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美的輓歌--《項鍊》悲劇內容新探(網友來稿)(教師中心稿)

袁利盛  

一曲美的輓歌--《項鍊》悲劇內容新探(網友來稿)(教師中心稿)

每次講授莫泊桑的短篇精品《項鍊》,總覺得很彆扭,總覺得傳統的分析結論實在太委屈女主人公瑪蒂爾德了,更曲解了作者的創作意圖。使人納悶的是,追求幸福美滿的生活怎麼能說是虛榮心的表現呢?我們認爲,《項鍊》這篇小說,控訴資本主義社會固有現實對美的摧殘和扼殺是其主要內容。

首先,瑪蒂爾德“也是個美麗動人的姑娘”,但卻出身低微,她擁有的只能是一種自然美(即肉體美)。家庭的寒傖,她不可能用更多的錢爲自己打扮,以適應現實所需要的“包裝美”。所以,她註定只能下嫁給與自己同樣身份低微的路瓦栽,儘管她有着許許多多迷人的夢想,但夢想的多姿多彩與現實的殘酷形成的反差與不可調和性,使得她只能屈從命運。因而,可以說這種婚姻本身就是對美的踐踏,不公平的現實帶給她的不僅僅是遺憾,也給這位不滿足於社會擺佈的弱女子埋下了更爲悲慘的悲劇禍根。

其次,小說用了不少篇幅描寫瑪蒂爾德在舞會上的沉迷與陶醉,似乎在向人們說明,項鍊的丟失是由於瑪蒂爾德的過度狂熱造成的。聯繫到資本主義社會小人物的命運走向不難發現,這貌似偶然的事件,實際上是資本主義社會難容一個弱女子爬進上流社會的必然結果。舞會上,她的美貌與丰姿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但她的這種美是建立在舞會這個特定的環境中的,舞會一結束,這種美亦即不復存在。因此,項鍊的丟失,也就意味着美的消失,意味着瑪蒂爾德爬進上流社會夢想的徹底破產,然也意味着她追求美好人生的失敗。

最後,瑪蒂爾德的肉體美被十年辛勤無情地摧毀了,以至於在極樂公園裏,佛來思節夫人竟不敢相認!而小說戲劇性的結尾,更有如晴天霹靂,瑪蒂爾德身上所體現的剛毅、勤勞的美德,被佛來思節夫人一語破天機斷送得一乾二淨。十年艱辛換來的只是一場戲弄,無異於剝奪了瑪蒂爾德做一個普通人的權力。同時,小說也告訴人們,在那種使人變成鬼的社會裏,象瑪蒂爾德這種毫無地位、權勢、金錢可言的人,只有到了極樂世界,才能夠享受到美帶來的“幸福”。

魯迅先生說過,悲劇就是“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項鍊》這篇小說,通過三次對美的摧殘的描寫,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中美的衡量標準,勾畫出普通女子的普遍命運,譜寫了一曲資本主義社會美的輓歌。 作者郵箱: rcyz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