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描寫端午節的古詩詞

導語:關於端午節的由來之說不只是爲了紀念屈原這一個,但卻是最有說服力的一個。關於端午節由來的`傳說,雖是衆說紛紜,卻也爲它增添了不少神祕與魅力。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描寫端午節的古詩詞,歡迎查看。

最新描寫端午節的古詩詞

1、便當裹米粣,爛醉作端午。——陸游《春晚嘆》

2、重午佳辰獨掩門。——李之儀《南鄉子·端午》

3、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李隆基《端午》

4、空惆悵,誰復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

5、誰家兒共女,慶端陽。——舒頔《小重山·端午》

6、糉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陸游《乙卯重五詩》

7、袨服華妝着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京都元夕》

8、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着詞聲。——《正月十五夜》

9、好酒沈醉酬佳節,十分酒,一分歌。——蘇軾《少年遊》

10、五日長蛟虛問祭,九關雕虎枉招魂。——宋祁《屈原祠》

11、菖蒲酒美清尊共。——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豔烘》

12、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殷堯藩《端午日》

13、仙宮長命縷,端午降殊私。——竇叔向《端午日恩賜百索》

14、楚人猶自貪兒戲,江上年年奪錦標。——文天祥《端午感興》

15、糉團桃柳,盈門共飲,把菖蒲、旋刻個人人。——秦觀《端午》

16、舊俗傳荊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許及之《賀新郎》

17、四時花競巧,九子糉爭新。——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羣臣探得神字》

18、明詔始端午,初筵當履霜。——儲光羲《大酺得長字韻時任安宜尉》

19、莫唱江南古調,怨抑難招,楚江沉魄。——吳文英《澡蘭香·淮安重午》

20、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鬣。佳人相見一千年。——蘇軾《浣溪沙》

21、衝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22、細纏五色臂絲長。——舒頔《小重山·端午》

23、仙宮長命縷,端午降殊私。——竇叔向《端午日恩賜百索》

24、五色新絲纏角糉,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宋·歐陽修《魚家傲》(五月榴花妖豔烘)

25、珠簾枕簟芙蓉浦,畫槳琴箏笮艋舟。擬向龍樓窺殿腳,可憐江北海西頭。

26、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

27、梅夏暗絲雨,春秋扇浪風。香蘆結黍趁天中。五日淒涼千古、與誰同?——宋·万俟詠《南歌子端午》

28、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國亡身殞今何在,只留《離騷》在世間。——宋·張耒《和端午》

29、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30、億兆同歸壽,羣公共保昌。忠貞如不替,貽厥後昆芳。

31、但誇端午節,誰薦屈原祠。——褚朝陽《五絲》

32、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貝瓊《已酉端午》

33、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爲屈原陳昔冤。——趙蕃《端午三首

34、自天題處溼,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35、條脫閒揎系五絲。——宋·李清照失調名《端午》詞斷句

36、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