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的哀思散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看過散文吧?散文是抒發作文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什麼樣的散文才是真正的好散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月的哀思散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月的哀思散文

二〇一一年二月十八日,農曆正月十六凌晨兩點四十五分,我最敬愛的母親與世長辭了,終年七十三歲。生前,她用她的賢德與勤勞締造了生命的輝煌,她短暫的一生,善良賢淑,婦孺皆知,有口皆碑!

傾三江之水,也訴不完我對母親的哀思;竭盡我生命的全部,也報答不了母親對我的養育之恩。

農曆正月十六凌晨兩點四十五分,母親在她的子女們陪伴中走得很安詳,時間在那一刻定格。在母親彌留之際,我們來不及哭泣,便爲母親穿好壽衣,還有內衣、棉襖、棉褲、銜口錢、元寶、金戒指和銀戒指等,當住在附近的叔叔和舅舅們聞迅趕來時,我們一切都準備停當。

回想起我給母親淨身時,望着她那被疾病折磨得瘦骨嶙峋的身體,那種內心的悲慟,是任何語言都無法表達的。我強忍着淚水,爲母親穿好衣服和鞋子,墊好新鋪被,蓋好新被子,放好頭枕和腳枕,用紅線串上銜口錢,放在母親的嘴裏,給母親戴好金戒指和銀戒指。母親含辛茹苦一輩子,也沒戴過金銀首飾,即使是虛擬的,也算是一種安慰吧。我把一對銀元寶,分別放在母親的雙手中,蓋好蓋臉布,又用紅線把大錢串上中間系三個,兩頭一頭系兩個,然後搭在蓋臉布上,防止來往的客人或風會把蓋臉布掀開。

晌午時分,弟弟聯繫的冰棺已送到。當舉重的人把母親遺體移至冰棺中。頓時,冰棺內四周彩燈綻放。靈堂裏,盛在碗裏的油燈,燈捻子搖曳着,冒着一股濃濃地黑煙。我和妹妹坐在冰棺右側的稻草鋪上,大弟弟跪在冰棺左側的稻草墩子上,給前來弔唁的賓客謝孝,並時不時地給母親燒着紙錢。小弟弟和我堂弟跪在門外路口處,給前來弔唁的賓客謝孝。一連兩個晚上,我們姊妹幾人都坐在冰棺兩側的草鋪上,給母親焐財並輪番守靈。當地若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去世,皆有平三接四的習俗,燒鋪一般都是在出殯的前一天。在母親去世後的第二天下午四點鐘爲母親燒鋪。

由一位舉足輕重的首領帶領,大弟弟由他攙扶着打着幡,揹着紅紙傘,用被單包着母親臨終時穿的隨身衣物和幾件像樣的衣物和稻草。稻草,意爲送給逝去的親人在陰間使用的金條,還有女兒們爲她買的九斤九兩紙錢燒得紙灰,因我是長女,由愛人挎着紙籃。由於我的姥姥家是當地大戶,且住在附近,父親的本家也挺多,父母親在當地的威望也很高,姥姥只有母親一個女兒,加上母親的喪事辦得非常隆重,凡是去燒紙的人,除了是長輩和平輩滿散白,前去燒鋪的人也挺多。孝子、孝女和父、母親的侄兒、侄女、外甥、外甥女們,一律披麻戴孝白茫茫一片,孝袍都是我們一樣長短,只是我們的頭布比他們長二尺。

一支長長的隊伍,緩緩地走在鄉間的小路上。一路上,嗩吶聲、喇叭聲吹吹打打越發顯得悲壯,直奔西邊淠河大堤……

此時,哭泣聲已響成一片。大路兩邊綠油油的麥苗和油菜,彷彿也停止了搖曳。當我走到淠河大堤上,回頭凝望身後長長的人流,只覺心情特別沉重,眼淚在眼眶裏打轉,卻欲哭無淚,欲泣無聲!

傍晚的夕陽,已失去了平日的光芒,波光粼粼的淠河水,彷彿已停止了流淌。我們圍成一圈,跪拜在淠堤上,我木訥地望着母親的鋪蓋,在熊熊大火中燃燒,彷彿母親在天有靈不讓我哭泣。

我的婆婆於二〇一一年一月三十日,農曆臘月二十七日凌晨兩點二十八分過世,終年七十三歲。傳說六十六,七十三,八十四皆爲旬頭,即爲閻王索命的年齡。人們在清明前夕,想方設法避免這種災難。

六十六,由女兒包六十六個餃子,而且要放六兩六錢豬肉,買的時候還不許問價格,也不能直接說出來,隨便扔幾塊錢給賣肉的,對方便心知肚明瞭。蒸熟後一次吃完。七十三,買條鯉魚猛一竄。由女兒買條鯉魚,最好是一次吃完,然後,把魚頭和魚刺倒在水裏,意爲放生。而婆婆和母親雖然都包了餃子,吃了鯉魚,但最終沒能過了那一關。八十四,這一年,老人身體若有什麼不適,後人就要特別注意了,已準備後事。雖說是迷信,但權且當作是後人的一種期盼吧。

新舊二年,年內年外十九天的時間,送走兩個親人,加上感冒,我的淚水早已哭幹,我的嗓子已嘶啞得講不出話來。在婆家,我是公婆的大兒媳婦,儘管小姑子在一個星期前,一天一個電話地催,兩個小叔子仍然等到婆婆去世後,才從上海趕回來,可苦了愛人。愛人白天夜裏往那跑,年關生意又特別忙。前年春天,婆婆因患食道癌,手術後,去年秋天又轉成肝癌晚期(因其早年曾患過黃膽性肝炎)。

在孃家,我是父母親的長女,弟妹們的大姐。我還未走出婆婆去世的陰影,母親又過世,這一連串的打擊,讓我這個貌似堅強的女人,承受着精神上和肉體上雙重煎熬。我身心交瘁,感覺精神都快崩潰了。然而,最終我還是挺過來了。我想:我們作爲後人,只要能盡到自己最大的努力,讓父母能多活一天,也是福份。生死由命,壽命如此,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老人最終是要送走的。

我的父母親在我幼年的記憶中,一生中從未有過大病大災,連小針都沒打過,更不用說打點滴了。家裏常備的藥物,只是父親的乙酰水楊酸鈉(簡稱:APC)和土黴素,家裏有一根體溫表,如若感冒、發熱,吃一粒APC配兩粒土黴素即可。母親時常牙疼,若牙疼,吃一粒APC也就能緩解。人活着就是活個精氣神。老倆口辛辛苦苦一輩子,省吃儉用,時興瓦房蓋瓦房,時興樓房蓋樓房,蓋的瓦房給了大兒子,蓋的樓房給了小兒子。弟弟的房子,是用做生意的兩間門面房,父親把他的獸醫技術,也一併傳給了小兒子。父親讓大兒子繼承他的事業,大兒子不幹,他的心大得很吶。

俗話說:“老兒子,大孫子,老太太的命根子。”由於大兒子、兒媳常年在外打工,他們的一雙兒女也去了深圳,大侄子在那裏讀書。他們所居住的老臺子上,人都搬走了,二老雖未明說,但在他們的內心裏,是多麼地希望能和老兒子在一起生活,因爲,他們最疼最愛的就是老小。然而,現實是殘酷的。直到母親去世後,父親含淚說:“你母親住了一輩子土坷垃堆砌的房子,到死都沒住上樓房。”父親爭強好勝了一輩子,覺得自己很沒面子,也對不起母親。母親去世後,父親是堅決反對辦喪事的`。我知道父親心裏想的是什麼,怕丟他老人家的臉。但親戚家裏的人特別多,喪期不比喜期,不辦小弟一個人在家是吃不消的。更何況小弟這麼多年都沒辦事了。

我安慰父親說:“只要活着有的吃,有的喝就行了。有的家裏的老人,連飯都吃不上呢。小弟已經說了,母親走後,讓您跟他們在一起生活。您以後就可以住樓房了。”按照農村的習俗,老人要老在老堂屋,方能體面。

父親身體尚可,且勤勞能幹,加上子女們平時也挺孝順,兩位老人生活無憂,吃穿不愁。父親經常到老臺子下邊的弟弟商店裏去坐坐,有時幫忙照看一下生意,不覺得孤獨,而母親近些年,每天總是一個人孤零零地呆在屋子裏,或坐或躺。每次我回去看她,臨走時,她總是叮囑我:“常回來看看我。”而我每次跟她道別時,都要等她答應一聲:“好!”我才走。有時候,她知道我忙,我到家剛坐一會,她就催促我走。後來,隨着母親的身體每況愈下。記不得是去年的臘月十幾,在我得知父親給母親穿衣服時,母親不小心從牀上栽下來了,我去看她。因年關家裏生意忙,父親催促我回家。我像往常一樣,懇求地跟母親說:“娘,我回去了。您在這睡不要急,有時間我再回來看您。好嗎?”我一連問了幾聲,母親憋了半天,最終才蹦出一句話:“捨不得。”我強忍着眼淚,說:“娘,捨不得您就好好地活着。”我擔心母親這次恐怕很難好起來了。

雖然母親有點高血壓、高血糖,只是輕微的,吃藥也不規律,感覺不舒服後,才吃一段時間,藥物也能控制。但是,我感覺母親活得一點也不開心。每次回去,她見我就哭,最後幾次回去,我被母親哭得日子都沒法過,整晚整晚都睡不着覺。後來,大概是臘月二十那天,我回家看望母親,我安慰母親說:“娘,年初二就打春了,打春過後天就暖和了,您就能起來了。”母親問我:“今天有熱頭嗎?”我說:“有。”說着,母親讓我拉她起來,然而,我費了半天勁,母親由於腿疼,且連坐都坐不住,最終沒能起來,這一次母親栽倒後,便再也沒能爬起來。她覺得自己已經負累人了,情緒很低落。俗話說:“少年夫妻老來伴。”多虧了父親的精心照顧與服侍,才減輕了我們的負擔。子女們各有各的事,誰能常年累月、夜以繼日地陪伴左右。即使小兒子在身邊也不行,無論是誰也沒有父親服侍的好。近年來,父親自己也有病,還要照顧母親,我心中對父親表示由衷地感謝!

母親從跌倒到去世,開始每天只能喝點水,後來在家治療一段時間後,能喝點牛奶和麪疙瘩湯。這些年來,母親的牛奶從未間斷過。每次我回家,除了給二老帶些輦菜、素菜和水果以外,只要沒牛奶了,我便給她買。而父親總是說,家裏商店裏有不要買。弟弟有時也給。年也過了,節也過了,母親熬過了春節和元宵節。我感到我的母親是一位了不起的母親,一個多月的時間,她是怎麼熬過來的?她的內心是多麼的堅強,她處處替子女們着想。

臘月二十六傍晚,大弟弟開車過來洗澡,我跟着他的車子回去看母親,我害怕若不去的話,萬一我不能爲她送終,會心存遺憾。我想,母親可能也害怕臨死不能見我一面,才喊我的名字的。因在外打工的大弟弟和妹妹早已回來輪流守候了。人到生死存亡的關頭,是多麼地盼望自己的親人,都能守候身邊呀。大年初二,我回去給父母親拜年時,弟媳跟我說:“年內,母親只是一個勁地喊你的名字。我跟她說,不要喊了,大姐忙不過來了。”但沒有跟母親說,我婆婆去世的消息,怕她情緒激動。

在母親去世後的第三天出殯,時間是凌晨五點。凌晨三點多鐘,我們姊妹幾個就起來了,一切準備就緒後,等待靈車到來。我和弟妹們坐在冰棺旁,想到從今以後我再也看不到母親了;想到別人都有娘,而我卻沒有娘了,我心如刀割般地難受,禁不住失聲痛哭。母親賢惠一輩子,連三歲小孩都不得罪;母親性情溫和,身材高大魁梧,皮膚很白皙,而且白裏透紅,猶如三月的桃花。

多年來,無論春夏秋冬;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無論是颳風,還是下雨、下雪。當我騎着自行車,沿着崎嶇的小路,回家看望母親,不管我自己再苦再累,有多少煩惱和憂愁,只要一看到母親,我心裏就感到特別平靜,很坦然,而且一路高歌,一切頓時煙消雲散。我在父母親和弟妹們面前,從不訴苦。我覺得自己作爲老大,應當成爲他們的精神支柱,而不是父母的焦慮。父母親對子女的養育之恩,無論子女再孝順,今生今世永遠都是報答不完的。

從小父母對我們的教誨是:以德服人,寬厚忍讓,善待他人。而且,我們姊妹幾個自幼從不會罵人,罵人是人人都忌諱的。他們的博大心懷,寬厚仁慈,不僅是我們做爲子女的榜樣,也是大多數有識之志的典範。他們上敬老人,下愛子女,從不偏袒。我的爺爺死得早,在我未出世時就已經去世了。奶奶和父母親把三個叔叔一手拉扯大,並給他們成家立業,在那個填不飽肚子的年代,是多麼的不易。其間的辛酸,沒有親身經歷是很難體會的。長嫂比母,這一切並不是每個長嫂都能做到的!

善良的人,永遠善良;慈祥的人,到死都會給後人留下慈祥的面容。母親至死麪容都沒改變,而且五官也沒挪位。誰能留得生前身後名,而我的母親做到了。她,今生無憾!

新正月是新的一年的開始。民間都慣以農曆記時,今年的農曆正月十六,也就是一月十六日,是我母親的祭日,聊以《一月的哀思》爲題,來祭奠我愛戴的母親。

娘,去天堂的路永遠爲您開着,您老人家一路走好!

於二〇一一年三月十日您的女兒敬上

【後記】這篇祭文,由於我內心的悲痛,寫了三次,直至今日才完成。第一次打開電腦,寫了標題和前面兩個自然段,第二次打開電腦,隻字未寫,後又關閉。母親的去世,讓我更堅定了一個做人的準則:人不論貧窮,還是富貴,首先要懂得怎樣做人。做一個讓後人景仰,讓世人敬重的人,纔不枉此生。