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美味,肉糕散文

出門三五里,一處一鄉風。意思是說,各地的風氣民俗差異很大,可能隔幾里路,民風民俗就有不同。

舌尖上的美味,肉糕散文

你就拿長陽、五峯、宜都來說,三地相鄰,但鄉風習俗就有很大的差異,僅肉糕而言,長陽、五峯是少數民族土家族聚集地,土家人喜好豬肉糕,而宜都偏好魚肉糕。

是的,肉糕,是我們土家人最喜愛的美食,就像怕辣的人難以稱爲四川人一樣,不吃肉糕的人,恐怕也很難被看成土家人了。

肉糕,常見於酒席上,那會兒生活條件不好,要辦酒桌的話肉量要的大,而肥肉吃的人又少,所以就有人發明了肉糕,將肥肉打成泥,再加上澱粉和各種調味品打成糕狀,放入蒸籠裏,表層涮上蛋液,蒸熟後切成片,再做成扣碗,像極了肉片,而且吃起來又不膩,還挺體面,所以是酒席上常見的菜。

土家所用的調味料較爲齊全,特別是辣味調料,可與川菜媲美。土家人口味上嗜酸喜辣,一般農戶家都有泡、醃菜罈子十多個,常年裝有稀廣椒、榨廣椒、泡菜等多種酸辣味小菜。

大家熟悉的土家美食十碗八扣的第一份叫頭子碗,肉糕墊粉條和黃花,是10道菜中不用蓋碗的其中之一。十碗八扣的第一份頭子碗以肉糕爲主

肉糕是用豬肉末加麪粉調和大火蒸出來的塊狀物(三角形,片狀居多),然後在肉糕快好的時候在表面加上一層攪拌好的蛋黃,蒸上一會即可出鍋。

十碗八扣的第一份頭子碗以肉糕爲主,爲了迎合大衆的口味,照顧到所有人,輔料沒有像以前那樣固定爲粉條黃花,而是有所變化,有肉絲青椒的,有粉條黃花的,也有其他的各種各樣的,總之靈活多變,同時也給這份頭子碗增加了許多魅力和文化。

肉糕,我們土家山寨最負盛名的美食。有這樣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楚王嗜魚成性,但又時常因魚刺卡喉嚨而惱火,許多廚師因此而成了刀下鬼。後來,有一麻城廚師在剖魚時意外發現魚刺很容易和魚肉分離開來,於是把分離出來的魚肉和豬肉混合,配上佐料剁成泥,蒸成塊型。楚王食之,驚喜不已。肉糕從此問世,而且名聲大震。從那時起,廚師告老還鄉把技藝傳流到民間後,人們把肉糕捧爲“天子宴席”的佼佼者,在土家,肉糕是最重要的待客佳餚。人們是把大宴賓客稱作“吃肉糕”的,就可以想象到肉糕對於我們的重要性。

在我兒時的記憶中,那時窮,平常如果不是有紅白喜事,需要大宴賓客,是吃不上肉糕的。只有過年的時候,再窮的家庭,也要做上一些肉糕。肉糕對於過去的土家人來說,是衡量家庭底子好薄,是衡量你爲人是否厚道的重要標準。前者很好理解,家裏富,肉糕當然做得多些。對於後者,是因爲肉糕是我們土家人待客必備佳餚,質量是否好,煮得是否可口,都能夠折射出一個家庭是否熱情待客的態度和境界。

那時候大集體,所有農村家裏都很窮,到年關節期間家裏總要準備好肉糕,但是,媽媽只允許我們小孩子們每人吃一小塊,說是要留着過年或招待客人。儘管現在早已年過花甲,但兒時過年的情景已和肉糕一起,深深地刻在了腦海中。

曾記得,在我們老家那裏有個習俗,正月裏拜年,初一是拜同村或者一般朋友的,可以不煮肉糕吃。可是到了初二初三一直到元宵節,來家裏拜年的都是家裏客人中的貴客,開年一上門,第一件事就是爲客人煮上一碗肉糕。

那個拜年第一碗肉糕的煮法,用料是極考究的。首先是肉糕要切得薄薄的,如果家境不好,肉糕做的質量不高,就切不到那種薄薄的`水平。然後是煮肉糕的湯料,那可是上好的雞湯,燉的厚厚一層黃油的樣子。還有就是,肉糕煮熟出鍋的時候,還必須在上面搭上梢子。就是選擇上好的瘦肉配上黃花、小蔥之類做成梢子,蓋在肉糕上。待客的主婦用圓盆,掇上桌子,請客人品嚐。肉糕香、雞湯鮮、小蔥綠,嘗着肉糕,就是和主人一起分享上一年的豐收的快樂,憧憬着來年好收成的希望。

人老了,陳芝麻爛穀子的往事,總是在我腦海倒騰着,肉糕的香味也時常撞擊着我的鼻孔,那種誘人的滋味勾引起我對母親的回憶,回憶之中我又身不由己地回到了那個年月,母親打肉糕的情景涌上了我的心頭:

每到臘月二十三,全村幾乎家家都會傳出"咚咚"剁案聲。聽到這聲音,就會興奮不已,早早地守候在竈臺前,等着肉糕出鍋。

只見母親準備好豆腐、雞蛋清、苕粉、瘦肉和肥肉、佐料等,將剁好的豬肉沫與豆腐、苕粉參合在一起,揉碎,成沫;再加佐料,再揉,直至成糊,倒進蒸籠,在蒸之前,再用雞蛋黃撒灑,這可是個技術活兒哦!雞蛋黃撒滿整個蒸格表面。再在表面隨意撒灑一些紅色的汁液,原來是用紅紙撕碎後浸泡後的水。

等到肉糕即將蒸熟,揭開蒸籠,將攪拌好的蛋黃均勻塗在肉糕上。10分鐘後,一籠黃鬆鬆的肉糕熱氣騰騰出鍋了。迫不及待的幾個小饞鬼忍不住端起碗筷,爭先品嚐,我捻起一塊放入口中,只覺鮮美滑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