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的眼睛的散文

農民工的眼睛

農民工的眼睛的散文

奔跑在陽光的縫隙裏,我的愛,跌落在那年車站旁的天橋下,殘喘不已。

那一年,我20歲,懷揣爸爸從葉子菸袋裏掏出的500元,一路南下,一路南下。

捂緊那疊錢,吸允着那份愛,感悟着葉子菸的味道,我輾轉奔波在大小工地,力求一處歸屬。

在外漂泊,心愈來愈蒼涼,日子愈來愈粗糙,月亮一天比一天圓,家和心的距離,愈來愈近了,近的我能聽到媽媽的呼喊聲。從早到晚,從工棚到工地,細數着日子,描繪着歲月。將我眼睛裏最後的顏色,寄於一行大雁,爲我老家的雙親捎去平安信。

我的眼睛裏沒有沙子,沒有苦楚,沒有奢求,沒有好高騖遠,只有淺淺的一行淚水,如一杯清酒,純純的,淡淡的,裏面映寸着媽媽的微笑,如此而已。

一年又一年,媽媽望穿秋水,望斷歲月隔閡,她永遠不知道,遠方的兒啊,爲什麼遲遲不歸。

一年又一年,遠行的人啊,總是站在工棚裏,遙望着家的方向,默默的祈禱着,希望牽掛的線頭不要早早地斷掉。

這些年,工地不穩定,家也回不去,心也累了。這些年,總想放棄,放棄漂泊,放棄夢想的好日子,迴歸田野,回到媽媽的懷抱。——漂泊的我時常這樣默默的唸叨着。

經年柳絮,黯然神傷,絲絲牽掛,絲絲思念,絲絲相連,絲絲入脾,每一絲都撕扯着我。

回首,掀開季節年輪,我眼睛忍不住潸然淚下,愁腸斷肺;落花處,抱着農民工這個名字傻傻的笑。

如今,我依然站在工地的一角,目視着家的`方向,留下一聲長長的嘆息……

農民工的春天

走過多少個城市,我已經數不清了;幹過多少個工地,我也數不清;換個多少個老闆,我更是數不清;掙了多少錢,依稀記得,那只有每年春節時,懷揣幾疊鈔票及一張車票,行走在人來人往的車站與家之間,很多時候,來來往往裏,我依稀記得哭過,盲目過。大包小包裏,除了行李,就是跟妻子買的一條圍巾,那是一條城裏人都喜歡的款式。

工地的日子也還算好過,這些年,工資沒有在拖欠了,工價也高了;在城裏,我租住了房子,買了手機,買了電動車,也買了很多傢俱,過上了城裏人的生活。很多時候,心裏暗自高興,這下什麼都有了,如果爸爸媽媽來我城裏的家住上一回,走走看看,興許此時不再有遺憾。

這些年,穿越大大小小的城市,千轉百回裏,我總是牽掛着家鄉,那抹鄉愁總是揮之不去,腦海裏偶爾閃過青春懵懂的愛情,隔壁家的幺妹子,幻想無數個見面的場景及她現在的生活境況。

這些年裏,掙錢再掙錢,是我生活的主題,也是我踏出家門的原因,也是給予家人的希望和安慰。人生幾何,錢的分量究竟多重,看到妻子的笑臉,我才明白。

歲月悠悠,時光荏苒,工地熟悉了我,我也熟悉了工地,一來二去,工棚裏的一切和我很親很親,我們可以心貼心的聊天喝酒,談天說地,因爲,只有這裏的一切最懂我,最瞭解我!

拾起一輪明月,工地是我生命的第二個家,這裏親切、溫暖、美麗。想大聲唱就大聲唱,想大聲哭泣,就敞開嗓門大吼、大鬧;想做幾個春秋大夢了,就窩在工棚裏,美美的睡上一覺。

幾年裏,雖然腰包沒有鼓起來,但是我覺得很知足,很開心,很快樂,很幸福。幾年裏,雖然每天都灰頭土臉、髒不拉幾,但是我覺得踏實舒服,每天都陽光燦爛!這些年,漸漸的懂了,淚水和汗水其實是甘甜的,酸中的幸福需要用心和愛去慢慢品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