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冬至湯圓的散文

冬至起源於漢代,在我國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吃湯圓是冬至的習俗,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描寫冬至湯圓的散文,歡迎閱讀參考!

描寫冬至湯圓的散文

描寫冬至湯圓的散文一

元宵節的爆竹聲此起彼伏,年的喜慶氣氛延續到今天,算是又一個高潮!從大年初二,街上就有人陸陸續續地選購湯圓,高中低檔各色價格、品牌的湯圓琳琅滿目。當然,普通百姓選擇最多的還是那種包裝簡單、製作隨便(有的甚至不夠圓)、無名無牌的“大衆”湯圓,因爲它實惠。在每一年的第一個農曆十五,人們祈禱生活就像天上的月亮,圓滿美好!那一個個包裹着芝麻、花生、棗泥和糖類等各種各樣餡兒的小圓球,寄託着人們無邊的美好願望和甜蜜祝福!

圓,是咱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喜歡的圖形。從幾何學上來講,圓是中心對稱圖形,美觀中蘊含着和諧。在人們的印象中,太陽是圓的,月亮是圓的,地球也是圓的,圓圓的太陽給萬物以生命的能量,圓圓的月亮給心靈以慰藉,圓圓的地球給人類以生存的空間。所以,人們對“圓”的嚮往和追求從來都沒有停止過。

生活要圓滿!福祿壽喜財五福臨門,子孫滿堂人丁興旺、心想事成好運連連爲圓滿!

愛情要圓滿!有情人終成眷屬、相濡以沫百年好合爲圓滿!

會議要圓滿結束、任務要圓滿完成、爲國爲民鞠躬盡瘁臨退休要爲自己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圓從來都沒有離開過我們,我們也從來都沒有離開過圓!

其實,圓就是到一箇中心點的距離相等的所有的點的集合,是一條從哪裏開始又回到那裏結束的曲線!就像人生,赤手空拳而來,走過了一段歲月,又赤手空拳而去。那些走過的歲月,點點滴滴連成了生命的曲線。

和所有的人一樣,我也喜歡圓、期盼圓!

圓,有時是七彩夢幻,如彩虹,總在風雨過後才能看見!

圓,有時是湍急的河流,只有走過急流險灘才能到達彼岸!

圓,有時是一首交響樂,要很多人的配合才能演奏成功!

圓,有時是一道半徑爲未知數的多元解的方程,有的人可能窮極一生都無法找到確切答案!

不管怎樣,如果要用幾何圖形來演示生命的話,任何人的生命都不可能是直線或者拋物線,只能是特殊的曲線——圓。

所以,在這點上說,生命也是平等的!

我爲這平等的生命歌唱,爲這平等的生命祈禱,爲這平等的生命祝福!

描寫冬至湯圓的散文二

不知是上天冥冥之中的刻意安排,還是老祖先未卜先知的精妙設計,元宵節和情人節每十九年就會相逢一次。今年,這個十九年一遇的情元節屬於正值青春年華的我們。

十九年,聖瓦倫丁對愛堅貞不屈的守護終於在火樹銀花的神州大地得到了共鳴;十九年,印加文明孕育的可口精靈開始完美地和江南水鄉沃土的甜美豐收融合;十九年,春潮明月夜的玉壺光轉綻放出了火紅嬌嫩的芳菲。元宵節與情人節在日曆上重疊,恰似一對戀人的美妙邂逅;糯米緊緊包裹着巧克力,正如團圓溫柔地擁抱着浪漫;

花燈與玫瑰相映成輝,就像喜慶羞怯地握住熱情。元宵節,用十九年的時間等來了一個被歷史塵封千年的約定的兌現,用十九年的時間奪回了被七夕搶佔良久的`東方情人節的名分。

十九年前的元宵,始齔之年的我們歡快地放着花燈、吃着元宵,圍坐在長輩的膝前猜着燈謎,懵懂無知的我們尚不知情人爲何物;十九年後的元宵,知天命的我們與老伴攜手賞明月,期盼着兒女歸家團圓,情人也早已經歷蹉跎歲月的洗禮,成爲我們的至親。人生沒有幾個十九年,而彌足珍貴的是正值青春年華的當下。

青春年華的當下,屬於年輕人的巧克力餡湯圓有着獨特的味道,每一顆的味道也千差萬別。有的人用放蕩不羈揮霍着本就如梭的時光,有的人用天真的不顧一切收穫了遍體鱗傷,有的人從頷首向壁、千喚不回慢慢學會了花言巧語、巧舌如簧,有的人在恍如隔世的一場夢後陷入任人擺佈的迷茫。

無論是哪一種人,今日都像是奔赴一場儀式一樣,以團圓的名義奔赴愛情,奔赴青春年華當下的我們的愛情:時間長的,是由陌生到熟悉、由新鮮到討厭的演變;時間短的,是在心情或境遇的驅使下或冷或熱,距離近的,是費盡心機仍顧此失彼的挑選;距離遠的,是鞭長莫及繼而被慢慢割裂的失落。哦對,還有那無論長短與遠近那讓人無能爲力到崩潰的流水無意。

巧克力餡湯圓,將情侶包裹成爲家庭,是一顆將愛情精心包裹的可口婚姻。有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不知道是他們精心調製的餡兒本不是愛情的味道,還是他們糅合的麪糰根本包裹不住愛情。這世界繁花似錦、落英繽紛,只有真正愛一個人,纔會不計回報、千方百計地對她好,任天荒地老也不改初衷,滄海桑田永不變心。

如果她錯過了或者壓根就沒有選擇他走進殿堂,卻總希望她選擇的那個人能夠做到以上一切,這當然是不可能的。我們應該永遠都相信愛情演變的婚姻,但不能否認那是爲具有超凡智慧和超羣運氣的人所準備的。大多數人,都只是在選擇與被選擇的牢籠裏越陷越深罷了,他們終究不得不覺悟,婚姻原來真的和愛情無關。

那一鍋在沸水中被反覆攪動的巧克力餡湯圓,如果還有一顆是完好的話,真的能夠被我們品嚐到嗎?就像沒有瑕疵的愛情,真的能被我們耳聞目睹嗎?太多海枯石爛的誓言爲愛情添上了難以兌現的枷鎖,就像爲撈湯圓的勺子裝上一根根長柄,看似厚重,卻再也沒有人有機會去撈得到它。

描寫冬至湯圓的散文三

朋友請我到餐廳吃飯,是現在最流行的“吃到飽”餐廳,每個人一百九十九元,任人吃到飽爲止。

由於算起來便宜,餐廳內人聲鼎沸,有許多場面到了不忍卒睹的地步,東西拿太多掉在地上的有之,剩下一大盤吃不完的有之,還有一些人吃得太飽,而撫着肚於嘆氣。

一般最能自我節制的人,也免不了吃下比平常食量更多的東西。

我對朋友說:“這種吃到飽的餐廳真是赤裸裸地表現了人的貪慾,也正是文明粗俗的表徵呀!”

更有趣的事情是,當我們走出一九九元吃到飽的餐廳,才發現透明的窗玻璃上貼了許多減肥瘦身的廣告

朋友開玩笑地說:“減肥的美容院開的速度大概與吃到飽的餐廳是成正比的。”

我說:“如果大家每餐都不吃到飽,也就不需要減肥了。”

接着,我與朋友在公園散步,以消耗我們吃得過多的食物,邊走就想起民間一個關於貪慾的寓言。

話說八仙之一呂洞賓剛成仙的時候,很想找一個弟子傳授仙術,他想到:作爲我的弟子,最重要的條件應該是不貪心呀!

於是,呂洞賓心生一計,變成一個賣湯圓的老人,在攤子上貼了一張紙:“湯圓一文錢吃一個,兩文錢吃到飽。”

從早到晚,許多人都跑來吃湯圓,卻沒有一個是吃一文錢的,全都是兩文錢吃到飽。眼見黃昏來臨了,呂洞賓心想收徒無望了。

突然有一個青年付了一文錢,吃一個湯圓就走了。

呂洞賓大喜過望,追上去問他說:“你爲什麼不用兩文錢吃到飽呢?”

那年輕人無奈地說:“可恨我身上只剩一文錢,真可恨呀!”

呂洞賓長嘆一聲,縱身飛上天去,終生都沒有收徒弟。

我講這個故事給朋友聽,我說貪心是人的天性,也是正常的習性,只是很少人看見自己的貪心罷了。

朋友說:“我們以後還是少去這種吃到飽的餐廳了。”

描寫冬至湯圓的散文四

“賣湯圓,賣湯圓,小二哥的湯圓是圓又圓……”,電視裏《賣湯圓》快樂、優美的歌聲,把我帶到了我的少年時代,讓我想起了每到過年家裏包湯圓的那些快樂有趣的幸福時光。

湯圓,北方人稱之爲“元宵”,因其製作的工藝不同而稱謂也不同。湯圓是用水磨的糯米麪包制而成,而元宵則是將餡心蘸水以後在乾的糯米粉上滾出來的。在湯圓的家族中,寧波湯圓以其軟糯、爽滑、香甜的口感而聞名。

在中國的傳統節日裏,春節和元宵節是相鄰的最近的兩個節日,其中的含義也大致相同,都有闔家團圓的寓意,而湯圓則意味着團團圓圓、美美滿滿。在南方,湯圓要從正月初一吃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這個年纔算是過完了。在我們家,因外婆是浙江寧波人,所以我家的過年習俗基本都是隨外婆過的。

每到過年,是全家人最開心而又最忙碌的日子,除了準備必需的年貨之外,做湯圓是我們家必不可少的“大餐”了。父母親會早早地備下做湯圓的材料:黑芝麻、綿白糖、豬板油和糯米。這些材料中,糯米是最難買到的,因爲靠糧店限量供應的那點爲數不多的糯米是根本不夠吃的,父親就騎着那輛破舊的自行車,帶着麪粉到十幾公里以外的農家去兌換糯米。

湯圓,吃起來容易,做起來可就沒那麼容易了,要想吃到好的湯圓,製作程序那項都不能少,別看我當時還是個孩子,調餡料可是我的事啊,整個制餡的過程比較複雜:要將黑芝麻炒熟碾碎,再將生豬板油撕去裏面的筋,最後按比例把綿白糖、芝麻面和豬板油混合在一起,用手使勁將這三種材料揉揣,等餡做好了,我的手也酸了。

製作糯米麪這樣的體力活當我父親莫屬,要先將糯米洗淨用水浸泡2-3天,再將泡過的糯米用石磨磨過,白花花的米漿進入面袋,再把米漿袋吊起,用1-2天的時間將水瀝乾,糯米麪就算做好了。

大年初一的早晨,是我們三個孩子最高興的時候,除了穿上媽媽親手縫製的新衣服外,就是眼巴巴地在爐子旁邊等着吃湯圓了,只見一個個像乒乓球那麼大的、雪白的湯圓在開水鍋裏上下翻滾,慢慢的,煮熟的湯圓就漂了起來。你看那碗裏,湯水清清的,聞起來香香的,饞得人直流口水。再細看湯圓,晶瑩透亮,稍帶黑色,裹在裏面的東西隱約可見。用調羹把軟糯糯、爽滑滑的湯圓放進嘴裏,只要輕輕一咬,香噴噴、甜蜜蜜的芝麻餡溪水般的流出,慢慢嚥下去,簡直從心底甜透了。

時光在流逝,歲月在交替。生活變好了,我們長大了,但是我家湯圓的味道依然那麼香、那麼濃,那種溫馨、甜蜜、幸福的味道依然沒有變。直到外婆去世後,家裏少了一個吃湯圓的“主力”,就再也沒有包湯圓了,也許是父母當年是爲了外婆能吃到家鄉的味道才做的湯圓吧。一顆小小的湯圓,承載了孝、承載了愛,承載了我們全家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留下了對過去時光的回憶。

如今,我們的生活條件好了,每逢元宵節,人們都會在超市裏買些湯圓,回來煮着吃。儘管現在的湯圓種類繁多,有芝麻、豆沙、五仁、花生、玫瑰、巧克力、草莓、桂花多種口味,顏色也由單一的白色變成了五彩繽紛。但我吃起來,卻感覺味道似乎還是沒有自己家做的好吃。因爲,湯圓裏面沒有那種家人之間的相互關愛,也少了一份濃濃的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