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朱湘詩歌中的死亡意識

朱湘的長篇敘事詩《王嬌》是新詩壇的傑作,抒寫一位美麗善良的少女王嬌碰上負心漢周少爺,釀成一場愛情悲劇,直至走上自殺之路。

解析朱湘詩歌中的死亡意識

藝術家的心靈與他的藝術是有深刻的內在聯繫的。從詩人傾情於少女自殺的悲劇,與他後來歌吟死亡的絕唱《葬我》有着詩人創作心理上的某種深切幽微的聯繫。在這兩詩的產生之間,詩人已經歷由“生的喜悅”到“生的苦惱”到“生的解脫”的人生歷程,他對詩神的追戀一直是與對人生、生命、死亡等主題的探索思考緊密結合在一起的。當他在追戀詩神時,他也在作超越死神的努力;而當他一旦超越了死亡的威脅與糾纏時,他的詩歌藝術也就昇華到一個新的境界。在詩人後期的詩作裏,較多地寫到了鬼靈、墳墓、烏鴉、死城等這類與死亡直接相關的意象。當然,這可以說是現實的.映象,這個映象是一座人間地獄,那麼,有沒有一個比這更美好的所在?於是詩人展開想象的翅膀,上下求索。70餘首“十四行”詩裏,表達了詩人不堪俗世混濁、渴望美好境遇的情懷。這些詩和他後期的一些小詩,集中表達了一個主題,即對“死亡”的探索與歌吟。這裏面,深刻地刻劃着一條由飽嘗痛苦到擺脫痛苦,到痛快地走向死亡的艱難曲折的心路歷程。1930年,詩人留美歸來,空懷壯志,報國無門,屢受打擊和摧殘,終於在1933年12月15日投江自殺。在現代詩人中抒寫“死亡”這一主題的詩不少,但把“死亡”寫得那樣透徹超逸而優美,並以生命相殉,將生命與詩藝契合得那麼完美,在現代詩人裏並無幾人能與朱湘相比。他處在力圖咬破苦悶之網而探求自然與生命和諧的精神境地,他的投江,是詩人的必然歸宿。在濁世中,詩人不甘隨波逐流,不甘麻醉沉淪,不甘變節偷生,因此,詩人選擇自殺作爲自己生命的歸宿,是極富悲劇精神和審美意義的選擇。在中國歷史上的詩人裏,屈原是自殺的第一人,他那“寧赴清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日,而蒙世俗之塵埃乎?”的精神閃爍千古。象屈原這樣的富於悲劇精神的詩人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是極少見的。中國曆代詩人死於戰場死於諫者多,但自殺者確實是微乎其微。中國文化是一種可以使人左右逢源的文化,“達則兼濟天下”而“窮則獨善其身”,天下有賢明之君則出來輔佐建功立業,天下無道則隱居起來或吃素唸經阿彌陀佛或徜徉山水或縱情酒色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那種形而上地冷峻思考面對死亡者,寥寥無幾。王國維的自殺,可以說是屈原精神的延續。而朱湘的自殺也是極富悲劇精神的。自殺是人的自由和權力,當一個人在生存中連自由也被剝奪的時候,自殺便是實現個人自由的手段。

朱湘悟性極高,他在詩中說:“洋!唯你認識天國之璀璨/風雷水火的變化與循環/地之運周,生命有何歸宿/我願在烏雲遮幕起太空/人世間只聽到鼾呼時候,伴你無眠,潛行峭壁危崖/聽你廣長舌的嘲音自語!”這是脫去人世憂患、痛苦與恐懼的精神追求者與大自然的心靈交流與生命的契合。這是詩人對於永恆境界的追求。他已領悟到在悠悠宇宙、時空、生命面前,自己的痛苦憂傷未免太渺小、太微不足道了。宇宙蒼茫,“生生不息之謂易”,生命之流奔涌向前而瞬息不停。生命的價值不在乎壽命的長短,有價值的個體生命的精神之光,將燭照後世,匯成一股精神理性之流。於是,什麼時候死亡對詩人來說都變得無所謂,死神在他的眼中如此美麗,引得朱湘深情地詠唱,並且以他的死完成了心中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