏,我會怎樣的度過七天的生活?住在這個千年古城裏和這樣一羣有愛有心的人在一起,會有怎樣的故事發生?

下午,便開始了我們的'支教,第一次站在講臺上講課的我,很激動!在記憶中,教師的職業我一直都很崇拜,如今我也站在講臺上,不一樣的是面對這樣的一羣孩子。特教中心的孩子們很活潑,也很乖巧,每個都很討人喜愛。看着這些孩子,想想命運對他們的不公。我們的支教給他們上課、聽課都變的那麼有意義。

支教過程——刻骨銘心

我和小雅一起教油畫棒的課程。孩子們由於天生的缺陷,不能用語言來表達他們的想法,所以對畫中的世界極爲喜愛。看到我們的到來他們很開心,總會支支吾吾的說些什麼,我們雖然不能完全領會到他們想說些什麼,但是我們從他們純真的眼神裏,看到的是他們對知識的渴望,對美術的好奇。也許沒有見到他們的時候,支教只是一種公益的行爲,而看到這些孩子們,這不在是一場普通的支教,這是一場夢想的開拓,頓時心中的壓力好大好大!

還記得在上第二堂油畫課時,有一個小孩,我印象很深,別的小朋友的天空是藍色的,而他的天空卻是彩色的,這個孩子個子不是很高,平時也不說話,只是乖乖的呆在角落裏。看到這幅畫的時候,我堅信身體的缺陷並沒有阻礙他們童年的色彩。

支教的日子很規律,每天早上7點起牀,八點半上課,同學們都被這裏的孩子所感染,都紛紛的省吃儉用,爲的就是可以給孩子們多買一個油畫棒。平日裏活在電子世界的他們,也改變了生活的重點,在這裏的遊戲,只是和孩子們放學後,和小朋友們一起做遊戲,跳皮筋。這與平日裏電子遊戲的世界相比是那麼的真實,對於我來說,這是再一次體驗童年的愉悅;對於孩子們來說,和老師打成一片是很有趣的。每天總會有新鮮的事情發生,像一場精彩的舞臺劇。

離別不捨——我們心繫他們

x月x日,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離別的時刻依然殘酷的擺在我們每個人面前。留下的也許還有足跡,帶走的卻只是回憶。悄然消失的時間,帶走了我們在平遙的7天,不希望將曾經在那留下的足跡也一併帶走。支教留給我的東西太多太多,在另一個別樣的藍天下,感受了人性的溫暖,知識的力量,社會不斷進步下依然留下的畸形現象。有了愛的接力棒的傳遞,每一年都會是嶄新的一年!我無悔於這次經歷!

支教心得——社會實踐真正的意義

現在,靜下心來,捫心自問,爲什麼要支教?我們或許幫不了他們什麼,但是我們盡力,至少我們可以帶給他們希望。雖然一個支教者的作用有限,可支教這種行爲是一種愛的影響,愛的傳播。這種奉獻的精神會影響着特教中心的孩子、老師,還有當地熱情的人,影響着你身邊的朋友,也許這種愛將會傳播出去。

我總希望自己確實能做點什麼,哪怕隻影響到一個小孩,都會讓我心境坦然、溫暖、純淨。總之,希望自己在這個年代裏,能做個真正的麥田守望者,踏踏實實去做,哪怕會很艱辛很寂寞甚至很委屈。我守望麥田,卻不是爲了收穫,我只是欣賞那一種天地的傑作,樂於把自己融入那無盡的麥浪。在喧囂的塵世給自己的心留點空間,讓那種感恩長存於懷。

一個志願者就是一把泥土,但我們的存在的意義,不是被淹沒,而是與無數把泥土聚集在一起,成就一座山峯,一條山脈,一片羣峯。這樣的山峯,可以改變風的走向,可以決定水的流速。

社會實踐支教報告範文_社會實踐報告3

登上返回xx的中巴車,我回頭望了望一大早趕了幾裏山路來送行的學生,看着那些眼眶溼潤的孩子們,誰也不說話,整齊地站成一排,投來一種不捨與難過的眼神目送我們駛出這條顛簸的山路。捧着學生離別前送我的鮮花,我微笑着向他們揮手作別,只想把微笑當作離別的祝福。但此時,我的內心又是何其的不捨,捨不得這羣單純可愛的山裏孩子,只希望我的孩子們能好好成長,等過些年我一定要再回來看看他們。

攜手共進,共同成長

回顧自己着在貴州實踐的點點滴滴,這半個月的難忘經歷不僅賜予我一輩子受用的收穫,也給我的心靈帶來觸動。其實,我一開始就明白,我們這些大學生來支教,並不能給山裏的孩子帶來多大的改變。我們實踐的時間只有短短的半個月,而所能傳授給學生的知識也極爲有限。但通過這十二天的教學和接觸,學生在我們的不懈努力下取得的進步也是可見的。很多學生從內向孤僻變得活潑開朗,從上課不敢回答問題到積極踊躍地舉手發言,從對外面的世界一無所知,到最後瞭解百科,還有的學生從沒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到立志成爲對祖國做貢獻的人,更有的學生連唱國歌都不會,到後來卻變成小小的愛國主義少年,正是孩子們這種渴望走出大山的慾望在不斷地激勵他們努力學習。

而我們這羣在大學裏接受理論學習的青年,來到邊遠地區吃苦實踐並不斷在實踐中鍛鍊自己,使自己受益匪淺。從剛開始來到這裏的不習慣,到最後的的捨不得離開;從第一次講課略有些緊張,到後來嫌一節課的時間太短而不夠講;從一開始去家訪時走不慣山路,到後來的輕鬆自如,我的每一天都在不斷地適應,每一天都在進步。除此之外,我不僅收穫了與隊友之間同甘共苦的兄弟姐妹情,收穫了一份純潔的師生情,更收穫了一種不畏艱苦、吃苦耐勞的精神。我第一次如此深刻地體會到,作爲大學生應該承擔的一份社會責任,爲祖國貢獻一份力量。

全力以赴做準備

通過緊張的招募面試,我幸運地成爲去貴州支教的一員。爲了此次暑期實踐的開展順利,愛心社隊友相互協作分工、互幫互助,在前期就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不僅如此,暑期實踐的準備工作也做得很充足,有條不紊地完成了前期任務。

六月份的畢業跳蚤市場上多了我們忙碌的身影,大家擠出考試複習的時間,穿梭在梧桐路和愛心社倉庫之間搬運捐贈物資,頂着炎炎烈日進行義捐義賣。通過三天的努力,我們籌集了六百多元的愛心義款,並將它全部用來買帶去給孩子們的文體用品。然而,課程準備也是我們的最重要的前期工作之一。要在六月份緊張的考試複習之餘準備半個月的教學課程,我每天自習後就去圖書館蒐集適合帶去給那裏孩子的百科知識,世界地理知識等,精心的準備只想給孩子們帶去更多的知識和樂趣。六月初,我們就開始了每晚3000米的體能訓練,目的在於增強隊員的身體素質,磨練隊員堅韌的毅力。起初3000米的跑程對平時不鍛鍊的隊員來說並非容易,但是從來沒有人偷懶、沒有人叫苦。在堅持了一段時間之後,大家都能輕鬆地跑下全程,這對我們支教期間每天走幾裏山路去家訪有了很大的體能幫助。在隊員的相互鼓勵和相互督促下,體能訓練一直堅持到去貴州的前一天晚上。

調整適應,潛心教學

x月6日抵達大水鄉,我們開始了爲期半個月暑期實踐。然而,在大水鄉實踐的居住環境、教學條件比我想象中的艱苦。居住條件極爲簡陋,我們在校長家堆放飼料的雜屋裏自己動手搭上不足四米的木板,八個人就擠在這張通鋪上。然而,潮溼的環境和肆虐的蚊蟲讓不少隊友的皮膚佈滿了紅色的疙瘩。後面一段時間,不少隊友生病了,帶來的藥已全部吃完,我們也只能拖着等它自然好。當地用水困難,我們十人的到來更是加重了附近的用水負擔,爲了節約用水,一盆洗臉水我們十名隊友就共着洗,而實踐的半個月誰也不忍心用緊缺的水洗澡。每天上課回來,我們自己做飯,沒有其他菜就只好到山上挖土豆吃,土豆不夠吃就用白糖下飯。儘管條件很艱苦,但是我們從不抱怨,只把心思放到教學上,因爲我們明白“吃些苦不算什麼,把教學搞好,讓學生有所收穫,這纔是最重要的。”

社會實踐支教報告範文_社會實踐報告4

大二學年的暑期如約而至,針對這次社會實踐,我有幸參加了文法與外語學院支教隊的招募,並從中脫穎而出成爲了這支隊伍的一員。背起行囊,帶着最初的渴望,在張晶書記和閔文副書記的帶領下,同另外13名同學一起開始了一場首踏京山支教行。在XXX小學,從7月7日到8月7日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裏,我們一席九個女生和五個男生一起開啓新的生活篇章。而與我們朝夕相對的即是一羣00後學生,小至幼兒園,大至小學六年級。

作爲一個普通的班級,我參照着這所小學的課程表爲這52個小學生量身打造了專屬於他們的課程表。當然,也屬於我們這14個老師。因爲有的學生的家距離學校有好一段距離,所以我將課時從固定規格中的4+3模式濃縮爲4+2模式。安排兩個班級的課表,可真是煞費一番苦心。而我在這個支教過程中,則是擔任高年級的作文老師和低年級的普通話老師,偶爾因爲低年級的學生太過調皮而幫着體育老師代課。

我們習慣將完整而有規律的一天安排爲:上學、放學;吃飯、午休;上學、放學;吃飯、晚休,其中偶爾穿插着數個同小學生們在操場、教室、宿舍,總之在這個學校的角角落落裏鬧騰的時間。不知是不是因爲面對的人是一羣00後的孩子們,我這個名副其實的90後不曾感到一絲不好意思,甚至在第一次見面是就將手搭在他們的肩上,可以說在這個混熟的過程中,我如魚得水。當然這裏面不乏有難以搞定的學生,或是上課時嬉笑得不規不矩,或是一副不苟言笑的鎮定自若。而在這樣一個過程中,至始至終都要學會這不以大學生的姿態來高高在上的對待這羣小學生,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平等交流與溝通的氛圍。

而在這裏,我也不得不在這一個月的支教活動後對支教衍生出另外的看法。畢竟網絡上反對支教活動的號召不絕於耳,因爲覺得正處童年中的孩子們被硬生生的剝奪了假期,更甚至是在支教隊員瀟灑的離開後徒留孩子們過多的想念。當然,我不否認這樣的說法有其根據性,但是我也想用“利大於弊”四個字概括一下我眼中的支教。

第一,學生們是自願報名參加支教活動,小學校方及參加支教行的我們並沒有硬性強求任何一人蔘與。

第二,當然,其中不乏有家長強制要求自己的孩子在暑期進行上課,但這隻佔五分之一的比例。與孩子們參加培訓班相比,也許我們帶不去太多的知識,但是我們帶給了他們更多的快樂。我們也和學生們達成了協議,如果他們之中的部分人實在不想來,我們甚至可以和其家長進行洽談,還孩子一個完整的暑期。

第三,我們不教常規知識,例如數學和語文。年級和年紀的各不同造成了我們不想教他們已經學過了的東西,也不想教他們即將會學的東西,畢竟在某個時刻會減少他們的積極性。而是將手語、手工、魔術和日語這些他們鮮少接觸的東西帶進他們的生活。

第四,談談所謂的“弊”。除了給校方帶去的日常麻煩之外,似乎只剩和孩子們平日接觸中所積累的感情不曾被輕易的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