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眉峯碧鑑賞

一首《眉峯碧》,曾讓柳永提在牆上反覆琢磨,宋徽宗也爲之擊節贊曰“此詞甚佳”。但是寫出這首詞的人卻默默無聞,甚至連姓名都沒有留下,我們只能稱之爲無名氏。看來“高手在民間”這句話從古至今都是適用的!下面大家一起欣賞這首千古佳作《眉峯碧》吧。

詩詞眉峯碧鑑賞

眉峯碧 作者:無名氏

蹙破眉峯碧。纖手還重執。鎮日相看未足時,忍便使、鴛鴦只!

薄暮投村驛。風雨愁通夕。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葉上心頭滴。

閱讀鑑賞

此詞是市井之輩抒寫羈旅行役之苦的,但並未直接描述旅途的勞頓,而是表達痛苦的離情別緒。在某種意義上,這種離別之苦比起勞碌奔波是更難於忍受的,當初與家人離別時的難忘情景至今猶令主人公感到傷魂動魄。

“蹙破眉峯碧,纖手還重執”是與家人不忍分離的情形。從“鎮日相看未足時”一句體味,很可能他們相聚不久便初次離別,所以特別纏綿悱惻。蹙破眉峯,是婦女離別時的愁苦情狀,從男子眼中看出;纖手重執,即重執纖手的倒文,從男子一方表達,而得上句映襯,雙方依依難捨之情,宛然在目。以下“鎮日相看未足時,忍便使鴛鴦只”,是男子在分別在即所感,也是別後心中所蓄。

離別的情形是主人公在旅宿之時的追憶,詞的下片才抒寫現實的感受,因爲這次離別是他爲了生計之類的逼迫忍心而去,故思念時便增加了後悔的情緒,思念之情尤爲苦澀。“薄暮投村驛,風雨愁通夕”,一方面道出旅途之勞苦,另一方面寫出了荒寒淒涼的'環境,旅人爲趕路程,直至傍晚才投宿在荒村的驛店裏,一副寒磣行色表明他是社會下層的民衆,在這荒村的驛店裏,風雨之聲令人難以入寐,離愁困擾他一整個夜晚。“愁”是全詞基調,緊密聯繫上下兩片詞意。風雨之夕,愁人難寐,感覺的聯想便很易與離愁相附着而被強化。“窗外芭蕉窗里人”本不相聯繫,但在特定的環境氛圍中,由於聯想的作用,主體的感受便以爲雨滴落在芭蕉葉上就好似點點滴滴的痛苦落在心中。此種苦澀之情,令人傷痛不已。這結句即與唐宋文人作品比較,也可稱之爲名句。

相關典故:

①相傳柳永很喜愛此詞,將他題寫在牆壁上,反覆琢磨,寫出了流傳千古的《雨霖鈴》

②宋徽宗親書其後雲:“此詞甚佳,不知何人作,奏來!”(王明清《玉照新志》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