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桃花的散文

一樹桃花一樹詩,一樹花語爲誰癡?桃花,這朵在文人筆下氾濫成災的花骨朵,今年初春更是開上了熒屏,《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集仙幻、狐妖、君上、愛情於一體的古風唯美戲,讓那些被凡塵俗事纏繞的心靈,得到片刻的慰藉。

灼灼桃花的散文

若論桃花的詩句,最膾炙人口的莫過於唐朝崔護的《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人面桃花,作爲妖嬈春光中最嬌豔的一枝,作爲愛情的代名詞,桃花從盛唐的南莊,一直開至今天,開在人們的心扉,烙成一枚永久的硃砂痣。

迎春花謝梨花白,杏花色淡杜鵑紅。大自然的花兒,擠在通往春天的路上,你追我趕,互不相讓。奼紫嫣紅的花事,讓我們目不暇接,我總以爲,錯過了哪朵都行,但萬萬不可辜負了桃花,因爲那是美好和希望的象徵,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塑造了一個理想王國,激勵着多少人追求美好的生活。因此,看到桃花,多灰暗的眸子,經桃花的點染,亦會神采奕奕,顧盼生輝。

前幾天,我和堂妹等人冒着斜風細雨,驅車繞過蜿蜒曲折的'路段,到蒼梧縣梨埠鎮的仙蹟桃花島走了一圈。那其實是一個世外桃源般的小村莊,清溪門前過,野外百花香。向日葵,格桑花,油菜花,這些配角也都一一粉墨登場。桃花呢,如一位氣場十足的花旦,一樹樹,一簇簇,在路旁,在田野,粉賊賊的豔,笑盈盈的媚,暈染出一張張醉態可掬的嬌顏,那恣意的招展,那無可抗拒的誘惑,似乎要把春天俘虜去。那些開至荼蘼的桃花,有的零落成泥,有的仍抱緊枝頭,僅存的幾分顏色,黯淡無光,她噙着淚珠,低眉頷首,似是美人遲暮的無限哀怨,看着不禁心中一陣揪緊,但很快又釋懷了:在最美的年華里,美麗的綻放過,便好!

十里桃花,待嫁的年華,又因爲“桃花運”,“桃花劫”,“桃色新聞”這些字眼,桃花總與愛情扯上關係,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桃花是一個多義的象徵體系。

桃花是師德師風的象徵,“桃李滿天下”,老師教書育人,栽培出一代代祖國花朵,輸送一批批國家棟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李雖默默無語,卻以甘甜芳香的果實吸引着人們,天長日久,就在樹下踩出一條條小路來。優秀的教師,總是以自身的品德和人格潛移默化給學生。桃花,予人以向善向美的指引,難怪古往今來,人們觀賞桃花的習俗長盛不衰。

我國最早的春聯都是用桃木板做的,稱爲桃符,傳說桃符具有驅除鬼怪、辟邪的作用。“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出自王安石的《元日》。爲什麼偏偏是桃符?而非李符或柳符呢?或許“桃”和“逃”同音吧!一切妖魔鬼怪見了都驚呼:“啊!桃——”隨即逃之夭夭也。

民間年畫和日曆上的老壽星,手裏都拿着鮮紅的桃子——仙桃,是神仙專門享用的果實。在《西遊記》中,天宮的王母娘娘每年壽誕,都設蟠桃盛宴招待各路神仙,期許與日月同壽,與星辰共輝。至今,民間許多地方,家有老人生日,均有做“壽桃饅頭”,“壽桃餈粑”等等的習俗,以祝福老人健康長壽。

無論桃花、桃子抑或桃木,在人們心裏總寄託着美好的願望。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江上人家桃樹枝,春寒細雨出疏籬。”若把桃花比作女子,必然有李春波歌中“小芳”的影子,也必然是屬於鄉野的。春江水畔,疏籬檐下,修竹之外,桃花粉嫩嫩的笑靨,在春風中搖曳、舒展,如未出閣的妙齡,橫看豎看,都透着水靈靈的嬌羞。

《詩經·周南·桃夭》的詩句說得好:“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花一開便氾濫,只因她在最好的年華遇到對的人了吧!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賞一場灼灼桃紅,憶一段歲月蔥蘢,讓平淡的生活增添幾分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