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郎·吳江_蔣捷的詞原文賞析及翻譯

賀新郎·吳江

宋代蔣捷

浪涌孤亭起,是當年、蓬萊頂上,海風飄墜。帝遣江神長守護,八柱蛟龍纏尾。鬥吐出、寒煙寒雨。昨夜鯨翻坤軸動,卷雕翬、擲向虛空裏。但留得,絳虹住。

五湖有客扁舟艤,怕羣仙、重遊到此,翠旌難駐。手拍闌干呼白鷺,爲我殷勤寄語;奈鷺也、驚飛沙渚。星月一天雲萬壑,覽茫茫、宇宙之何處?鼓雙楫,浩歌去。

譯文

垂虹亭浪潮涌起,想當年蓬萊山頂上海風直吹,搖搖欲墜。天帝派遣江神守護,八根柱子上有八條蛟龍環繞,並能噴煙吐雨,好不威風氣派。昨晚巨鯨翻動了地軸,把飛檐拋到天空,只把垂虹橋留了下來,只留下一座橫跨的垂虹。

太湖中有客舟靠岸,羣仙若真的到此,宏大的隊伍如何在此駐足。我焦急地手拍欄杆,想派善飛的`白鷺前去送信,制止羣仙前來,然而白鷺也因昨夜的重大變故遠遁沙渚。眼見星月滿天,宇宙茫茫,什麼地方是安全的避難所?暫且搖動雙櫓,高吟浩歌,四海流浪吧。

註釋

賀新郎:詞牌名,原名《賀新涼》,又名《金縷曲》等,雙調一百十六字,上下片各十句六仄韻。

吳江:即吳淞江。

孤亭:即垂虹亭。

蓬萊:傳說中海上仙山。

帝:天帝。

八柱驕龍纏尾:指亭中八根柱子上雕飾蛟龍纏繞。

鬥:爭着。

坤軸:地軸、地心。

雕翬:指亭上雕飾的飛檐。翬(huī),雉鳥名。

絳(jiàng)虹:赤色的彩虹,此處特指虹橋。

五湖:指太湖。客:作者自指;艤(yǐ):船靠岸。

翠旌(jīng):皇帝的儀仗、此處指羣仙。

奈:奈何,無奈。沙渚:江中沙洲。

浩歌:放聲高歌。

賞析

詞上片“浪涌孤亭起”,就起得突兀奇譎,顯出了垂虹亭的氣勢。翻滾江濤,孤亭屹立,巨浪騰空涌起。這樣有氣勢的建築,在詞人眼裏,“是當年、蓬萊頂上,海風飄墜”。蓬萊山是海上三神山之一,當年秦皇、漢武都曾派臣前往尋訪仙人,可惜都未能找到,但卻有亭子飄落到了人間。可見重虹亭來歷非同尋常。仙山上飄來的亭子,還有誰能來護持它。“帝遣江神長守護,八柱蛟龍纏尾。鬥吐出、寒煙寒雨。”八根柱子上有八條蛟龍環繞,並能噴煙吐雨,顯示出亭子外觀極爲壯麗。

“昨夜鯨翻坤軸動,卷雕翬、擲向虛空裏,但留得,絳虹住。”但來自仙山神力的亭子也遭劫難,昨夜巨鯨翻動了地軸,把飛檐拋到天空,只把垂虹橋留了下來。這個巨鯨實指人間的巨怪,這裏是指蒙元貴族。元兵於德祐元年(1275年)攻宋,平江府通判王矩之、都統制王邦傑迎降於常州,元丞相伯顏進入平江府。垂虹橋是必經之路。說重虹亭毀於此時,也非無根之果也不至純屬垂虹亭的被毀,象徵着國家滅亡。

下片“五湖有客扁舟艤”,轉寫詞人吳江之行。從太湖裏駕着小舟停靠在垂虹橋邊,目睹亭子殘破,作者都積於心中多時的憤懣,便噴發出來。“怕羣仙、重遊到此,翠旌難駐。”垂虹亭本來是蓬萊山上羣仙的聚會之所,但飄墜到這裏,仙人們如果重來,目睹亭子被毀,恐怕他們無法留駐。借羣仙的難駐,表明了山河改易使神仙也不再留戀人間。這裏安排得匠心獨具,不直抒感慨,比直接抒發感慨要委婉得多,深刻得多。

“手拍闌干呼白鷺,爲我殷勤寄語;奈鷺也驚飛沙渚。”詞人想借白鷺爲羣仙報信,但白鷺也被驚飛。此處思維之奇,亦難以片言卒說。把沙洲飛鷺等拉進了神奇境界。“星月一天雲萬壑,覽茫茫、宇宙知何處?”詞寫至此,真情流露出來。“萬重烏雲遮蔽”,四海茫茫,何處是容身之地。詞人的亡國之痛,從這兩句裏集中地表現出來。詞人在入元之後,始終不肯出仕,終老竹山。是其一貫思想使然。詞中在易代之後,俯仰身世,無所寄寓,與古代詩人契合。結語“鼓雙楫,浩歌去”,展現了詞人遺世獨立的風貌,讀來讓人意猶未盡。

這首詞語言凝鍊,意境奇幻,是一首極具特色的佳作。

創作背景

這首詞作於宋亡以後作者漂泊東南時期。在元軍的鐵蹄踐踏到臨安城下的時候,蔣捷流寓到江蘇吳江。兵荒馬亂之際,作者放舟吳淞江,心潮翻滾,寫下了這首詞,借這裏的風景來抒發亡國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