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江南·昏鴉盡》古詩詞鑑賞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使用較爲普遍的古詩吧,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在時間上指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那麼問題來了,到底什麼樣的古詩才經典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夢江南·昏鴉盡》古詩詞鑑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夢江南·昏鴉盡》古詩詞鑑賞

《夢江南·昏鴉盡》

清朝:納蘭容若

昏鴉盡,小立恨因誰?急雪乍翻香閣絮,輕風吹到膽瓶梅,心字已成灰。

《夢江南·昏鴉盡》古詩簡介

《夢江南·昏鴉盡》這首小詞營造了一個意境,由幾個意象組成:黃昏、烏鴉、柳絮、春閣、瓶梅、心香。把相思的悽苦與灰色的景物融合一起,既有實景的描畫,又有心如死灰的暗喻。這是一個何等傷感的畫面。清代人把納蘭愛情詞概括爲“哀感頑豔”,這首就體現了這一特點。

《夢江南·昏鴉盡》翻譯/譯文

黃昏的鴉羣飛遠了,爲什麼還站在那裏呆望?像急雪一樣的柳絮飄落到香閣裏,晚風輕輕地吹拂着花瓶裏的梅花,心字香已經燒成了灰燼。

《夢江南·昏鴉盡》註釋

⑴昏鴉:黃昏時歸巢的烏鴉。

⑵香閣:青年女子所居之內室。

⑶膽瓶:長頸大腹,形同懸膽之花瓶。

⑷心:即心字香。明朝楊慎的《詞品·心字香》寫到“範石湖《驂鸞錄》雲:‘番禺人作心字香,用素馨茉莉半開者著淨器中,以沉香薄劈層層相間,密封之,日一易,不待花蔫,花過香成。’所謂心字香者,以香末索篆成心字也。”宋朝蔣捷的《一剪梅·舟過吳江》寫到“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

《夢江南·昏鴉盡》賞析/鑑賞

這首詞,抒寫的是黃昏獨立思人的幽怨之情。題材常見,容若所取的也是尋常一個小景。但此尋常小景經他描摹,便極精美幽微。尤以結句最妙,一語雙關。“心字已成灰”既是實景又有深喻,既指香已燃盡,也指獨立者心如死灰。很是耐人尋味。

這一首二十七字小令。題材習見,卻因爲經了納蘭容若的筆,變得如此情媚動人。詞裏,有美人獨立,有夕陽斜照,有心香成灰。詞外,是思盼,是顧念,是深至不悔的情意。

上闋有情,“昏鴉盡,小立恨因誰”,心中有愛念。下闋有意,“急雪乍翻香閣絮,輕風吹到膽瓶梅。心字已成灰”,蕭索淡靜的.景,竟處處有哀痛。

他寫了這樣一個癡心女子。在這日暮昏鴉擾攘羣飛的時分,不知因誰,依舊立在那一處,踟躕,張望,心不安。窗外柳絮飛如雪,輕緲緲飄入內。又有微風輕拂,與她插於膽瓶內的數枝梅交相纏綿。柳絮、清風、寒梅,本是溫柔景意,卻在這一日涼了她的心。

如許經年,她早已失了他的音信。不知道他何年何月身在何處,周身有何人相伴相依。她一如你,我,每一個人。是,總是有那麼一個人是長住心底的。平日裏絕然不敢肆意去想,去念。只能偶在寧靜日暮時分,偷偷探身去望一望。望一望過去,望一望曾經,望一望那些共相依偎的溫柔年光。

只是,過去,便就是過去了,不會再回來,不能再擁有。唯念一句“心字已成灰”,關上窗,拉上簾,轉身一聲嘆,然後結束這一程不爲人知的黯淡心念。

末句“心字已成灰”寫得最是愴然,最是涼薄。心字成灰,一語雙關。既是寫心字香燒,也是小立女子心意灰涼。

一句“心字已成灰”寫下,似是真就要從此絕了她對他的想頭。從此以後,再不牽掛,再無心念,再不追憶不休,縱她心中有千萬不忍不甘不捨不願。至爲感傷。

“心字已成灰”一句,心字,有人說是心字形的香。范成大在《駿鸞錄》雲:“番禺人作心字香,用素馨茉莉半開者,着淨器薄劈沉香,層層相間封,日一易,不待花蔫,花自香成。所謂心字香者,以香末縈篆成心字也。”這句的意思,是屋內點的心字形香,已經經過了漫長的光陰,成了灰燼。隨同心字形香一起化爲灰燼的,還有什麼呢。

這一闋《憶江南》,將納蘭詞中那一種輕清之境寫得令人心骨柔軟。讀來便有一種感同身受的情繾意綣。初讀即知是一首閨情詞,以他筆寫她之思,如此理解自然穩妥。但又或者,納蘭容若寫作此詞之時,本身即是心恨漸濃,自抒情思。

《夢江南·昏鴉盡》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年-1685年),葉赫那拉氏,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諱改名爲性德,字容若,滿洲正黃旗人,號楞伽山人。皇太子改名胤礽,才得以恢復。清朝著名詞人,詞風與李煜相似。納蘭出身顯赫,父親是康熙時期武英殿大學士納蘭明珠。納蘭性德自幼修文習武,康熙十五年(1676年)高中進士。初授三等侍衛,後晉爲一等,長年被迫追隨康熙左右。 納蘭性德生性淡泊名利,最擅寫詞。他的詞以“真”取勝:寫情真摯濃烈,寫景逼真傳神。納蘭性德在清初詞壇獨樹一幟,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豔,格高韻遠,獨具特色,直指本心。”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亡於寒疾,年僅三十一歲。被王國維稱爲“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的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