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的能力區分法

把握高考文言文命題區分能力的方法,有助於我們對症下藥,避免無的放矢。

高考文言文的能力區分法

1.語法現象已超出課程標準的要求這其中有兩個現象:

(1)原不作要求的“爲動用法”等不僅在語段中出現,而且在考題的.選擇項中出現要你辨識。

(2)課文中從沒出現的類型,考題中也出現了。如“把‘金玉之賤,人民是寶’釋成現代漢語”,這兩句都用到“賓語前置”的語法,屬“通過之、是、之爲使賓語前置”這一類,但課文中只出現過“句讀之不知”這一類,而絕無出現“人民是寶”這種通過“是”使賓語前置的例句,學生缺少相應的思想準備,失分就較多。

2.詞彙量超出了課本的詞彙量如果說前幾年命題老師注重考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加點字解釋一般都能從課文中找得到答案的話,那麼最近兩年加點詞的解釋出現了,完全考你根據上下文的意思加以判斷猜測的能力的現象。

如考加點詞三個“止”、“獄”、“平居”。其中“止”解釋只、僅,課文《五人墓碑記》中“其爲時止十有一月耳”中出現過。而“獄”解釋“罪、案件”,只在初中《曹劌論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中出現過。“平居”解釋“平時”,高中課文中從沒出現過。

3.開始注重對語段內容和思想的理解、感悟語法、詞彙是讀懂文言文的工具,但文言文閱讀的目的決不止於“讀懂”,重要的是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教育,以更好地傳承我國燦爛的傳統文化。故近年來的考題中增加了在讀懂基礎上,要求進一步從整體上感悟、理解語段的題目。如“邦人認爲,他自己說的話哪一句最重要?”如果你不在讀懂基本意思的基礎上,再把握住全文的中心,你是回答不出“無使羣臣百姓得罪於吾君,亦無使吾君得罪於羣臣百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