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講壇:六大古都(1)金之西安(歷史文化故事)

明代前稱長安,有十七個王朝在這兒建都,時間長達l077年。建都時間最長,燦爛的文化,就用“金”來概括,一是黃金盛世,創造了中國歷史上的盛世;二是金城千里,地形上的優勢是四塞之地;三是金戈鐵馬,金枝玉葉,帶來了和平與安定。先說黃金盛世,封建社會有三大盛世,文景之治、貞觀之治與開元盛世,分別出現在西漢文帝與景帝時、唐太宗的貞觀年間和唐玄宗時。都在長安。三大盛世,達到了封建社會的頂峯,開創了封建時代的黃金盛世,長安就進入了黃金時期。今天難完全復原當時的情景,不過文獻,讓我們大概瞭解。杜甫寫過,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政治穩定,經濟富裕。這種背景下,當時的長安留傳佳話,說開元時,天上飄着微雪,在長安城見面,相約參觀,中午時,餓了,進了小酒館。他們坐下,裏面來了一批人,是宮中的伶官。詩人們要談詩,伶官們唱詩。王昌齡說,賭賭看誰的詩被唱得多。果然,伶官們在飯萊上來前,非正式唱詩會開始,先是一位唱起了“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間,一片冰心在玉壺。”這是王昌齡的,高興。第二位唱起了“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這是高適的《別董大》。第三位唱起了《長信秋詞》,也是王昌齡的,很高興,兩首了。看看王之渙。王之渙本想自己的詩名居上,沒想到,三首沒有他的。於是有些發毛。看看伶官桌上最漂亮的沒開口,如果開口一定會唱我的。果然,最漂亮的伶官緩緩起身,唱起了“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歌聲婉轉,悠揚,將塞上風光演繹得淋漓盡致。王之渙非常高興。這段佳話記載在{集異記),旗亭畫壁,說明當時詩歌在長安非常流行,成了長安人娛樂文化生活的重要生活。在長安,成了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文人士子把它作爲理想之地。留下了許多物質與文化遺產。像兵馬俑,像大雁塔,像碑林,乾陵等。還有精神文化遺產,像大一統的統治在長安形成並鞏固下來一

百家講壇:六大古都(1)金之西安(歷史文化故事)

金城千里的長安:長安成爲都城,涉及到金城千里。這兒的地形有特色。位於西部,地形與地貌有特色,南是秦嶺,北是北山山脈,西是河西走廊,有許多關隘,所以稱關中。地形利於防守。這在軍事上有優勢。歷史上,發現這種優勢的不得不提到婁敬。在前202年5月,婁敬被西漢政府派往隴西戍邊。經過洛陽時,他通過老鄉見到了劉邦。當時劉邦剛剛建立了西漢。當時都城在洛陽。過了三個月,婁敬見到了劉邦。沒想到婁敬提出遷都關中。理由是有山河之固,有沃野千里的經濟優勢。洛陽相對於此,都不足。劉邦一聽,覺得有理。劉邦定都洛陽,是經過各種論證的。大臣意見不一。總體是反對的多,贊成的少。這時想到了張良。張良一聽說這個建議,馬上肯定,這有理。可以概括爲,金城千里,天府之國。劉邦堅定了遷都的決心。就在五月份,即定都洛陽的三個月後,率領大臣遷到長安。

長安城裏面的幾次危機:不過關中也有缺點。在西北部,在西南部。這個區域,主要是少數民族居住與生活。他們往往在冬季來臨時,越過山口進入關中,搶劫,構成威脅。有名的有三次。一次是白登之圍,劉邦定都第七個年頭。這一年,冒頓單于進攻山西,包圍了太原。劉邦得到消息,率軍北上解圍。劉邦率的是步兵,騎兵少,戰線長。走到白登山時,被分割包圍。劉邦被圍了七天七夜,差點丟命。第二次是遷都之議,李淵時,北方有少數民族,長安甚至一日數警。派大臣越過秦嶺,準備尋找合適的地方,要遷都,避開突厥。當時李世民極爲勸阻。三是便橋之盟。這是唐代的李世民時期,剛繼位二個月,北方突厥率軍

打到渭水北岸。危在旦夕。好在李世民鎮定,調集軍隊,與頡利可汗對話。結果頡利可汗答應講和。在渭水便橋上盟誓。危機才解除。三次危機如果變成現實,長安的歷史會改寫。面對這樣的危機,建都於此的帝王,做何應對?李世民有過一段話,“準有二策,選徒十萬,擊而虜之,滌除兇醜,百年無患。此一策也。若遂其來請,與之爲婚媾,朕爲蒼生父母,苟可利之,豈惜一女?”兩個辦法,一是硬的一手,也培養騎兵,十萬與他們對抗。徹底打敗他們。二是軟的一手,如果他們請求和親,也願意接受。這二策是金戈鐵馬與金枝玉葉,二金。先說金枝玉葉,本指皇族子女,古代建都於中原的漢民族政權,爲了與少數民族和平相處,常採取和親的政策。主角就是這些金枝玉葉。漢唐時,和親有許多記載。達到近三十次。其中一次和親就是文成公主入藏,在歷史有深刻的影響。吐蕃首領就是松贊干布,有雄才大略,統一了青藏高原,久慕唐風,知道有和親國策,就來唐請求李世民與他和親。貞觀十年就提出了,一開始李世民沒答應。貞觀十三年,答應了,並把文成公主許配給他。貞觀十五年,派婚使來長安迎娶了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帶去了漢民族的先進農耕主明,使唐與吐蕃相處融洽。爲長安的安定與和平提供了幫助。

幾代名將永留史冊:再來說金戈鐵馬。往往就想到九死一生的激烈戰爭。建都在長安的王朝,在實行和親的同時,也準備在騎兵方面有發展。畜養戰馬,在漢唐時,有馬政。鼓勵養馬。到了漢武帝時,到了唐太宗時,就展開對北與西北的反擊。有幾次大規模的戰爭,涌現出一大批馬上英雄人物。提三位。一是李廣,他是漢霧滴時的大將,馬上功夫了得,多次打敗匈奴的騎兵。唐代時,人們不忘他,王昌齡就寫詩說,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就是說李廣。再說霍去病,也是漢武帝時的大將,比李廣略遠。作戰勇猛,立下汗馬功勞。漢武帝賞識他,在長安爲他建了家宅。但是當他將它交給他時,霍去病說,匈奴未滅,無以家爲也。這話感動了漢武帝,也成爲激烈人公而忘私的勵志名言。第三位是李靖,是唐太宗時的大將,著有兵書。連續出擊突厥,貞觀四年時俘虜了頡利可汗。李世民大宴賓客,爲他接風。爲他做詩。從此後,周邊少數民族歸服,尊稱唐太宗爲天可汗。達到空前盛世。這兩種形式,一戰一和,一硬一軟,保證了長安的和平與安定。也保證了絲綢之路的暢通,當時的長安是標準的各民族融合的國際化大都市。這也讓長安的文化更豐富多彩。雄渾開放的城市氣質就逐漸形成。今天在西安,還能發現這種文化氣質。有四大怪是,“麪條像腰帶,鍋盔像鍋蓋,泡饃大碗賣,唱戲打鼓吼起來。”一旦瞭解了歷史,就知道合情合理。唐代中期後,走下坡路了,安史之亂後,唐逐漸衰亡,並最終滅亡。長安作爲都城,歷史的使命就劃上了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