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的誤區解析

文言文是高考三大閱讀考查之一,爲高考必考內容。之所以年年考,是因爲它承載了我國幾千年的燦爛的傳統文化,承載着幾千年的中華歷史文明,蘊含着需要我們批判地繼承的精神財富,需要我們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由此可見,文言文的教與學是何等之重要。

高考文言文的誤區解析

一、文言文的教與學的現狀

時下,對學生來說文言文無疑是天書,晦澀難懂,敬而遠之,一年又一年的靠着譯文挺了過來,提起文言文就頭痛,早已失去了興趣和信心。對有些教師來講,不願意也不喜歡教授文言文,甚至望之生畏;有些教師憑藉自身紮實的古代漢語功底,逐字逐句疏通全文字面意義,不論篇幅多長。盡心盡力地幫助學生學習文言文,教給學生文言文知識,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教師主動地教,學生被動地學的局面沒有多大的改觀,教師在課堂上個個講得口乾舌燥,筋疲力盡,粉筆末滿身,嗓子失聲。學生聽得頭昏腦脹,昏昏欲睡,醒了再睡。天天如此,年年這般。教師累,學生苦,教學效果甚微或者學生沒有發展。

如何讓教師教得有效,學生學得愉快,考試考得滿意呢?怎麼讓學生學得多、學得快、學得好、學得輕鬆呢?這就涉及到教法和學法問題。

二、教學文言文貴在理念

如何有效地提高文言文的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文言文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文言文素質,是千千萬萬語文教師苦苦思考的問題,這是對教法的探索。如何更好地提高自己文言文能力,讓自己在高考中儘可能取得好成績,這是數以萬計的莘莘學子夢寐以求的想法,這是對學法的思考。教法與學法的探索固然重要,但我以爲更重要的'是教學理念。我們爲什麼要學習文言文?學習文言文的目的是什麼?明確了這一個問題,方能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法和學法。在應試教育思想的長期影響下,仍然有部分教師和學生急功近利,簡單地認爲高考考什麼我們就講什麼學什麼,高考不考的我們就可以不講不學。比如:不考文學常識了,就沒必要講解學習了,或者沒必要詳細講解學習了;考綱中沒有提到定語後置,就以爲不用講了,也不用學了;教材上沒有要求背誦的篇目,就不用也不去背誦等等。這些看法到現在仍然存在,這不利於我們的文言文教學,不利於學生文言文閱讀能力的提高,不利於我們對傳統文化批判地繼承。

三、教好學好文言文貴在積累

基於上述理念,教師在常規教學中應該以學生喜聞樂見的、靈活多樣的方法進行教學,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課堂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學習,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程度越高教學效果也就越好。實踐已經證明:教師認真地教,學生未必在認真地學,甚至沒學。爲此,教師應該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培養學生以下幾方面的能力。首先,指導學生掌握積累重要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包括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古代文化常識等。其次,指導學生朗讀,以培養語感,反覆朗讀文言文,使之朗朗上口,直至讀熟。朗讀時要用普通話,眼到、口到、耳到、心到,讀出感情和抑揚頓挫來,讀出文言味道來,以加強對內容的理解,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呀。第三,加強背誦,背誦是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方法,邊讀邊背,多讀多背,背誦是熟悉之後的自然結果,絕不是死記硬背,囫圇吞棗,爲了背誦而背誦,爲了完成任務而背誦。第四,要求學生養成勤查工具書的習慣,以培養其自主學習的習慣。第五,勤做一些文句翻譯,以熟悉文言詞句的特點和一般用法,讓學生明白文言文基礎知識的積累,有利於提高文言閱讀能力。但是文言文的學習絕不僅僅是字、詞、句的簡單積累,掌握積累文言字、詞、句,僅僅是爲我們閱讀掃清語言障礙,過了這一語言關,有助於我們讀懂古人的作品,瞭解古人的人品、思想、人生軌跡、內心世界、感情活動。豐富我們的人生經歷,從而獲得有益的啓示,達到了我們閱讀的最終目的。

四、教材與高考試題的內在聯繫

上面我們談到的是文言文基礎知識的積累,有人可能要提出疑問:高考試卷所提供的文言材料是課本上沒有的課外資料,積累課本上的文言基礎知識有用嗎?我可以肯定地回答:有用。因爲,教材與高考試題之間有着密切的關係。可以說,教材是一種學習資料、一種訓練資料,通過這一種資料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文言文能力;而高考試題則是另外一種材料,通過更換材料測試學生文言文能力是否形成,或者達到什麼程度。認識到了這一點,無論是教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想必都有了積極性和主動性,再也不會有教教材、學課本沒有什麼作用的現象,再也不會有語文課就是睡覺課的說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