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永遠生活在希望中哲理散文

人永遠生活在希望中,不論這個希望是或大或小,或隱或現,能實現或不能實現,其實它一直都在矢志不渝地伴隨着我們走過人生一段段艱苦跋涉的旅程。

人永遠生活在希望中哲理散文

青年時代,人不缺少希望,因爲理想是青年人特有的專利,充滿理想和追求的激情歲月使一大批有志青年奮發進取,鬥志昂揚,百折不撓,從而唱響出一曲又一曲激昂嘹亮的青春之歌。青年時代,即使在環境比較惡劣、事業家庭不順、個人健康狀況極糟時也不會輕易喪失理想,喪失希望,因爲後面的路還很長,可選擇的餘地還很多,這就給了這些年少不得志者以豐富的想象,哪怕有些是幻想。所以,青年是希望的火種。

然而,隨着歲月的流逝,激情、理想漸漸地消退了,生活變得越來越現實,挫折、失意越來越多,一帆風順的人畢竟是少數,而大多數苦行僧者們該做何想呢?其實,生活的基調就是平淡,不能總以爲是轟轟烈烈,偉大也是來自平凡,不能偉大那就更要考慮如何去“平凡”。 恰恰有那麼些人卻總是處理不好這個“平凡”二字,於是這個社會上就多了那麼些心理疾病患者和極端份子,抑鬱症的人多了,焦慮失眠的人多了,想不開尋短見的人多了,犯罪走邪路的人多了。緣何如此?這些人大概搞錯了希望的標準,要麼希望過高因達不到而積慮成疾,要麼失去了他們自定的希望標準而走向了極端。不排除某些人在一定時期因這樣或那樣的原因而的確陷入過絕望,但我這裏要說的是,只要你還在生存,你就有一定的希望,如果你還想使生活質量更好一點的話,那就還要認真尋找一下自己的生存目標,併爲之做出積極不懈的努力。

其實希望無時不在,無處不有。很多不得志的'人在說自己混日子的時候敢說自己沒有任何希望了嗎?下崗失業而又無一技之長者和退休的老年人以及很多病殘者看樣子是最沒什麼希望的,他們中的很多人往往自己也是這樣認爲,但實際上他們每個人都有着自己至少是渺小的希望,而這些可能是他們本人所沒感覺到的。比如,老年人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出類拔萃或平安幸福,失業人員希望自己有日能再找到一定的工作機會或把自己的家務事先搞好,病殘者希望自己的身體哪天會有所轉機或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等等。退一步說,哪怕是三天打牌、兩天垂釣這樣近乎消極的生活規律那也算是一種希望吧——希望自己過得逍遙自在,心有所安。當然最好能爲社會、爲家庭、子女做點什麼,這樣的希望如果能夠實現,那是比較充實、老有所值、閒有所值的。

總之,一個人如果從主觀到客觀上都真的沒有了一點希望,那結果就極糟了,那就會真正地,這樣的人只能是製造出一幕又一幕的人間悲劇,這樣的人即使還能繼續生存其生存狀況也是難以想象的。

希望是人生的動力,是保持人格正常化的基本要素,有時哪怕是生活在虛無縹緲的希望中,人也會爲這個目標而竭誠進取,奮力拼搏,這樣的生活態度是值得提倡的。

最後,當我們滿載希望的航帆渡過陰雲密佈、風高浪險、暗礁重重的人生苦海時,我們就可以大聲自豪地說:我是一個積極的航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